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浅说
1
作者 唐干钧 刘严宁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4年第1期450-464,共15页
从早年的《伍珀河谷来信》到晚年的《自然辩证法》手稿,恩格斯一生的重要著作贯穿一个重大思想主题,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本文把恩格斯的这一思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以《伍珀河谷来信》为代表的萌芽时期,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代... 从早年的《伍珀河谷来信》到晚年的《自然辩证法》手稿,恩格斯一生的重要著作贯穿一个重大思想主题,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本文把恩格斯的这一思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以《伍珀河谷来信》为代表的萌芽时期,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代表的形成时期,以《自然辩证法》为代表的成熟时期。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重要特征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溯到人与人的关系,并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最终价值旨归。恩格斯的这种思考对于当代文明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何以可能
2
作者 刘严宁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25-30,36,共7页
要准确把握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其理论前提和基础就在于要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本身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明确其研究的中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因而无法给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 要准确把握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其理论前提和基础就在于要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本身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明确其研究的中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因而无法给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主要在于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价值目标,这也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仍能在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中占据重要理论位置的原因所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方法的当代价值在于:用历史生成性的眼光来研究社会的发展;从世界历史的宏阔视野来看待和研究某一国家的具体的社会发展道路和途径;只有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才能坚持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批判性方法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前进。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还体现在把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理想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发展理论 方法 价值目标
下载PDF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实质的二重维度
3
作者 刘严宁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5-8,24,共5页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出场的文本路径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三部著作,由于以往对《手稿》的哲学革命价值的忽略,使得对其价值的重估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马克思在哲学研究范式和哲学本体...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出场的文本路径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三部著作,由于以往对《手稿》的哲学革命价值的忽略,使得对其价值的重估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马克思在哲学研究范式和哲学本体论这两个纬度上实现了革命性变革: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实现了哲学范式的根本变革——从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变;马克思哲学革命在本体论上实现了从“世界何以可能”到“人的解放和自由何以可能”的转变,我们应并在把握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基础上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实践 研究范式 哲学本体论
下载PDF
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审视当今的全球化
4
作者 刘严宁 《柳州师专学报》 2005年第4期63-66,共4页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如何正确认识当前日益明显的全球化,是我们应对全球化必须首先要解决的一个课题。我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提出的“世界历史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全球化思想...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如何正确认识当前日益明显的全球化,是我们应对全球化必须首先要解决的一个课题。我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提出的“世界历史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全球化思想,是我们观察和认识全球化的理论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全球化
下载PDF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与学生党建的衔接路径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孟琦 刘严宁 葛梦薇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第13期25-26,31,共3页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在实施推进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未能纳入高校党建工作的总体范畴。鉴于"青马工程"与学生党建在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训内容和培养途径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工作关联及内在一致性,应从党委统筹...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在实施推进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未能纳入高校党建工作的总体范畴。鉴于"青马工程"与学生党建在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训内容和培养途径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工作关联及内在一致性,应从党委统筹谋划、各方协同推进、完善跟踪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高职院校"青马工程"与学生党建相互衔接、协调推进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马工程 学生党建 衔接路径 高职院校
下载PD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郭飒飒 刘严宁 《柳州师专学报》 2006年第2期60-63,共4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蕴含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它产生的理论背景是:英法德等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社会理论;马克思《手稿》中和谐社会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和谐状况及其根源的揭示;和谐社会———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之间、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蕴含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它产生的理论背景是:英法德等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社会理论;马克思《手稿》中和谐社会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和谐状况及其根源的揭示;和谐社会———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其当代价值在于:首先,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其次,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最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社会矛盾运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和谐社会 异化劳动 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整体推进的路径探析
7
作者 孟琦 刘严宁 葛梦薇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0-12,共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面临的时代境遇和现实课题,迫切要求我们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需要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互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面临的时代境遇和现实课题,迫切要求我们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需要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互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广大民众的参与和支持,制度设计的规范与创新。由此,制度创新、理论研究、社会实践、文化融合等就成为当前整体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和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 推进路径
下载PDF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永恒理论品质
8
作者 牛西平 刘严宁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4,共4页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优秀品质,其基本内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足实际,把握时代特点,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又不拘泥于个别过时的结论;既珍惜已有的成果和经验,又依据新的实践有...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优秀品质,其基本内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足实际,把握时代特点,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又不拘泥于个别过时的结论;既珍惜已有的成果和经验,又依据新的实践有所创新。纵览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发展史,作为马克思主义及其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无不展现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时俱进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以习近平青年思想引领高校思政课魅力课堂构建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严宁 《学理论》 2020年第3期116-118,共3页
习近平青年思想全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怎么样培养青年"三个根本性问题,其核心要义是:青年的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青年的目标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习近平青年思想全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怎么样培养青年"三个根本性问题,其核心要义是:青年的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青年的目标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习近平青年思想的引领下,从信任青年、青年引路人和立德树人三方面重构对高校思政课堂的认识,构建高校思政课魅力课堂,在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针对性与亲和力的统一中突出价值性、实践性和亲和力,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青年思想 高校思政课 价值性 实践性 亲和力
下载PDF
中小学劳动教育难题破解的必然选择:高等职业院校深度参与
10
作者 刘严宁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第2期11-16,共6页
高等职业院校深度参与,既是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破解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存问题的必然要求,更是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积极延伸。高等职业院校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贯通、劳动实... 高等职业院校深度参与,既是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破解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存问题的必然要求,更是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积极延伸。高等职业院校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贯通、劳动实践活动联动、劳动教育资源共享”三重维度参与中小学劳动教育,丰富社会服务内涵,扩展社会服务外延。要加强责权利统一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等机制建设,为高等职业学院参与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体制机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劳动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 参与 机制
下载PDF
人民功利主义初探
11
作者 刘严宁 《西部论坛(陕西)》 2001年第4期55-58,共4页
人民功利主义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道德观和价值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实现正当的个人利益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的和谐统一。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状况是人民功利主义的经济基础,当代中国的功利主义思潮是人民功利主义的思想基础,马克思... 人民功利主义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道德观和价值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实现正当的个人利益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的和谐统一。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状况是人民功利主义的经济基础,当代中国的功利主义思潮是人民功利主义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道德与利益的关系是人民功利主义的元伦理学基础。人民功利主义是中西功利主义传统的积极扬弃与综合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广大人民群众 正当 当代中国 功利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性质 个人利益 核心内容 初探 综合创新
原文传递
当代青年与劳动美德--劳动是社会主义自由、平等和人的价值与尊严之根源 被引量:22
12
作者 何云峰 刘严宁 《青年学报》 2015年第3期13-20,共8页
尊重劳动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是最基础的核心主张,也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非社会主义形态的根本本质特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根源,也是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根源。在劳动中每个人各尽所能地展示自己,发展自己... 尊重劳动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是最基础的核心主张,也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非社会主义形态的根本本质特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根源,也是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根源。在劳动中每个人各尽所能地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并建立人与人的关系。这既是劳动中的平等,又是合理差异的存在根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是要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劳动,也即是自由的劳动。这种劳动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主要的是超越了生存需要。劳动更多地应该实现人的价值,展现人追求真正自由的本质力量。与社会主义其他核心主张相比较,尊重劳动具有根基地位。以劳动为根基的社会主义核心主张包含自由、平等、博爱等符合人类进步观的先进价值观念于其中,并高于这些以往的文化价值观念形态,是更高形态的价值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主张 尊重劳动 自由 平等 人的价值与尊严
原文传递
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严宁 陈志强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4-80,109,共8页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对意识形态的前提性批判,充分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和虚伪性,最终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科学结论。当今世界依然是资本主义占主导的世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当代全球乱象的总渊薮,...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对意识形态的前提性批判,充分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和虚伪性,最终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科学结论。当今世界依然是资本主义占主导的世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当代全球乱象的总渊薮,其浸染、渗透与颠覆社会主义国家企图没有变。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的当代价值在于,使我们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严峻性保持清醒认识,在斗争中实现"两个巩固",在对比中把握"两制"关系,在发展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制度优越性,牢固树立"四个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形态 批判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资本逻辑批判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
14
作者 刘严宁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第24期8-9,共2页
资本逻辑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存在及其所导致的双重社会后果,使资本逻辑批判理论研究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因此,资本逻辑批判应当而且可以成为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切... 资本逻辑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存在及其所导致的双重社会后果,使资本逻辑批判理论研究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因此,资本逻辑批判应当而且可以成为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资本逻辑批判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劳动幸福何以可能——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考察
15
作者 刘严宁 《劳动哲学研究》 2021年第1期135-142,共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以往哲学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上的抽象幸福论,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把劳动幸福确立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价值旨归,辩证地认识资本逻辑与劳动幸福的历史关联,并把超越资本逻辑作为实现劳动幸福的必由之路。社会主... 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以往哲学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上的抽象幸福论,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把劳动幸福确立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价值旨归,辩证地认识资本逻辑与劳动幸福的历史关联,并把超越资本逻辑作为实现劳动幸福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劳动幸福具有现实可能性,人民至上理念及其实践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幸福由现实可能性走向现实必然性的根本保证,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层面成为劳动幸福的现实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幸福 资本逻辑 人民至上 实践唯物主义
原文传递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劳模精神研究
16
作者 刘严宁 《劳动哲学研究》 2020年第1期-,共10页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性范畴,也是劳模精神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回溯了我国劳模的发展历程,并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论证了劳模精神的历史性生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性范畴,也是劳模精神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回溯了我国劳模的发展历程,并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论证了劳模精神的历史性生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劳模精神的新拓展是对时代需要和实践要求的理论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劳动观 劳模精神 劳动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