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咪唑桥异多核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之俊 陈东 唐雯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98-203,共6页
本文报道了六种含ida,edma及dien的Cu-Im-Co,Cu-Im-Pt,Co-Im-Cu-Im-Co和Co-Im-Zn-Im-Co异双核,异三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用~1H NMR及反射光谱证实配合物中咪唑桥的存在,并对配合物中Cu的空间构型及成键性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咪唑桥 异多核配合物
下载PDF
阴茎阴囊根部离断显微再植成功1例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刘之俊 苏秋菊 +2 位作者 赵美玲 张劲 宋修军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1年第10期474-475,共2页
关键词 阴茎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再植术
下载PDF
复杂肾结石并肾盂移行细胞癌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之俊 周荣祥 +1 位作者 綦海燕 孙小庆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11期706-706,共1页
关键词 肾结石 肾盂移行细胞癌 病例报告 手术治疗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下载PDF
肾盂血管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之俊 孙艳 +2 位作者 姜波 宋必亚 侯四川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5期894-896,共3页
肾盂血管瘤是极少见的良性肿瘤。由于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临床上常将其误诊为肾盂癌等恶性肿瘤。本研究通过介绍1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肾盂血管瘤病例,分析其B超、CT等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并结合相... 肾盂血管瘤是极少见的良性肿瘤。由于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临床上常将其误诊为肾盂癌等恶性肿瘤。本研究通过介绍1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肾盂血管瘤病例,分析其B超、CT等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旨在进一步了解肾盂血管瘤,减少误诊。1病例资料1.1入院检查患者男性,64岁,因“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11个月,加重2 d”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血管瘤 误诊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青岛市区前列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贾勇 孙小庆 +6 位作者 高健刚 朱磊一 翁博文 刘之俊 祝海 邱志磊 侯四川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8期694-698,共5页
目的:了解青岛市区前列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前列腺癌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开展一项病例对照研究(1∶2配对),匹配条件为年龄、性别、民族和居住地类型相同。调查以面谈为主,辅以调查病历记录,采用条件Logisti... 目的:了解青岛市区前列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前列腺癌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开展一项病例对照研究(1∶2配对),匹配条件为年龄、性别、民族和居住地类型相同。调查以面谈为主,辅以调查病历记录,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数据。结果:收到有效调查问卷258份,前列腺癌、BPH和其他前列腺疾病患者各86份,以其他疾病作为对照,家族中有恶性肿瘤患者前列腺癌的风险是无亲属患恶性肿瘤者的2.58倍;首次遗精年龄≤14岁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18岁者的2.27倍;而首次性交年龄在25~30岁者是前列腺癌的保护因素,OR=0.76;35岁以前性生活频率≥4次/周与手淫≥3次/周者患前列腺癌风险明显增高,OR分别为2.57、2.30;吸烟和饮酒者前列腺癌发病风险亦增高,饮酒超过10年者尤为显著(OR=2.83)。结论:肿瘤家族史、首次遗精年龄较早、35岁前性生活频繁、手淫频繁、饮酒超过10年以上(乙醇≥150 g/d)均为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选择性肾动脉阻断与全阻断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高健刚 侯四川 +7 位作者 孙小庆 祝海 白鑫 朱磊一 刘之俊 贾勇 翁博文 邱志磊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选择性肾动脉阻断及肾动脉全阻断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RLPN)治疗肾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79例患者行RLPN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4 cm... 目的:对比分析选择性肾动脉阻断及肾动脉全阻断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RLPN)治疗肾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79例患者行RLPN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4 cm)。79例患者分为选择性肾动脉阻断组(42例)和肾动脉全阻断组(37例),对比两组患者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生存随访情况等。结果:两组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1/42)及2.7%(1/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48个月,无一例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较小的肾癌,选择性肾动脉阻断术的动脉阻断时间可适当延长,虽然手术时间延长,但出血量未明显增加,利于保护正常区域肾单位,术后肾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肾动脉阻断 对照研究
下载PDF
巨大肾上腺肿瘤的腹腔镜手术(附29例报告) 被引量:6
7
作者 侯四川 高健刚 +7 位作者 孙小庆 祝海 白鑫 朱磊一 刘之俊 贾勇 翁博文 邱志磊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0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巨大(直径≥6cm)肾上腺肿瘤行腹腔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为29例巨大肾上腺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均顺利施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经腹腔途径17例,经腹膜后途径12例。肿瘤直径6.0~... 目的:探讨分析巨大(直径≥6cm)肾上腺肿瘤行腹腔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为29例巨大肾上腺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均顺利施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经腹腔途径17例,经腹膜后途径12例。肿瘤直径6.0~9.5cm,平均(6.7±2.5)cm,手术时间85~180min,平均(98±35)min,术中出血90~1200ml,平均(225±87)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4~70h,平均(38±25)h,术后2~3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6~10d,平均(5.7±2.3)d。随访12~36个月,平均20.5个月,27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2例皮质腺癌复发。结论:螺旋CT及三维重建可为巨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指导。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巨大肾上腺肿瘤不再是腹腔镜手术的绝对禁忌证,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已成为巨大肾上腺肿瘤患者可选择的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咪唑桥Cu(Ⅱ)-Co(Ⅱ)异双核配合物晶体结构与电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博义 汪明 +4 位作者 郑培菊 刘之俊 陈东 曲筠 唐雯霞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83-288,共6页
本文报导了咪唑桥异双核配合物[(Ida)CuImCo(NH_3)_5](ClO_)4)_2·4H_2O(Ida为亚氨基二乙酸,Im=咪唑)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M_r=676.5,Z=4,D_c=1.911g/cm^3,晶胞参数为a=13.024(2),b=15.400(2),c=13.198(4)A,... 本文报导了咪唑桥异双核配合物[(Ida)CuImCo(NH_3)_5](ClO_)4)_2·4H_2O(Ida为亚氨基二乙酸,Im=咪唑)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M_r=676.5,Z=4,D_c=1.911g/cm^3,晶胞参数为a=13.024(2),b=15.400(2),c=13.198(4)A,β=111.28(2)°。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后R因子为0.062。在分子中Cu(Ⅱ)处于Ida的两个0和一个N,咪唑的一个N及稍远处一个H_2O的O组成的变形四方锥配位环境中;Co(Ⅱ)则与5个NH_3及咪唑的另一个N配位,形成略有变形的八面体构型。对配位阳离子的CNDO/2计算表明,该配合物具有一定的催化O_(2-)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桥 配合物 晶体结构
下载PDF
肾上皮样血管肉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翁博文 刘红云 +2 位作者 高健刚 刘之俊 孙小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5-195,共1页
患者男性,75岁,反复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个月入院。无寒战、发热及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B超检查:右肾中上极回声不均质,内见片状低密度回声,皮髓质界限模糊。CT平扫显示:右肾中上部片状不均匀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增强呈不均质强化... 患者男性,75岁,反复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个月入院。无寒战、发热及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B超检查:右肾中上极回声不均质,内见片状低密度回声,皮髓质界限模糊。CT平扫显示:右肾中上部片状不均匀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增强呈不均质强化,增强幅度明显低于对侧肾脏(图1)。PET-CT考虑为恶性肿瘤,行后腹腔镜下右肾根治性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上皮样血管肉瘤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睾丸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茗卉 刘之俊 +2 位作者 杜丽珍 吴凤芸 房世保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675-678,共4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技术观察腹腔镜左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该侧睾丸内动脉(ITA)和包膜动脉(CA)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9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并行同侧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患者,使用CDFI技术在术前1周和术后3、...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技术观察腹腔镜左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该侧睾丸内动脉(ITA)和包膜动脉(CA)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9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并行同侧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患者,使用CDFI技术在术前1周和术后3、6个月检测双侧CA和ITA向心支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结果手术前后比较,患者左侧ITA和CA的RI、PI及PSV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I、PI的改变较PSV降低更明显(P﹤0.01)。术后6个月各指标较术后3个月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DV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右侧ITA和CA的各血流参数值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患者患侧ITA和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有显著改善;ITA和CA的RI、PI值可作为检测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后患者手术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睾丸内动脉 向心支 包膜动脉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下载PDF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附21例报告)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小庆 陈强 +1 位作者 刘之俊 祝海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 输尿管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青岛市区前列腺癌与家族史、婚育史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磊一 翁博文 +5 位作者 贾勇 高健刚 孙小庆 刘之俊 祝海 侯四川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了解青岛市区前列腺癌发病与家族史及婚育史的关系,为前列腺癌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开展一项病例对照研究(1∶2配对),匹配条件为年龄组、性别、民族和居住地类型相同。调查以面谈为主,辅以调查病历记录,采... 目的了解青岛市区前列腺癌发病与家族史及婚育史的关系,为前列腺癌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开展一项病例对照研究(1∶2配对),匹配条件为年龄组、性别、民族和居住地类型相同。调查以面谈为主,辅以调查病历记录,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数据。结果以其他疾病作为对照,家族中有恶性肿瘤患者前列腺癌的风险是无亲属患恶性肿瘤者的2.58倍;首次遗精年龄≤14岁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18岁者的2.27倍;而首次性交年龄在25~30岁者是前列腺癌的保护因素,OR=0.76;35岁以前性生活频率≥4次/周与手淫≥3次/周者患前列腺癌风险明显增高,OR分别为2.57、2.30。结论肿瘤家族史、首次遗精年龄较早、35岁前性生活频繁、手淫频繁均为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家族史 婚育史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嫌色细胞癌(附5例报告)
13
作者 翁博文 孙小庆 +3 位作者 祝海 刘之俊 高健刚 侯四川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2期61-62,共2页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嫌色细胞癌的效果。方法肾嫌色细胞癌5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 5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120~180 min,术中阻断血流时间20~43 min,术中出血80~200 ml。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嫌色细胞癌的效果。方法肾嫌色细胞癌5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 5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120~180 min,术中阻断血流时间20~43 min,术中出血80~200 ml。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4~30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嫌色细胞癌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嫌色细胞癌 后腹腔镜手术 肾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PPAR-γ在人前列腺癌组织及裸鼠移植瘤中的表达
14
作者 祝海 綦海燕 +2 位作者 刘之俊 候四川 徐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3091-3094,共4页
目的研究PPAR-γ在人前列腺癌组织及裸鼠移植瘤中的表达,分析PPAR-γ的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曲格列酮抑制前列腺癌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成人前列腺组织、前列腺增生组织、前列腺癌组织及裸鼠移植瘤PPAR... 目的研究PPAR-γ在人前列腺癌组织及裸鼠移植瘤中的表达,分析PPAR-γ的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曲格列酮抑制前列腺癌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成人前列腺组织、前列腺增生组织、前列腺癌组织及裸鼠移植瘤PPAR-γ蛋白表达,并通过图像分析测定各组的平均吸光度值。建立人前列腺癌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曲格列酮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PPAR-γ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成人前列腺组织与前列腺增生组织。PPAR-γ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TN M分期有密切关系。与对照组相比,曲格列酮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速度。肿瘤体积、重量明显减少;PPAR-γ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PPAR-γ表达与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曲格列酮对前列腺癌的抑制作用是通过PPAR-γ受体激活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PPAR-Γ 临床病理
下载PDF
曲格列酮对激素不敏感型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15
作者 祝海 綦海燕 +2 位作者 刘之俊 候四川 徐珞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037-3039,共3页
目的探讨曲格列酮抑制前列腺癌的作用,并进一步了解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前列腺癌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喂饮曲格列酮(实验组)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内PPAR-γ、NF-κB、Bcl-... 目的探讨曲格列酮抑制前列腺癌的作用,并进一步了解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前列腺癌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喂饮曲格列酮(实验组)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内PPAR-γ、NF-κB、Bcl-2蛋白表达。并与设置对照组(喂饮蒸馏水)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曲格列酮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速度,肿瘤体积、重量明显减少;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免疫组化显示NF-κB、Bcl-2蛋白表达减少,PPAR-γ蛋白表达显著增多。结论曲格列酮对前列腺癌的抑制作用是通过PPAR-γ受体激活发挥其抗肿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Bcl-2的表达,从而导致前列腺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PPAR-Γ 凋亡
下载PDF
球形可控回肠原位膀胱术38例
16
作者 周荣祥 陈强 +9 位作者 祝海 扬进益 迟玉友 綦海燕 孙小庆 张劲 张延伦 刘之俊 李墨农 姜焕礼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 研制贮存和排出尿液功能近似正常膀胱的原位膀胱重建新术式。方法 用末段回肠30 cm,乙醇浸泡肠粘膜,N形排列去管后制成球形贮尿囊。输尿管与贮尿囊行抗返流吻合,贮尿囊下端与尿道断端吻合。临床应用38例。结果获得随访38例,随访时... 目的 研制贮存和排出尿液功能近似正常膀胱的原位膀胱重建新术式。方法 用末段回肠30 cm,乙醇浸泡肠粘膜,N形排列去管后制成球形贮尿囊。输尿管与贮尿囊行抗返流吻合,贮尿囊下端与尿道断端吻合。临床应用38例。结果获得随访38例,随访时间3-42(平均32)月。37例健在。排尿可控率100%。术后12月20例平均尿量585.6 mL/次。残余尿22 mL。Qmax17.3ml·s-1。膀胱测压18例,平均半充盈、充盈和排尿压力分别为1.18、1.62、4.60kPa。尿常规正常,尿培养(-);肾功能及血生化正常。无肾、输尿管积水。病理示新膀胱粘膜变薄,粘膜腺体减少,绒毛消失,部分区域固有膜腺体消失,呈鳞状化生结构。PAS、HSP阳性,p53阴性。结论 球形可控回肠原位膀胱术具有容量大、压力低、可控性好,对机体干扰轻,并发症少,易接受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可控回肠原位膀胱术 膀胱肿瘤 尿夜分流 回肠贮尿囊
下载PDF
Cu,Zn-SOD酶模型配合物催化O_2^-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东 杭庆伟 +2 位作者 刘之俊 唐雯霞 戴安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7-21,共5页
为了解Cu,Zn-SOD酶中Cu周围环境对催化O_2^-歧化作用活性的影响,本文用NBT法测定了Cu,Zn-SOD酶及一系列咪唑桥异核模型配合物催化O_2^-歧化作用的活性,并用ESR方法鉴测了其中一个配合物与O_2^-作用的中间过程。结果表明,具有平面四方构... 为了解Cu,Zn-SOD酶中Cu周围环境对催化O_2^-歧化作用活性的影响,本文用NBT法测定了Cu,Zn-SOD酶及一系列咪唑桥异核模型配合物催化O_2^-歧化作用的活性,并用ESR方法鉴测了其中一个配合物与O_2^-作用的中间过程。结果表明,具有平面四方构型或轴向有弱配位H_2O或ClO_4^-基团的四方锥构型的Cu^(2+)配合物具有较高活性,说明配合物催化歧化O_2^-过程中,Cu^(2+)可能首先以轴向与O_2^-配位,形成Cu^(2+)-O_2^-中间化合物,紧接着Cu^(2+)被还原成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酶 活性 负氧离子 歧化
全文增补中
活跃体育竞赛市场的一些尝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之俊 《唐山经济》 2001年第5期5-7,共3页
2000年,唐山市体委在省体育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指导下,解放思想,努力实践,对搞活体育竞赛市场,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尝试。一年来,我们按市场机制运作,向社会筹资450多万元,先后承办了“爱立信”中国乒乓球擂台赛... 2000年,唐山市体委在省体育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指导下,解放思想,努力实践,对搞活体育竞赛市场,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尝试。一年来,我们按市场机制运作,向社会筹资450多万元,先后承办了“爱立信”中国乒乓球擂台赛,全国足球乙级联赛(河北主场),中美篮球对抗赛,第二届世界男子乒乓球俱乐部锦标赛,全国排球优胜赛等10多项国际,国内高水平大赛,同时,按照“人民体育人民办”的工作思路,成功举办了有20多万人参与的首届全民运动会等市级比赛20多项,这些赛事的举办,初步改变了过去单纯领先财政投入和行政手段办体育的格局,基本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资金投入体系,进一步推进了我市体育社会化,产业化进程,不但了全市人民的体育生活,提高了唐山市的文化品位,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支持体育绵积极性,也为唐山市企业展示形象,宣传品牌提供了良好机遇,促进了企业对外合作与交流,拉动了市场消费,刺激了服务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展示了体育产业的无限发展生机与潜力,为我市体育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市 体育产业 体育竞赛市场 发展 对策
下载PDF
膀胱内前列腺突起程度与BPH临床参数的相关性97例分析
19
作者 白鑫 翁博文 +6 位作者 孙小庆 朱磊一 贾勇 刘之俊 祝海 王奇 张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7期6710-6711,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内前列腺的突起程度(IPP)与BPH常用临床参数的关联性。方法:经腹B超(TAUS)测量97例BPH患者的IPP,并与年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PV)、残余尿(PVR)进行相关分析。结果:IPP与PV和PVR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龄、IPS... 目的:探讨膀胱内前列腺的突起程度(IPP)与BPH常用临床参数的关联性。方法:经腹B超(TAUS)测量97例BPH患者的IPP,并与年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PV)、残余尿(PVR)进行相关分析。结果:IPP与PV和PVR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龄、IPSS无显著相关。结论:采用TAUS评估IPP,对指导判断BPH严重程度和外科干预时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病理学/超声检查 人类 男(雄)性
下载PDF
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对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效果
20
作者 陈强 张延伦 +5 位作者 李墨农 祝海 刘之俊 綦海燕 孙小庆 周荣祥 《齐鲁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42-43,共2页
①目的 提高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治疗效果。②方法 采用Madigan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42例。③结果  42例均手术成功 ,2 5例尿道完整 ,17例损伤尿道缝合修复 ;术后出血少、恢复快 ;术后随访 4~ 85个月 ,病人无尿道狭窄、尿失禁等并... ①目的 提高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治疗效果。②方法 采用Madigan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42例。③结果  42例均手术成功 ,2 5例尿道完整 ,17例损伤尿道缝合修复 ;术后出血少、恢复快 ;术后随访 4~ 85个月 ,病人无尿道狭窄、尿失禁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切除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