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长分化因子5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向软骨细胞分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之川 邵增务 +3 位作者 邓超 丁凡 郭兵 张宇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5449-5452,共4页
背景:生长分化因子5是软骨与骨组织形成、发育的重要调解因子,在诱导软骨形成,促进骨、软骨、肌健韧带损伤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转染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生长分化因子5,检测与软骨形成分化相关的细... 背景:生长分化因子5是软骨与骨组织形成、发育的重要调解因子,在诱导软骨形成,促进骨、软骨、肌健韧带损伤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转染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生长分化因子5,检测与软骨形成分化相关的细胞外基质及蛋白多糖的表达。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3/12在武汉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雄性昆明种小鼠20只,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长分化因子5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生长分化因子5为自备。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取传至第3代细胞接种到6孔板,在细胞生长到90%融合时开始转染。设立3组:转染组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进行脂质体介导pcDNA3.1(+)/生长分化因子5重组质粒瞬时转染;空质粒组转染空质粒pcDNA3.1(+);空白对照组只加入等量脂质体,其余步骤相同。主要观察指标:转染后72h通过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生长分化因子5基因与蛋白的表达鉴定转染是否成功,同法检测软骨基质Ⅱ型胶原的表达,转染后14d阿尔辛蓝染色检测蛋白聚糖的表达。结果:转染组有一大小为219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骨髓基质干细胞胞浆内呈棕色阳性染色;而空质粒组、空白对照组均未发生生长分化因子5基因转录,无特异性扩增条带,且细胞胞浆未见明显染色。转染组可检测到Ⅱ型胶原基因的表达,基因大小225bp,Ⅱ型胶原细胞胞浆中可见棕黄色染色;空质粒组、空白对照组均未检测到Ⅱ型胶原基因的表达,SP染色均无明显染色。阿尔辛蓝染色后转染组细胞呈蓝染,空质粒组、空白对照组均未见明显异染性着色。结论:pcDNA3.1(+)/生长分化因子5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能显著增加Ⅱ型胶原及蛋白聚糖的表达,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5 骨髓基质干细胞 软骨分化 基因转染 质粒
下载PDF
RASSF1A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之川 邵增务 +2 位作者 邓超 丁凡 兰观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7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RASSF1A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用RT-RCR方法检测a)骨肉瘤MG-63细胞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b)30例骨肉瘤组织、10例骨软骨瘤组织及10例正常骨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结果a)骨肉...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RASSF1A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用RT-RCR方法检测a)骨肉瘤MG-63细胞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b)30例骨肉瘤组织、10例骨软骨瘤组织及10例正常骨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结果a)骨肉瘤MG-63细胞中未发现RASSF1A基因表达;b)30例骨肉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缺失率为43.33%,对照组骨软骨瘤中表达率为100%,正常骨组织中表达率为100%。RASSF1A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Enneking分期及是否发生远处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及大小、Price组织学分级及是否侵犯软组织无关(P>0.05)。结论RASSF1A基因可能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为骨肉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RASSF1A RT-PCR
下载PDF
体外联合培养体系中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
3
作者 刘之川 简华刚 +1 位作者 王丽华 梅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200-5203,共4页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在体外联合培养体系中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成骨分化及Bmi-1和Runx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单独进行hBMSCs的培养组和hUVECs联合培养组,分别在开始培养后的第4、6、8、10天对两组形态变化进...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在体外联合培养体系中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成骨分化及Bmi-1和Runx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单独进行hBMSCs的培养组和hUVECs联合培养组,分别在开始培养后的第4、6、8、10天对两组形态变化进行观察;用实时荧光定量法两组培养组在第4、6、8、10天时hBMSCs的Runx2和Bmi-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hUVECs联合培养组中检测的Bmi-1、Runx2基因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而在hBMSCs组中的Bmi-1基因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上升,但是Runx2基因的表达则基本上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在hBMSCs组和联合培养组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MSCs和hUVECs联合培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hUVECs对于体外联合培养体系当中的hBMSCs具有促进其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VVECS)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 联合培养
下载PDF
显微镜与显微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4
作者 郭兵 邵增务 +2 位作者 熊蠡茗 徐蔚蔚 刘之川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0-364,共5页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SLD)与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2006年4月~2007年10月收治单节段LDH患者27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48例采用MSLD治疗,130例采用MED治疗。比较两种...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SLD)与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2006年4月~2007年10月收治单节段LDH患者27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48例采用MSLD治疗,130例采用MED治疗。比较两种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后VAS、SF-36量表躯体疼痛评分、ODI改善率和改良MacNab评分情况。结果:MSLD组及MED组的切口长度分别为4.5±1.5cm和2.5±0.8cm,手术时间分别为40.0±13.8min和56.0±15.9min,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6±77ml和111±45ml、住院天数分别为9.4±2.6d和9.8±2.8d,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SLD组及MED组随访时间分别为平均18.3个月和18个月,末次随访时MSLD组及MED组的VAS改善率分别为(85.3±1.8)%和(84.5±2.1)%,SF-36量表躯体疼痛评分改善率分别为(81.3±5.6)%和(80.1±6.1)%,ODI改善率分别为(85.3±1.8)%和(82.3±2.0)%,改良MacNab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4.0%和93.7%,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SLD组及MED组并发症分别为:腹部不适14例(9.46%)和12例(9.23%)、急性尿潴留21例(14.19%)和18例(13.84%),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硬脊膜撕裂0例和2例(1.54%)、急性竖脊肌血肿2例(1.36%)和5例(3.85%),MSLD组明显少于MED组(P<0.01)。结论:MSLD与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满意疗效,但MSLD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是目前更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切除术 微创 显微镜 显微内窥镜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32例严重交通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梅英 王丽华 +4 位作者 曾勇 刘之川 宗建春 秦开秀 简华刚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82-883,共2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S)在严重交通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严重交通伤患者69例(ISS值大于或等于25),参照Moore等提出的损伤控制纳入条件,其中32例为DCS组,其余37例采用传统救治方案为传统组,比较...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S)在严重交通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严重交通伤患者69例(ISS值大于或等于25),参照Moore等提出的损伤控制纳入条件,其中32例为DCS组,其余37例采用传统救治方案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传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DCS组(P<0.05)。结论早期准确的伤情评估、多学科、联合救治、合理地运用DCS,可以提高严重交通伤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伤 外科学 损伤控制外科 酸中毒 低体温 凝血障碍
下载PDF
TRAIL联合阿霉素和IFN-γ对人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邓超 邵增务 +2 位作者 熊晓芊 刘之川 徐会法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阿霉素和IFN-γ应用对人骨肉瘤细胞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用MTT测定TRAIL、阿霉素、IFN-γ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并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阿霉素和IFN-γ应用对人骨肉瘤细胞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用MTT测定TRAIL、阿霉素、IFN-γ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并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TRAIL、阿霉素、IFN-γ三者联合作用于MG-63细胞后,能显著增强对MG-63的杀伤、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明显高于单独应用TRAIL组或阿霉素组(P<0.05)。结论TRAIL、阿霉素、IFN-γ三者联用能显著提高骨肉瘤细胞MG-63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L IFN-γ阿霉素 骨肉瘤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超声破坏载pcDNA3-bFGF-NGF基因纳泡治疗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丽华 宗建春 +3 位作者 刘之川 简华刚 余萍萍 梅英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8期602-60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破坏载pcDNA3-bFGF-NGF基因纳泡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载pcDNA3-bFGF-NGF基因纳泡,检测其基本特性;MTT法检测其对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活性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其在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水... 目的探讨超声破坏载pcDNA3-bFGF-NGF基因纳泡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载pcDNA3-bFGF-NGF基因纳泡,检测其基本特性;MTT法检测其对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活性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其在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及转染效率。选取糖尿病大鼠27只,分为空白对照组、载基因纳泡组及超声破坏载基因纳泡组,超声破坏载基因纳泡组又分别于1 d、2 d、3 d、4 d、7 d、14 d及21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以及bFGF及NGF蛋白表达水平及转染效率,并与空白对照组、载基因纳泡组21 d时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所制备的阳离子纳泡形态规则,稳定性好,平均表面电位为12.7 mV;与基因结合量高达3.8mg/108个纳泡;基因结合率高达39.5%;MTT显示对细胞无明显毒性。Western-blot半定量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和载基因纳泡组bFGF及NGF蛋白水平低;bFGF蛋白及NGF蛋白在载基因纳泡组48 h时转染效率及表达水平最高。超声破坏载基因纳泡48 h组bFGF水平在治疗第7天表达及转染率达到峰值,NGF水平在治疗第4天表达及转染率最高。结论载pcDNA3-bFGF-NGF基因纳泡能显著增强超声显影;经超声基因转染仪破坏后可定位释放基因,且基因转染效率明显提高,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泡 质粒 基因转染 蛋白生成 超声成像
下载PDF
维甲酸对人骨肉瘤细胞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凡 邵增务 +2 位作者 张保龙 刘之川 徐会法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5期561-564,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甲酸对人骨肉瘤(HOS)细胞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维甲酸作用HOS细胞,采用噻唑蓝法、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流式细... 目的探讨维甲酸对人骨肉瘤(HOS)细胞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维甲酸作用HOS细胞,采用噻唑蓝法、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变化。结果维甲酸可明显抑制HOS细胞增殖,并呈现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细胞形态呈明显的良性分化,瘤细胞的软琼脂集落形成率明显降低;维甲酸能够延缓细胞周期G1~S进程,阻滞细胞于G1期。细胞周期测定结果显示:未经诱导物处理的对照组细胞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为31.19%;经维甲酸处理之后,实验组细胞G0/G1期的细胞比例上升为57.94%。结论维甲酸对HOS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维甲酸 细胞分化 细胞增殖
下载PDF
番茄红素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大鼠椎间盘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兰观华 邵增务 +1 位作者 刘之川 丁凡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9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D-半乳糖诱导衰老大鼠模型椎间盘等的变化及番茄红素对其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天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干预组每天用番茄红素灌胃。各组每周称体... 目的观察D-半乳糖诱导衰老大鼠模型椎间盘等的变化及番茄红素对其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天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干预组每天用番茄红素灌胃。各组每周称体重,12周后处死并取椎间盘及血清观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椎间盘明显退变,干预组椎间盘轻微退变;模型组体重减轻(P<0.05)、抗氧化水平下降明显(P<0.05,P<0.01),而干预组较模型组体重及抗氧化水平有所升高(P<0.05,P<0.01)。结论D-半乳糖在诱导大鼠衰老的过程中可诱发椎间盘退变,而番茄红素可延缓椎间盘退变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D-半乳糖 衰老 椎间盘退变
下载PDF
黄芩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慢性创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丽华 刘之川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11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芩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慢性创面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2016年7月-2019年3月取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112只,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液,建立大鼠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慢性创面模型。将大鼠模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2... 目的研究黄芩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慢性创面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2016年7月-2019年3月取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112只,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液,建立大鼠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慢性创面模型。将大鼠模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28只。A组用浸有l mL黄芩+莫匹罗星混合液换药,B组用浸有l mL黄芩液换药,C组用浸有l mL莫匹罗星液换药,D组用浸有l mL生理盐水换药。结果在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上,A组(14.27±1.55)d短于B组(19.85±1.86)d、C组(19.92±1.74)d、D组(24.17±1.52)d(t=7.384、6.935、8.556,P<0.05);B组、C组短于D组(t=7.305、7.552,P<0.05)。用药后第4、7、10及14天,在平均创面愈合率上,A组大于B组、C组、D组(t=7.375、8.225、7.112,P<0.05),B组、C组大于D组(t=7.204、7.114,P<0.05)。在用药后第4、7、10、14天,在平均创面痂下组织菌量上,A组小于B组、C组、D组(t=8.284、7.551、8.112,P<0.05),且B组、C组小于D组(t=7.025、7.437,P<0.05)。结论黄芩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慢性创面可有效减少创面痂下组织菌量,提高创面愈合率,加快创面愈合进程,提高整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 黄芩 莫匹罗星 菌量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糖尿病足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王丽华 刘之川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943-1946,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糖尿病足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2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静脉血标本作为试验组(糖尿病足组),另外取98例非糖尿病足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糖尿病组),101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糖尿病足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2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静脉血标本作为试验组(糖尿病足组),另外取98例非糖尿病足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糖尿病组),101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受检对象外周静脉血中HMGB1、MMP9和AGE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足组患者和糖尿病组患者血清中HMGB1、MMP9和AGE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组患者相比,糖尿病足组患者HMGB1、MMP9和AGE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足组患者血清中HMGB1的表达量与AGE(r^2=0.31)和MMP9(r^2=0.77)的表达量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外周血中HMGB1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其可能是糖尿病足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参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糖基化终末产物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NPWT技术对糖尿病足患者血清VEGF、IGF-1、IL-6、CRP影响观察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可 刘之川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证实温针灸联合NPWT技术是治疗糖尿病足简单、有效的新方法。方法:收集确诊糖尿病足溃疡患者60例(Wagner分级2~4级),随机分为三组:常规换药组、NPWT组、温针灸联合NPWT组,每组各20例。分别治疗8周,选取第1,2,4,8周四个时间点,比... 目的:证实温针灸联合NPWT技术是治疗糖尿病足简单、有效的新方法。方法:收集确诊糖尿病足溃疡患者60例(Wagner分级2~4级),随机分为三组:常规换药组、NPWT组、温针灸联合NPWT组,每组各20例。分别治疗8周,选取第1,2,4,8周四个时间点,比较治疗前后溃疡大小、深度及组织学改变、溃疡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有效率的差异,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VEGF、IGF-1、IL-6、CRP等指标变化。结果:使用温针灸联合NPWT技术的方案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治疗第2周溃疡面即明显缩小,伤口愈合进程也明显快于其他两组治疗方案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伤口愈合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花费低,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清指标的检测结果则表明,温针灸+NPWT治疗后,血清中VEGF、IGF-1水平明显上升,血清中IL-6、CRP水平明显下降。结论:温针灸联合NPWT技术方法简单,效果显著,易在临床及基层医院推广与普及,可以为糖尿病足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NPWT技术 糖尿病足 VEGF IGF-1 IL-6 CRP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敬 刘之川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3期1946-1947,共2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足患者66例,通过对比常规换药组(27例)及VSD组(39例)患者1、2、4周各时间点创面愈合情况及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VSD组治疗效...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足患者66例,通过对比常规换药组(27例)及VSD组(39例)患者1、2、4周各时间点创面愈合情况及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VSD组治疗效果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SD相对于传统换药方法在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治疗中疗效显著,能缩短治愈时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负压伤口疗法 引流术 负压封闭引流 治疗结果
下载PDF
TRAIL联合顺铂和IFN-γ对人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14
作者 邓超 邵增务 +2 位作者 熊蠡茗 张志才 刘之川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顺铂和IFN-γ应用对人骨肉瘤细胞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用MTT测定TRAIL、顺铂、IFN-γ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并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T...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顺铂和IFN-γ应用对人骨肉瘤细胞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用MTT测定TRAIL、顺铂、IFN-γ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并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TRAIL、顺铂、IFN-γ三者联合作用于MG-63细胞后,能显著增强对MG-63的杀伤、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明显高于单独应用TRAIL组或顺铂组(P<0.05)。结论:TRAIL、顺铂、IFN-γ三者联用能显著提高骨肉瘤细胞MG-63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L IFN-Γ 顺铂 骨肉瘤细胞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