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增益开关半导体激光器实现光电开关的导通
1
作者 王云才 王贤华 +3 位作者 陈国夫 刘乐峰 许林 方学信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6期551-555,共5页
用0.8μm的增益开关半导体激光器,照射以Cr:GaAs为衬底的光电开关,产生电脉冲,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本文介绍了光电开关的导通原理及我们的实验技术。在对0.8μm的InGaAsP半导体激光器的微波调制下,我们获得了... 用0.8μm的增益开关半导体激光器,照射以Cr:GaAs为衬底的光电开关,产生电脉冲,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本文介绍了光电开关的导通原理及我们的实验技术。在对0.8μm的InGaAsP半导体激光器的微波调制下,我们获得了最大峰-峰值为11mV的重复电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开关 增益开关 半导体激光器 导通
下载PDF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DMFC电源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宁剑 丁青青 +3 位作者 刘乐峰 李建敏 苏智利 李春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0-143,共4页
设计了一种运用传统的单片机控制技术设计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它具备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便捷的程序下载通道,能够对电堆的进料、水热处理、性能衰减、启动电源管理等多方面问题进行调控优化。该系统能使甲醇燃料电池在实... 设计了一种运用传统的单片机控制技术设计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它具备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便捷的程序下载通道,能够对电堆的进料、水热处理、性能衰减、启动电源管理等多方面问题进行调控优化。该系统能使甲醇燃料电池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更稳定地工作,并且系统的部分主要控制管理功能结合某型100W级DMFC电堆已得到了初步实验运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AT89S52单片机 电源管理系统 水热管理
下载PDF
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混合系统的研究
3
作者 苏智利 曹玲芝 +1 位作者 李春文 刘乐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0,共3页
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一种没有辅助设备的便携式电源。由于自呼吸式DMFC输出性能较差,且负载在突然变化时不能及时响应并满足负载瞬时功率需求,因此通常需要添加辅助电源在负载变化时进行充电或放电,即采用混合供电模式。... 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一种没有辅助设备的便携式电源。由于自呼吸式DMFC输出性能较差,且负载在突然变化时不能及时响应并满足负载瞬时功率需求,因此通常需要添加辅助电源在负载变化时进行充电或放电,即采用混合供电模式。主要是对聚合物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组成的两种不同混合电源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实验表明:超级电容的混合电源系统可以更快的响应负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混合供电系统 聚合物锂电池 超级电容
下载PDF
茶树-绿豆/大豆间作对茶园土壤和茶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段玉 邢弘擎 +5 位作者 刘国栋 王婷 刘乐峰 朱旭君 钟增涛 房婉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1-520,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茶园间作绿豆和大豆对茶园土壤环境的影响,促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以优化茶园土壤环境、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方法]间作试验设置为茶树-不接种根瘤菌绿豆(T1)、茶树-接种根瘤菌绿豆(T2)、茶树-不接种根瘤...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茶园间作绿豆和大豆对茶园土壤环境的影响,促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以优化茶园土壤环境、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方法]间作试验设置为茶树-不接种根瘤菌绿豆(T1)、茶树-接种根瘤菌绿豆(T2)、茶树-不接种根瘤菌大豆(T3)、茶树-接种根瘤菌大豆(T4)4个处理,以单作茶树为对照(CK),探究不同间作模式对茶园土壤pH值、土壤养分及茶叶理化指标的影响及土壤指标与茶叶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茶树-豆科作物的间作模式下,豆科作物生长至盛花期(Ⅰ),茶园土壤pH值及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加,除土壤速效磷外,其他土壤养分均显著高于单作茶园,其中土壤速效氮含量在T2处理和T4处理分别比CK增加136.63%和97.87%;除土壤有机质外,间作同一种豆科作物,接种根瘤菌豆科作物的茶园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未接种根瘤菌豆科作物的茶园,尤其是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间作的豆科作物在盛花期翻压后一个月(Ⅱ),茶园土壤pH值和土壤养分均显著高于单作茶园,且接种根瘤菌豆科作物的处理显著高于未接种根瘤菌的处理,其中在T4处理最高。茶树与豆科作物间作显著影响茶树鲜叶理化成分的代谢,尤其是间作接种根瘤菌豆科作物,间作的茶树鲜叶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在第Ⅰ时期,T2和T4处理分别比CK增加102.67%、54.37%和180.79%、160.23%,在第Ⅱ时期T2和T4处理分别比CK提高72.29%、41.80%和45.37%、3.17%,且茶树鲜叶的水浸出物在T2和T4处理显著增加,而茶树鲜叶的茶多酚含量在T2和T4处理显著降低。[结论]在茶园间作不同豆科作物均能缓解土壤酸化,显著增加土壤养分,显著增加茶树鲜叶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尤其是茶树-绿豆间作模式的增氮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豆科作物 间作模式 土壤养分 茶叶理化成分
下载PDF
南京市栖霞山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调查与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梦荷 杨彬 +9 位作者 田茂荣 刘乐峰 尚小文 张柯鑫 雷小刚 吕程佳 李芳 马媛春 朱旭君 房婉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6-132,共7页
对105份南京市栖霞山野生茶树资源的表型性状进行调查,对主要生化成分以及土壤基本养分状况进行测定,旨在挖掘南京市栖霞山优质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为江苏省茶树新品种选育和优化改良提供基础。结果表明,南京市栖霞山野生茶树农艺性状存... 对105份南京市栖霞山野生茶树资源的表型性状进行调查,对主要生化成分以及土壤基本养分状况进行测定,旨在挖掘南京市栖霞山优质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为江苏省茶树新品种选育和优化改良提供基础。结果表明,南京市栖霞山野生茶树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性,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4.18%~27.79%,多样性指数为0.27~0.56,其中问云亭、茶谷区域的野生茶树农艺性状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较高。通过土壤成分分析,发现除茶谷区域外,其他区域土壤pH值>7,栖霞山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偏低。栖霞山野生茶树叶片农艺性状和茶树新梢主要品质成分差异显著,显示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茶树新梢游离氨基酸、茶多酚等含量均偏低,可能与栖霞山野生茶树长期缺乏系统性管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栖霞山 野生茶树种质资源 生化成分分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CC-LINK在石膏板生产线同步系统的应用
6
作者 刘乐峰 《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PLC FA)》 2005年第12期76-78,共3页
在石膏板同步系统采用CC-LINK现场总线,结构简单,调整精度高,稳定可靠。
关键词 CC-LINK 现场总线 石膏板生产线 同步系统
下载PDF
Controller Link网络在石膏板制粉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乐峰 《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PLC FA)》 2004年第5期88-89,120,共3页
本文介绍了石膏板制粉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控。采用OMRON CJIM PLC组建的Controller Link网络来实现通信,通过开物2000组态软件来制作监控,实现了集中控制和监控。
关键词 开物2000 CONTROLLER LINK PLC
下载PDF
论新课改下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
8
作者 刘乐峰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3年第6期44-44,共1页
体育教师作为新课标在体育课堂中的实施者与指导者,其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已不再单纯是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而是复合的、弹性的。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其进行专门的教师教育,实现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新课标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体育教师作为新课标在体育课堂中的实施者与指导者,其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已不再单纯是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而是复合的、弹性的。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其进行专门的教师教育,实现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新课标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一、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1.知识传授角色的变化由传统的规格化教育向差异性教育的方向转变。以往的某些体育课,大多是教师定好教案、内容、时间、活动量、负荷、密度,上课时严格执行,对学生统一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教育 中小学 课改 知识传授角色 体育课堂 教学技能 综合素质 差异性教育
下载PDF
科学理性与决策机制:“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考 被引量:28
9
作者 杨帆 宗立 +1 位作者 沈珏琳 刘乐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11-2324,共14页
"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具有前置和基础性作用的制度设定与技术基础。结合实践案例对"试行指南"进行理论思考,结果发现:"双评价"的技术、逻辑路径内含有科学问题和假设;同时,对制度建构具有约束和纠... "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具有前置和基础性作用的制度设定与技术基础。结合实践案例对"试行指南"进行理论思考,结果发现:"双评价"的技术、逻辑路径内含有科学问题和假设;同时,对制度建构具有约束和纠偏作用。"双评价"发挥有效作用需兼顾科学性和政策性,也因此难以两全齐美。技术方法和数据方面存在"加合困境""分解困境"和"排序困境"。合理有效的"双评价"需要提高两个评价内容的技术合理性,并通过两者耦合进一步提升合理性。也要充分适应决策机制与主体目标,认识科学研究与决策支持研究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层级地方政府事权层级和分工关系优化分析评价方法。结论对"双评价"定位优化与技术逻辑改进有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评价” 科学研究 决策机制 技术路径 国土空间规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