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及传统抗生素的抗菌活性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书盈 刘树芬 +2 位作者 刘学芹 袁著忻 李晓娣 《临床荟萃》 CAS 1994年第4期156-157,共2页
肺部细菌感染是老年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由于病原菌的变迁及对传统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老年肺部感染的传统抗生素治疗受到限制.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关键词 肺部感染 抗菌素 抗菌活性 病原
下载PDF
司帕沙星对生物被膜内细菌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书盈 公衍文 +2 位作者 黄萍 刘蓓 黄玉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目的 通过体外细菌生物被膜模型观察司帕沙星对生物被膜内细菌的清除作用。方法 以平板培养法建立体外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模型。双倍稀释法测定司帕沙星 (SPL X)和头孢他啶 (cef-tazidime,CAZ)的最低杀菌浓度 (MBC)和对浮游... 目的 通过体外细菌生物被膜模型观察司帕沙星对生物被膜内细菌的清除作用。方法 以平板培养法建立体外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模型。双倍稀释法测定司帕沙星 (SPL X)和头孢他啶 (cef-tazidime,CAZ)的最低杀菌浓度 (MBC)和对浮游细菌的杀菌曲线。将附有生物被膜的硅胶片用盐水冲洗后与1~ 12 8倍 MBC的两种抗生素共同孵育 48h。将硅胶片在超声作用下使细菌剥脱于培养基中 ,细菌计数后换算成每平方厘米硅胶片上细菌数的常用对数 (log cfu/ cm2 ) ,最后绘出对生物被膜内细菌的杀菌曲线。结果 对浮游细菌的杀菌作用 CAZ优于 SPL X。对生物被膜内细菌的杀菌活性 ,两种抗生素在 2 MBC浓度时均不能清除细菌 ,SPL X在 32 MBC浓度下 2 4h即完全清除细菌 ,而 CAZ在 12 8MBC浓度下 48h仍有少量细菌未能清除。讨论 由于司帕沙星对生物被膜具有较好的通透性 ,且其杀菌作用不依赖细菌的生长率 ,故对生物被膜内细菌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帕沙星 头孢他啶 生物被膜
下载PDF
最佳呼气末正压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书盈 刘又宁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9期565-567,共3页
呼气末正压(PEEP)已成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手段。PEEP有效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①防止肺泡塌陷和肺不张,使塌陷肺泡重新复张,增加功能残气量(FRC),增加气体交换面积,减少肺内水分,改善肺顺... 呼气末正压(PEEP)已成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手段。PEEP有效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①防止肺泡塌陷和肺不张,使塌陷肺泡重新复张,增加功能残气量(FRC),增加气体交换面积,减少肺内水分,改善肺顺应性(CP),提高肺功能;②改善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呼气末正压 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气末正压
下载PDF
全身应用全氟化碳防护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书盈 樊毫军 +1 位作者 张健鹏 钱桂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4期18-19,共2页
选择140只大鼠,其中15只腹腔注射全氟化碳(PFC)原液,24、48和72 h各处死5只,取腹腔残余PFC量测其吸收率,取静脉血测血PFC;5只阴茎背静脉注射PFC乳剂(PFCE),分别于1、2、4、6、24、48、72 h和10d眼眶取血测PFC。另120只分为8组,其中腹腔... 选择140只大鼠,其中15只腹腔注射全氟化碳(PFC)原液,24、48和72 h各处死5只,取腹腔残余PFC量测其吸收率,取静脉血测血PFC;5只阴茎背静脉注射PFC乳剂(PFCE),分别于1、2、4、6、24、48、72 h和10d眼眶取血测PFC。另120只分为8组,其中腹腔注射PFC研究分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PFC对照组(B组)、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 I)组(C组)和PFC预处理组(D组),静脉注射PFCE研究分生理盐水对照组(A 1组)、PFCE对照组(B 1组)、LPS致AL I组(C 1组)和PFCE预处理组(D 1组)。各组分别于2、4、6 h处死,留动脉血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A、A 1组无异常反应。腹腔注射PFC 72 h后吸收率最高;血PFC 48 h最高。静脉注射PFCE后血浓度最高,6 h下降近90%,第10天已测不出。血气分析显示,腹腔注射PFC对LPS致AL I血氧分压下降无明显作用,C、D组明显低于A、B组(P均<0.01)。静脉注射PFCE后B 1组血氧分压2、4 h明显高于A 1组(P均<0.01),6 h降至A 1组水平;D 1组明显高于C 1组(P<0.01)。提示全身应用PFC防护AL I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碳 全氟化碳乳剂 急性肺损伤 内毒素
下载PDF
家兔急性肺损伤油酸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书盈 刘又宁 张健鹏 《实用医药杂志》 2000年第6期339-340,共2页
为探讨制备稳定的家兔急性肺损伤油酸模型的方法和所需剂型 ,将新西兰家兔 1 5只随机分为 99%油酸组、97%油酸组和分析纯组三组 ,用油酸经颈静脉分次注射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 ,观察三组造成急性肺损伤模型需要油酸的剂量和模型的稳定性... 为探讨制备稳定的家兔急性肺损伤油酸模型的方法和所需剂型 ,将新西兰家兔 1 5只随机分为 99%油酸组、97%油酸组和分析纯组三组 ,用油酸经颈静脉分次注射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 ,观察三组造成急性肺损伤模型需要油酸的剂量和模型的稳定性。结果 ,三组在油酸用量小于 0 .0 8ml/kg体重时均不能达到模型要求 ,0 .0 8ml可达到要求 ,并于注射后 1h稳定 ,但分析纯组有 3只出现中到大量气道渗液 ,于 1h内死亡。结果提示 ,制造油酸模型时 ,油酸纯度越高越好 ,但每次用量以不超过 0 .0 8ml/kg为宜 ;分析纯杂质多 ,模型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动物模型 油酸
下载PDF
自发性气胸肺压缩度与肺功能、动脉血气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刘书盈 刘树芬 +2 位作者 徐遵迪 王华强 蒋永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1-2,共2页
对2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同步摄胸部正位片及测定肺功能、动脉血气。结果提示肺压缩度与VC%、DLco%、PaO_2呈显著负相关,与PaCO_2无显著相关性。认为可依据胸片上肺压缩度大体判断肺功能和动脉血气。肺压缩度>50%时应给予适当氧疗。
关键词 气胸 肺压缩度 肺功能 血气分析
下载PDF
P-V曲线与保护性肺通气 被引量:9
7
作者 刘书盈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0年第1期42-45,共4页
机械通气造成的肺再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损伤肺病理生理的不均一性和大通气量、高通气压造成的区域性肺泡过张以及呼气末塌陷的肺泡随呼吸周期性张闭所产生的剪切应力性损伤。因此,个体化选择PEEP和Vt将减轻通气性肺损伤,有利于肺功能的保... 机械通气造成的肺再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损伤肺病理生理的不均一性和大通气量、高通气压造成的区域性肺泡过张以及呼气末塌陷的肺泡随呼吸周期性张闭所产生的剪切应力性损伤。因此,个体化选择PEEP和Vt将减轻通气性肺损伤,有利于肺功能的保护和肺病理的恢复。P-V曲线反映肺的病理生理状况,依其下、上曲点个体化选择PEEP和下调Vt符合病理生理状况,有利于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P-V曲线 保护性 肺通气
下载PDF
早期应用保护性肺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
8
作者 刘书盈 张劭夫 孙继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保护性肺通气 治疗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19例“无症状”肺癌临床分析
9
作者 刘书盈 《临床荟萃》 CAS 1993年第22期1026-1027,共2页
“无症状”肺癌是指完全无症状或无呼吸道症状的肺癌。由于其临床表现的特殊性,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及诊断,有些则可能长期误诊为其他疾病。为此,我们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以分析其临床特点。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调查临床及病理诊... “无症状”肺癌是指完全无症状或无呼吸道症状的肺癌。由于其临床表现的特殊性,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及诊断,有些则可能长期误诊为其他疾病。为此,我们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以分析其临床特点。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调查临床及病理诊断为肺癌的患者300例,年龄15~86岁;平均55.75岁。男207例,女93例,男:女为2.2:1。其中“无症状”肺癌19例,占6.33%。19例“无症状”肺癌患者年龄为31~72岁,平均55.95岁。男12例,女7例,男:女为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的纤维组织增生和失调性修复
10
作者 刘书盈 钱桂生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5年第7期503-505,共3页
关键词 纤维组织增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早期 失调性 间质纤维母细胞 细胞外基质蛋白 修复 促炎因子 炎性因子 发病机制 肺泡灌洗液 炎症期 病理生理 发病过程 纤维化期 抗炎因子 炎性损伤 间质细胞 细胞因子 治疗靶点
下载PDF
静脉注射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病理生理学指标评价 被引量:20
11
作者 樊毫军 刘书盈 +1 位作者 张健鹏 刘又宁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85-487,F0007,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的病理生理学指标,全面评价该模型。方法将3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2h处死动物,实验组静脉注射革兰阴性菌脂多糖后分别于2、4和6h后处死,...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的病理生理学指标,全面评价该模型。方法将3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2h处死动物,实验组静脉注射革兰阴性菌脂多糖后分别于2、4和6h后处死,比较各组死亡率、呼吸频率、肺脏病理、血气指标、肺顺应性、右肺湿重/体重比值、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实验组6h动脉血氧分压(PaO2)跌至69.18mm Hg(1mm Hg=0.133kPa);肉眼肺脏可见明显淤血、出血点和水肿;光镜下肺泡正常结构消失,间质水肿增宽,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血,白细胞附壁;肺顺应性跌至正常值的47%,右肺湿重/体重比值相当于正常值的137%;血清、BALF中TNFα水平急剧升高。结论以肺部特征性病理改变和PaO2下降大于30%(与基线值相比)作为判定大鼠ALI模型是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以肺顺应性、湿重/体重比值作为辅助指标,可能更适合于大鼠ALI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肺损伤 急性 模型
下载PDF
腹腔注射全氟化碳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樊毫军 刘书盈 +2 位作者 张健鹏 刘又宁 马洪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全氟化碳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62只雄性Wista大鼠随机分为脂多糖(LPS)组、全氟化碳组(PFC组)、正常对照组(NC组)。PFC组于实验前48 h腹腔注射C8F18 15 ml.kg-1,实验日LPS组、PFC组静...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全氟化碳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62只雄性Wista大鼠随机分为脂多糖(LPS)组、全氟化碳组(PFC组)、正常对照组(NC组)。PFC组于实验前48 h腹腔注射C8F18 15 ml.kg-1,实验日LPS组、PFC组静脉注射内毒素7 mg.kg-1,分别于2、46、h后处死,比较各组肺脏病理、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TNF-α水平。结果PFC组注射LPS后6 h肺泡灌洗液中TNF-α为9.60±0.61 pg.ml-1,明显低于LPS组(10.750±1.095 pg.ml-1)(P<0.05),其余时间点及血清中TNF-α水平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PFC组与LPS组病理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注射C8F18原液可以部分降低肺内的TNF-α水平,这可能可以减轻肺部的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注射 全氟化碳 急性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3
作者 韩轶群 张鹏 +1 位作者 刘书盈 孙继萍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10期1793-1795,共3页
目的观察吸入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门诊选取90例稳定期中-重度度COPD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单独吸入噻托溴铵(18μg 1/日),B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μg 2/日)+噻托溴铵(18μg 1/日)和... 目的观察吸入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门诊选取90例稳定期中-重度度COPD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单独吸入噻托溴铵(18μg 1/日),B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μg 2/日)+噻托溴铵(18μg 1/日)和C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500μg 2/日)+噻托溴铵(18μg 1/日),共治疗12周。用药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T),MMRC评分。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6MWD及MMRC评分均有所好转,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中度COPD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显著改善,6MWT力增加,MMRC评分降低(P<0.05);重度患者的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患者疗效显著(P<0.05),中度患者较B组无更大获益。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μg 2/日)联合噻托溴铵(18μg 1/日)治疗稳定期中度COPD患者疗效确切,且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和药物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 噻托溴铵 肺功能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铂类治疗12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4
作者 韩轶群 刘书盈 孙继萍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2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卡铂及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应用多西他赛75 mg/m2联合顺铂75 mg/m2(或卡铂AUC=5,或奈达铂75 mg/m2)方案治疗12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总有效率达48.4%,临床获益率为83....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卡铂及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应用多西他赛75 mg/m2联合顺铂75 mg/m2(或卡铂AUC=5,或奈达铂75 mg/m2)方案治疗12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总有效率达48.4%,临床获益率为83.3%,其中初治与复治病例、ⅢB期与Ⅳ期病例组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与鳞癌两组之间、合并使用顺铂、卡铂或奈达铂三组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及脱发。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卡铂及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多西他赛 顺铂 卡铂 奈达铂
下载PDF
对自制全氟化碳乳剂静脉输注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樊毫军 刘书盈 +1 位作者 张健鹏 刘又宁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23-126,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自制全氟化碳乳剂(PFE)静脉输注的安全性。方法3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PFE组(30只)。腹腔麻醉后,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后2 h处死,PFE组大鼠于静脉注射PFE后5 min经眼眶静脉取血200μL测定全氟化碳(P... 目的探讨自制全氟化碳乳剂(PFE)静脉输注的安全性。方法3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PFE组(30只)。腹腔麻醉后,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后2 h处死,PFE组大鼠于静脉注射PFE后5 min经眼眶静脉取血200μL测定全氟化碳(PFC)浓度,然后分别于2 h,4 h,6 h,24 h,48 h和10 d随机处死5只。观察各组血液PFC浓度,PaO2水平,GPT、GOT、BUN、Cr浓度,肺脏、肝脏、肾脏常规病理变化。结果PFE组大鼠活动、反应正常,无一例死亡;肝脏、肾脏病理无明显异常;PFC颗粒广泛分布于肺泡及肺微血管。PFE组2 h,4 h,6 h,24 h时间点GPT及GO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第10 d降至(92.5±6.4)U/mL和(163.9±1.3)U/mL,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BUN、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静脉注射PFE10 mL/kg后5 min,2 h,4 h,6 h,24 h,48 h,10 d血中PFC浓度分别为(20.0±1.8)mg/mL,(1.8±0.7)mg/mL,(1.5±0.6)mg/mL,(1.2±0.4)mg/mL,(0.5±0.2)mg/mL,(0.2±0.03)mg/mL,0 mg/mL。PFE组2 h时间点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119.2±8.6)mm Hg比(99.6±4.7)mm Hg,P<0.05]。结论静脉输注PFE对大鼠一般情况、肺脏、肝脏、肾脏脏器病理无明显影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静脉输注PFE后PFC颗粒可广泛分布于肺泡及肺微血管,并显著提高健康大鼠PaO2,可试用于急性肺损伤的防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碳 乳剂 静脉内输注 安全性
下载PDF
腹腔注射全氟化碳原液治疗急性肺损伤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樊毫军 刘书盈 +1 位作者 张健鹏 刘又宁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03-504,共2页
关键词 全氟化碳 腹腔注射 肺损伤 急性
下载PDF
枢复宁在肺癌患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5
17
作者 袁成 刘书盈 王景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341-343,共3页
9名接受顺铂化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单次口服和静脉注射枢复宁8mg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经用PKBP-N1程序在计算机上拟合计算表明,枢复宁在人体内表现为二房室模型。口服后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a... 9名接受顺铂化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单次口服和静脉注射枢复宁8mg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经用PKBP-N1程序在计算机上拟合计算表明,枢复宁在人体内表现为二房室模型。口服后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a=0.41±0.30h,T1/2α=0.9±0.43h,T1/2β=3.3±1.2h,Cmax=28.6±9.5ng/ml,Tmax=1.7±0.9h,AUC=158±73ng·h/ml,绝对生物利用度为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复宁 药物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肺肿瘤 止吐
下载PDF
胸膜腔造影对自发性气胸病变部位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树芬 戴建溪 +2 位作者 徐遵迪 刘书盈 李广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2-23,共2页
1989年10月至1990年11月,我们对17例自发性气胸行胸膜腔造影检查,其中特发性气胸14例,老慢支并发的继发性气胸3例。一、造影方法造影剂一般选用60%泛影葡胺40~60ml,加入2%普鲁卡因4 ml;2例并少量胸水者选用76%泛影葡胺造影。用前30分... 1989年10月至1990年11月,我们对17例自发性气胸行胸膜腔造影检查,其中特发性气胸14例,老慢支并发的继发性气胸3例。一、造影方法造影剂一般选用60%泛影葡胺40~60ml,加入2%普鲁卡因4 ml;2例并少量胸水者选用76%泛影葡胺造影。用前30分钟行碘、普鲁卡因过敏试验。阴性者在透视下选择肺压缩最明显的部位为穿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自发性 胸膜腔造影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下大剂量腔内放疗治疗癌性支气管阻塞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树芬 张劭夫 +1 位作者 刘书盈 张波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9年第5期39-40,共2页
目的:应用后装设备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将192Ir 导入支气管内进行腔内放疗治疗癌性支气管阻塞。方法:常规纤支镜检查后,清除肿瘤表面分泌物,将施源器导管经活检孔导入病变部位,在3 级以下支气管,将纤支镜与施源器一起固定... 目的:应用后装设备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将192Ir 导入支气管内进行腔内放疗治疗癌性支气管阻塞。方法:常规纤支镜检查后,清除肿瘤表面分泌物,将施源器导管经活检孔导入病变部位,在3 级以下支气管,将纤支镜与施源器一起固定;3 级以上支气管,拔出纤支镜,固定施源器,接后装机进行放疗。结论:该方法对肺癌引起的支气管阻塞具有良好的再通效果,作用快、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阻塞 腔内放疗 放射疗法 纤支镜
下载PDF
四环素胸内注射治疗反复发作性及顽固性气胸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树芬 刘书盈 +1 位作者 王华强 陈建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13,共2页
我们用四环素胸内注射封闭法治疗反复发作性气胸(RPT)和顽固性气胸(OPT)1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一、临床资料本组RPT15例,OPT3例;患者年龄17~50岁,其中右侧气胸11例,左侧7例;肺压缩程度为40~100%。
关键词 气胸 四环素 胸内注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