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亚璋
1
作者 刘亚璋 《艺术沙龙》 2016年第2期48-63,共16页
我认为艺术时代性应该基于个体的表达。每个人都生活于此时代中,时代对他的影响无可避免,因此,在艺术创作中至关重要的是真诚。《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刘亚璋:我认为艺术时代性应该基于... 我认为艺术时代性应该基于个体的表达。每个人都生活于此时代中,时代对他的影响无可避免,因此,在艺术创作中至关重要的是真诚。《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刘亚璋:我认为艺术时代性应该基于个体的表达。每个人都生活于此时代中,时代对他的影响无可避免,因此,在艺术创作中至关重要的是真诚。只要你真诚地去表达、去创作。你的作品就会自然体现出时代感。相反.离开个性的起点,空洞的时代感在艺术创作中是没有意义的,它会成为口号、宣传或者别的什么.不过和艺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艺术沙龙 婺源 松风 蜀冈 谋生手段
原文传递
从“随类赋彩”谈起——解读现代重彩山水画色彩观念的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亚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4年第3期96-99,共4页
通过色彩的使用来摆脱文人画“笔墨”程式的束缚,寻求全新绘画风格的尝试,可以说是近现代以来中国画艺术探索的主要潮流之一,而正是这一契机促使了传统绘画设色观念的更新与发展。本文通过对现代重彩山水画艺术实践的梳理来解读传统“... 通过色彩的使用来摆脱文人画“笔墨”程式的束缚,寻求全新绘画风格的尝试,可以说是近现代以来中国画艺术探索的主要潮流之一,而正是这一契机促使了传统绘画设色观念的更新与发展。本文通过对现代重彩山水画艺术实践的梳理来解读传统“随类赋彩”的设色观念向现代设色观念的转变,并指出这种转变对于现当代中国画发展的整体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重彩山水画 随类赋彩 色调 设色观念
下载PDF
关于当下“传统绘画”形式与媒介的“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亚璋 《艺术探索》 2002年第4期37-38,共2页
We can see the traditional painting itself is a never-ending process of reform and change. It had notbeen and cannot be formalized by a certain fixedstandard on the basis of either artistic style ormedium. There is no... We can see the traditional painting itself is a never-ending process of reform and change. It had notbeen and cannot be formalized by a certain fixedstandard on the basis of either artistic style ormedium. There is no so-called unchangeable‘bimo’ whether it is in the field of painting styleor artistic spirit. Traditional painting is merely thecombination of painting pattern and material me-dium as required by the national aesthe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 艺术形式 艺术造型 艺术媒介 民族艺术
下载PDF
新文人画再讨论(二)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亚璋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01年第4期63-66,共4页
新文人画这一语汇早在二十世纪初叶就已经产生了,然而,新文人画真正发展成为对中国绘画乃至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运动无疑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事。它的巨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对本世初中国画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然... 新文人画这一语汇早在二十世纪初叶就已经产生了,然而,新文人画真正发展成为对中国绘画乃至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运动无疑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事。它的巨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对本世初中国画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正基于此当我们历史与逻辑地考察新文人画产生、发展的十多年并将之放入社会文化的大系统中加以关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人画 文人画传统 社会文化 文人画家 传统文化 文化人格 再讨论 王阳明 传统文人画 个人主义
下载PDF
当代艺术院校学术评估机制对艺术教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亚璋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6-89,共4页
艺术院校的学术评估机制无疑在学院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它的价值取向将最终决定学院培养人才的模式。本文从艺术发展的多元化趋势着眼,对当下艺术院校的学术评估机制提出了疑问与思考。
关键词 艺术院校 评估机制 教育模式 科研
下载PDF
论近现代重彩山水画收藏中的史学研究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亚璋 《书画艺术》 2008年第3期72-74,共3页
就艺术品的价值而言,虽然最终表现为一个单一的市场价格,但单一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却并不仅仅是艺术品某一种特定价值的反映。事实上,除了供求关系的影响外,艺术品的价值是由不同层面的价值复合而成的。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谓的艺术... 就艺术品的价值而言,虽然最终表现为一个单一的市场价格,但单一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却并不仅仅是艺术品某一种特定价值的反映。事实上,除了供求关系的影响外,艺术品的价值是由不同层面的价值复合而成的。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谓的艺术品的欣赏价值,其实是最为表面的层次,同时也是最具偶发性的层面,它与受众个性化的审美经验相关。而艺术品所负载的历史文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赏价值 史学研究 山水画 近现代 收藏 历史文化信息 市场价格 艺术品
下载PDF
公元前300年至公元200年罗马军团头盔的设计演变
7
作者 刘亚璋 陈德强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7年第1期49-52,共4页
一般而言,军事装备凝结着一个时代最完备的技术。考察罗马军团头盔无疑是研究古典时代手工业技术和设计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样板。通过考古发掘可以发现,罗马军团头盔有着严密的发展体系,并且与罗马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从另... 一般而言,军事装备凝结着一个时代最完备的技术。考察罗马军团头盔无疑是研究古典时代手工业技术和设计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样板。通过考古发掘可以发现,罗马军团头盔有着严密的发展体系,并且与罗马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设计(包括人体工程学的应用)是根植于文化和历史的,军团头盔的各种结构的造型都是有现实根据和历史渊源的。对军团头盔的造型的研究可以解释"为什么罗马人要这样设计",而且也可以丰富设计学的历史内涵,这对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历史的发展脉络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军团 头盔 设计演变 原理
下载PDF
晚明文人画家杨文骢考略
8
作者 刘亚璋 《艺术探索》 2005年第1期31-34,共4页
杨文骢是晚明文人画坛的重要画家,但同时也是晚明政局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本文力图通过对其事迹、画迹的梳理,揭示其两方面行为共同的心理机制,并以此展现晚明文人画所蕴藏的某种人格景观。
关键词 明朝晚期 文人画家 杨文骢 绘画史
下载PDF
澄怀观道——论宗炳绘画思想中的庄学因素
9
作者 刘亚璋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0-74,共5页
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宗炳思想中佛学与庄学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佛学中土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两种思想相互纠缠而又远远没有达到融合贯通的程度,本文通过对其画学思想的深入研究,合理地厘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正确理解宗炳的画... 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宗炳思想中佛学与庄学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佛学中土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两种思想相互纠缠而又远远没有达到融合贯通的程度,本文通过对其画学思想的深入研究,合理地厘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正确理解宗炳的画学命题提供了客观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炳 庄学 佛学 媚道 畅神
下载PDF
对当代艺术院校学术评估机制的思考
10
作者 刘亚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60,57,共4页
艺术院校的学术评估机制无疑在学院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它的价值取向将最终决定学院在当代艺术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从艺术发展的多元化趋势着眼,对当下艺术学院的学术评估机制提出了疑问与思考。
关键词 艺术院校 评估机制 模式 科研
下载PDF
理学的兴起与“树”的图像研究
11
作者 刘亚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3年第3期29-33,共5页
图像学是产生于西方二十世纪初期的一种艺术研究方法,它旨在研究隐藏在图像背后丰富的人文内涵,这种研究方法无疑为传统绘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与视角,但由于研究对象的转化,限制了这一方法的运用与消化。本文力图从图像学的角度出发... 图像学是产生于西方二十世纪初期的一种艺术研究方法,它旨在研究隐藏在图像背后丰富的人文内涵,这种研究方法无疑为传统绘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与视角,但由于研究对象的转化,限制了这一方法的运用与消化。本文力图从图像学的角度出发,对宋元时期传统山水画中最为重要的视觉图像——“树”的人文内涵进行研究,力图展现并梳理它与宋元时期理学思潮之间的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学 图像 理学
下载PDF
对中小学美术、音乐主辅修师资培养模式的思考
12
作者 刘亚璋 《美术教育研究》 2010年第2期85-87,共3页
自2001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规划》开始推广实施高师美术、音乐主辅修人才培养模式以来,至今实践与探索已近八年,应当说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新的问题,文章立足于自身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从就业渠道、艺术扩招以及学科规律等... 自2001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规划》开始推广实施高师美术、音乐主辅修人才培养模式以来,至今实践与探索已近八年,应当说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新的问题,文章立足于自身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从就业渠道、艺术扩招以及学科规律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美术 音乐主辅修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简述婴戏图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发展演变过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环 刘亚璋 《美术之友》 2009年第6期134-134,共1页
婴戏题材在中国绘画中的历史久远,出土于今山东临沂金雀山前汉墓(约公元前168年前后)的帛画中,已有顽皮儿童戏耍形象出现,其后的历朝历代也都有过婴戏题材绘画。但婴戏图在历史上以一定规模流行于世,则是在宋代的中后期。宋代是中国... 婴戏题材在中国绘画中的历史久远,出土于今山东临沂金雀山前汉墓(约公元前168年前后)的帛画中,已有顽皮儿童戏耍形象出现,其后的历朝历代也都有过婴戏题材绘画。但婴戏图在历史上以一定规模流行于世,则是在宋代的中后期。宋代是中国美术史上婴戏图发展的一个高峰,不仅数量远远超过前代,而且表现儿童活动的场所范围与游戏内容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发展演变 中国绘画 儿童活动 山东临沂 游戏内容 公元前 中后期
下载PDF
关于阎罗信仰和形象本土化历程的研究综述
14
作者 张金东 刘亚璋 《美术大观》 2010年第2期186-187,共2页
阎罗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重要的形象之一,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他的信徒最广泛,是一位极具文化意义的神话人物。实际上,熟悉印度佛教的人都知道,阎罗并不是本土的文化产物,而是本源于印度佛教文化。当阎罗王跟随着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大地... 阎罗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重要的形象之一,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他的信徒最广泛,是一位极具文化意义的神话人物。实际上,熟悉印度佛教的人都知道,阎罗并不是本土的文化产物,而是本源于印度佛教文化。当阎罗王跟随着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大地之时,借助于中国富有本土特色的生死观与冥界文化,进一步结合道家神仙观念与儒家孝道思想,从而成为中国古代传说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位神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本土化 形象 综述 文化意义 印度佛教 神话传说 神话人物
下载PDF
中西传统画论中形神问题的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亚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1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西方绘画 对象 传统绘画 西洋画 精神气质 写实主义 以形写神
下载PDF
文人画的养生境界
16
作者 刘亚璋 《中国书画》 2010年第10期I0012-I0013,共2页
文人画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独特的思想背景,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意识形态都对它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但就总体而言,文人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是文人画产生的前提。正是由于文人自我意识的驱动使绘画的基本功能开始逐渐从满足社会理性需求... 文人画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独特的思想背景,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意识形态都对它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但就总体而言,文人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是文人画产生的前提。正是由于文人自我意识的驱动使绘画的基本功能开始逐渐从满足社会理性需求向着满足个人感性生命需求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生境 文化意识形态 自我意识 思想背景 感性生命 性需求 绘画
下载PDF
西方造型观念对波臣派人物画的影响
17
作者 刘滨 付佳佳 +1 位作者 夏婷婷 刘亚璋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5年第3期57-58,共2页
明代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与西方绘画的传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发展,其中以曾鲸为首的一批人物画家融入西方绘画的造型观念,使得中国传统的人物画重焕生机,形成一个包括文人士大夫在内的多阶层人士喜欢的绘画流派——"波... 明代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与西方绘画的传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发展,其中以曾鲸为首的一批人物画家融入西方绘画的造型观念,使得中国传统的人物画重焕生机,形成一个包括文人士大夫在内的多阶层人士喜欢的绘画流派——"波臣派"。"波臣派"的代表画家曾鲸从西方造型观念中得到一些启发,在立足中国传统绘画笔墨的基础之上,创造了既不同于西洋画的"明暗法"。"波臣派"这种人物画表现形式,对于借鉴西方绘画造型观念的优点,拓展中国人物画新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新的艺术形式,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造型观念 波臣派 人物画
下载PDF
李方膺与袁枚的交往研究
18
作者 万宁宁 刘亚璋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6期38-40,共3页
袁枚是李方膺晚年交游中的重要人物。二人初次见面于南郊勤农,再次见面时李方膺寓居金陵借园,而袁枚也在金陵随园。此后,二人频繁交往。袁枚的声名、社交、才情、思想皆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李方膺的艺术生活。
关键词 李方膺 袁枚 交往
下载PDF
庄子思想与文人画养生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亚璋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7-100,共4页
文人画的养生观念由来已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种观念是其最为显著的文化特征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本文力图深入剖析产生这一现象的思想背景,并由此从不同的理论层面来梳理文人画独特的文化行为方式。
关键词 文人画养生论 庄子思想 文化观念 思维惯性
原文传递
中国当代美术应该关怀谁?
20
作者 刘亚璋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13,共2页
最近几年,中国当代艺术越来越吸引世界的注目。但是,在"世界美术"那个更为复杂的名利场中,中国当代美术的价值取向何在,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提问,却成了我们必须直面的。现在的状况,使中国当代艺术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些质问:中... 最近几年,中国当代艺术越来越吸引世界的注目。但是,在"世界美术"那个更为复杂的名利场中,中国当代美术的价值取向何在,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提问,却成了我们必须直面的。现在的状况,使中国当代艺术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些质问:中国人是否一直扮演着"他们"的"他者",中国的艺术家是否是以揣摩的心态在制造标签着中国符号的"大陆货",是否我们还是选手而不可能是裁判?这些质问是事实,还是假设?我们在思考:中国当代美术你在关怀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人文关怀 美术风格 艺术形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