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桔梗种子发育过程中外观形态及生理生化的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新静 于营 +3 位作者 雷慧霞 朴向民 刘亚苓 郭靖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6-40,共5页
以发育过程中的紫花桔梗和白花桔梗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外观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探明桔梗种子的适宜采收期。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其外观形态变化与生理生化变化有密切联系。随着种子不断发育成熟,种子... 以发育过程中的紫花桔梗和白花桔梗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外观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探明桔梗种子的适宜采收期。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其外观形态变化与生理生化变化有密切联系。随着种子不断发育成熟,种子颜色由浅至深,发芽率不断升高;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呈下降的趋势;POD、CAT、MDA均呈单峰曲线变化;SOD活性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在种子发育后期,大部分生理生化反应趋于稳定。61DAF紫花桔梗种子与58DAF白花桔梗种子的颜色为黑色、黑褐色等,表面具有与种子长轴平行的细长条纹理,且此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分别为72.33%和91.00%。试验结果表明,紫花桔梗与白花桔梗种子的适宜采收期分别为61DAF、58DAF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种子发育 外观形态 生理生化变化
下载PDF
侧孢短芽孢杆菌S2-31拮抗下细辛叶枯病菌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亚苓 于营 +3 位作者 鲁海坤 雷慧霞 隋昕 郭靖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121,共11页
通过分析侧孢短芽孢杆菌拮抗作用下叶枯病菌的转录组学特征,研究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代谢通路的富集情况,初步探索侧孢短芽孢杆菌拮抗叶枯病菌的分子机制。首先利用S2-31与叶枯病菌的对峙培养观察其拮抗作用,然后利用转录组测序探究侧... 通过分析侧孢短芽孢杆菌拮抗作用下叶枯病菌的转录组学特征,研究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代谢通路的富集情况,初步探索侧孢短芽孢杆菌拮抗叶枯病菌的分子机制。首先利用S2-31与叶枯病菌的对峙培养观察其拮抗作用,然后利用转录组测序探究侧孢短芽孢杆菌拮抗下和正常生长下的叶枯病菌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并进行RT-qPCR验证,最后,利用相关数据库对DEGs进行注释和富集分析。对峙培养后,叶枯病菌菌丝出现皱缩、扭曲等现象。测序后共得到3681个DEGs,其中2224个相对上调,1457个相对下调。GO功能注释分析表明,上调和下调表达的DEGs均注释到生物过程8个亚群、细胞组分8个亚群和分子功能4个亚群。KEGG富集分析中,共有732个unigenes定位到115条生物学通路中,其中富集程度相对较高的通路有氨基糖和核苷糖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和过氧化物酶体;涉及差异基因较多的通路有淀粉和蔗糖代谢、剪接体和胞吞作用;上调表达的DEGs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下调表达的DEGs主要富集在遗传信息处理和细胞过程途径。从显著富集的通路中筛选出与菌丝生长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侧孢短芽孢杆菌主要抑制病原菌菌丝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成、胞吞过程和GPI锚定的合成等过程。差异表达基因的RT-q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的结果一致。在侧孢短芽孢杆菌S2-31的拮抗下抑制了叶枯病菌的生长,其转录组特征也发生显著变化,差异基因主要涉及代谢、细胞过程以及遗传信息处理等途径的相关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孢短芽孢杆菌 细辛叶枯病 槭菌刺孢 生物防治 转录组学
下载PDF
玉竹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于营 刘亚苓 +3 位作者 侯淑丽 欧阳艳飞 侯微 郭靖 《特产研究》 2020年第3期21-24,共4页
以3年生玉竹为材料,采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利用SAS 6.12软件对其根粗、根重和株高等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果数变异系数最大(61.12%),根重变异系数较大(46.13%),根粗、株高、叶长、... 以3年生玉竹为材料,采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利用SAS 6.12软件对其根粗、根重和株高等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果数变异系数最大(61.12%),根重变异系数较大(46.13%),根粗、株高、叶长、叶宽、茎粗、叶数、根分枝数和主根长8个性状变异系数均较小;根重与根粗、叶宽、茎粗、叶数、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根粗与地上部叶宽、茎粗和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从主成分分析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分别为产量因子、根型因子和株型因子累积贡献率约达76.430%,;在玉竹品种选育的性状中,产量因子对玉竹性状选择的可靠性高于其他因子。本研究可为高产优质玉竹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化妆品中7种防腐剂同时测定的气相色谱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伟光 刘亚苓 韩青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建立化妆品中苯甲醇、山梨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等7种防腐剂的同时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溶解、超声提取、离心,采用大口径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DB-1(15m×0.5... 目的建立化妆品中苯甲醇、山梨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等7种防腐剂的同时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溶解、超声提取、离心,采用大口径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DB-1(15m×0.53mm×0.5μm)气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探讨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苯甲醇100~500μg/ml;山梨酸200~600μg/ml;苯甲酸200~600μg/ml;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均为25~500μg/ml,其相关系数在0.9983~0.9999之间;方法最低检出限分别为5.5、57.1、29.6、6.2、5.5、6.2、6.2n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6%~102.7%,相对标准偏差为2.2%~10.2%(n=3)。结论该方法简易可行,并能较好地分离上述7种化合物,具有分析时间短、抗干扰性好、定量准确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气相 化妆品 防腐剂
下载PDF
药用植物种子脱水耐性的形成及其贮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新静 于营 +4 位作者 朴向民 雷慧霞 刘亚苓 郭靖 董昕瑜 《特产研究》 2017年第4期58-62,共5页
种子贮藏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药用植物种子脱水耐性的形成及种子贮藏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药用植物种子 脱水耐性 贮藏
下载PDF
黄芩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于营 刘亚苓 +2 位作者 鲁海坤 欧阳艳飞 郭靖 《特产研究》 2020年第4期20-23,共4页
为研究黄芩农艺性状变异特征,本研究以3年生黄芩为试验材料,对其根长、根粗、根重和根分枝数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重、茎分枝数和根分枝数变异系数较大,根粗、茎粗、叶宽、根长次之;根... 为研究黄芩农艺性状变异特征,本研究以3年生黄芩为试验材料,对其根长、根粗、根重和根分枝数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重、茎分枝数和根分枝数变异系数较大,根粗、茎粗、叶宽、根长次之;根重与根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根粗、根长、株高和茎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根长与根粗、根重和茎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根粗与根分枝数、株高、茎粗和茎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根分枝数与茎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采收期可以直接对根部性状进行育种选择;在生育期可以通过地上部茎分枝数和茎粗间接选择根重与根粗;通过选择茎分枝数少的间接选择根分枝数少的。共筛选出3个主成分,其中,产量因子对黄芩的可靠性高于其他因子,其次为株型因子和叶型因子。本研究结果可为黄芩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环境及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伟光 刘亚苓 韩青 《职业与健康》 CAS 2006年第15期1149-1151,共3页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法 环境及生物样品 联用技术
下载PDF
水中挥发酚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亚苓 王玉娥 郝金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93-896,共4页
综述了从1969—2012年间测定水中挥发酚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水中挥发酚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溴化容量法... 综述了从1969—2012年间测定水中挥发酚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水中挥发酚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溴化容量法;并对水中挥发酚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酚 分析方法 综述
下载PDF
TTC法快速测定芍药种子生活力 被引量:19
9
作者 雷慧霞 于营 +5 位作者 刘亚苓 张新静 邢丽伟 鲁海坤 吴健勇 郭靖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4,共4页
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TTC法)测定芍药种子生活力,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浸种温度、浸种时间、TTC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芍药种子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TC法能快速测定芍药种子的生活力,其染色最佳条件为30℃浸种1... 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TTC法)测定芍药种子生活力,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浸种温度、浸种时间、TTC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芍药种子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TC法能快速测定芍药种子的生活力,其染色最佳条件为30℃浸种12 h,30℃条件下0.3%TTC溶液避光染色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种子 TTC染色法 生活力
下载PDF
TTC法快速测定白鲜种子生活力 被引量:14
10
作者 雷慧霞 于营 +5 位作者 刘亚苓 张新静 邢丽伟 鲁海坤 吴健勇 郭靖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6-158,共3页
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白鲜种子生活力,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的浸种温度、浸种时间、TTC溶液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白鲜种子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TC法能够快速测定白鲜种子的生活力,其染色最佳条件... 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白鲜种子生活力,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的浸种温度、浸种时间、TTC溶液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白鲜种子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TC法能够快速测定白鲜种子的生活力,其染色最佳条件为30℃浸种6 h,35℃条件下0.3%TTC溶液避光染色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 TTC法 种子生活力
下载PDF
GA3与机械破皮结合处理对破除芍药种子下胚轴休眠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雷慧霞 于营 +5 位作者 刘亚苓 张新静 邢丽伟 鲁海坤 吴健勇 郭靖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1-103,共3页
采用不同方法处理芍药种子,研究打破芍药种子下胚轴休眠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GA3浸种和机械破皮均对种子生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使种子生根启动日提前、生根天数缩短、生根率提高;2种方法结合处理种子效果更佳,其最佳处理组合为200 mg... 采用不同方法处理芍药种子,研究打破芍药种子下胚轴休眠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GA3浸种和机械破皮均对种子生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使种子生根启动日提前、生根天数缩短、生根率提高;2种方法结合处理种子效果更佳,其最佳处理组合为200 mg·L^-1 GA3浸种+机械破皮处理,可使种子的生根启动日提前至第5天,生根天数缩短为18 d,生根率提高至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种子 下胚轴休眠 GA3 机械破皮 生根率
下载PDF
控制劣变对不同含水量蒙古黄芪种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鲁海坤 于营 +3 位作者 刘亚苓 隋昕 雷慧霞 郭靖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2,共7页
为探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种子在控制劣变(Controlled deterioration treatment,CDT)处理后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以含水量为3.7%、6.6%、9.8%的蒙古黄芪种子为材料,采用(53±0.5)℃高温对其进行控制劣变处理... 为探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种子在控制劣变(Controlled deterioration treatment,CDT)处理后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以含水量为3.7%、6.6%、9.8%的蒙古黄芪种子为材料,采用(53±0.5)℃高温对其进行控制劣变处理,测定劣变后蒙古黄芪种子发芽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劣变时间延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下降、丙二醛积累增多、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含水量3.7%的种子上述指标变化幅度较含水量9.8%的种子小,而含水量6.6%的种子居中;低含水量蒙古黄芪种子在劣变过程中抗氧化能力更强,种子活力更高。因此,为保证优质蒙古黄芪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种子贮藏时可以把含水量降到3.7%左右甚至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种子劣变 含水量 活性氧 抗氧化机理
下载PDF
外源药剂预处理对蒙古黄芪种子活力及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鲁海坤 于营 +3 位作者 隋昕 刘亚苓 于芸泽 郭靖 《特产研究》 2021年第6期15-20,共6页
为研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种子老化过程中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筛选提高种子抗老化能力外源药剂的适宜浓度,以不同浓度NAC和CsA预处理的种子为试材进行人工老化3 d处理后测定种子发芽率、... 为研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种子老化过程中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筛选提高种子抗老化能力外源药剂的适宜浓度,以不同浓度NAC和CsA预处理的种子为试材进行人工老化3 d处理后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性氧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初始种子,蒙古黄芪种子经人工老化3d后,其胚轴活性氧含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下降32.7%和40.6%;而经10 mmol/LNAC和90μmol/LCsA预处理的种子,相比于未进行外源药剂预处理(蒸馏水处理)的种子,在人工老化3d后,其发芽率分别提高31.2%和16.2%,发芽指数分别提高38.3%和21.1%,且胚轴活性氧含量有所下降,线粒体膜电位升高。表明通过适宜浓度的NAC和CsA预处理可以增强蒙古黄芪种子的抗老化能力,提高种子活力延长种子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种子活力 外源药剂 活性氧 线粒体膜电位
下载PDF
植物病害生防因子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亚苓 于营 +4 位作者 雷慧霞 崔丽丽 张新静 吴健勇 郭靖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28,共6页
应用植物病害生防因子是解决化学农药3R问题、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概述了拮抗微生物、抗生素、植物诱导子等生防因子控制植物病害的作用机制和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生防因子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未来发展... 应用植物病害生防因子是解决化学农药3R问题、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概述了拮抗微生物、抗生素、植物诱导子等生防因子控制植物病害的作用机制和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生防因子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害 拮抗微生物 农用抗生素 植物诱导子
原文传递
细辛叶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效测定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亚苓 于营 +3 位作者 崔丽丽 雷慧霞 鲁海坤 郭靖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7-1052,共6页
叶枯病是细辛的主要病害,目前主要依靠化学防治,尚未有生物防治的相关报道,为实现细辛叶枯病的生物防治,筛选对细辛叶枯病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通过土壤稀释法对细辛健康植株根际土壤菌群进行分离,以细辛叶枯病为靶标菌,利用拮抗菌... 叶枯病是细辛的主要病害,目前主要依靠化学防治,尚未有生物防治的相关报道,为实现细辛叶枯病的生物防治,筛选对细辛叶枯病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通过土壤稀释法对细辛健康植株根际土壤菌群进行分离,以细辛叶枯病为靶标菌,利用拮抗菌抑菌和发酵液抑菌的方法分别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筛选,然后对筛选出的菌株其进行菌种鉴定和活体防效的测定。最终从分离到的100余株菌落中筛选出1株对叶枯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编号为S2-31)。抑菌结果表明,拮抗菌抑菌和发酵液抑菌试验的抑菌率分别为92.47%,60.56%;经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室内盆栽防效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后3,5,7 d该菌株对细辛叶枯病的活体防效分别为79.87%,71.44%,66.82%,说明拮抗细菌S2-31可以降低叶枯病的病情指数,控制细辛叶枯病病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叶枯病 生防细菌 侧孢短芽孢杆菌
原文传递
细辛叶枯病生防真菌的筛选、鉴定及拮抗效果评价
16
作者 刘亚苓 于营 +4 位作者 崔丽丽 雷慧霞 鲁海坤 张新静 郭靖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8,共7页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试验,从细辛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筛选出拮抗效果较好的生防真菌F1-6菌株,经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确定该菌为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叶枯病病...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试验,从细辛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筛选出拮抗效果较好的生防真菌F1-6菌株,经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确定该菌为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叶枯病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1.25%和63.64%;室内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细辛叶枯病的预防效果为70.78%、治疗效果为6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叶枯病 生防真菌 微紫青霉
原文传递
微紫青霉F1-6对细辛叶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辛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17
作者 刘亚苓 于营 +3 位作者 鲁海坤 雷慧霞 隋昕 郭靖 《东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74-78,112,共6页
细辛叶枯病是细辛主要病害之一,发病率高,目前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本研究采用体外抑菌和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微紫青霉F1-6菌株对细辛叶枯病菌的抑制效果和对健康及感病植株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为细辛叶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 细辛叶枯病是细辛主要病害之一,发病率高,目前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本研究采用体外抑菌和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微紫青霉F1-6菌株对细辛叶枯病菌的抑制效果和对健康及感病植株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为细辛叶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微紫青霉与叶枯病菌对峙培养后,病原菌菌落边缘菌丝出现断裂、皱缩等现象,并产生大量厚垣孢子;经微紫青霉接种处理后的健康和感病细辛叶片,其PPO、PAL、POD及SOD活性均分别显著高于未接种的健康和感病的对照组叶片。微紫青霉菌可能是通过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诱导健康和感病植株防御酶活性的升高来达到控制细辛叶枯病发生和病情发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叶枯病 微紫青霉 防御酶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