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质瘤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程立冬 刘京典 舒凯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998-1000,共3页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其中以胶质母细胞瘤的恶性程度最高,目前仍难以治愈。胶质瘤复发的主要原因包括肿瘤的高度异质性、侵袭性生长以及对现有治疗方法抵抗等。许多基因被发现参与了胶质瘤的发生发展。针对基因改变进行个体化...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其中以胶质母细胞瘤的恶性程度最高,目前仍难以治愈。胶质瘤复发的主要原因包括肿瘤的高度异质性、侵袭性生长以及对现有治疗方法抵抗等。许多基因被发现参与了胶质瘤的发生发展。针对基因改变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可能是未来治愈脑胶质瘤的希望,但目前许多靶向胶质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仍不尽理想。本文对胶质瘤的分子研究及靶向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分子研究 靶向治疗 进展
下载PDF
试述运用人力资源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作用
2
作者 刘京典 《全国商情》 2016年第13期43-44,共2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普遍认为劳动力是一种资源,而这种资源又具有两重性,即,社会属性和个人属性。并且,首先是个人属性,甚至是属于私有财产。一方面,劳动者本人可以将自己的劳动能力作为谋生手段,满足家庭生活必要的基本开销;另一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普遍认为劳动力是一种资源,而这种资源又具有两重性,即,社会属性和个人属性。并且,首先是个人属性,甚至是属于私有财产。一方面,劳动者本人可以将自己的劳动能力作为谋生手段,满足家庭生活必要的基本开销;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使用和交换,又必须是自愿的、有偿的、等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升人的主观能动性,发现人力资源的客观规律,也就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市场经济 作用
下载PDF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表达及促肿瘤发生和发展机制的研究
3
作者 王光辉 陈娟 +6 位作者 向志高 刘京典 朱洪涛 吴思思 王晶 舒凯 雷霆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960-1963,共4页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在垂体腺瘤(PAs)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纳入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PAs患者20例.收集患者的手术标本.检测肿瘤组织及PAs...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在垂体腺瘤(PAs)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纳入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PAs患者20例.收集患者的手术标本.检测肿瘤组织及PAs细胞系(GH3、AtT20和TtT/GF)MIF分子的转录和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转染的MIF过表达(oeMIF)和沉默(shMIF)的细胞系.采用划痕实验、体外组织肿瘤种植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实验等检测MIF表达改变对细胞迁移、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激素分泌、组织肿瘤侵袭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两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结果 PAs患者的MI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850±0.838比1.065±0.435,t=3.565,P<0.01).MIF在PAs细胞系中表达高于对照组(GH3:1.730±0.260 比 1.001±0.091,t=5.957,P<0.01;AtT20:1.853±0.108 比 1.008±0.147,t=8.307,P<0.01;TtT/GF:3.087±0.21 比 1.008±0.147,t=15.430,P<0.01).oeMIF 的PAs细胞系划痕迁移愈合率高于对照组(0.758±0.044比0.581±0.045,t=4.903,P<0.01),而shMIF的PAs细胞系划痕迁移愈合率低于对照组(0.425±0.036比0.581±0.045,t=4.689,P<0.01).shMIF组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叉点及分支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叉点:53.652±15.675比35.304±10.218,t=4.703,P<0.01;分支数:35.913±6.721 比 30.609±6.854,t=2.650,P<0.05).oeMIF 的 PAs 细胞系分泌 ACTH 水平高于对照组(1.198±0.026 比 1.000±0.077,t=4.863,P<0.01),而shMIF的PAs细胞系分泌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0.845±0.034比1.000±0.077,t=3.673,P<0.05).结论 垂体瘤组织和细胞系MIF表达增加,MIF可能产生促进PAs发生发展及ACTH分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迁移 亻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胶质母细胞瘤中瘤周水肿与程序性细胞因子10的关系
4
作者 吴思思 刘京典 +5 位作者 赵恺 王俊文 胡峰 张所军 牛洪泉 舒凯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因子10(PDCD10)与胶质母细胞瘤(GBM)瘤周水肿(PTE)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确诊为GBM患者21例。收集GBM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学资料和手术标本。采用磁共振T...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因子10(PDCD10)与胶质母细胞瘤(GBM)瘤周水肿(PTE)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确诊为GBM患者21例。收集GBM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学资料和手术标本。采用磁共振T2WI图像进行测量评估PTE宽度。采用慢病毒转染法构建稳定转染的过表达PDCD10的胶质瘤细胞系(U251、U118和GL261细胞)。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U251、U118及GL261细胞系对照组和过表达PDCD10组PDCD10, 水通道蛋白4(AQP4)和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通过对照组及过表达PDCD10的GL261细胞系进行雄性裸鼠原位成瘤, 验证PDCD10的表达与PTE, AQP1和AQP4的关系。通过t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 两组间相关性研究使用Pearson′s相关分析。结果 GBM患者PDCD10表达与PTE分级呈正相关(r^(2)=0.871, F=128.3, P<0.01), 且PDCD10与AQP4的表达呈正相关(r^(2)=0.854, F=111.4, P<0.01)。过表达PDCD10的胶质瘤细胞系AQP4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U251:0.982±0.732比4.402±0.779, t=5.543, P<0.01;U118:4.907±0.027比10.030±1.075, t=8.244, P<0.01;GL261:1.391±0.701比6.638±2.565, t=3.418, P<0.05)。裸鼠原位成瘤实验证实过表达PDCD10的GL261细胞成瘤后PTE的最大截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16.9±6.7) mm^(2)比(32.3±5.4) mm^(2), t=3.579, P<0.05]。过表达PDCD10胶质瘤成瘤后AQP4表达高于对照组(GL261成瘤组:1.577±0.673比0.564±0.125, t=2.962, P<0.05)。结论 PDCD10可能通过调控AQP4促进胶质瘤P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程序性细胞因子10 瘤周水肿 水通道蛋白4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