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手”“妙手”并重,提高文学类文本复习效率
1
作者 刘仕坚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17期76-78,共3页
提高文学类文本的复习效率,需要确定恰当的内容、精选典范而有特质的文本来开展微专题教学,帮助学生积累可靠的阅读经验;也需要学生把语言细节、文本脉络、阅读经验结合起来思考,学会运用“强逻辑”对文本进行鉴赏分析。
关键词 微专题 阅读经验 内引外联 强逻辑
下载PDF
70例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刘仕坚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1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甘露醇降颅压等常规对症治疗,其中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甘露醇降颅压等常规对症治疗,其中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以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则加以法舒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82.86%,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第3、7、14天后,日常生活能力Brather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两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但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加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前列地尔 法舒地尔 早期应用
下载PDF
小剂量尿激酶在治疗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仕坚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13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在肾病综合征中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给予其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如24 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甘油三... 目的:探讨在肾病综合征中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给予其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如24 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甘油三酰等)进行对比,以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本组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共有52例患者病情缓解(完全缓解40例,部分缓解12例),病情缓解率高达86.67%。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小板、总胆固醇、尿蛋白定性以及水肿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其中血小板、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胆固醇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可起到明显的缓解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尿激酶 肾病综合征
下载PDF
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仕坚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9期126-127,共2页
目的密切关注西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所获取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究更为科学的顽固性高血压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2008—2012年间,收治的10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采取西医治疗的方法,并有效结合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结果 10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 目的密切关注西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所获取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究更为科学的顽固性高血压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2008—2012年间,收治的10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采取西医治疗的方法,并有效结合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结果 10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都获得了良好疗效,有效结合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后,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采取西药治疗配合饮食和运动调理的方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将患者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 高血压 治疗
下载PDF
破除思维惯性,在不疑处有疑——以人教版必修4古典诗词教学为例
5
作者 刘仕坚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7年第11期61-62,共2页
胡适先生曾说:"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但我们在分析文本时,往往存在思维的惯性与惰性,在"不疑处"很容易不加思索,自动"滑"过去。想要提高文字的品味能力,避免"慧眼"老花,"牙口"变差,必须学会"在不疑... 胡适先生曾说:"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但我们在分析文本时,往往存在思维的惯性与惰性,在"不疑处"很容易不加思索,自动"滑"过去。想要提高文字的品味能力,避免"慧眼"老花,"牙口"变差,必须学会"在不疑处有疑"。以下以人教版必修4古典诗词教学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词教学 思维惯性 人教版
下载PDF
肠道易激综合征130例临床表现及治疗研究
6
作者 刘仕坚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6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130例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实验组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比... 目的:探讨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130例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实验组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77%、96.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腹胀、腹痛、便秘及腹泻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胀、腹痛、便秘、腹泻是肠道易激综合征常见的临床表现;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易激综合征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下载PDF
阿普唑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状态临床观察
7
作者 张醒我 温广邵 +3 位作者 姜仁早 刘仕坚 汪超 肖春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3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阿普唑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状态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阿普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 目的:探讨阿普唑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状态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阿普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量、6 min步行试验及焦虑自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吸困难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量、6 min步行试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呼吸困难评分(2.33±1.12)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2.38±9.7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为(54.00±7.33)%、6 min步行试验为(336.25±61.57)m,均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症状发病率较高,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较多,临床上采用阿普唑仑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焦虑状态,缓解患者症状,并且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普唑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状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清晰 连贯 具体 充分——对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四度”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仕坚 《语文月刊》 2018年第10期10-12,共3页
"清晰,连贯,具体,充分",这是我为学生拟定的论述文写作训练的目标。我姑且用作文之法来比附复习之道,谈谈自己对高三语文复习的一些思考,以此来实现高考语文复习的"四度"——准度、速度、深度、高度。
关键词 复习备考 高考语文 清晰 连贯 语文复习 写作训练 学生 作文
原文传递
如何才能把文章“读通”
9
作者 刘仕坚 《语文月刊》 2015年第7期40-42,共3页
在上《孔雀东南飞》一课时,学生已了解故事内容,但对焦仲卿的性格仍认识不深。于是我提醒他们注意一个细节:兰芝被遣,两人话别,焦仲卿对刘兰芝说了“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后来又强调“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可谓言之凿... 在上《孔雀东南飞》一课时,学生已了解故事内容,但对焦仲卿的性格仍认识不深。于是我提醒他们注意一个细节:兰芝被遣,两人话别,焦仲卿对刘兰芝说了“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后来又强调“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可谓言之凿凿,但是过了多久他才与兰芝相见?学生来了兴致,在文中找到线索:“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辰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媒人一次次上门作媒(对此焦仲卿肯定也有耳闻),时间又一天天过去了,焦仲卿却始终没有出现,直到兰芝即将出嫁才前去责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东南飞》 文章 才能 焦仲卿 故事内容 刘兰芝 媒人 学生
原文传递
“杨柳岸晓风残月”妙在何处?——“言意统一”的阅读分析之一例
10
作者 刘仕坚 《语文月刊》 2010年第2期14-15,共2页
在阅读教学尤其是诗歌阅读教学中,无效分析或低效分析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某教参对粤教版必修3《宋词四首·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的赏析是这样的:“此句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 在阅读教学尤其是诗歌阅读教学中,无效分析或低效分析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某教参对粤教版必修3《宋词四首·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的赏析是这样的:“此句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这种空泛的表述虽然正确,但未免令人有雾里看花、隔靴搔痒之憾,显然称不上有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分析 杨柳 诗歌阅读教学 言意 有效分析 粤教版 教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