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媒体报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基于投资者异常关注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47
1
作者 王福胜 王也 刘仕煜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6-127,I0021,I0022,共14页
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4-2018年的百度搜索指数数据,从投资者异常关注的视角研究了网络媒体报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网络媒体报道通过诱发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异常关注对公司管理层造成外部市场压力,进而迫使公司管理... 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4-2018年的百度搜索指数数据,从投资者异常关注的视角研究了网络媒体报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网络媒体报道通过诱发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异常关注对公司管理层造成外部市场压力,进而迫使公司管理层产生更多盈余管理行为。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真正发挥中介作用的是投资者异常关注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投资者关注。本文将投资者异常关注,进一步细分为未受媒体引导而对公司进行的“主动自发型异常关注”和受媒体引导而对公司进行的“被动引导型异常关注”,研究二者中介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只有后者是网络媒体报道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路径机制。这一研究结论细化、充实了媒体报道对盈余管理影响机制的理论认识,对指导上市公司应对网络媒体报道、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强化监管机构精准监管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报道 网络媒体 盈余管理 投资者异常关注
下载PDF
媒体关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王福胜 王也 刘仕煜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2-840,共9页
通过检验媒体关注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探讨媒体关注遭遇过度自信管理者时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特征。研究表明:媒体关注使公司迫于市场压力而增加盈余管理;管理者过度自信使公司对外报告策略缺乏稳健性... 通过检验媒体关注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探讨媒体关注遭遇过度自信管理者时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特征。研究表明:媒体关注使公司迫于市场压力而增加盈余管理;管理者过度自信使公司对外报告策略缺乏稳健性而增加盈余管理;当媒体关注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同时作用于盈余管理时,两者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反协同效应,即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缓解媒体关注对公司所造成的外部压力,抑制媒体关注对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同时,媒体关注所形成的外部市场压力,也能够迫使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收敛其盈余管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媒体关注 管理者过度自信 反协同效应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行业价值链各环节产出价值计量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福胜 彭胜志 刘仕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3,100,共4页
以顾客价值为导向,选择BP神经网络法为计量方法,通过分别构建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的价值链产出价值计量指标体系,研究行业价值链各环节产出价值的计量问题,弥补了价值链理论在行业价值链产出价值计量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 行业价值链 顾客价值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价值链优化绩效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福胜 王欣 刘仕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97-1800,1805,共5页
运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按树状递阶层次结构分层设计价值链优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作为基础模型,构筑、剖析价值链优化绩效综合评价模型.旨在填补价值链优化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缺陷,并为公司的价... 运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按树状递阶层次结构分层设计价值链优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作为基础模型,构筑、剖析价值链优化绩效综合评价模型.旨在填补价值链优化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缺陷,并为公司的价值链优化决策提供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 价值链优化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公司治理溢价研究——兼谈如何检验公司治理评价指标的有效性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福胜 刘仕煜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1-160,共10页
公司治理溢价研究可以揭示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互动机理,不仅有助于深化和丰富公司治理理论,为上市公司优化公司治理指明方向和重点,而且有助于投资者全面评估企业价值。而对公司治理的客观评价是公司治理溢价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本... 公司治理溢价研究可以揭示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互动机理,不仅有助于深化和丰富公司治理理论,为上市公司优化公司治理指明方向和重点,而且有助于投资者全面评估企业价值。而对公司治理的客观评价是公司治理溢价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上证公司治理板块的评选结果为参照样本,给出了检验公司治理评价指标有效性的科学方法,进而验证了以DEA方法构建的公司治理效率值指标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对公司治理溢价进行研究,解决了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以2007年中国沪市578家A股公司为样本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公司治理溢价,公司治理效率值每增加0.1,流通盘市场附加值就会有37.2%的溢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立方程模型 公司治理溢价 有效性检验
下载PDF
中国股票市场监管对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晋 刘仕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85-90,共6页
通过对影响中国股票市场的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以有效市场监管理论为指导,结合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利益集团”理论,提出了建立以健全的法律法规为市场提供保障的、利用技术对市场进行及时监测的、完善经济性手段来控制市场系统风险的... 通过对影响中国股票市场的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以有效市场监管理论为指导,结合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利益集团”理论,提出了建立以健全的法律法规为市场提供保障的、利用技术对市场进行及时监测的、完善经济性手段来控制市场系统风险的、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整能力的一系列监管对策,以期达到规范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 股票市场 监管
下载PDF
内控缺陷隐匿、审计师声誉与监管惩罚 被引量:5
7
作者 胡洁琼 王福胜 刘仕煜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7-186,共10页
探究内控缺陷隐匿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通过是否进行年报重述与重述前是否披露内控缺陷两个维度界定公司的内控缺陷隐匿行为。为探究上市公司隐匿内控缺陷的原因,选取2008-2017年主板上市的重述公司为样本,构建计量分... 探究内控缺陷隐匿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通过是否进行年报重述与重述前是否披露内控缺陷两个维度界定公司的内控缺陷隐匿行为。为探究上市公司隐匿内控缺陷的原因,选取2008-2017年主板上市的重述公司为样本,构建计量分析模型考察内控缺陷隐匿对监管惩罚的规避效果。研究发现:遗漏和隐瞒内控缺陷的公司更少受到监管惩罚;这种规避作用受到审计师声誉影响,在公司聘请四大时更为显著;聘请四大和聘请非四大的公司在重述严重性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很可能由于高声誉审计师的"晕轮效应"使监管机构放松对四大的客户公司的监察。研究结果为我国监管力度低提供了直接证据,从内控规范遵循动机的角度解释了我国内控报告信息含量不足的原因,并对内控体系中的审计师声誉机制进行批判讨论,进而为我国内控监管改革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控缺陷 年报重述 审计师声誉 监管惩罚
下载PDF
内控缺陷的存在与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胡洁琼 王福胜 刘仕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102,共10页
为探究内控缺陷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从坏消息的聚集和释放这一视角进行理论分析,将影响机制分解为内控缺陷的存在与披露两个过程分别讨论。以2008—2019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对象,筛选出内控有效的公司和内控具有严重问题的... 为探究内控缺陷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从坏消息的聚集和释放这一视角进行理论分析,将影响机制分解为内控缺陷的存在与披露两个过程分别讨论。以2008—2019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对象,筛选出内控有效的公司和内控具有严重问题的公司构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等多种研究方法,实证结果发现:相较于内控有效的公司,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更高;内控缺陷的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微弱。进一步分析表明,信息透明度在内控缺陷的存在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控缺陷 信息披露 股价崩盘风险
下载PDF
基于Ohlson会计评价模型的公司治理评价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福胜 刘仕煜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21,共8页
正确评价公司治理水平不仅有助于深化和丰富公司治理理论,为定量研究公司治理与其他经济指标的关系奠定基础,而且有利于上市公司清醒认识和合理优化其公司治理结构,也为监管当局制定公司治理相关准则提供支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公... 正确评价公司治理水平不仅有助于深化和丰富公司治理理论,为定量研究公司治理与其他经济指标的关系奠定基础,而且有利于上市公司清醒认识和合理优化其公司治理结构,也为监管当局制定公司治理相关准则提供支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公司治理的价值效应出发,利用Ohlson会计评价模型以及包含公司治理整体水平信息的线性动态过程,提出新的公司治理评价指标的构建方法和指标模型自洽性的证明方法;采用经验数据构建2006年和2007年样本公司的公司治理评价指标,该指标通过了模型自洽性和指标有效性检验,且具有明确的理论含义,说明所提出的公司治理评价指标的构建方法不仅合理可行,而且比较精炼,有利于实际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HLSON模型 公司治理 评价指标 自洽性
原文传递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杰 刘仕煜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9-150,共2页
关键词 山东 农产品出口 技术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 WT0/TBT
原文传递
钱锋:勇当行业“领头羊” 持续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
11
作者 刘仕煜 《中国商人》 2024年第3期252-253,共2页
众所周知,商业竞争是一个多元化的综合体系,涉及产品竞争、经营要素竞争、服务竞争以及价格竞争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在当前尖端产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团队决策者的商业竞争专业度对事业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事实证明,将专业的事... 众所周知,商业竞争是一个多元化的综合体系,涉及产品竞争、经营要素竞争、服务竞争以及价格竞争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在当前尖端产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团队决策者的商业竞争专业度对事业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事实证明,将专业的事务交给专业的人才去处理,是确保事业成功的黄金法则。上海英为斯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钱锋,凭借其生物医学专业背景,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以及项目投融资等多个领域捷报频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要素 市场拓展 项目投融资 黄金法则 专业背景 价格竞争 市场竞争 商业竞争
原文传递
自愿披露的信号失灵和甄别-基于内控规范实施的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洁琼 王福胜 刘仕煜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7-100,共14页
自愿披露本质上是信号传递的过程,若披露内容失真则构成信号失灵。已有研究多将自愿披露视为一种行为,很少关注披露内容本身是否可靠,但实际上信息质量是披露行为的基础。因此,如何甄别自愿披露的信号是否失灵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以... 自愿披露本质上是信号传递的过程,若披露内容失真则构成信号失灵。已有研究多将自愿披露视为一种行为,很少关注披露内容本身是否可靠,但实际上信息质量是披露行为的基础。因此,如何甄别自愿披露的信号是否失灵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以中国内控规范强制实施为背景,对自愿披露内控报告释放的信号进行甄别。选取2008年至2018年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实证检验。考察内控规范强制实施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定义内控规范强制实施前自愿披露内控审计报告的公司为先行者、自愿披露内控评价报告的公司为类先行者、其余公司为守约者,考察3类公司的盈余质量在内控信息披露制度变更前后的变化。具体而言,以守约者为基准,分别比较先行者和类先行者的盈余质量相对于守约者的变化轨迹,判断先行者和类先行者自愿披露释放的信号是否能够反映公司真实质量,进而回溯甄别信号是否失灵,从而提供自愿披露信息可靠性的直接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内控报告的强制披露能够有效提升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先行者的盈余质量在自愿披露阶段高于守约者,在强制披露阶段提升幅度低于守约者;类先行者的盈余质量在内控规范强制实施前后始终与守约者无显著差异,类先行者的盈余质量更趋同于守约者而非先行者。自愿披露背景下,经过第三方鉴证的内控审计报告能够有效传递信号,未经第三方鉴证的内控评价报告存在扭曲信号的风险,审计师具有信号甄别的作用。进一步发现,不只“四大”,非“四大”鉴证也能够抑制信号失灵。研究结果提供了自愿性披露信息可靠性的直接证据,辨析了经过第三方鉴证和未经第三方鉴证的信息质量差异,补充了内控规范实施效果的实证证据,丰富了第三方鉴证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披露 信号失灵 内部控制 盈余质量 第三方鉴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