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英美文学与影视辅助教学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仪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6-77,共2页
英美文学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但是它的传统教学方法面临着诸多困境。应用原著改编的影视辅助英美文学教学具有十分鲜明的优势;同时,原著影视的观摩还可能成为学生认真阅读原著的新起点。
关键词 英美文学 影视辅助 教学
下载PDF
名著改编影视与外语研究性学习——以高校英美文学课为个案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仪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37-138,共2页
根据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不仅丰富了文学艺术的宝库,而且为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学习外国语言、了解外国文化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习得场所。与此同时,名著改编影视还为高校外语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 根据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不仅丰富了文学艺术的宝库,而且为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学习外国语言、了解外国文化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习得场所。与此同时,名著改编影视还为高校外语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文章以高校英美文学课为个案,探讨了名著改编影视在英美文学课的研究性学习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编影视 文学原著 研究性学习
下载PDF
论戏剧《心灵之罪》人物塑造中的裂像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仪华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第1期167-170,共4页
美国当代戏剧家贝丝的《心灵之罪》刻画了玛格鲁三姐妹,剧作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广泛运用"裂像"手法,从而产生了悖论式的效果。"裂像"让内涵迥异的意象并置,它不仅给观众一种怪诞的艺术趣味,更是作家揭示父权制管... 美国当代戏剧家贝丝的《心灵之罪》刻画了玛格鲁三姐妹,剧作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广泛运用"裂像"手法,从而产生了悖论式的效果。"裂像"让内涵迥异的意象并置,它不仅给观众一种怪诞的艺术趣味,更是作家揭示父权制管辖下,美国南部众多女性命运之多舛的深度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丝·亨利 《心灵之罪》 裂像 父权制 女性主义
下载PDF
英美文学课的困境与多媒体辅助教学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仪华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47-149,共3页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主干课程 ,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模式的英美文学课面临许多难题。多媒体辅助教学将为英美文学课带来一个崭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英美文学 困境 多媒体辅助
下载PDF
小说与电影:《最后的莫希干人》主要人物形象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仪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39,共3页
《最后的莫希干人》描绘了十八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原著小说与改编电影都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但是艺术门类的不同、历史背景的差异造成人物形象的改变。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就主要人物形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最后的莫希干人》 人物形象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勇气与责任:《红色英勇勋章》亨利·弗莱明的形象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仪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45,共2页
电影《红色英勇勋章》以美国内战为背景,探索了一名士兵面临战场的厮杀,他的勇气与他的责任心之间的内在关联。本文探索了影片主人翁亨利·弗莱明的成长过程,即从一个对战争抱有浪漫幻想的青年,最终成长为一个英勇士兵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 亨利·弗莱明 勇气 责任
下载PDF
英美诗歌与语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仪华 《文教资料》 2006年第21期77-78,共2页
语气是作者隐藏于作品中的情感。诗人追求个性化情感的抒发是英美诗歌的一个传统,因而在英美诗歌的鉴赏与教学中,语气特征的分析不可或缺。英美诗歌的语气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局部语气特征和通篇语气特征两大类。
关键词 英美诗歌 局部语气 整体语气
下载PDF
澳薄理的心魔:小说《纪念日》的婚恋悲剧
8
作者 刘仪华 陈琼琼 《文教资料》 2014年第14期18-19,共2页
《纪念日》是英国作家德拉梅尔创作的一则婚恋悲剧短篇。在充满灵异氛围的故事情节中,主人翁澳薄理与情敌菲斯克的冲突、与妻子艾米莉的争吵,特别是他暗藏内心的挣扎,逐渐成为他的“心魔”,并最终导致他的婚姻悲剧。
关键词 德拉梅尔 《纪念日》 澳薄理 心魔 婚姻悲剧
下载PDF
詹姆斯之女性人物形象解析
9
作者 刘仪华 《兰州学刊》 CSSCI 2010年第12期164-166,共3页
20世纪以来,西方电影人的一个夙愿就是把詹姆斯创作的小说搬上荧屏,现已获得可喜成就。然而鉴于编导的个性化解读、观众的时代审美特征、影视艺术的独特表征等因素,詹姆斯小说的影视改编面临着人物形象的重塑问题,尤其是他塑造的众多女... 20世纪以来,西方电影人的一个夙愿就是把詹姆斯创作的小说搬上荧屏,现已获得可喜成就。然而鉴于编导的个性化解读、观众的时代审美特征、影视艺术的独特表征等因素,詹姆斯小说的影视改编面临着人物形象的重塑问题,尤其是他塑造的众多女性人物形象:她们或因渴望理想的婚姻爱情、或因追求自我真我的展现,往往沦为19世纪欧美文化的冲突或是残酷的社会现实的牺牲品。文章从文化诗学的视域,审视了詹姆斯女性人物之影视形象衍变中的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斯 女性人物 小说 电影 文化诗学
下载PDF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人物分析与比较——以高校英美文学课为例
10
作者 刘仪华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3-144,共2页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的求知模式。在高校英美文学课研究性学习模式下,学生必须从文学作品中发现问题并做出解答。鉴于文学原著与其改编影视之间常常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为学生发现问题提供了理想的切入点;要求学生比较文学原著与其...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的求知模式。在高校英美文学课研究性学习模式下,学生必须从文学作品中发现问题并做出解答。鉴于文学原著与其改编影视之间常常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为学生发现问题提供了理想的切入点;要求学生比较文学原著与其改编影视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差异,并做出理论阐释,这对高校英美文学课的研究性学习拥有特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原著 影视改编 人物对比 研究性学习
下载PDF
姐妹情谊:米勒小姐的独立意识解析
11
作者 刘仪华 陈琼琼 《文教资料》 2014年第34期5-6,共2页
在英国作家德拉梅尔的笔下,米勒小姐的形象不再局限于传统男性作家笔下的“天使”或“魔鬼”范式,而是“天使”与“魔鬼”多元共存的“新女性”形象。米勒小姐在与男权制的漫长抗争中,十分珍视“姐妹情谊”的构建,并逐渐形成独立的... 在英国作家德拉梅尔的笔下,米勒小姐的形象不再局限于传统男性作家笔下的“天使”或“魔鬼”范式,而是“天使”与“魔鬼”多元共存的“新女性”形象。米勒小姐在与男权制的漫长抗争中,十分珍视“姐妹情谊”的构建,并逐渐形成独立的女性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勒小姐 姐妹情谊 独立意识
下载PDF
小说与电影:《美国人》的文化意蕴解析
12
作者 刘仪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9-80,共2页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美国人》是其著名的“国际主题”代表作,作品描绘了单纯的美国人与世故的欧洲人之间的文化冲突。小说人物形象负载的文化意蕴更使这部作品的“价值效应”得到提升。1998年,著名导演保罗·昂温推出的同名影...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美国人》是其著名的“国际主题”代表作,作品描绘了单纯的美国人与世故的欧洲人之间的文化冲突。小说人物形象负载的文化意蕴更使这部作品的“价值效应”得到提升。1998年,著名导演保罗·昂温推出的同名影视改编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影片不仅考量了与原著小说之间的时代落差,还以影视艺术的独特魅力再现了原著精髓。文章以现代互文理论为依据,通过对比与分析的手法,解析《美国人》蕴藏的深邃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人》 小说 电影 文化 解析
下载PDF
戏剧与电影:《理想丈夫》人物形象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刘仪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64-66,共3页
奥斯卡·王尔德的《理想丈夫》是一部成功描绘了英国上流社会习俗的喜剧。著名导演奥利弗·帕克的影视改编则是一种艺术再创作。帕克塑造的人物形象更为饱满,更加适合现代观众。本文根据现代互文理论,重点从喜剧审美的视角,对... 奥斯卡·王尔德的《理想丈夫》是一部成功描绘了英国上流社会习俗的喜剧。著名导演奥利弗·帕克的影视改编则是一种艺术再创作。帕克塑造的人物形象更为饱满,更加适合现代观众。本文根据现代互文理论,重点从喜剧审美的视角,对比和研究了由戏剧家王尔德与编导帕克分别塑造的同名人物形象,以期揭示归属不同艺术门类的喜剧与电影的人物塑造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丈夫》 人物形象 对比研究 喜剧审美
下载PDF
《谜》:德拉梅尔的小说艺术之谜
14
作者 刘仪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85-86,共2页
瓦尔特·德拉梅尔是英国二十世纪的著名作家,《谜》是最能体现他的小说艺术风格的代表作。《谜》虽然只是一个短篇小说,但是它吸引了世界各国无数读者的眼球。《谜》的恒久魅力源自于复杂的象征寓意、高度的诗性语言以及浓郁的艺术... 瓦尔特·德拉梅尔是英国二十世纪的著名作家,《谜》是最能体现他的小说艺术风格的代表作。《谜》虽然只是一个短篇小说,但是它吸引了世界各国无数读者的眼球。《谜》的恒久魅力源自于复杂的象征寓意、高度的诗性语言以及浓郁的艺术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拉梅尔 《谜》 象征寓意 诗性语言 艺术氛围
下载PDF
浅论莱斯·默瑞的丛林诗
15
作者 刘仪华 《科教文汇》 2006年第5X期143-144,共2页
莱斯·默瑞是当代澳大利亚最具国际影响的诗人。他所创作的丛林诗具有鲜明的澳洲本土文化特征,反映了早期澳洲内地的人们的贫困生活状况,是我们解读诗人莱斯·默瑞及其诗歌创作的最佳诗篇。
关键词 莱斯·默瑞 丛林诗 孤寂 贫困 迷惑
下载PDF
小说与电影:《华盛顿广场》的人物形象差异解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汤仲雯 刘仪华 《文教资料》 2011年第9期32-33,27,共3页
把亨利·詹姆斯的小说搬上银幕是许多西方电影人的一个夙愿。至今,詹姆斯小说的影视改编已经获取了丰硕成果,譬如著名导演霍兰的《华盛顿广场》。文章比较了作品中主要人物形象发生的衍变,并探寻了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关键词 《华盛顿广场》 小说 电影 人物形象差异 成因解析
下载PDF
从小说人物的命运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以莱斯·默瑞的小说为例
17
作者 朱羽 刘仪华 《文教资料》 2014年第16期44-45,共2页
阅读文学名著不仅是一种欣赏,作品人物的价值观还发挥着重要的榜样作用。将小说人物的正面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并置,能有效增强正能量,促使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关键词 小说人物 大学生 价值取向
下载PDF
德拉梅尔的声望之谜
18
作者 汤荷月 刘仪华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4年第6期32-33,共2页
英国作家德拉梅尔曾与叶芝、哈代齐名。但随着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坚守浪漫主义的德拉梅尔开始遭到主流评论家的批评与打压。本文从作家的个性、出版社的选择和主流评论家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了德拉梅尔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默... 英国作家德拉梅尔曾与叶芝、哈代齐名。但随着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坚守浪漫主义的德拉梅尔开始遭到主流评论家的批评与打压。本文从作家的个性、出版社的选择和主流评论家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了德拉梅尔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默默无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拉梅尔 声望 个性 出版社 评论家
下载PDF
勤奋与人脉:英国作家德拉梅尔的成才启示
19
作者 汤荷月 刘仪华 《文教资料》 2013年第28期9-10,共2页
瓦尔特·德拉梅尔是英国二十世纪的著名作家,他凭借终生的勤奋学习和旺盛的人脉取得了辉煌成就。作为一位自学成才的作家,德拉梅尔的成才之路值得现代大学生探究和学习。本文首先探讨了勤奋对于德拉梅尔成才的重要性,其次重点剖... 瓦尔特·德拉梅尔是英国二十世纪的著名作家,他凭借终生的勤奋学习和旺盛的人脉取得了辉煌成就。作为一位自学成才的作家,德拉梅尔的成才之路值得现代大学生探究和学习。本文首先探讨了勤奋对于德拉梅尔成才的重要性,其次重点剖析了人脉在其成名阶段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勤奋 人脉 成才启示
下载PDF
浅谈英语阅读课中的语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仪华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68-71,共4页
浅谈英语阅读课中的语气分析刘仪华一、英语阅读课与语气分析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人们总是习惯于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课文的语法、词汇上,久而久之,我们就会认为外语教学就是语法、词汇的教学(初级阶段还有语音知识)。这种做法容... 浅谈英语阅读课中的语气分析刘仪华一、英语阅读课与语气分析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人们总是习惯于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课文的语法、词汇上,久而久之,我们就会认为外语教学就是语法、词汇的教学(初级阶段还有语音知识)。这种做法容易模糊外语教学中的交际性目标。诚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阅读课 语气 气分析 外语教学 语言形式 英语课文 段落 课堂教学气氛 交际功能 英语文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