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字化PET/CT步进式短采集时间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分析
1
作者
刘建强
李肖品
+3 位作者
李家俊
徼红阳
刘伏鹤
刘晶哲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8期7-12,共6页
目的:分析数字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短采集时间对图像质量、病灶检出和半定量参数的影响,探讨步进式采集方式短采集时间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受检者数字化PET/CT图像资料,所有图像均采用PET/C...
目的:分析数字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短采集时间对图像质量、病灶检出和半定量参数的影响,探讨步进式采集方式短采集时间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受检者数字化PET/CT图像资料,所有图像均采用PET/CT扫描仪以步进式采集模式及按照列表模式(list-mode)扫描协议进行全身PET/CT检查获得,按照每床位的不同采集时间进行重建并将其分为4组:90 s/床位、60 s/床位、45 s/床位和30 s/床位组。以90 s/床位组为对照,比较各组间小病灶(PET图像较小的放射性浓聚灶且CT图像病灶短径<0.5 cm)在PET图像上的检出率,测量原发肿瘤病灶的客观数据,比较标准化摄取值(SUV)的最大值(SUV_(max))、峰值(SUV_(peak))、平均值(SUV_(mean))、噪声标准差(SD)、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总糖酵解量(TLG);计算并比较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病灶本底比(TBR)。4组图像数据组间采用统计学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组内半定量参数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图像质量按照Likert 5分法进行主观评价,图像一致性评价采用Kappa检验。结果:4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均≥3分,4组图像质量比较一致性非常好(Kappa=0.8,P<0.05);与90 s/床位组比较,其余3组小病灶检出率均为100%;组间半定量指标SUV_(max)、SUV_(peak)、SUV_(mean)、噪声SD、TLG、MT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病灶^(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图像质量客观指标CNR、SNR及TB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741、34.199、12.021,P<0.001),60 s/床位组、45 s/床位组噪声与90 s/床位组无明显差异,30 s/床位组图像噪声有所增加;组内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在95%可信任区间。结论:数字化PET/CT步进式采集模式短采集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4排螺旋CT透析自体动静脉瘘狭窄成像的技术初探
2
作者
杨毅
刘伏鹤
+2 位作者
白燕
王荣峰
陈正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瘘狭窄中血管成像(CTA)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在让患者充分了解和愿意配合本检查后,使用64排螺旋CT。患者取俯卧位,患肢上举,高于头部,取健侧肘静脉穿刺,团注对比剂,最大不超过55 ml,流率4~5 ml/s...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瘘狭窄中血管成像(CTA)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在让患者充分了解和愿意配合本检查后,使用64排螺旋CT。患者取俯卧位,患肢上举,高于头部,取健侧肘静脉穿刺,团注对比剂,最大不超过55 ml,流率4~5 ml/s。对比剂注射完毕后立即以相同流率注入20~30 ml生理盐水。CT扫描参数为:层厚0.625 mm,螺距为1.108,螺旋时间0.75 s/r,80 kV和120 mAs。采用自动管电流和Blous Track-ing扫描方式,对21例(男12例,女9例,中位年龄61岁)自体动静脉瘘狭窄的患者行CTA检查。在EBW工作站上采用1 mm层厚行矢、冠和轴位的重组,并进行三维的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以最佳参数和角度显示自体动静脉瘘狭窄的状况。结果本组患者有20例(95%)获得了满意的CTA图像,即狭窄部位清晰可见,病变血管的范围、走行清楚。侧支循环血管清晰。本组21例均为血管超声所发现,其中10例被DSA或手术证实与CTA结果相同。结论要获得良好的自体动静脉瘘CT图像,需与患者良好的沟通,参数配置准确,恰当。其中对比剂的用量和扫描速度的快慢、扫描时间的长短,阈值的设定,为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瘘
狭窄
血液透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题名
数字化PET/CT步进式短采集时间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分析
1
作者
刘建强
李肖品
李家俊
徼红阳
刘伏鹤
刘晶哲
机构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出处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8期7-12,共6页
文摘
目的:分析数字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短采集时间对图像质量、病灶检出和半定量参数的影响,探讨步进式采集方式短采集时间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受检者数字化PET/CT图像资料,所有图像均采用PET/CT扫描仪以步进式采集模式及按照列表模式(list-mode)扫描协议进行全身PET/CT检查获得,按照每床位的不同采集时间进行重建并将其分为4组:90 s/床位、60 s/床位、45 s/床位和30 s/床位组。以90 s/床位组为对照,比较各组间小病灶(PET图像较小的放射性浓聚灶且CT图像病灶短径<0.5 cm)在PET图像上的检出率,测量原发肿瘤病灶的客观数据,比较标准化摄取值(SUV)的最大值(SUV_(max))、峰值(SUV_(peak))、平均值(SUV_(mean))、噪声标准差(SD)、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总糖酵解量(TLG);计算并比较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病灶本底比(TBR)。4组图像数据组间采用统计学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组内半定量参数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图像质量按照Likert 5分法进行主观评价,图像一致性评价采用Kappa检验。结果:4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均≥3分,4组图像质量比较一致性非常好(Kappa=0.8,P<0.05);与90 s/床位组比较,其余3组小病灶检出率均为100%;组间半定量指标SUV_(max)、SUV_(peak)、SUV_(mean)、噪声SD、TLG、MT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病灶^(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图像质量客观指标CNR、SNR及TB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741、34.199、12.021,P<0.001),60 s/床位组、45 s/床位组噪声与90 s/床位组无明显差异,30 s/床位组图像噪声有所增加;组内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在95%可信任区间。结论:数字化PET/CT步进式采集模式短采集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性。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脱氧葡萄糖
Keywords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
Image processing
Computer assistance
Deoxyglucose
分类号
R814.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64排螺旋CT透析自体动静脉瘘狭窄成像的技术初探
2
作者
杨毅
刘伏鹤
白燕
王荣峰
陈正光
机构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影像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32-1035,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瘘狭窄中血管成像(CTA)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在让患者充分了解和愿意配合本检查后,使用64排螺旋CT。患者取俯卧位,患肢上举,高于头部,取健侧肘静脉穿刺,团注对比剂,最大不超过55 ml,流率4~5 ml/s。对比剂注射完毕后立即以相同流率注入20~30 ml生理盐水。CT扫描参数为:层厚0.625 mm,螺距为1.108,螺旋时间0.75 s/r,80 kV和120 mAs。采用自动管电流和Blous Track-ing扫描方式,对21例(男12例,女9例,中位年龄61岁)自体动静脉瘘狭窄的患者行CTA检查。在EBW工作站上采用1 mm层厚行矢、冠和轴位的重组,并进行三维的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以最佳参数和角度显示自体动静脉瘘狭窄的状况。结果本组患者有20例(95%)获得了满意的CTA图像,即狭窄部位清晰可见,病变血管的范围、走行清楚。侧支循环血管清晰。本组21例均为血管超声所发现,其中10例被DSA或手术证实与CTA结果相同。结论要获得良好的自体动静脉瘘CT图像,需与患者良好的沟通,参数配置准确,恰当。其中对比剂的用量和扫描速度的快慢、扫描时间的长短,阈值的设定,为关键因素。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瘘
狭窄
血液透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Arteriovenous fistula Stenosis Hemodialysis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816.2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字化PET/CT步进式短采集时间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分析
刘建强
李肖品
李家俊
徼红阳
刘伏鹤
刘晶哲
《中国医学装备》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64排螺旋CT透析自体动静脉瘘狭窄成像的技术初探
杨毅
刘伏鹤
白燕
王荣峰
陈正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