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骨刀微创拔牙与胶原蛋白海绵植入在拔牙后牙槽骨吸收中的应用
1
作者 邹锦波 刘伟淞 徐会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8期1046-1049,共4页
种植牙修复是近年来口腔科常见治疗手段,通过修复缺损牙齿能改善患者咀嚼功能,提升生活质量[1]。但临床研究中明确,拔牙术后残留牙槽骨易发生不可逆、进行性吸收,从而导致牙槽嵴高度降低、宽度减小等生理变化,影响临床种植牙修复效果,... 种植牙修复是近年来口腔科常见治疗手段,通过修复缺损牙齿能改善患者咀嚼功能,提升生活质量[1]。但临床研究中明确,拔牙术后残留牙槽骨易发生不可逆、进行性吸收,从而导致牙槽嵴高度降低、宽度减小等生理变化,影响临床种植牙修复效果,严重者甚至对术后咀嚼功能及牙齿美观度等造成较大负面影响[2-3]。为此,临床种植牙修复中,有效改善牙槽骨吸收情况对提升种植牙修复效果至关重要。超声骨刀利用一种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对牙龈组织进行选择性切除,能有效减少其余健康牙龈受到损害,提升取骨精确性[4]。胶原蛋白海绵是由酸碱膨胀的胶原蛋白液经冻干制备而成的多孔生物医学材料,在止血、软/硬组织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拔牙 超声骨刀 胶原蛋白海绵 种植修复 牙槽骨吸收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伟淞 《浙江中医杂志》 2014年第12期904-904,共1页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又称为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具有反复发作,自限性,发作时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笔者自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ROU4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又称为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具有反复发作,自限性,发作时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笔者自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ROU4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口腔科确诊的口腔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缓释药膜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邹锦波 刘伟淞 徐会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3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甲硝唑缓释药膜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93例,均为单颗患牙发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46例予以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研究组47例予以甲硝唑缓释... 目的探讨甲硝唑缓释药膜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93例,均为单颗患牙发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46例予以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研究组47例予以甲硝唑缓释药膜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牙周改善情况、生活质量(SF-36)评分,统计两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及预后复发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45/47),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治疗4周后研究组牙周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77%(6/47),与对照组的10.87%(5/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复发率为2.13%(1/47),低于对照组的23.91%(11/46);治疗4周后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予以甲硝唑缓释药膜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牙周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预后复发率,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甲硝唑缓释药膜 慢性牙周炎 牙周症状 预后复发率
下载PDF
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欣 刘伟淞 徐会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2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6例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各33例。对照组施行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治疗,观察组施行牙龈切除术... 目的探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6例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各33例。对照组施行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治疗,观察组施行牙龈切除术+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术后3个月,观察统计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牙周相关指标[垂直探诊深度(VPD)、角化龈宽度(WKG)、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临床附着水平(CAL)、牙龈出血指数(SBI)]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90.91%远高于对照组的66.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6%远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VPD、PLI及SBI水平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牙龈切除术、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显著降低垂直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及牙龈出血指数,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切除术 根向复位瓣术 慢性牙周炎 Ⅲ度根分叉病变
下载PDF
曲安奈德联合雷公藤多苷及中药治疗口腔扁平苔癣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伟淞 杨奕 徐会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394-396,共3页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联合雷公藤多苷及中药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疗效.方法 92例口腔扁平苔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雷公藤多苷、中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损面积评分...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联合雷公藤多苷及中药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疗效.方法 92例口腔扁平苔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雷公藤多苷、中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损面积评分、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并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78%(39/46),对照组为65.21%(3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P<0.05).两组治疗后病损面积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t=5.53、4.21,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3.98,P<0.05).观察组复发者占7.14%(2/28),对照组占31.58%(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9%(8/46),观察组为4.35%(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P<0.05).结论 曲安奈德联合雷公藤多苷及中药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疗效更显著,复发率更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雷公藤属 中草药 扁平苔癣 口腔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徐会 刘伟淞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0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2018年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学龄前儿童582例,调查其乳牙龋齿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的影响因素。结...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2018年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学龄前儿童582例,调查其乳牙龋齿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575名学龄前儿童中,患龋率为49.91%,龋均为(2.31±0.35)颗。随着年龄增长,患龋率、龋均呈升高趋势(F值分别为25.773、26.398,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与喂养方式、进食甜点频率、开始刷牙年龄、进食碳酸饮料频率、检查刷牙效果、刷牙频率、家长对窝沟封闭及早期充填龋齿、含氟牙膏使用与否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家长文化程度有关(χ^2值分别为12.862、28.955、42.938、38.276、54.492、26.308、15.473、63.492、114.42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经常进食甜点、刷牙频率、含氟牙膏使用与否、家长对窝沟封闭及早期充填龋齿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家长文化程度、经常进食碳酸饮料是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偏高,需加强对儿童以及家长的口腔卫生健康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 儿童 龋齿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口腔正畸在成年人牙周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伟淞 徐会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14期1749-1751,共3页
目的探讨成年人牙周病经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成年人牙周病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口腔正畸治疗,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龈乳头探... 目的探讨成年人牙周病经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成年人牙周病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口腔正畸治疗,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龈乳头探诊出血指数(PBI)和牙齿松动度(TM).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治疗后的GI为(0.22±0.20),PD为(3.35±0.71),PBI为(1.09±0.50),TM为(0.19±0.12),均低于治疗前的(0.36±0.26)、(4.31±0.79)、(1.52±0.77)、(0.30±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06、7.001、3.628、3.523,均P<0.05);患者治疗后的咀嚼能力、美观程度、积极感受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013、21.781、9.657、14.185,均P<0.05).结论成年人牙周病经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确切,可使患者的牙齿畸形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并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学 口腔正畸学 牙齿松动度 成年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