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36例关节液检查白细胞分类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伯让 杨喆 +1 位作者 薛彩霞 赵俊桃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关节液中白细胞分类结果检查可协助临床诊断、治疗骨关节病。方法将关节液离心、沉淀、涂片、染色,油镜下作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化脓性关节炎中性粒细胞值为72%-97%;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性粒细胞值为20%~81%;痛风性关节炎中性粒细胞为... 目的关节液中白细胞分类结果检查可协助临床诊断、治疗骨关节病。方法将关节液离心、沉淀、涂片、染色,油镜下作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化脓性关节炎中性粒细胞值为72%-97%;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性粒细胞值为20%~81%;痛风性关节炎中性粒细胞为55%-82%;结核性关节炎中性粒细胞为20%-71%;骨性关节炎中性粒细胞为19%-50%;强直性脊柱炎中性粒细胞为13%-18%;假痛风中性粒细胞为25%-55%;创伤性骨关节病中性粒细胞为35%-45%;骨关节肿瘤中性粒细胞为20%-30%;其他病因不明的骨关节病中性粒细胞为11%-63%之间,淋巴细胞为20%-69%。结论关节液的中性粒细胞分类是区分炎性或非炎性关节液的重要指标,化脓性关节炎中性粒细胞分类很高,在72%-97%之间,最高可达到97%以上,平均为93%。当中性粒细胞分类介于50%-72%时,一般来说是非化脓性的炎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液 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感染原因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伯让 杨喆 +2 位作者 王丹丹 赵俊桃 陈武林 《创伤外科杂志》 2010年第5期433-436,共4页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开放性骨折感染,笔者采集1 32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其导致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1)每个患者第1天取2次标本,第1次入院清创前;第2次清创后(或手术后)8小时;(2)在入院后的第...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开放性骨折感染,笔者采集1 32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其导致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1)每个患者第1天取2次标本,第1次入院清创前;第2次清创后(或手术后)8小时;(2)在入院后的第2~5天,视患者具体病情再采集标本1~2次;(3)将送检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有氧条件下37°C培养24小时,经过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及生化鉴定,确定细菌种属;(4)收集、分析、记录相关资料(如患者临床资料、实验数据等)。结果 1 32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伤口分泌物标本中,共培养、鉴定出G-菌(占56.6%),G+菌(占43.4%);在需氧条件下培养出细菌生长的标本1 016例,"无细菌生长"的标本304例;刚入院、清创前和清创后8小时两组菌株数样本均数比较,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其P<0.05,差异有显著性;入院清创后8小时留取的标本感染率最低,第3天感染率最高,住院时间的长短与感染率并非正相关;开放性骨折损伤程度越高,感染率越高。结论 G-杆菌成为骨伤科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预防和控制开放性骨折感染,临床上应对伤口进行厌氧菌培养与其他微生物检测并及时行清创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分泌物 细菌培养 感染
下载PDF
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在凝血检测中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伯让 黄培 莫基浩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期281-288,共8页
目的对CA-7000的精密度、准确性、携带污染率、线性实验、参考值范围、干扰实验等性能进行验证实验,并给出适当的评价。方法严格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和美国临床与检验标准化研究院(CLSI或叫NCCLS)推荐的方法、按照卫生部... 目的对CA-7000的精密度、准确性、携带污染率、线性实验、参考值范围、干扰实验等性能进行验证实验,并给出适当的评价。方法严格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和美国临床与检验标准化研究院(CLSI或叫NCCLS)推荐的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ISO15189的要求,对该仪器进行多项指标的验证。结果批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准确性实验的PT和APTT验证结果均合格,FIB和TT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携带污染实验不论高值对低值的污染,还是低值对高值的污染,均可以忽略不计;线性实验FIB符合要求;同时我们也检测了适合洛阳地区健康人群的参考值范围为PT 8.3~14.5s,APTT 23.6~45.0s,FIB 1.8~4.4 g/l,TT 13.0-22.0S;干扰实验溶血标本、黄疸标本、脂血标本的PT、APTT、FIB均合格。结论验证实验结果显示精密度、准确性、携带污染率、线性实验、参考值范围、干扰实验等主要性能均能达到仪器说明书上的要求,验证实验均符合判定标准,合格。因此,CA-7000可以应用于临床标本检测,多数指标也能达到ISO15189的要求,基本也可以应用于ISO15189认可合格的实验室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分析仪 凝血 性能评价 精密度 准确性 携带污染率 线性实验 参考值范围 干扰实验
下载PDF
检查关节液中尿酸盐结晶有助于痛风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伯让 莫基浩 曹佳佳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液中结晶检测是否可作为痛风与非痛风性关节炎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将送检的关节液加肝素抗凝剂,离心,留取沉淀液,混匀,取1滴沉淀液滴于玻片之上,先用油镜仔细、反复多次镜检、观察,再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分析,并作记录,... 目的探讨关节液中结晶检测是否可作为痛风与非痛风性关节炎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将送检的关节液加肝素抗凝剂,离心,留取沉淀液,混匀,取1滴沉淀液滴于玻片之上,先用油镜仔细、反复多次镜检、观察,再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分析,并作记录,最后用紫尿酸胺试验做确证试验。结果痛风患者关节液标本139例,检出尿酸盐结晶132例,占95.0%;假痛风患者关节液标本37例,检出焦磷酸钙双水化物结晶28例,占75.7%。结论关节液中结晶检测有助于痛风和非痛风的鉴别诊断;关节液中结晶检测对诊断痛风、非痛风,乃至其鉴别诊断非常必要:关节液结晶检测在痛风与非痛风治疗过程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液 结晶 痛风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关节液中结晶检测应用于诊治病风性关节炎
5
作者 刘伯让 杨喆 薛彩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07-107,共1页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而造成血尿酸升高所引起的一组病症,是骨与关节的常见病。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摄入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亦在增加,使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目前痛风性关节炎在诊断和治疗时,采用...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而造成血尿酸升高所引起的一组病症,是骨与关节的常见病。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摄入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亦在增加,使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目前痛风性关节炎在诊断和治疗时,采用多种方法与标准,其中有实验室的血尿酸、尿尿酸检测和关节液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关节液 检测 血尿酸升高 治病 应用 结晶 嘌呤代谢紊乱
下载PDF
1654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薛彩霞 刘伯让 杨喆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5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1 654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对1 654例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伤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者的创面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 654株,其中革兰阳性球... 目的分析1 654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对1 654例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伤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者的创面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 654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06株(30.6%),革兰阴性杆菌1 148株(69.4%)。分离率最高的3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23.1%、19.5%、18.3%。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5.8%、13.9%、19.4%;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6.8%、18.9%、21.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和利福平耐药率分别为7.3%、9.2%,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感染 病原菌 抗药性
下载PDF
330例化脓性骨髓炎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宋宝莲 刘伯让 刘尚才 《中医正骨》 2000年第5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化脓性骨髓炎 微生物学 细菌培养 抗生素
下载PDF
伤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薛彩霞 刘伯让 +1 位作者 刘鲜茹 袁正宽 《中医正骨》 2001年第8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致病力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骨伤科
下载PDF
检验科血细胞分析仪的管理与校准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薛彩霞 刘伯让 张鑫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期303-307,共5页
目的血细胞分析仪是检验科最为常用的仪器。我们认为仪器有效地、科学地管理,采取正确方法的校准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的关键步骤。方法仪器的管理包括4个方面:①仪器安装与调试;②操作人员的培训;③做好仪器室的安全、清洁工作;④仪器实... 目的血细胞分析仪是检验科最为常用的仪器。我们认为仪器有效地、科学地管理,采取正确方法的校准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的关键步骤。方法仪器的管理包括4个方面:①仪器安装与调试;②操作人员的培训;③做好仪器室的安全、清洁工作;④仪器实行专人专机专管,并做好使用、维护记录。结果检验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分为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三个阶段的质量管理,并做好仪器的维护和保养。血细胞分析仪校准的内容和方法是指:①批内精密度;②携带污染率;③正确度;④临床可报告范围;⑤手动模式与自动进样模式的差异和仪器之间的比对试验。结论①仪器操作人员的素质,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专业技术水平、知识水平过硬的人员来操作;②我们建议,最好使用仪器自身进口配套试剂,尽量不用自配试剂;③认真做好室内质控工作,提高工作质量,保证仪器正常运转;④重视检验前标本采集、储存和运送环节,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把握好四个环节的工作;⑤认真负责做好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做好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也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仪器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这也是检验人员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仪 管理 校准
下载PDF
骨伤科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感染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10
作者 刘尚才 刘伯让 +2 位作者 张元昌 宋宝莲 何春迎 《中医正骨》 1993年第4期10-12,共3页
采用淀粉—碘测定法,对从骨伤患者中分离出的153株病原菌β-内酰胺酶进行了检测。阳性菌85株,占55.56%;G^+球菌参试102株,阳性78株,占76.47%;G^-杆菌参试51株,阳性7株,占13.73%。7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63株,占84.00%。实验结果表... 采用淀粉—碘测定法,对从骨伤患者中分离出的153株病原菌β-内酰胺酶进行了检测。阳性菌85株,占55.56%;G^+球菌参试102株,阳性78株,占76.47%;G^-杆菌参试51株,阳性7株,占13.73%。7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63株,占84.00%。实验结果表明,骨伤科产酶菌株感染丰较高,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抗生素的合理选用。葡萄球菌的临床感梁,在缺乏药敏试验指导的情况下,青霉素不应再作为首选药物,且不耐酶的半合成青霉素也应慎用。临床必须认识、掌握和合理使用新一代β-内酰胺类抗生素,注意头抱菌素的应用、酶抑制荆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是控制产酶耐药菌株感染的新途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酰胺酶 菌株 青霉素 骨损伤
下载PDF
骨和关节的厌氧菌感染
11
作者 刘尚才 周英杰 刘伯让 《中医正骨》 1998年第1期43-44,共2页
骨和关节的厌氧菌感染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471002)刘尚才,周英杰,刘伯让厌氧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生态环境中,在人体正常菌群中占有绝对优势,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厌氧细菌学是发展较快的新... 骨和关节的厌氧菌感染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471002)刘尚才,周英杰,刘伯让厌氧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生态环境中,在人体正常菌群中占有绝对优势,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厌氧细菌学是发展较快的新的细菌学分枝,目前已知厌氧菌共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厌氧菌感染 治疗 病理
下载PDF
红细胞沉降率在骨病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尚才 宋玉华 刘伯让 《洛阳医专学报》 2001年第2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骨疾病 诊断 血液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WBC,Glu与TC测定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薛彩霞 宋玉华 刘伯让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液中WBC、Glu与TC动态变化。方法120例轻、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于伤后6 h3、d7、d,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与对照组进行WBC、Glu与TC浓度比较。结果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液中WBC总数,Glu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液中WBC、Glu与TC动态变化。方法120例轻、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于伤后6 h3、d7、d,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与对照组进行WBC、Glu与TC浓度比较。结果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液中WBC总数,Glu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TC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观察WBC、Glu与TC对临床判断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轻重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白细胞 血糖 总胆固醇
下载PDF
四种骨病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分析
14
作者 何春迎 刘伯让 +1 位作者 刘尚才 张爱文 《中医正骨》 1991年第4期9-10,共2页
对确诊的骨结核、化脓性骨关节炎、骨肿瘤和骨髓炎等四种骨疾病,共339例患者,不同时期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分析。资科显示:四种骨病ESR沉降率均明显增快(Ⅱ级以上),其中以骨结核最为显著;化脓性骨关节炎、骨髓炎在... 对确诊的骨结核、化脓性骨关节炎、骨肿瘤和骨髓炎等四种骨疾病,共339例患者,不同时期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分析。资科显示:四种骨病ESR沉降率均明显增快(Ⅱ级以上),其中以骨结核最为显著;化脓性骨关节炎、骨髓炎在急性期增快(Ⅲ级以上),恢复期和静止期基本正常;骨肿瘤恶性与良性ESR结果有显著差异;有效治疗和无效治疗ESR动态变化比较明显。表明ESR的检测,不但有助于器质性疾病与功能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而且有助于推断病情和预后,尤其是对结核性骨病有较大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疾病 诊断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伤口分泌物细菌学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刘伯让 毕晓洁 +1 位作者 王勤 孔西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2-384,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伤口分泌物病原菌特征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408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无菌操作条件下采集患者伤口分泌物标本,在有氧条件下37℃培养24h,... 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伤口分泌物病原菌特征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408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无菌操作条件下采集患者伤口分泌物标本,在有氧条件下37℃培养24h,采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纸片扩散(K-B法)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8份送检标本中培养阳性316份,阳性检出率为77.5%;316份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4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5株占56.7%,革兰阳性菌181株占41.9%,真菌6株占1.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0,对替考拉宁耐药率也很低,为0和7.7%,对青霉素的耐药率10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15.7%,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为13.6%。结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伤口致病菌感染表现为混合性、多重性、交叉性等特点,临床应根据病原菌感染的特点,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骨髓炎 伤口分泌物 细菌学特征 耐药性
原文传递
396例化脓性骨髓炎窦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伯让 毕晓洁 莫基浩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38-1440,共3页
目的为了使骨科医师更清楚地了解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窦道分泌物感染致病菌的特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本研究采集396例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分离出致病菌,特选用10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做药敏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有氧条件下37... 目的为了使骨科医师更清楚地了解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窦道分泌物感染致病菌的特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本研究采集396例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分离出致病菌,特选用10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做药敏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有氧条件下37℃培养24 h,鉴定致病菌菌种,然后做药敏试验。结果 396例标本总共培养出405株病原菌,其中G-杆菌占61.9%,G+球菌占38.1%;294例有细菌生长,阳性率占74.2%,有2种或2种以上致病菌生长的占阳性标本例数的30.3%,说明混合感染严重,约占1/3。另有25.7%的标本经有氧条件下培养"无菌生长",分析为厌氧菌感染。结论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窦道分泌物的致病菌感染特点,给临床骨科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窦道分泌物 细菌培养 药敏
原文传递
医院检验科信息化管理LIS系统的实践及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伯让 张进川 尚秋美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2年第2期191-193,共3页
检验标本流程长,中间的环节较多,产生差错的可能性也大,并且当差错发生时,也较难查明具体的发生环节。文章讨论了在检验科建立LIS系统,实现HIS系统和LIS系统的双向通讯和用条型码管理标本,减少差错的发生,对提高检验科的管理水平和工作... 检验标本流程长,中间的环节较多,产生差错的可能性也大,并且当差错发生时,也较难查明具体的发生环节。文章讨论了在检验科建立LIS系统,实现HIS系统和LIS系统的双向通讯和用条型码管理标本,减少差错的发生,对提高检验科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有较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科 信息化管理 LIS系统
原文传递
内源性和非内源性抑郁症自杀患者脂质及脂蛋白水平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应春 吕惠娟 +5 位作者 刘伯让 秦东霞 丁玉发 李艳娜 石永香 郭新胜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23期7-9,13,共4页
目的分析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不同诊断类别的差异,并探求其脂质及脂蛋白的差异。方法对66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进行分析,并采用酶法、免疫比浊法检测66例抑郁症和36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目的分析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不同诊断类别的差异,并探求其脂质及脂蛋白的差异。方法对66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进行分析,并采用酶法、免疫比浊法检测66例抑郁症和36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水平。结果①66例抑郁症患者中有自杀行为的25例,占37.9%(25/66),且无性别差异(χ2=0.93,P>0.05=0.7607);自杀行为组中内源性抑郁症患者所占比例高于无自杀行为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379,P<0.05=0.036),拟然比(LR)=4.454,P<0.05=0.035。②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者,无论是内源性还是非内源性抑郁症患者,TC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01),不同亚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有自杀行为的内源性抑郁症患者TC亚组分HDL-C以及apoAI分别低于非内源性患者和对照组(P<0.001),非内源性患者TC亚组分LD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源性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可能性高于非内源性抑郁症患者,且无性别差异;低胆固醇水平可能是抑郁症自杀患者共同的生物学标志之一,其亚组分HDL-C水平减低,可能是内源性抑郁症自杀患者特有的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 内源性 脂质
原文传递
探讨医学检验人员的工作方法
19
作者 杨喆 杨磊 刘伯让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5期236-236,共1页
本文总结了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学检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一些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的工作方法,包括:重视新知识的学习、与临床的沟通、有效避免或妥善处理矛盾以及严格遵循制度等.
关键词 医学检验 质量 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