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模式症状与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何雁 李栋梁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6Z期16-17,共2页
症状伴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网络化、数字化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三网融合"的日益加深,传统电视媒体和电视节目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以移动互联为核心的新技术也在日益影响着传统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新媒体为电... 症状伴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网络化、数字化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三网融合"的日益加深,传统电视媒体和电视节目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以移动互联为核心的新技术也在日益影响着传统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新媒体为电视节目创新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影响便是节目高度同质化,整个电视行业因此而陷入亚健康状态,具体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 新媒体环境 亚健康状态 高度同质化 三网融合 选秀节目 江苏卫视 超级女声 消费使用 画面语言
下载PDF
电视节目形态辨析及创新历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何雁 王容美 《现代视听》 2014年第9期56-59,共4页
本文区分了电视节目类型、电视节目形态和电视节目模式三个概念并就三者关系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历程和得失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 新媒体 节目形态 创新
下载PDF
虚拟现实:VR纪录片的纪实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何雁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88-89,共2页
1965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伊凡·萨斯特提出在计算机终端显示真实世界质感的图像并可以人机互动的构想,并在《终极的显示》论文中进行了阐释。次年,美国MIT的林肯实验室就正式开始了相关的研发工作。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纪实性 纪录片 VR 计算机科学家 计算机终端 人机互动 研发工作
下载PDF
质朴戏剧对当下电影创作的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何雁 《民族艺林》 2018年第2期122-126,共5页
格洛托夫斯基在《迈向质朴戏剧》一书中向我们揭示了"早已有之却又被人遗忘的事物":戏剧在本质上所需要的不是华丽的外包装,而是人。对于当下电影创作而言,这些启示极具现实意义。我们提倡电影的质朴风格和质朴的电影类型,即... 格洛托夫斯基在《迈向质朴戏剧》一书中向我们揭示了"早已有之却又被人遗忘的事物":戏剧在本质上所需要的不是华丽的外包装,而是人。对于当下电影创作而言,这些启示极具现实意义。我们提倡电影的质朴风格和质朴的电影类型,即是提倡对演员、对观众、对观演关系的重视,以及对灯光、服装、道具、音乐及后期特效包装的节制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朴戏剧 质朴风格 电影创作 质朴的电影 纪录电影
下载PDF
电视节目标题的命题特色和技巧——以《八点听书》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何雁 《青年记者》 2009年第9Z期43-44,共2页
山东电视生活频道《八点听书》栏目自开播以来,收视率屡创新高,不到半年就蹿升至山东省社教类节目第一名,其中,标题在吸引受众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电视节目 社教类节目 生活频道 提要题 传播过程 音韵美 非语言符号 引题 情感倾向 五要素
下载PDF
创新VR手段 弘扬红色文化——以VR纪录片《红色记忆》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何雁 《现代视听》 2018年第5期26-28,共3页
本文以山东广播电视台大型VR系列纪录片《红色记忆》为例,从全景拍摄、增强现实和人机互动三个层面探讨了如何利用VR手段弘扬红色文化的新时代现实课题,并对VR技术的深层开发及远景发展进行了探讨与前瞻。
关键词 VR 《红色记忆》 增强现实 人机互动
下载PDF
写意镜头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何雁 《山东视听》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写意,原指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用极为简练概括的笔墨突出对象的神采特征,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纪录片创作中,写意镜头对于刻画人物神采、营造情绪氛围、表达作品主题等方面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人们的心目中,纪录片... 写意,原指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用极为简练概括的笔墨突出对象的神采特征,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纪录片创作中,写意镜头对于刻画人物神采、营造情绪氛围、表达作品主题等方面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人们的心目中,纪录片一般是和写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创作 中国纪录片 刻画人物 电视纪录片 拍摄手法 爱森斯坦 望长城 维尔托夫 纪录电影 冲突结
下载PDF
电商中的算法和“信息茧房”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何雁 《现代视听》 2020年第12期31-33,共3页
在电商活动中存在着"信息茧房"的现象,平台大数据投用户所好的算法是形成"茧房"的主要因素,并导致诸多弊端,只有在资本和技术的"茧房"里弘扬价值理性,电商平台才会持续良性发展,破茧成蝶。
关键词 “信息茧房” 电商 大数据算法 价值理性
下载PDF
电视节目研发的“1234”
9
作者 刘何雁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6-77,共2页
随着电视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电视节目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未雨绸缪、谋定而后动成为电视人的一种自觉,也是整个行业愈发成熟的标志。但是研发的边界在哪,怎样研发,怎样进行有效研发,却是比该不该重视研发更难以形成共识的行业性... 随着电视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电视节目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未雨绸缪、谋定而后动成为电视人的一种自觉,也是整个行业愈发成熟的标志。但是研发的边界在哪,怎样研发,怎样进行有效研发,却是比该不该重视研发更难以形成共识的行业性难题。下面笔者结合实践,谈谈电视节目研发的“1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目研发 电视人 行业竞争 行业性
下载PDF
试论“文化扁平化”是错觉
10
作者 刘何雁 《人文天下》 2018年第4期42-45,共4页
前言 “深度模式”的削平是后现代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其产生的原因和视觉文化的转向这一现象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当下“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①在这一... 前言 “深度模式”的削平是后现代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其产生的原因和视觉文化的转向这一现象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当下“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①在这一影响深远的转变当中,权威被解构,中心被消解,深度被削平,文化有扁平化的趋势。一、视觉的文化转向 匈牙利人贝拉·巴拉兹认为:“凡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统称为视觉文化。”印刷术发明以来,视觉的作用衰落,许多意义通过符号来传达,而非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可见的思想变成可理解的思想,“需要”理解的思想。照相术的发明,实现了再一轮的否定和螺旋式上升。可见的人再次回到前台,图像成为文化主因,视觉文化由此崛起。 视觉文化崛起并很快在文化舞台上担纲主角,这种转变绝非单单意味着文化研究进入视觉领域,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变。“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文化 扁平化 视觉文化 图像符号 错觉 表现形态 肢体语言 螺旋式上升
下载PDF
时空会通巴渝风——评纪录片《城门几丈高》
11
作者 刘何雁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第7期173-175,共3页
纪录片《城门几丈高》以矗立千年的城门为意象,以门带城,以城带史,讲述重庆的开埠史和近代历史。创作团队充分挖掘和使用历史影像文献,并以此为支撑构建故事,从历时维度与共时维度对重庆的城市意象和城市空间进行了深度的扫描和记录。... 纪录片《城门几丈高》以矗立千年的城门为意象,以门带城,以城带史,讲述重庆的开埠史和近代历史。创作团队充分挖掘和使用历史影像文献,并以此为支撑构建故事,从历时维度与共时维度对重庆的城市意象和城市空间进行了深度的扫描和记录。纪录片《城门几丈高》把重庆这个城市放在百年的时光隧道里进行观照,其对方言、美食、民谣、评书等传统元素的自觉运用,让当地舒适的生活呈现出浓郁的麻辣味道和巴渝风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历史类纪录片 意象 时空会通 蒙太奇 影像文献
下载PDF
“故事来自生活,绝对演绎人生”——《绝对故事》节目形态浅议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亚军 刘何雁 《山东视听》 2005年第2期27-28,共2页
《绝对故事》栏目从创办到现在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国内同类节目也逐渐从无到有或从少到多日渐风行起来。但是,到目前为止它到底是什么样的节目形态,电视界还没有一种公认的明确的提法。我们只能用描述性的语言勾勒出它的轮廓:... 《绝对故事》栏目从创办到现在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国内同类节目也逐渐从无到有或从少到多日渐风行起来。但是,到目前为止它到底是什么样的节目形态,电视界还没有一种公认的明确的提法。我们只能用描述性的语言勾勒出它的轮廓:它基本采用情景再现的拍摄手法,将观众喜闻乐见的真人真事搬上荧屏,它比纪实片更具故事性、曲折性,比电视剧更贴近生活,具有真实感,是介于纪实片和电视剧二者之间的一种样式,我们姑且叫它“纪实栏目剧”或“纪实电视故事”。总的来说,《绝对故事》是种新的节目形态,还有许多东西需要探索。一、其实栏目到底属于什么形态并不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故事 栏目剧 纪实片 电视界 情景再现 拍摄手法 新闻故事 现场画面 电视短剧 曲折性
下载PDF
网红营销:互联网思维下电视购物新引擎
13
作者 刘何雁 《视听界》 2017年第2期84-87,共4页
随着客户对消费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电视购物面临模式创新、短视频化、社交化、终端移动化等新趋势。互联网思维的电视购物通过打造网红有效挖掘年轻受众,盘活各方资源。
关键词 电视购物 互联网思维 网红营销
下载PDF
浅析打造精品栏目的几个环节
14
作者 刘何雁 《山东视听》 2004年第6期29-31,共3页
精品栏目无异于电视频道的一双明蛑,充分体现了该频道的思路和风格,也集中体现了整个频道的节目制作实力和创作水平。和日渐增多的引进节目相比,自办的精品栏目才应当是一个电视频道的脊梁。电视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以精品为核心... 精品栏目无异于电视频道的一双明蛑,充分体现了该频道的思路和风格,也集中体现了整个频道的节目制作实力和创作水平。和日渐增多的引进节目相比,自办的精品栏目才应当是一个电视频道的脊梁。电视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以精品为核心来创造品牌,会给电视台带来难以估量的效益,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200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栏目 创作水平 名牌栏目 栏目定位 受众定位 同一首歌 索福瑞 栏目组 传播理念 收视率调查
下载PDF
穿越时空的资治镜鉴——评纪录片《紫禁城》
15
作者 刘何雁 《现代视听》 2022年第11期48-50,共3页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纪录片《紫禁城》以大历史的视角,观照明清两朝的成败得失,以点带面地呈现了中华文明的璀璨瑰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彰显了中华文化软实力。本文从时间、空间、文物和建筑四个独特性...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纪录片《紫禁城》以大历史的视角,观照明清两朝的成败得失,以点带面地呈现了中华文明的璀璨瑰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彰显了中华文化软实力。本文从时间、空间、文物和建筑四个独特性要素阐释了《紫禁城》以编年体方式建构叙事架构,以文物为依托,以建筑带故事,讲述紫禁城内外的风云变幻,彰显独特的时代价值的创作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禁城》时空 建筑 文物 历史类纪录片
下载PDF
电视模式节目“冰山现象”分析
16
作者 刘何雁 《南方电视学刊》 2015年第5期80-82,共3页
在电视节目模式引进和研发的热潮中,一批现象级模式节目的成功,为当下电视行业注入活力,成为各台强有力的驱动和引擎。本文发现并提炼了电视模式节目中的"冰山现象",并以此为视角,从模式的诞生、引进和问题反思等角度对模式... 在电视节目模式引进和研发的热潮中,一批现象级模式节目的成功,为当下电视行业注入活力,成为各台强有力的驱动和引擎。本文发现并提炼了电视模式节目中的"冰山现象",并以此为视角,从模式的诞生、引进和问题反思等角度对模式节目进行了阐释和透视。冰山理论告诉我们,任何在表面上发现的问题,都可以而且只能在冰山水面以下的部分找到问题的根源。区别优秀节目与一般节目的胜负手取决于冰山以下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模式 冰山现象 冰山理论 电视研发
下载PDF
鲁制纪录片:海岱荡起洙泗风
17
作者 刘何雁 刘卫斌 《现代视听》 2022年第8期25-29,共5页
大气厚重的齐鲁文化影响着鲁制纪录片的精神气质,主流现实气质、齐鲁文化品格是鲁制纪录片鲜明的艺术特色。近年来,山东广播电视台不断加强对纪录片创作的规划、布局和引领,涌现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纪录片栏目和纪录... 大气厚重的齐鲁文化影响着鲁制纪录片的精神气质,主流现实气质、齐鲁文化品格是鲁制纪录片鲜明的艺术特色。近年来,山东广播电视台不断加强对纪录片创作的规划、布局和引领,涌现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纪录片栏目和纪录片作品,是鲁制纪录片的主要力量。以山东广电推出的纪录片为代表的鲁制纪录片,深耕人文沃土,在内容上关照时代现实、聚焦重大主题,在表达上坚持小切口、故事化,并注重对新摄制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制纪录片 主流现实气质 齐鲁文化品格
下载PDF
内容为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8
作者 刘何雁 《现代视听》 2016年第4期14-16,共3页
未来媒体,是否内容为王,从不同的视角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分析"内容为王",既需要辩证的眼光,也需要发展的眼光来剖析。本文从新旧媒体环境下的视角、二元互动的视角、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视角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未来媒... 未来媒体,是否内容为王,从不同的视角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分析"内容为王",既需要辩证的眼光,也需要发展的眼光来剖析。本文从新旧媒体环境下的视角、二元互动的视角、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视角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未来媒体环境下,内容为王仍然富有其生存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内容为王 传播平台
下载PDF
论《快乐向前冲》的阳刚之美
19
作者 刘何雁 《现代视听》 2012年第4期70-71,共2页
本文从主题、人物形象、视听语言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快乐向前冲》栏目的阳刚之美,并进一步分析了阳刚之美在当下荧屏上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真人秀 《快乐向前冲》 阳刚之美
下载PDF
艺术管理视角下媒介素养的技术之维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容美 刘何雁 《西部广播电视》 2019年第23期21-22,共2页
技术对媒介和艺术的渗透化和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是二者之间的重合地带,也是二者之间互通的桥梁,自然成为艺术管理人才提高媒介素养的重要之维。技术还是要在艺术的"管理"之下衍进,媒介素养的提高要紧紧把握对媒介技术的批判性... 技术对媒介和艺术的渗透化和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是二者之间的重合地带,也是二者之间互通的桥梁,自然成为艺术管理人才提高媒介素养的重要之维。技术还是要在艺术的"管理"之下衍进,媒介素养的提高要紧紧把握对媒介技术的批判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素养 艺术管理 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