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石墨烯包封的酵母细胞对镉离子的吸附作用
1
作者 刘园 刘素素 +5 位作者 李璋龙 陈嘉程 宋海红 喻长远 刘佳蕙 王诗卉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8-46,共9页
采用逐层(LBL)技术将氧化石墨烯(GO)包封在酵母细胞(Yeast)表面(Yeast@GO),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Zeta电位对其进行了表征。Yeast@GO与Yeast的生长曲线测试结果表明,GO的包封并未对Yeast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将Yeas... 采用逐层(LBL)技术将氧化石墨烯(GO)包封在酵母细胞(Yeast)表面(Yeast@GO),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Zeta电位对其进行了表征。Yeast@GO与Yeast的生长曲线测试结果表明,GO的包封并未对Yeast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将Yeast的延滞期缩短了1/3。不同浓度的Cd^(2+)对Yeast和Yeast@GO细胞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采用单细胞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SC-ICP-MS)技术检测了单个Yeast和Yeast@GO细胞对不同浓度Cd^(2+)的吸附能力,发现两种酵母细胞对Cd^(2+)均有吸附作用,并且随着Cd^(2+)处理浓度的升高,酵母细胞吸附的Cd^(2+)增多;在相同的Cd^(2+)浓度下,Yeast@GO比Yeast吸附更多的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酵母细胞 Cd^(2+)吸附 单细胞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SC-ICP-MS)
下载PDF
镉系量子点的细胞毒性——镉离子之辩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佳蕙 苏敏 +1 位作者 孙可欣 董益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310-315,共6页
量子点是一种具有卓越荧光性能的新型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故其生物安全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镉系量子点的细胞毒性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关注镉离子的释放在镉系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发挥的作用,以... 量子点是一种具有卓越荧光性能的新型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故其生物安全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镉系量子点的细胞毒性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关注镉离子的释放在镉系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发挥的作用,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细胞毒性 镉离子
下载PDF
荧光碳量子点的合成与生物成像应用及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佳蕙 黄旭泽 董益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818-825,共8页
荧光探针在生命科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领域.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新类型的纳米荧光探针应运而生.荧光碳量子点(carbon dots)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的抗光漂白能力、长荧光寿命和宽荧光光谱区域,在生物成像方面有... 荧光探针在生命科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领域.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新类型的纳米荧光探针应运而生.荧光碳量子点(carbon dots)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的抗光漂白能力、长荧光寿命和宽荧光光谱区域,在生物成像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重点关注近年来碳量子点在合成、生物成像以及生物安全性方面的进展,对开发成更安全和更灵敏的碳量子点探针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荧光探针 生物成像
下载PDF
未修饰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元方 刘佳蕙 王海芳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7-459,共13页
随着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制备技术的成熟和潜在应用的开发,CNTs的毒性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就未修饰CNTs而言,目前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了它们的细胞毒性的效果、机理、影响因素等.一种观点认为,CNTs通过影响细胞粘附、细胞... 随着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制备技术的成熟和潜在应用的开发,CNTs的毒性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就未修饰CNTs而言,目前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了它们的细胞毒性的效果、机理、影响因素等.一种观点认为,CNTs通过影响细胞粘附、细胞周期或引起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提高等手段,导致细胞发生凋亡,存活率下降.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CNTs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没有显著的细胞毒性.存在对立的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影响CNTs细胞毒性的因素很多.CNTs杂质的种类和含量、纯化方法不同,细胞培养环境的不同甚至生物终点检测方法的不同,都会影响对CNTs细胞毒性的判断.CNTs本身的性质,包括长度/直径、分散性等也都影响着CNTs的细胞毒性.为了更准确地评估CNTs的细胞毒性,建立标准样品,统一检测方法势在必行,即建立CNTs标准品和暴露剂量标准,发展适合CNTs的细胞毒性检测方法.归纳总结了以上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出看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细胞毒性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企业销售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佳蕙 逄艳波 《中外企业家》 2015年第4期199-200,共2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经济方面的建设要想跟上发达国家的步伐,改变目前被动的地位,完善企业的发展是关键。而做好企业销售人员激励问题,使企业产生更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从而推动整个产业进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经济方面的建设要想跟上发达国家的步伐,改变目前被动的地位,完善企业的发展是关键。而做好企业销售人员激励问题,使企业产生更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从而推动整个产业进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本文通过对企业销售人员的激励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复杂人"的人本管理思想出发,来探讨对销售人员的激励,对企业销售人员激励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相应的提出完善企业销售人员激励的应对策略。以企业销售人员为例,从而提供了参考面,有利于其他的企业进行比照。为我国企业销售人员激励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销售人员 人力资源 激励
下载PDF
国内跨学科研究生教育课程案例介绍
6
作者 董益阳 杜振霞 +3 位作者 史晟辉 陈国华 张继川 刘佳蕙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6期151-152,共2页
近年来,跨学科培养已成为国内研究生教育研究所关注的热点。相应于21世纪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不断充实完善国内研究生课程内容,是落实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北京化工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为例,系... 近年来,跨学科培养已成为国内研究生教育研究所关注的热点。相应于21世纪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不断充实完善国内研究生课程内容,是落实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北京化工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为例,系统介绍了在课程定位、教学理念、讲授内容、施教方式等方面一系列的创新性调整优化举措,总结提出了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应注重课程内容质量,并应努力与研究生的实践活动和课题研究相结合的观点,对我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及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具有较为良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研究生教育 食品安全 教师沙龙
下载PDF
改进RCF网络在建筑物边缘检测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佳蕙 苏杭 《无线互联科技》 2023年第6期80-84,共5页
建筑物边缘检测是提取建筑物信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近几年,卷积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边缘检测研究,其中RCF网络被证明是应用于建筑物边缘检测的效果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然而,RCF网络在建筑物边缘检测的过程中,上采样过程采用一... 建筑物边缘检测是提取建筑物信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近几年,卷积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边缘检测研究,其中RCF网络被证明是应用于建筑物边缘检测的效果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然而,RCF网络在建筑物边缘检测的过程中,上采样过程采用一步双线性插值算法,上采样结构过于简单,导致产生了在深层网络特征层小尺寸图像特征直接上采样至大尺寸图像的条件下误差过大的问题。文章提出了阶梯式上采样结构以改进RCF网络,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一次双线性插值算法带来的误差,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RCF网络在建筑物边缘检测上的结果精度,显著增加输出结果图像的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RCF网络 建筑物边缘检测 阶梯上采样
下载PDF
历史保护建筑消防改造设计方案阶段火灾危险性综合评估方法
8
作者 刘佳蕙 钟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11期0155-0159,共5页
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是目前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于其中的历史保护建筑较多无法满足现行的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因此各地出台了关于此类建筑的消防改造设计指南。在此类指南的具体执行的情况中,各市区和审图单位的审验标准把控不一,建... 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是目前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于其中的历史保护建筑较多无法满足现行的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因此各地出台了关于此类建筑的消防改造设计指南。在此类指南的具体执行的情况中,各市区和审图单位的审验标准把控不一,建筑设计相关从业人员对于部分补强措施不能较好把握最终的消防技术要求,所以较多历史保护建筑需要通过专家评审会的方式来判定设计的安全性。本文通过消防技术专家的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建立设计方案阶段的评估标准和依据,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对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改进,为相关设计与审查人员提供一种新型历史保护建筑消防改造设计方案阶段火灾危险性综合评估方法,在进行专家评审会之前能对设计方案的消防设计产生初步的评估,以及给审查人员提供除专家意见以外的一种可参考的火灾危险性评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保护建筑 消防审查 模糊数学
下载PDF
水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微流体免疫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涵 孙帅 +3 位作者 董益阳 王斌 刘佳蕙 刘锐萍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4,共6页
鉴于我国在贝类毒素检测方面相对薄弱的现状,将微流体免疫芯片技术和化学发光分析法相结合来检测贝类毒素,旨在探索一种快速、高效、低耗以及灵敏的检测手段以弥补方法缺陷。选择研究最为广泛的麻痹性贝类毒素—石房蛤毒素(STX)作为研... 鉴于我国在贝类毒素检测方面相对薄弱的现状,将微流体免疫芯片技术和化学发光分析法相结合来检测贝类毒素,旨在探索一种快速、高效、低耗以及灵敏的检测手段以弥补方法缺陷。选择研究最为广泛的麻痹性贝类毒素—石房蛤毒素(STX)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酶联免疫反应(ELISA)为原理的石房蛤毒素检测试剂盒在微流体免疫芯片-化学发光检测平台进行实验,绘制出STX标准曲线并计算出检测限。首先在羧基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包被抗体并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对底物流速和底物溶液的稀释倍数等进行优化,最后对市场上的贝类进行了实际样品的检测。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STX的检测限为0.005675 ng/m L,而传统方法的检测限为5 ng/m L,表明应用微流体芯片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微流体免疫技术 化学发光 麻痹性贝类毒素
下载PDF
降低酶联核酸适配体分析方法中非特异性吸附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赛 魏潇 +3 位作者 刘佳蕙 董益阳 苏海佳 谭天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1,共7页
以检测蜂蜜中的四环素残留为例,构建间接竞争酶联核酸适体分析法(ic-ELAA),就ic-ELAA中非特异性吸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降低非特异性吸附的措施。结果表明:选择2μg/m L四环素-牛血清蛋白在10mmol/L Tris-HCl(p H 8.0)中过夜包被,... 以检测蜂蜜中的四环素残留为例,构建间接竞争酶联核酸适体分析法(ic-ELAA),就ic-ELAA中非特异性吸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降低非特异性吸附的措施。结果表明:选择2μg/m L四环素-牛血清蛋白在10mmol/L Tris-HCl(p H 8.0)中过夜包被,次日用0.5 g/m L酪蛋白封闭1 h,竞争反应后用6μg/m L链霉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颜色反应放大竞争效果,最后采用450 nm和630 nm双波长读数,可得到灵敏度为0.035 ng/m L的竞争曲线。同时,根据长期实验经验,提出其他降低非特异性吸附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核酸适配体 四环素 间接竞争酶联核酸适配体分析法(ic-ELAA) 非特异性吸附
下载PDF
基于COI基因的丝网印刷电极生物传感器应用于肉品鉴别技术研究
11
作者 蒋娟娟 丁新怡 +4 位作者 倪俊 董益阳 陈浣 闻红 刘佳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70-275,共6页
为了实现快速便捷鉴别混合肉的目的,尝试以动物线粒体COI基因为识别元件,以一次性丝网印刷生物传感器为器件,搭建鉴别猪肉和牛肉混合二元物的传感平台,并评价检测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商业应用前景。结果显示,生牛肉和生猪肉靶标序列在10-... 为了实现快速便捷鉴别混合肉的目的,尝试以动物线粒体COI基因为识别元件,以一次性丝网印刷生物传感器为器件,搭建鉴别猪肉和牛肉混合二元物的传感平台,并评价检测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商业应用前景。结果显示,生牛肉和生猪肉靶标序列在10-13~10-5mol/L范围内与还原峰电流线性关系良好,牛肉鉴别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6136,猪肉鉴别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874,检测限分别为5.048×10-14和3.491×10-14mol/L;另设计模拟生猪肉/牛肉混合二元物掺假实验,当混合生肉量为50 ng时,活性染料亚甲基蓝的电信号值更加稳定,对混合二元物的识别能力几乎不受掺假比例影响。结果表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检测范围更广、可免去复杂的分子扩增中间实验、成本更低、操作技术更加简便化,故更加适合低比例掺假、现场快速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COI基因 丝网印刷电极生物传感器 肉品鉴别
下载PDF
高分遥感影像建筑物边缘提取模型迁移性评估对比
12
作者 苏杭 刘佳蕙 《无线互联科技》 2023年第6期106-110,共5页
建筑物边缘提取对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采用人工标注建筑物边缘的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已经能提取建筑物大致轮廓,但其需要大量的人工标注的精确样本进行训练。因此,文章构建了3个边缘检测... 建筑物边缘提取对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采用人工标注建筑物边缘的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已经能提取建筑物大致轮廓,但其需要大量的人工标注的精确样本进行训练。因此,文章构建了3个边缘检测数据集并复现了2个经典边缘检测网络RCF和BDCN进行交叉训练测试实验,评估边缘检测模型的可迁移性,为研究构建普适性更强的边缘检测网络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边缘检测 迁移学习
下载PDF
融合WiFi、激光雷达与地图的机器人室内定位 被引量:26
13
作者 胡钊政 刘佳蕙 +1 位作者 黄刚 陶倩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08-2316,共9页
由于室内环境受多径效应影响,单一WiFi定位效果不佳;激光雷达(LiDAR)虽然测距定位精度高,但在室内存在大量单一、重复的场景结构(如走廊)时,往往会由于无法提取有效特征进行匹配而造成大量错误定位。因此,该文提出基于卡尔曼滤波框架的W... 由于室内环境受多径效应影响,单一WiFi定位效果不佳;激光雷达(LiDAR)虽然测距定位精度高,但在室内存在大量单一、重复的场景结构(如走廊)时,往往会由于无法提取有效特征进行匹配而造成大量错误定位。因此,该文提出基于卡尔曼滤波框架的WiFi、激光雷达与地图的融合定位新方法。其中,滤波器的状态定义为机器人当前与历史时刻的位置序列。滤波器的观测值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该文所提基于多环路分割地图下信号强度加权匹配的WiFi指纹定位结果;另一部分来自激光雷达在单一重复场景中计算出来的高精度相对定位结果(如横向定位)。利用场景地图中的先验参考位置,可将该横向定位结果转变为机器人位置的线性约束。最后,利用卡尔曼滤波器实现机器人高精度的融合定位结果。实验中,针对两种典型的单一、重复的室内场景,分别采用2维与3维激光雷达对该文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激光横向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结合厘米级地图可以极大提高机器人定位精度。与单一WiFi定位算法相比,利用激光雷达计算出来的相对定位结果结合场景地图,平均定位误差可降低70%~80%,在满足机器人实时定位需求情况下,实现定位精度与稳定性的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定位 移动机器人 卡尔曼滤波 激光雷达 WiFi指纹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对人单核细胞系U937的毒性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佳蕙 杨胜韬 +1 位作者 王海芳 刘元方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90-794,共5页
目的 探讨纳米氧化锌(ZnO)对U937细胞的毒性及机制.方法 对4种不同粒径的ZnO(直径分别为10、30、60、500nm)进行详细表征.通过台盼蓝拒染实验、噻唑蓝(MTT)实验检测各种粒径ZnO在不同浓度时(浓度分别为12、120、240、600、1200 ... 目的 探讨纳米氧化锌(ZnO)对U937细胞的毒性及机制.方法 对4种不同粒径的ZnO(直径分别为10、30、60、500nm)进行详细表征.通过台盼蓝拒染实验、噻唑蓝(MTT)实验检测各种粒径ZnO在不同浓度时(浓度分别为12、120、240、600、1200 μmol/L)对U937细胞存活率和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锌离子探针监测细胞内锌离子浓度变化;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及其对ZnO的吞噬情况.结果 4种粒径ZnO均呈棒状,属于闪锌矿,六方晶系,样品纯度〉99%,比表面积变化规律与粒径相吻合.浓度12~600 μmol/L,4种ZnO染毒组细胞相对活力[ZnO-n10为:(97±19)%、(91 ±4)%、(24 ±4)%、(15±2)%;ZnO-n30为:(111±24)%、(81±3)%、(24 ±2)%、(27±8)%;ZnO-n60为:(105±11)%、(73±20)%、(43±11)%、(28±14)%;ZnO-μm为:(88±16)%、(62±7)%、(22±4)%、(13±5)%]均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r值分别为:0.965、0.979、0.998、0.992;对应的相关系数统计检验值t值分别为:19.8、25.3、76.3、40.9,P值均〈0.05).浓度12~1200 μmol/L,4种ZnO染毒组细胞存活率[ZnO-n10为:(98±1)%、(67±2)%、(59±7)%、(13±13)%、(5±4)%;ZnO-n30为:(98±1)%、(97±2)%、(50±3)%、(20±14)%、(7±2)%;ZnO-n60为:(97±2)%、(88±5)%、(48±10)%、(12±5)%、(4±1)%;ZnO-μm为:(96±1)%、(76 ±3)%、(58±3)%、(19 ±5)%、(20±10)%]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r值分别为:0.982、0.956、0.972、0.980;对应的相关系数统计检验值f值分别为:19.3、12.1、15.6、18.5,P值均〈0.05).ZnO-n30引起的细胞内锌离子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的增加值(121±11)与等锌量ZnAc2引起的升高值(平均强度132±14)一致(F=1.6,P〉0.05).200 μmol/L ZnO-n30或ZnAc2孵育3 h后,ZnO-n30使高锌含量细胞占总细胞数的(87.6±2.6)%,ZnAc2组为(86.9±3.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P〉0.05).结论 纳米ZnO对U937细胞产生严重的细胞毒性,溶解产生锌离子是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结构 U937 细胞 毒性作用
原文传递
非胶组分对天然橡胶结构与性能影响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鲍柯旭 傅镕臻 +5 位作者 韩冬礼 李瑞昀 邬一凡 董益阳 刘佳蕙 张继川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57,共16页
天然橡胶中存在约3 wt%~7 wt%的非胶组分,这些非胶组分中的蛋白质、磷脂及金属离子通过氢键/离子键等弱价键将天然橡胶的线性分子链结构连接成超分子网络聚集态结构,进而使天然橡胶具有应变诱导结晶、切变模量自恢复性以及与金属良好的... 天然橡胶中存在约3 wt%~7 wt%的非胶组分,这些非胶组分中的蛋白质、磷脂及金属离子通过氢键/离子键等弱价键将天然橡胶的线性分子链结构连接成超分子网络聚集态结构,进而使天然橡胶具有应变诱导结晶、切变模量自恢复性以及与金属良好的粘接性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轮胎、工程轮胎、坦克负重轮、空气弹簧等极端服役工况领域,至今不可被合成顺式-1,4-聚异戊二烯橡胶(简称异戊橡胶)所替代。本文首次以非胶组分对于天然橡胶超分子网络聚集态结构的构建以及结构对于性能的影响关系为主线,概述了非胶组分的种类、含量及检测方法,总结了非胶组分在形成天然橡胶超分子网络聚集态结构中所起的作用,阐明了天然橡胶超分子网络聚集态结构与优异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非胶组分 蛋白质 磷脂 超聚态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核酸适配体快速可视化检测大田软海绵酸 被引量:5
16
作者 潘成 朱芯蔚 +4 位作者 杨妍 汪宏钊 刘佳蕙 陈浣 董益阳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6-691,共6页
基于核酸适配体对大田软海绵酸(OA)的特异性靶向功能及核酸适配体对纳米金(AuNPs)聚集特性的影响,构建了以未修饰的核酸适配体为检测探针的定量可视化检测体系。通过分子对接,阐明了所用适配体的活性口袋结构及关键结合位点碱基序列。... 基于核酸适配体对大田软海绵酸(OA)的特异性靶向功能及核酸适配体对纳米金(AuNPs)聚集特性的影响,构建了以未修饰的核酸适配体为检测探针的定量可视化检测体系。通过分子对接,阐明了所用适配体的活性口袋结构及关键结合位点碱基序列。加入目标物OA后,适配体与其特异性结合,AuNPs失去吸附的适配体而在盐的作用下聚集变色。对NaCl浓度、核酸适配体浓度、Mg^(2+)浓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的条件下,15 min即可快速检出OA,体系吸光度比值(A_(650)/A_(520))与OA浓度在0~1.4 n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y=0.5073x+0.2024,R^(2)=0.993),检出限(LOD)为35 pg/mL(S/N=3)。方法可作为高通量筛查OA样品的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软海绵酸 适配体 可视化检测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共价连接蛋白的定量分析
17
作者 陈启龙 刘佳蕙 +5 位作者 王曦嘉 孙思晴 范飞娟 张立亚 王赛 董益阳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8-91,共4页
通过微球表面的羧基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与蛋白质氨基共价连接,并且对微球上包被的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探讨了初始加入蛋白量和混匀反应时间对微球蛋白包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羧基微球包被上的蛋白可以精确定量;在蛋白初始加入量为400~1... 通过微球表面的羧基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与蛋白质氨基共价连接,并且对微球上包被的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探讨了初始加入蛋白量和混匀反应时间对微球蛋白包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羧基微球包被上的蛋白可以精确定量;在蛋白初始加入量为400~1200μg范围内,初始加入蛋白量越多则微球包被蛋白量会增加;确定了混匀反应时间为1 h是微球包被蛋白实验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微球 蛋白定量 共价偶联
原文传递
氧化石墨烯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吕祎彤 陈博友 +3 位作者 陈佳林 董益阳 刘佳蕙 许立达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047-4055,共9页
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氧化石墨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的纳米材料,但其毒性不容忽视。本文从溶血率、红细胞脆性、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三方面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对血液系统的毒性。结果表明,红细胞的溶血率在氧化石... 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氧化石墨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的纳米材料,但其毒性不容忽视。本文从溶血率、红细胞脆性、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三方面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对血液系统的毒性。结果表明,红细胞的溶血率在氧化石墨烯浓度低于100μg/mL时均低于8%(P<0.01);低浓度氧化石墨烯(<5μg/mL)对红细胞的脆性没有显著影响,高浓度氧化石墨烯(如10μg/mL)会提高红细胞的脆性(P=0.01);氧化石墨烯能增加红细胞上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浓度为20μg/mL的直径>5μm的氧化石墨烯(LGO)可将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提高42.67%(P<0.05)。之后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氧化石墨烯与乙酰胆碱酯酶相互作用并提高其活性的机理,推测氧化石墨烯会附着在细胞膜上并提供一个电负性环境,帮助水解产物更快地从活性位点脱离,从而提高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红细胞 乙酰胆碱酯酶 溶血率 分子动力学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