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游离轻链与尿总轻链检测在尿轻链定量监测中的价值比较
1
作者 刘元昉 王焰 +3 位作者 施新明 徐文彬 王学锋 糜坚青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172-177,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尿游离轻链(urine free light chain,uFLC)检测在尿轻链定量监测方面是否优于传统尿总轻链(urine total light chain,uTLC)检测。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280例患者(包括浆细胞... 目的:探讨新型尿游离轻链(urine free light chain,uFLC)检测在尿轻链定量监测方面是否优于传统尿总轻链(urine total light chain,uTLC)检测。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280例患者(包括浆细胞疾病患者153例和非浆细胞疾病患者137例)的血、尿配对样本,共458例次。应用卡方检验、McNemar配对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统计检测的uFLC和uTLCκ值、λ值、κ/λ比值结果,并分析其与尿免疫固定电泳(urine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uIFE)、血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FLC)等检测结果之间的阳性相符率及相关性。结果:102例次uIFE阳性的样本中,88.2%(90/102)的样本有uFLCκ/λ比值异常,87.3%(89/102)的样本有uTLCκ/λ比值异常(P<0.001)。在183例次sFLCκ/λ比值异常的样本中,65.6%(120/183)的样本存在uFLCκ/λ比值异常,51.4%(94/183)的样本存在uTLCκ/λ比值异常(P<0.001)。457例次同时检测了uFLC和uTLC的样本中,164例次(35.9%)的uFLCκ/λ比值异常,123例次(26.9%)的uTLCκ/λ比值异常(P<0.001)。uFLC检测与uTLC检测的相应κ值、λ值、κ/λ比值之间均有着较强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849、0.697和0.648,P<0.001);uFLC检测与sFLC检测的相应κ值、λ值、κ/λ比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28、0.552和0.640(P<0.001);而uTLC与sFLC检测的κ值、λ值、κ/λ比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520、0.533和0.551(P<0.001),均为中等相关。与uTLC与sFLC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相比,uFLC与sFLC结果间的相关性更强。结论:uFLC检测在尿轻链定量监测方面较uTLC检测更灵敏,其结果与uIFE及sFLC等检测结果间的阳性相符率及相关性更高,能更客观地反映尿轻链的定量,在临床尿轻链定量监测中,可优先行uFLC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蛋白 尿游离轻链 尿总轻链 相符率
下载PDF
调整剂量的达妥木单抗联合DCEP治疗硼替佐米和来那度胺双耐药的多发性骨髓瘤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焰 陶怡 +2 位作者 金诗炜 糜坚青 刘元昉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3期165-170,共6页
目的:探索调整剂量的达妥木单抗联合地塞米松、环磷酰胺、依托泊苷、顺铂(dose adjustment daratumumab with dexamethasone,cyclophosphamide,etoposide,cisplatin,DA-DDCEP)方案治疗硼替佐米和来那度胺双耐药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 目的:探索调整剂量的达妥木单抗联合地塞米松、环磷酰胺、依托泊苷、顺铂(dose adjustment daratumumab with dexamethasone,cyclophosphamide,etoposide,cisplatin,DA-DDCEP)方案治疗硼替佐米和来那度胺双耐药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本院血液科接受DA-DDCEP方案治疗的硼替佐米和来那度胺双耐药的MM患者共17例。统计分析治疗的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最佳缓解率、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探讨治疗后反应、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体能状态、是否伴髓外病变对生存的影响。收集治疗相关的血液学及非血液学毒性发生情况。结果:17例患者平均年龄(63.2±10.0)岁,男性8例(47%),中位治疗线数5(3~8)线。经过中位4(2~14)个疗程,患者ORR为65%,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18%。中位随访26(11~40)个月,中位PFS期和OS期分别为8个月和12个月。治疗后是否取得治疗反应,对生存有显著影响,达PR及以上疗效和无治疗反应的PFS期分别为14个月和2个月(P=0.000),OS期分别为19个月和7个月(P=0.05)。ECOG体能状态对生存影响不大,ECOG评分≤2分和>2分的中位PFS期和OS期分别为8个月比7个月(P=0.863)和19个月比10个月(P=0.615)。复发伴髓外病变和不伴髓外病变的PFS期和OS期分别6个月比14个月(P=0.009)和9个月比19个月(P=0.187)。3~4级的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8例(47%)、贫血8例(47%)、淋巴细胞减少9例(53%)、血小板减少9例(53%)。肺部感染5例(29%),均为2级,2例患者发生乙型肝炎(乙肝)再激活。结论:DA-DDCEP方案治疗硼替佐米和来那度胺双耐药的复发MM患者有效。ECOG体能状态较差的患者能耐受并可获益,复发伴髓外病变患者的生存仍有待提高。整体安全性良好,需注意监测乙肝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双耐药 达妥木单抗 DCEP
下载PDF
血友病A携带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元昉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1年第4期191-193,共3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FⅧ基因及其突变 ,以及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血友病A进行携带者诊断的各种方法 ,包括直接检测和利用基因多态性连锁分析进行间接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血友病A 基因突变 基因诊断
下载PDF
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1与血栓形成性疾病
4
作者 刘元昉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0年第2期116-119,共4页
本文介绍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1(PAI-1)的生化基础和基因结构,并分别讨论了PAI-1与动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各种临床研究表明,PAI-1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显著升高,并与预后有关。冠状动脉性疾病(CAD)危险性高、预后... 本文介绍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1(PAI-1)的生化基础和基因结构,并分别讨论了PAI-1与动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各种临床研究表明,PAI-1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显著升高,并与预后有关。冠状动脉性疾病(CAD)危险性高、预后差者的PAI-1水平较高,PAI-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CAD发生有关。大量实验研究亦证明,PAI-1对动静脉血栓的形成与发展均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I-1 血栓形成性疾病 基因多态性 纤溶活性
下载PDF
局部应用rhGM-CSF治疗化疗后口腔粘膜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钰 郭群依 +4 位作者 王颖慧 刘元昉 李军民 曾晓颖 沈志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rhGM -CSF局部应用对口腔粘膜炎的疗效。 方法 40例联合化疗后的口腔粘膜炎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2 0例 ,予rhGM -CSF 5 0 μg +金霉素甘油 8ml+2 %利多卡因 1ml涂口腔 ,每日 5次 ;对照组 2 0例 ,予金霉素甘油 8ml+2 %... 目的探讨rhGM -CSF局部应用对口腔粘膜炎的疗效。 方法 40例联合化疗后的口腔粘膜炎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2 0例 ,予rhGM -CSF 5 0 μg +金霉素甘油 8ml+2 %利多卡因 1ml涂口腔 ,每日 5次 ;对照组 2 0例 ,予金霉素甘油 8ml+2 %利多卡因 1ml涂口腔 ,每日 5次 ,持续应用 ,直到溃疡愈合。 结果治疗组粘膜炎持续时间明显缩短 ,粘膜炎评分亦明显减低 ,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不仅能刺激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 ,增强粒单细胞功能 ,而且能局部应用于溃疡表面 ,刺激表皮生长因子活性 ,促进溃疡早日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GM-SCF 口腔粘膜炎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孙舒君 刘元昉 叶雅静 《癌症进展》 2020年第7期718-720,74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取1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整理、分析所有患者病历资料,如性别、年龄、化疗次数、穿刺部位、穿刺...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取1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整理、分析所有患者病历资料,如性别、年龄、化疗次数、穿刺部位、穿刺次数、置管时间、糖尿病、免疫功能等,分析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1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中,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17例,感染率为14.17%;共检出1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比58.82%,革兰氏阳性菌占比41.18%。不同性别、穿刺部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化疗次数、置管时间、免疫功能情况、糖尿病情况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化疗次数≥11次、置管时间≥11 h、免疫功能低下、有糖尿病史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5岁、化疗次数≥11次、置管时间≥11 h、免疫功能低下、有糖尿病史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治疗应该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缩短置管时间,针对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从而减少PICC导管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化疗 PICC 导管相关性感染
下载PDF
初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欠佳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颖 王瑾 +2 位作者 刘元昉 张佼佼 聂瑞敏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3期1998-1999,共2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网状内皮系统破坏血小板过多从而造成血小板(PLT)减少。目前,对于初治ITP的治疗,首选使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网状内皮系统破坏血小板过多从而造成血小板(PLT)减少。目前,对于初治ITP的治疗,首选使用糖皮质激素,若有严重的出血症状可同时加用大剂量人体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甚至免疫抑制剂如长春新碱等治疗,但发现我院对初治疗效欠佳。选取初发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激素 规范
下载PDF
苯丁酸钠联合其他诱导分化剂治疗难治性白血病2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古国亚 陈钰 +6 位作者 刘元昉 陈瑜 曾晓颖 童建华 胡炯 陈赛娟 沈志祥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72-373,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苯丁酸钠
下载PDF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后转型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钰 宋红蕾 +5 位作者 黎承萍 刘元昉 于汀 熊树民 陈赛娟 沈志祥 《白血病》 2000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 :通过报道 7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后转型情况 ,揭示其细胞遗传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 7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分析以及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检测。结果 :7例患者均有 FAB分类的形态学改变 ,其中 2例既有形态学改变 ,又有染色... 目的 :通过报道 7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后转型情况 ,揭示其细胞遗传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 7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分析以及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检测。结果 :7例患者均有 FAB分类的形态学改变 ,其中 2例既有形态学改变 ,又有染色体变化 ;转型发生时间距第一次完全缓解时间 1个月~ 14个月 (平均 6 .33月 ) ;转型后 7例患者对化疗均不敏感。结论 :转型患者对化疗或诱导分化、凋亡治疗均不敏感 ,如能在 CR1 期动态监测微小残留病灶或发现复合染色体异常或出现新的染色体异常 ,积极采用大剂量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 ,可能会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转型 FAB分类 治疗 染色体
下载PDF
浅议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元昉 《建筑设计管理》 2009年第6期60-62,共3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沥青砼路面由于其本身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振动小、噪声低、施工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在许多地方被广泛采用。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如不及时处理...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沥青砼路面由于其本身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振动小、噪声低、施工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在许多地方被广泛采用。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如不及时处理,随着雨水的渗入,将导致路面大面积破坏,最终影响到道路的正常使用。分别介绍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路面 裂缝 成因 预防对策
下载PDF
浅谈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监理的投资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元昉 《陕西建筑》 2009年第8期87-88,91,共3页
根据多年建筑工程监理的经历,对投资控制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应严格按照合同进行管理,工程投资应随着工程的进展进行动态调节,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现场签证应以事实为依据,正确处理好工程索赔。所提结论对工程监理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投资控制 施工监理 工程变更
下载PDF
慢性心肌缺血当代治疗策略
12
作者 沈杨 刘元昉 沈志祥 《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 2000年第5期270-273,共4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药物疗法 硝酸酯 Β阻滞剂 钙拮抗剂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9
13
作者 刘元昉 沈志祥 +6 位作者 陈晓 王爱华 曹琦 朱咏梅 陈赛娟 陈竺 王振义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 (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 (As2 O3 )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的完全缓解 (CR)率和融合基因PML RARα转阴情况。方法 ATRA 2 5mg·m- 2 ·d- 1 、As2 O30 .16mg·kg- 1 ·d- 1 联合治...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 (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 (As2 O3 )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的完全缓解 (CR)率和融合基因PML RARα转阴情况。方法 ATRA 2 5mg·m- 2 ·d- 1 、As2 O30 .16mg·kg- 1 ·d- 1 联合治疗初发APL直至CR。根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维甲酸综合征以及肝功能变化调整ATRA和As2 O3 的剂量。观察CR率、获得CR和融合基因PML RARα转阴所需的时间、不良反应及近期缓解时间。结果  31例初发APL患者早期死亡 2例 ,2 9例获CR ,CR率 93.5 %,获得CR的平均时间为 (2 5 .1± 3.9)d。 6 6 .5 %患者在治疗开始后出现白细胞升高 ,6 5 .5 %出现肝功能异常 ,多在As2 O3减量或停用后 1周内恢复。所有患者初发时均为PML RARα阳性 ,CR时 10 .3%转阴 ,巩固治疗后检测的 13例中 10例 (77.0 %)转阴。至今 2 9例获CR的患者仍处CR状态 (1~ 8个月 )。结论 ATRA联合As2 O3 治疗初发APL疗效好 ,不良反应少。长期CR时间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三氧化二砷 治疗 疗效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原文传递
血友病A携带者检测与产前诊断(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元昉 王学锋 +4 位作者 储海燕 李志广 璩斌 王鸿利 王振义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7期991-994,144,共4页
目的 血友病A(HA)是FⅧ基因缺陷导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本研究尝试简单、快速并易于推广的基因诊断方法学 ,完善HA携带者检测和产前诊断体系。方法 应用长距离PCR进行内含子 2 2倒位检测 ,并对FⅧ基因内的BclⅠRFLP位点和两个ST... 目的 血友病A(HA)是FⅧ基因缺陷导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本研究尝试简单、快速并易于推广的基因诊断方法学 ,完善HA携带者检测和产前诊断体系。方法 应用长距离PCR进行内含子 2 2倒位检测 ,并对FⅧ基因内的BclⅠRFLP位点和两个STR位点 ,以及FⅧ基因外的St14VNTR位点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共对 2 1个家系进行内含子 2 2倒位检测 ,发现存在倒位的家系占 4 7 6 %。利用此分子缺陷进行 3例产前诊断。进一步联合 4个基因内和基因外多态性位点进行遗传连锁分析 ,总诊断率达 94 7%。结论 存在倒位的家系可依此进行直接诊断 ,长距离PCR使其更为快速简便。对于无倒位的家系 ,利用基因多态性进行遗传连锁分析较为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血友病A 内含子22倒位 遗传连锁分析 多聚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止血功能改变
15
作者 刘元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24-625,共2页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 MDS 止血功能
原文传递
血友病A携带者检测与产前诊断 被引量:34
16
作者 王学锋 刘元昉 +4 位作者 李志广 储海燕 桑晓洁 樊绮诗 王鸿利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目的 建立简便、快速的血友病A携带者检测与产前诊断体系。方法 用PCR方法直接检测FⅧ内含子 2 2倒位或对FⅧ基因内的BclⅠ位点、内含子 13和 2 2中STR和FⅧ基因外的DXS5 2 (ST14)位点的多态性进行遗传连锁分析。结果 应用内含子 2 ... 目的 建立简便、快速的血友病A携带者检测与产前诊断体系。方法 用PCR方法直接检测FⅧ内含子 2 2倒位或对FⅧ基因内的BclⅠ位点、内含子 13和 2 2中STR和FⅧ基因外的DXS5 2 (ST14)位点的多态性进行遗传连锁分析。结果 应用内含子 2 2倒位的直接诊断率为 47.6 % ;BclⅠ位点的可诊断率为 2 7.8% ;内含子 13和 2 2中STR的可诊断率分别为 2 8.6 %及 2 9.4% ;DXS 5 2的可诊断率为 81.3% ;综合应用直接诊断和间接遗传连锁分析 ,对 2 1个家系进行检测 ,可诊断率为 94.7%。结论 血友病A的携带者检测与产前诊断可先进行内含子 2 2倒位的检测 ,若结果为阳性即可作出诊断 ;若内含子 2 2倒位的检测结果为阴性 ,则可利用FⅧ基因内、外的多个位点多态性结果进行遗传连锁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血友病A 携带者 遗传病 聚合酶链反应 FⅧ基因
原文传递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IL-2、TNF-α和VEGF水平变化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颖 王瑾 +2 位作者 刘元昉 陈丽 张佼佼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0期3892-3894,394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AL)化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2010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化疗治疗的53例AL患者(AL组),并同期抽选我院47例...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AL)化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2010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化疗治疗的53例AL患者(AL组),并同期抽选我院4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以及酶联法检测两组外周血IL-2、TNF-α和VEGF水平,并探讨A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IL-2、TNF-α、VEGF水平变化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AL组化疗前外周血TNF-α、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L组化疗6个月后外周血IL-2、TNF-α和VEGF含量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组化疗6个月后长期缓解未复发者42例、复发者11例;复发患者的外周血TNF-α、VEGF水平较未复发组高,IL-2较未复发组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AL患者的外周血IL-2、TNF-α、VEGF含量可作为诊断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外周血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原文传递
糖胺聚糖对受刺激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和凝血酶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志广 王学锋 +5 位作者 王鸿利 郭为民 刘元昉 璩斌 郭雪梅 储海燕 《中华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 研究由玉足海参提取的糖胺聚糖 (GAG)抗血栓形成作用的机制。方法 分别用1mg/L、5mg/L、10mg/L的GAG和 5mg/L肝素与经 1mg/L细菌脂多糖 (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孵育 ,6h后观察内皮细胞的促凝活性、组织因子 (TF)和凝血酶调... 目的 研究由玉足海参提取的糖胺聚糖 (GAG)抗血栓形成作用的机制。方法 分别用1mg/L、5mg/L、10mg/L的GAG和 5mg/L肝素与经 1mg/L细菌脂多糖 (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孵育 ,6h后观察内皮细胞的促凝活性、组织因子 (TF)和凝血酶调节蛋白 (TM)抗原的表达及TF和TMmRNA转录的变化。结果 GAG降低受刺激内皮细胞的促凝活性、TF抗原的表达和TFmRNA的转录 ,升高TM抗原的表达和TMmRNA的转录。结论 下调受刺激内皮细胞TF表达的同时上调TM表达可能是GAG发挥抗血栓形成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胺聚糖 内皮细胞 组织因子 凝血酶调节蛋白
原文传递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治疗感染乙肝病毒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颖 王瑾 +2 位作者 刘元昉 张佼佼 陈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10期1871-1874,共4页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与CHOP化疗联合治疗感染乙肝病毒(HBV)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35例B细胞NHL住院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13)为感染HBV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CHOP化疗方案...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与CHOP化疗联合治疗感染乙肝病毒(HBV)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35例B细胞NHL住院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13)为感染HBV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CHOP化疗方案;对照组(n=22)为非感染HBV的患者,单纯接受CHOP化疗方案,两组治疗4~6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及肝功能.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CR率)为76.92%,对照组CR率为40.91%(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肝功能损害Ⅰ~Ⅱ级发生率为23.07%,对照组肝功能损害Ⅰ~Ⅱ级发生率18.18%(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0.77%,对照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2.72%(P>0.05),两组在肝功能损害及毒副反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BV均未再激活.结论:感染HBV的B细胞NHL患者用R-CHO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以及在化疗时预防性、足疗程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HBV再激活的发生,并且可以降低肝功损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乙肝病毒 非霍奇金淋巴瘤 化疗
原文传递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突变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勇梅 刘元昉 +2 位作者 张苏江 沈志祥 胡炯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1-374,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骨髓细胞 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情况。方法采用 PCR 方法分析103例初发 APL 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 FLT3基因的 ITD突变,分析 ITD 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103例初发 APL 患者 FLT3-ITD ...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骨髓细胞 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情况。方法采用 PCR 方法分析103例初发 APL 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 FLT3基因的 ITD突变,分析 ITD 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103例初发 APL 患者 FLT3-ITD 突变20例(19.4%)。FLT3-ITD 阳性与 PML-RARα融合基因短型和变异型异构体密切相关,FLT3-ITD 阳性患者中 PML-RARα融合基因短型16例,变异型2例,长型2例(P<0.0001)。FLT3-ITD 阳性患者外周血 WBC 高于 FLT3-ITD 阴性患者(P<0.01),其中 PML-RARα短型和(或)变异型伴 FLT3-ITD 阳性患者 WBC 明显高于 FLT3-ITD 阴性患者(P=0.015)。而 PML-RARα长型伴 FLT3-ITD 阴性患者与阳性患者 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LT3-ITD 阳性 APL 患者的诱导缓解率为90%,随访16例(2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间26(11~47)个月,均处于第1次完全缓解。结论 FLT3-ITD 是 APL 患者常见的基因突变,其发生与 PML-RARα短型和变异型相关。伴 FLT3-ITD 阳性 PML-RARα短型和变异型与发病时 WBC增高具有相关性,而对近期疗效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基因 FLT3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