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南古潜山岩溶缝洞系统定量描述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鹏 刘兴晓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46-548,共3页
从地震反射振幅入手,以轮古15井区为例,对岩溶储集层进行量化标定,研究不同类型储集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振幅特征,进而研究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层在空间上的展布规模、连通性并定量计算了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大小。运用该套技术思路与方... 从地震反射振幅入手,以轮古15井区为例,对岩溶储集层进行量化标定,研究不同类型储集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振幅特征,进而研究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层在空间上的展布规模、连通性并定量计算了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大小。运用该套技术思路与方法,预测了轮古15井区缝洞系统的分布规律、储集空间大小,提高了钻探成功率,并在碳酸盐岩储集层定量研究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 振幅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古潜山 储集层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车尔臣断裂带构造—岩相特征及形成机理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凤俊 丁长辉 +3 位作者 刘兴晓 吕东 郑国利 杨宝俊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3-57,共5页
车尔臣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寒武系—下奥陶统地层地震相特征与沉积相展布、构造与岩相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车尔臣断裂构造带具有“三段式”结构。西段与东段相似,为巨厚的碳酸盐岩建造,刚性强,以断裂形式释放应力,所形成的构造带成排发育... 车尔臣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寒武系—下奥陶统地层地震相特征与沉积相展布、构造与岩相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车尔臣断裂构造带具有“三段式”结构。西段与东段相似,为巨厚的碳酸盐岩建造,刚性强,以断裂形式释放应力,所形成的构造带成排发育,圈闭面积小而个数多;中段塔东低凸起以泥岩建造为主,岩层刚性弱,以塑性变形为主,构造带不发育,构造样式主要为古生界的宽缓背斜,圈闭面积大而个数少。通过沉积相和构造综合研究证实存在2个岩性圈闭带:古城奥陶系礁滩相岩性圈闭带和罗布泊奥陶系礁滩相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车尔臣断裂带 构造-岩相 坡折带 圈闭带
下载PDF
塔东南隆起沉积-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 被引量:11
3
作者 许怀智 张岳桥 +2 位作者 刘兴晓 周成刚 许建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0-1045,共16页
基于地震剖面、岩心、测井和露头剖面等资料分析,运用平衡剖面复原技术,论述了塔里木盆地塔东南隆起带古生代以来的沉积-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6个地层不整合界面,划分了5个主要地层构造层序。指出塔东南隆起形成于... 基于地震剖面、岩心、测井和露头剖面等资料分析,运用平衡剖面复原技术,论述了塔里木盆地塔东南隆起带古生代以来的沉积-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6个地层不整合界面,划分了5个主要地层构造层序。指出塔东南隆起形成于晚奥陶世加里东运动,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多次构造运动,在中生代以陆内变形为主,受到南北两条主边界断裂的控制,于中生代早期发生伸展断陷,并遭受晚新生代喜山运动的强烈挤压改造,形成了现今两凹两凸的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序 沉积-构造特征 演化历史 平衡剖面 塔东南隆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瓦石峡凹陷侏罗纪构造演化与油气地质条件 被引量:3
4
作者 许怀智 张岳桥 +3 位作者 王贵重 刘兴晓 周成刚 路鹏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9-135,共7页
本文基于地质露头剖面、地球物理、钻井等资料,分析了瓦石峡凹陷侏罗纪构造演化史、构造层序特征、油气地质条件,得出以下认识:瓦石峡凹陷侏罗纪构造演化划分为早侏罗世断陷、中侏罗世拗陷和晚侏罗世萎缩三大阶段;在侏罗系中共识别出5... 本文基于地质露头剖面、地球物理、钻井等资料,分析了瓦石峡凹陷侏罗纪构造演化史、构造层序特征、油气地质条件,得出以下认识:瓦石峡凹陷侏罗纪构造演化划分为早侏罗世断陷、中侏罗世拗陷和晚侏罗世萎缩三大阶段;在侏罗系中共识别出5个重要层序界面(包括2个一级、1个二级和2个三级层序界面),并将侏罗系划分为1个一级、2个二级和4个三级层序,其中2个二级层序界面对应早侏罗世断陷期、中侏罗世拗陷期和晚侏罗世萎缩期的转换构造运动界面。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早期是盆地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时期,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以腐殖型为主。中侏罗统杨叶组暗色泥岩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是该区主要的烃源岩,康苏组暗色泥岩属于较差的气源岩。侏罗系内幕的砂岩及砂砾岩与其上覆的泥岩、煤系地层构成主要的储盖组合。因此瓦石峡凹陷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条件 构造演化史 塔里木盆地 侏罗纪 凹陷 中侏罗世早期 早侏罗世 层序界面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东南地区构造特征 被引量:9
5
作者 温声明 丁长辉 +2 位作者 刘兴晓 许怀智 王贵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19-24,138,共6页
根据地质、地震、非地震综合研究表明,塔东南地区经历了塔里木运动、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和印支—燕山运动及喜山运动的建造与改造,最终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早期(加里东中晚期)NE-SW走向的逆冲断裂系统和晚期(中新生代)由板块拼合... 根据地质、地震、非地震综合研究表明,塔东南地区经历了塔里木运动、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和印支—燕山运动及喜山运动的建造与改造,最终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早期(加里东中晚期)NE-SW走向的逆冲断裂系统和晚期(中新生代)由板块拼合所形成的SN走向的走滑断裂系统控制着次级构造单元的平面分布格局,其中车尔臣断裂是工区北部的一条边界断裂,对塔东南地区的构造演化和沉积盖层发育都具重要意义。地震、非地震资料揭示,塔南隆起和东南拗陷为一整体隆起——塔东南隆起,在其之上发育“两凹三凸”五个次级构造单元,其中民丰凹陷、瓦石峡凹陷分别为中生代、古近纪挤压型凹陷,地层保存相对完整,推测烃源岩较发育,是下步勘探的重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走滑断裂 挤压拗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