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血液系统损伤患者免疫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凌泉 李国晖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508-511,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 syndrome,PSS)合并血液系统损伤患者免疫学特点.方法选择158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临床表现、血常规情况、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以及类风湿因子(rhe...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 syndrome,PSS)合并血液系统损伤患者免疫学特点.方法选择158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临床表现、血常规情况、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以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检测结果,分析不同血液系统改变患者免疫学指标的特征.结果 158例PSS患者中存在血液系统损伤107例,发生率为67.7%;其中贫血69例(43.7%),血小板减少41例(25.9%),白细胞减少50例(31.6%).血液系统损伤组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血液系统损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系统损伤在PSS患者中较为常见,抗SSA和抗SSB抗体可能与PSS患者血液系统损伤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血液系统损伤 免疫学
下载PDF
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凌泉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4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采取甲氨蝶呤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联合组患者采取来...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采取甲氨蝶呤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联合组患者采取来氟米特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治疗。综合评价与分析2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效果方面,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24/25),对照组为92.00%(23/25),联合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2/25),对照组为12.00%(3/25),联合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小剂量激素配合甲氨蝶呤或配合来氟米特联合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优势,均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常规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 糖皮质激素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吴婷婷 陈凡 +1 位作者 唐宗毅 刘凌泉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669-672,共4页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的RA患者病例资料来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计120例,随机分为例数均为60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白芍总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与单纯来氟米特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的RA患者病例资料来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计120例,随机分为例数均为60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白芍总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与单纯来氟米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指标经过治疗均降低,且各指标与治疗前相比P<0.05,组间比较两组各项炎症指标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握力及晨僵时间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握力水平提高,晨僵时间缩短,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VS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治疗RA,对患者炎症指标及晨僵症状改善作用显著,有利于提升握力水平,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类风湿关节炎 炎症指标 握力 晨僵时间
下载PDF
不同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对多发性骨髓瘤T细胞亚群及血清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崔珺 朱红青 +3 位作者 刘凌泉 唐宗毅 陈凡 郑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9期1720-172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对多发性骨髓瘤(MM)T细胞亚群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9年8月期间皖南医学院附属马鞍山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MM患者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泰州...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对多发性骨髓瘤(MM)T细胞亚群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9年8月期间皖南医学院附属马鞍山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MM患者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泰州医院收治的28例MM患者,共计纳入患者例数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0,给予1.3 mg/m^2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和B组(n=40,给予1.6 mg/m^2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T细胞亚群、血清CRP、β2-MG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5个疗程后CD3^+CD4^+、CD3^+CD4^+/CD3^+CD8^+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CD3^+CD8^+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5个疗程后β2-MG、CRP均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MM患者采用1.6 mg/m^2硼替佐米或者1.3 mg/m^2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可获得相当的疗效及安全性,但1.6 mg/m^2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清CRP、β2-MG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硼替佐米 地塞米松 多发性骨髓瘤 T细胞亚群 C反应蛋白 Β2-微球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