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肝硬化储备功能的评估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剑仑 苏丹柯 +4 位作者 杨华伟 许宇彪 王彩红 李强 韦长元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4-469,共6页
目的:探讨肝脏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灌注成像技术评估肝硬化储备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T动态灌注扫描技术,对32例肝癌伴有不同程度肝硬化之肝脏的肝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分数(HAF)... 目的:探讨肝脏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灌注成像技术评估肝硬化储备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T动态灌注扫描技术,对32例肝癌伴有不同程度肝硬化之肝脏的肝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分数(HAF)、对比剂到达时间(IRF To)、门静脉灌注量(PVP)和肝动脉门静脉灌注比率(A/V)等进行研究,并根据CT形态学分级将肝硬化分为轻、中、重三组(轻度组17例、中度组8例、重度组7例),研究其CT灌注参数与肝硬化CT形态学分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三者间的相关性.典则判别函数分析CT灌注参数对Child-Pugh分级的判别效果,绘制灌注参数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界定肝脏灌注参数判断Child-Pugh分级的临界值.结果:肝硬化CT形态学分级与BF、BV、IRFTo、PVP、MTT、HAF、A/V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及相关性(r=-0.848、-0.801、-0.652、-0.864,0.612,0.822,0.824,均P<0.05);CT肝硬化形态学三分级与Child-Pugh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877,P=0.001);典则判别函数和ROC分析显示,肝脏灌注参数对Child-Pugh分级的判别符合率为90.6%,BF、BV、PVP、判断Child-Pugh分级符合率分别为90.6、87.5、93.8%.结论:肝脏CT灌注成像可作为评估肝癌患者肝硬化严重程度和肝储备功能的重要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脏储备功能
下载PDF
肝癌的冷冻外科治疗72例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剑仑 李挺 +3 位作者 杨南武 韦长元 陈建思 李航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595-596,共2页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我院自1994年起,应用 LSC-2000型冷冻机治疗肝癌72例,其中男63例,女9例,年龄30岁~65岁,平均47.7岁.其中原发性肝癌66例,转移性肝癌7例,均经病理证实.肿瘤最大直径<5 cm者17例,5 cm~10 cm 者34例,>10 cm 者2...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我院自1994年起,应用 LSC-2000型冷冻机治疗肝癌72例,其中男63例,女9例,年龄30岁~65岁,平均47.7岁.其中原发性肝癌66例,转移性肝癌7例,均经病理证实.肿瘤最大直径<5 cm者17例,5 cm~10 cm 者34例,>10 cm 者21例.术前 AFP>400 ng/L 者35例(48.6%).仪器设备:①LCS-2000型冷冻机;②Toshiba SSA-240A 型线阵实时超声显象仪,以及引导穿刺的全套设备;③Olympus 腹腔镜及全套辅助设备;④Wolf Foley 扩张器,内径2 mm~9 mm.1.2 方法①开腹冷冻(60例):右肋缘下斜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治疗 冷冻外科手术
下载PDF
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剑仑 杨华伟 +1 位作者 曹骥 杨南武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6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研究人乳腺珠蛋白hMAMmRN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生物学预测指标的关系,探讨其作为乳腺癌微转移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对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hMAM-mRNA的表达进... 目的:研究人乳腺珠蛋白hMAMmRN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生物学预测指标的关系,探讨其作为乳腺癌微转移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对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hMAM-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mRNA阳性表达率为50·75%(34/67),而hMAM-mRNA在健康人外周血中无表达;16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中仅1例阳性表达,乳腺癌hMAM-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735,P=0·000。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为Ⅰ、Ⅱ、Ⅲ和Ⅳ期者,其外周血hMAM-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2/8)、45·80%(11/24)、43·75%(7/16)和73·70%(14/19),Ⅳ期乳腺癌hMAM-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Ⅲ期,χ2=5·5268,P=0·0187。结论:hMAM-mRNA是一个有价值的检测乳腺癌微转移的标志物,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微转移 聚合酶链反应 乳腺珠蛋白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剑仑 埃高莫.比佐 +2 位作者 韦长元 唐东平 李挺 《实用癌症杂志》 2001年第4期343-344,347,共3页
目的 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为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肝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肝癌细胞经康莱特注射液培养 2 4h后 ,其凋亡的百分率明... 目的 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为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肝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肝癌细胞经康莱特注射液培养 2 4h后 ,其凋亡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且细胞凋亡在 5 0 %以上者占 44.12 % (15 /3 4 ) ,而对照组及空白组无 1例凋亡超过 5 0 % ;电镜下可见较为典型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细胞核固缩 ,染色质凝集 ,呈新月型紧贴于核膜周边 ,核碎裂 ,凋亡小体形成等。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能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 ;诱导癌细胞凋亡可能是康莱特注射液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细胞凋亡 康莱特注射液 治疗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乳腺癌hMAM mRNA和CD44V6 mRNA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剑仑 杨华伟 +1 位作者 曹骥 杨南武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1-584,共4页
目的研究人乳腺珠蛋白(human mammoglobin.hMAM)mRNA及CD44V6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作为乳腺癌微转移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肿瘤中... 目的研究人乳腺珠蛋白(human mammoglobin.hMAM)mRNA及CD44V6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作为乳腺癌微转移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肿瘤中hMAM mRNA及CD44V6 mRNA,检测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hMAMmRNA和CD44V6 mRNA,同时对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肺癌、卵巢癌组织中hMAM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hMAM-mRNA在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肺癌、卵巢癌组织中无表达,在乳腺癌、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2%、96.72%和93.75%,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4V6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 mRNA检出率为45.90%,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hMAM mRNA在健康人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均无表达;CD44V6 mRNA在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中的阳性表达率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MAM mRNA相对特异性地表达于乳腺组织,外周血检测出hMAM mRNA提示已有癌细胞进入血流,因此可能作为检测乳腺癌血道微转移的标志物;而CD44V6 mRNA作为血液中乳腺癌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缺乏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巢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 乳腺珠蛋白 CD44V6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剑仑 于文胜 +2 位作者 李挺 杨南武 刘剑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466-468,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1例肝癌及癌旁肝硬化组织中 i NOS的分布和表达 ,F RAg免疫特异性染色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1例肝癌及癌旁肝硬化组织中 i NOS的分布和表达 ,F RAg免疫特异性染色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1肝癌和癌旁肝硬化组织均表达 i NOS,但癌旁肝硬化组织中 i NOS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肝癌组织 ;2 MVD与肿瘤的大小、包膜、肝内转移及肝功能状况有关 ,与病理分级、腹水及 AFP无关 ;3有门脉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肝癌的 MVD虽高于无门脉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肝癌 ,但差异无显著性 ;4i NOS在肝癌中的表达与 MV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i NOS在肝硬化组织中的持续高表达 ,可能是肝硬化癌变的诱因 ;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肿瘤血管形成 一氧化氮合酶 HCC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剑仑 苏丹柯 +1 位作者 王彩红 李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原发性肝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特点。方法:CT动态灌注扫描技术,对32例肝癌病灶及非病灶肝叶的肝血流量(BF)、肝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原发性肝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特点。方法:CT动态灌注扫描技术,对32例肝癌病灶及非病灶肝叶的肝血流量(BF)、肝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对比剂到达时间(IRF To)、肝动脉分数(HAF)和时间-密度曲线进行检测,以评价原发性肝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规律性。结果:非癌肝组织BF、BV、MTT、PS、HAF及IRF To的平均值分别为(104.90±40.83)ml.min-1.100g-1、(17.20±8.18)ml/100g、(12.37±4.56)s、(31.48±18.14)ml.min-1.100g-1、(0.19±0.11)及(4.32±2.65)s;原发性肝癌BF、BV、MTT、PS、HAF及IRF To的平均值分别为(213.60±149.02)ml.min-1.100g-1、(20.82±16.22)ml/100g、(8.21±2.63)s、(41.71±15.26)ml.min-1.100g-1、(0.69±0.18)及(2.15±1.46)s;与非癌肝组织比较,原发性肝癌的肝血流量、肝血容量、渗透表面积通透性和肝动脉分数显著增高,平均通过时间及对比剂到达时间显著降低。肝癌与非癌性肝组织的TDC形态不同。结论:原发性肝癌组织与非癌性肝组织在MSCT血流灌注参数BF、MTT、PS、HAF及IRF To存在着显著差异,MSCT灌注参数可反映原发性肝癌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流动力学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癌伴肝硬化患者手术安全性预测的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剑仑 苏丹柯 +3 位作者 杨华伟 许宇彪 李强 韦长元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7期565-569,共5页
目的:应用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肝癌伴肝硬化肝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特点,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对肝癌伴肝硬化患者手术安全性的预测价值。方法:32例肝癌伴肝硬化患者根据CT形态学分级对其肝硬化进行轻、中、重度3级划分并分组,其中轻度... 目的:应用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肝癌伴肝硬化肝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特点,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对肝癌伴肝硬化患者手术安全性的预测价值。方法:32例肝癌伴肝硬化患者根据CT形态学分级对其肝硬化进行轻、中、重度3级划分并分组,其中轻度组17例、中度组8例、重度组7例,应用CT灌注扫描技术对肝脏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transittime,MTT)、肝动脉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ion,HAF)、对比剂到达时间(impulse residue functionto,IRFTo)、门静脉灌注量(porta lveinper fusion,PVP)和肝动脉门静脉灌注比率(HAP/PVPratio,A/V)等进行研究,分析CT灌注参数、肝硬化CT形态学分级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三者间的相关性。20例行肝癌切除术患者应用判别函数分析CT灌注扫描预测肝癌手术治疗安全性的价值并与Child-Pugh分级进行比较。结果:CT形态学不同分级时BF、BV、IRFTo、PVP、MTT、HAF、A/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具有相关性(P<0.0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CT肝硬化形态学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891,P<0.05);20例肝癌患者术前判别函数分析,肝脏灌注参数对手术风险预测的判别符合率为95%,PVP、Child-Pugh分级判别符合率分别为90%、55%。结论:肝脏CT灌注成像不但可以反映肝癌伴肝硬化的肝脏血流灌注特点和对肝硬化程度进行定量分级诊断;而且作为影像学指标评估肝癌患者手术安全性优于Child-Pugh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脏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手术风险
下载PDF
冷冻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剑仑 李挺 +3 位作者 杨南武 韦长远 陈建思 李航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以冷冻为主综合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应用LSC-2000型冷冻机对53例肝癌分别采取冷冻加手术切除;冷冻加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化疗;冷冻加手术切除和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化疗。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冷冻后1、2年和3年... 目的:探讨以冷冻为主综合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应用LSC-2000型冷冻机对53例肝癌分别采取冷冻加手术切除;冷冻加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化疗;冷冻加手术切除和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化疗。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冷冻后1、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3.6%、62.5%和52.8%,其中12例≤5mm的小肝癌分别91.7%、83.3%和75%。结论:冷冻综合治疗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治疗途径;冷冻后切除肿瘤或/和行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化疗能够降低肝癌术后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冷冻外科 综合疗法 疗效
下载PDF
三七总甙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剑仑 蓝瑚 +1 位作者 张炳彦 王炳煌 《广西医学》 CAS 1993年第1期3-5,共3页
通过阻断肝脏左中叶60分钟、120分钟,继之恢复血流60分钟,造成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三七总甙的保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肝脏缺血和再灌注,组织及血中的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组织水份,Ca^(++)含量增加,肝脏形态学改变逐... 通过阻断肝脏左中叶60分钟、120分钟,继之恢复血流60分钟,造成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三七总甙的保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肝脏缺血和再灌注,组织及血中的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组织水份,Ca^(++)含量增加,肝脏形态学改变逐渐加剧。而预先给予三七总甙能有效地改善组织病理学变化,减少组织水份,抑制Ca^(++)逆流及MDA的升高,即其抗脂质过氧化及防止细胞内Ca^(++)超负荷是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皂甙 肝缺血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剑仑 韦长元 +3 位作者 李航 陈建思 陈发龙 杨南武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224-225,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深度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安全性及临床应用的初步经验。方法 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超声引导下穿刺至肝内肿瘤表面,LCS—2000冷冻机5mm冷冻头插至肿瘤中心冷冻。结果 11例病人冷冻治疗后恢复均顺利,无手术死亡及...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深度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安全性及临床应用的初步经验。方法 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超声引导下穿刺至肝内肿瘤表面,LCS—2000冷冻机5mm冷冻头插至肿瘤中心冷冻。结果 11例病人冷冻治疗后恢复均顺利,无手术死亡及肝破裂、出血、胆瘘、穿刺窦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穿刺部位愈合良好,5例肿瘤缩小≥50%,1例肿瘤完全消 失。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冷冻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冷冻外科 超声波导引
下载PDF
^(32)磷玻璃微球内放射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剑仑 杨南武 +5 位作者 张传珉 韦长元 陈建思 赵荫农 李航 肖国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613-614,共2页
目的 :探讨 32磷玻璃微球 (32 P- GMS)对中晚期肝癌的内放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 32 P- GMS治疗肝癌 2 1例。结果 :治疗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7例肿瘤血流明显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SPECT肝扫描显示 ,32 P- GMS聚集在肿瘤区内 ,平均癌/... 目的 :探讨 32磷玻璃微球 (32 P- GMS)对中晚期肝癌的内放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 32 P- GMS治疗肝癌 2 1例。结果 :治疗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7例肿瘤血流明显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SPECT肝扫描显示 ,32 P- GMS聚集在肿瘤区内 ,平均癌/肝比 2 .5∶ 1;治疗后 6 ,12 ,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 85 .7% ,6 1.9% ,5 7.1% ;16例肿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32 P- GMS内放射栓塞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32磷-玻璃微球 栓塞治疗
下载PDF
nm23-H1基因表达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剑仑 杨南武 +1 位作者 李挺 张传珉 《广西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711-713,共3页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 (nm2 3- H1)的表达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反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对 30例乳腺癌及 10例乳腺良性肿瘤中 nm2 3- H1基因产物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nm2 3- H1在乳腺癌组...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 (nm2 3- H1)的表达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反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对 30例乳腺癌及 10例乳腺良性肿瘤中 nm2 3- H1基因产物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nm2 3- H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组织 ;早期乳腺癌 (I~ II期 ) nm2 3- H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中晚期乳腺癌 ( ~ ) ,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 nm2 3- H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nm2 3- H1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无关。结论 :nm2 3- H1异常表达可能是乳腺癌浸润转移的重要分子学标志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 nm2 3- H1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M23-H1 基因表达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冷冻治疗对肝癌病人免疫功能的调节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剑仑 刘剑勇 +1 位作者 韦长元 陈建思 《广西医学》 CAS 2000年第3期456-458,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癌冷冻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34例肝癌患者冷冻前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进行了检测 ,并与 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冷冻前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冷冻治疗后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 目的 :探讨肝癌冷冻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34例肝癌患者冷冻前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进行了检测 ,并与 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冷冻前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冷冻治疗后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均较冷冻前显著改善 ,部分指标达到或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 :冷冻治疗对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恢复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冷冻外科 免疫功能 免疫调节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冷冻治疗肝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剑仑 韦长元 +2 位作者 李航 陈建思 陈发龙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573-57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①家猪12只,腹腔镜下显露肝脏,Trocar针穿刺腹壁,经一非金属鞘将冷冻头插入肝右叶冷冻;②11例原发性肝癌,超声引导穿刺扩张皮肤直至肝内肿瘤表面,保留一非金属...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①家猪12只,腹腔镜下显露肝脏,Trocar针穿刺腹壁,经一非金属鞘将冷冻头插入肝右叶冷冻;②11例原发性肝癌,超声引导穿刺扩张皮肤直至肝内肿瘤表面,保留一非金属鞘,LCS-2000冷冻机5mm冷冻头经鞘管插至肿瘤中心冷冻。结果:①实验动物术后无腹腔内出血,冷冻穿刺部位无严重冻伤;②11例病人冷冻后恢复均顺利,其中5例肿瘤缩小≥50%,1例肿瘤完全消失。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冷冻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可行、新型微创的局部治疗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冷冻外科 介入疗法 超声波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97例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剑仑 朱华展 +1 位作者 李挺 秦伟新 《广西医学》 CAS 1995年第5期406-407,共2页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系指由腹膜后脂肪、血管、淋巴、肌肉及神经等组织发生的肿瘤。其占全身所有肿瘤的0.2%左右,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我院自1985年以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共97例,现就其诊断及治疗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原发性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大肠癌端粒酶活性的意义及其与人端粒酶催化亚基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剑仑 葛莲英 张贵年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328-330,共3页
目的 :研究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端粒酶催化亚基 (h TERT)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 PCR- TRAP- EL ISA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免疫组化法 )对 30例大肠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正常大肠组织及 2 0例大肠... 目的 :研究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端粒酶催化亚基 (h TERT)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 PCR- TRAP- EL ISA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免疫组化法 )对 30例大肠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正常大肠组织及 2 0例大肠腺瘤性息肉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和 h TERT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1端粒酶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大肠黏膜及大肠腺瘤性息肉 (P<0 .0 5 ) ;2大肠癌组织端粒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伴淋巴结转移大肠癌端粒酶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1 ) ;3相关分析显示端粒酶活性与 h TERT表达存在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端粒酶 人端粒酶催化亚基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剑仑 王日华 +3 位作者 韦薇 杨华伟 蒋奕 黄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8期30-32,共3页
目的总结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复发和生存情况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11例三阴性乳腺癌占同期确诊乳腺癌患者人数的9.6%。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 目的总结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复发和生存情况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11例三阴性乳腺癌占同期确诊乳腺癌患者人数的9.6%。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轻,中位年龄为46.9岁;瘤体较大,肿瘤直径>5 cm的占21.6%(24/111);临床分期以Ⅱ、Ⅲ期为主,其中Ⅱ期59.5%(66/111),Ⅲ期29.7%(33/111)。67例(60.4%)患者伴腋窝淋巴结转移,40例(36.0%)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状态对患者的总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腋窝淋巴结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为一种独特的乳腺癌亚型,发病年龄轻,临床分期较晚,复发转移率高,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临床病理特点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微血管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剑仑 于文胜 +2 位作者 李挺 杨南武 刘剑勇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1年第5期42-43,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微血管密度 (MVD)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技术 ,对 5 1例肝癌组织中FⅧRAg进行免疫特异性染色 ,并计数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 (MVD)。 结果 ①肝癌>5cm、无包膜、有肝内转移...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微血管密度 (MVD)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技术 ,对 5 1例肝癌组织中FⅧRAg进行免疫特异性染色 ,并计数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 (MVD)。 结果 ①肝癌>5cm、无包膜、有肝内转移、Child分级为B级和C级的MVD明显高于肝癌≤ 5cm、有包膜、无肝内转移、Child分级为A级 (P <0 .0 5~ 0 .0 1) ;②有门脉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肝癌的MVD虽高于无门脉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肝癌 ,但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③MVD与病理分级、腹水和AFP无关 (P >0 .0 5 )。结论 MVD在肝癌的生长和转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可作为肝癌预后的一个有用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血管生成 血管密度
下载PDF
端粒、端粒酶及端粒酶催化亚基在大肠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剑仑 葛莲英 +1 位作者 黎丹戎 张贵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目的:探讨端粒、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催化亚基蛋白(hTERT)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outhern blot、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端粒长度(terminal restrictionfragments,TRFs)、端粒酶活性及hT... 目的:探讨端粒、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催化亚基蛋白(hTERT)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outhern blot、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端粒长度(terminal restrictionfragments,TRFs)、端粒酶活性及hTERT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TRFs明显缩短,且随大肠癌Dukes分期的进展进一步缩短;端粒酶活性及hTERT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及76.67%,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大肠癌组织端粒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伴淋巴结转移大肠癌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及hTERT阳性表达率为80%和7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0%和5%(P<0.05);相关分析显示端粒酶活性与hTERT蛋白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端粒的短缩及端粒酶的活化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TERT的表达对端粒酶的激活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端粒 端粒酶 端粒酶催化亚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