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 3D CISS序列内耳及内听道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 3 0例共 60只耳应用 3D CISS序列做颞骨容积扫描 ,采用多平面重建 (MPR)及最大强度投影 (MIP)行后处理 ,观察 3D CISS序列对内耳及内听道解剖结构及病变的显示。结果 ...目的 探讨 3D CISS序列内耳及内听道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 3 0例共 60只耳应用 3D CISS序列做颞骨容积扫描 ,采用多平面重建 (MPR)及最大强度投影 (MIP)行后处理 ,观察 3D CISS序列对内耳及内听道解剖结构及病变的显示。结果 3D CISS序列扫描结合MPR及MIP重建对内耳迷路及内听道内神经及血管显示清晰 ,能够清晰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MPR重建对神经的显示优于MIP重建。结论 3D CISS序列对内耳及内听道的结构及病变显示清晰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联合常规MR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多参数MRI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并与建立的常规MRI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模型比较预测效能,探索基于ADC图影像组学的附加价值。材料与方法218例PDAC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纳入临床及常规影像特征构建临床影像学模型。提取常规MRI图像(T1WI、T2WI、动脉期图像及门静脉期图像)及ADC图的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筛选出与LNM最相关的特征用于模型构建。构建基于常规MRI影像组学模型(影像组学模型1)和联合常规MRI和ADC图的影像组学模型(影像组学模型2)。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模型预测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模型间的AUC值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临床影像学模型、影像组学模型1、影像组学模型2术前预测LNM的AUC值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是0.741和0.674、0.818和0.702、0.854和0.839。影像组学模型2术前预测LNM的AUC值高于临床影像学模型(训练集P=0.009,验证集P=0.023)及影像组学模型1(训练集P=0.044,验证集P=0.04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像组学模型1的预测效能与临床影像学模型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训练集P=0.095,验证集P=0.759)。三个模型的校准曲线均显示预测值与实际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影像组学模型2比影像组学模型1和临床影像学模型具有更高的净效益。结论联合常规MRI及ADC图构建的多参数MRI影像组学模型具有术前预测PDAC患者LNM的潜能,且其效能优于常规MRI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影像学模型。
文摘目的 探讨 3D CISS序列内耳及内听道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 3 0例共 60只耳应用 3D CISS序列做颞骨容积扫描 ,采用多平面重建 (MPR)及最大强度投影 (MIP)行后处理 ,观察 3D CISS序列对内耳及内听道解剖结构及病变的显示。结果 3D CISS序列扫描结合MPR及MIP重建对内耳迷路及内听道内神经及血管显示清晰 ,能够清晰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MPR重建对神经的显示优于MIP重建。结论 3D CISS序列对内耳及内听道的结构及病变显示清晰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