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市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蔺权德 韩文梅 +6 位作者 斯琴 陈丽梅 冯玉龙 胡则贤 牛伊浩 曙光 刘勇灵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09年第3期152-153,共2页
目的了解鄂尔多斯市梅毒的流行情况,为梅毒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各旗区高危人群、重点人群以及性病疫情报告的梅毒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鄂尔多斯市1998~2007年共确诊梅毒1347例,1998~2001年梅毒发病呈散发状态,2002年以后... 目的了解鄂尔多斯市梅毒的流行情况,为梅毒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各旗区高危人群、重点人群以及性病疫情报告的梅毒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鄂尔多斯市1998~2007年共确诊梅毒1347例,1998~2001年梅毒发病呈散发状态,2002年以后呈快速成倍增长趋势,以一期梅毒和隐性梅毒为主。发病年龄以20~39岁为主,职业以职业不详和农民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居多,传播途径以不详和婚外性传播为主。结论对隐性梅毒的规范治疗和梅毒病例的随访,是控制梅毒发生和传播的关键。应加强高危人群、重点人群梅毒的检测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流行病学 分析
下载PDF
鄂尔多斯市1994~2007年目标人群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蔺权德 韩文梅 +5 位作者 斯琴 冯玉龙 胡则贤 曙光 刘勇灵 都日娜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346-347,共2页
目的:通过对目标人群监测,可以早期发现HIV感染者,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方法:每年选择一定场所、一定数量的目标人群,统一填写个案登记表,收集被监测对象的基本信息。同时每人采集静脉血5 ml,做抗-HIV检测。结果:鄂尔多斯市目... 目的:通过对目标人群监测,可以早期发现HIV感染者,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方法:每年选择一定场所、一定数量的目标人群,统一填写个案登记表,收集被监测对象的基本信息。同时每人采集静脉血5 ml,做抗-HIV检测。结果:鄂尔多斯市目标人群抗-HIV总检出率为0.33%,说明总体上处于低流行水平。HIV传播途径以既往有偿献血和性传播为主,未出现母婴传播。也未发现在吸扎毒人群中通过共用注射器传播艾滋病,但由于近几年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较快,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特别是在流动人群中,抗-HIV阳性检出率逐年增加。结论:所以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加强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监测,防止艾滋病继续传播和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人群 艾滋病 监测
下载PDF
浅谈中药调剂工作中的问题
3
作者 刘翠莲 刘勇灵 《内蒙古中医药》 1999年第S1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中药调剂 配处方 处方药 调剂人员 调剂工作 工作中的问题 中医中药 配伍禁忌 药用部位 药品
下载PDF
鄂尔多斯市人群麻疹和风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双一 郑芳 +4 位作者 斯琴 赵玉英 苏仁 刘勇灵 黄正东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08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分析鄂尔多斯市人群麻疹、风疹抗体分布,了解血清流行病学规律,从而为预防和控制麻疹、风疹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按分阶段整群抽样后,随机抽取东胜等4个区(旗)为调查地区,对672名5~20岁人群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和风疹... 目的分析鄂尔多斯市人群麻疹、风疹抗体分布,了解血清流行病学规律,从而为预防和控制麻疹、风疹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按分阶段整群抽样后,随机抽取东胜等4个区(旗)为调查地区,对672名5~20岁人群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和风疹IgG、IgM抗体,对人群麻疹与风疹IgG抗体做了交叉性分析。对结果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91.8%,流动人口聚集的东胜区最低(78.1%);最高为17420岁组,最低为13~16岁组。风疹抗体总阳性率为23.2%,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农区明显低于牧区。结论人口密度较高地区及流动人口聚集区麻疹、风疹流行的可能性更大。加强麻疹监测,及时报告首发病例并进行血清学诊断分类,加强流动人群儿童的预防接种,提高免疫覆盖率,尽快普及风疹疫苗的免疫,是控制爆发或流行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风疹 血清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市不同高危人群HIV感染状况调查
5
作者 蔺权德 韩文梅 +5 位作者 斯琴 冯玉龙 胡则贤 曙光 刘勇灵 都日娜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9年第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高危人群 艾滋病
原文传递
伊克昭盟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双一 斯琴 +3 位作者 黄正东 王治良 刘勇灵 苏仁 《中国计划免疫》 1999年第6期340-342,共3页
为了解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流动儿童的免疫状况和影响免疫接种率的因素,在伊克昭盟东胜市和两个镇,按设计随机对0~4 岁儿童做了调查。结果是:流动儿童占东胜市当地同龄儿童的9.95% ;占两个镇的4.17 % ;流动儿童四种疫苗... 为了解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流动儿童的免疫状况和影响免疫接种率的因素,在伊克昭盟东胜市和两个镇,按设计随机对0~4 岁儿童做了调查。结果是:流动儿童占东胜市当地同龄儿童的9.95% ;占两个镇的4.17 % ;流动儿童四种疫苗的全程覆盖率为63.5% ,比常住儿童低23.8 个百分点,及时接种率为17.9 % ~36 .5% 。影响接种率的因素有:儿童家长的主观意愿(态度),家长是否知道当地的接种地点,父母的工作性质,免疫服务质量及宣传力度等。因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接受免疫接种的主动性,改善服务质量是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流动儿童 免疫接种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