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动训练作用目标主要是肌肉中弹性成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北湘 龙小安 李昭洁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50,共5页
该研究将32名受试者分为三个实验组进行了为期8周的下肢肌肉力量振动训练实验研究,通过影像测量和动力学测量采集实验前、后30cm和50cm两种高度跳深的净冲量、反跳高度及反跳比数据。对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有附加振动刺激的动态性负重蹲... 该研究将32名受试者分为三个实验组进行了为期8周的下肢肌肉力量振动训练实验研究,通过影像测量和动力学测量采集实验前、后30cm和50cm两种高度跳深的净冲量、反跳高度及反跳比数据。对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有附加振动刺激的动态性负重蹲练习方式其数据提高幅度优于静态力量练习方式和无附加振动练习方式。对比分析三个实验组的数据差异表明,有附加振动刺激的下肢肌肉力量训练主要是通过促进下肢肌肉中弹性成分的增强而获得肌肉力量的提高。对比分析两个不同跳深高度的数据表明,下肢肌肉对外力冲量的利用受下肢肌肉储能能力的影响,有附加振动刺激的实验组其下肢肌肉储能能力比无附加振动刺激的实验组要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训练 肌肉力量 负重蹲 跳深 运动生物力学 肌肉弹性成分
下载PDF
发展肌肉爆发力的“最大动量训练法”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北湘 石玉琴 +4 位作者 李晓峰 周继和 高善芬 陈松 古富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8-85,共8页
本文是一项实验性研究报告,目的是验证作者提出的“最大动量训练法”设想。作者采用瑞士产Kistler测力系统,测定了17名受试者腿部力量训练的动作。根据所获动力学数据确定了受试者所应采用的适宜载荷量;然后对17名受试者... 本文是一项实验性研究报告,目的是验证作者提出的“最大动量训练法”设想。作者采用瑞士产Kistler测力系统,测定了17名受试者腿部力量训练的动作。根据所获动力学数据确定了受试者所应采用的适宜载荷量;然后对17名受试者进行了三个月的力量训练。前后的实验材料分析对比得出结论:1.载荷量变化时,人体完成动作时的肌肉输出冲量不同,且存在极值。2.用输出冲量极值点所对应的载荷量来训练肌肉力量,能更有效的发展肌肉的爆发性力量。3.用动力学指标来确定载荷量的方法,较合理的考虑了人体自重、不同练习动作差异、肌肉成分差异和完成动作速度等问题。使力量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准确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 力量训练 爆发力
下载PDF
主要特征点数据在抓举技术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北湘 龙望春 +1 位作者 覃宪勋 戴玮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1-54,共4页
抓举技术中的"近"、"快"、"低"、"准"技术原则,以及提铃"发力"、"下砸力"等特征是分析评价抓举技术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人、杠重心等主要特征点数据的分析,探讨其量... 抓举技术中的"近"、"快"、"低"、"准"技术原则,以及提铃"发力"、"下砸力"等特征是分析评价抓举技术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人、杠重心等主要特征点数据的分析,探讨其量化途径,以及简便易行的测量和分析方法,希望能为抓举技术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重 抓举 技术分析 数据指标
下载PDF
发展肌肉爆发力“最大动量训练法”实施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北湘 白晋湘 +1 位作者 石玉琴 高长渊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2-47,共6页
使用瑞士Kistler测力台、人体素质测量仪和皮尺等测量仪器,对24名受试者进行了“最大动量训练法”实施问题的实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体用不同载荷完成力量训练动作时,在输出冲量极点周围存在一个具有较高输出冲量水平的区域,称之... 使用瑞士Kistler测力台、人体素质测量仪和皮尺等测量仪器,对24名受试者进行了“最大动量训练法”实施问题的实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体用不同载荷完成力量训练动作时,在输出冲量极点周围存在一个具有较高输出冲量水平的区域,称之为“模糊极点”。用模糊极点范围内的任意载荷训练运动员,都可以达到与用极点处载荷相同的效果。这项结果为在训练实践中使用简易仪器测量冲量极点载荷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测定输出冲量极点位置时,使用简易仪器可保证测量结果符合训练要求。还可以使用“黄金分割法”优化等测点,减少测算次数。此外还对使用最大动量训练法时运动量的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力量 运动训练 运动生物力学 动量 冲量
下载PDF
振动波方向影响肌肉振动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北湘 周瑾 +2 位作者 刘晓亚 李家发 戴玮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0-105,共6页
文章主要研究在不同振动波条件下对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影响。以33名大学男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方向振动波的条件下进行负重蹲实验。以三维影像与三维测力台同步测量系统采集跳深和负重蹲动作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以瑞士等速肌力测试系... 文章主要研究在不同振动波条件下对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影响。以33名大学男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方向振动波的条件下进行负重蹲实验。以三维影像与三维测力台同步测量系统采集跳深和负重蹲动作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以瑞士等速肌力测试系统采集膝关节在不同速度时向心、离心运动的肌力学数据。分析结果认为,振动波方向影响肌肉振动训练的效果。振动波方向与肌纤维纵轴之间趋向于垂直状态或形成较大角度时,振动波能够对肌肉产生较大的刺激。振动波与肌纤维的角度过小或成平行状态时,振动波对肌肉的刺激作用便相对较小。肌纤维受到与其呈大角度的振动波的作用时间越长,便越能对肌肉能力的增强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训练 肌肉力量 负重蹲 跳深 运动生物力学
下载PDF
影像测量数据在武术运动技术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北湘 杨啸原 +1 位作者 王冬梅 李威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66,共5页
以武术"旋风脚720度接马步"动作为研究实例,探索影像测量数据在武术技术分析中的应用问题。认为利用人体重心位移和速度曲线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划分武术技术动作阶段。利用速度数据结合人体质量、动作时间进行换算... 以武术"旋风脚720度接马步"动作为研究实例,探索影像测量数据在武术技术分析中的应用问题。认为利用人体重心位移和速度曲线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划分武术技术动作阶段。利用速度数据结合人体质量、动作时间进行换算,可以间接了解人体与地面间的受力状况,弥补测力受限的缺陷;利用关节角度数据可以准确分析武术运动员的动作姿态;首次提出利用头、四肢关节与人体重心之间的位置关系间接判断转动惯量的变化,可解决当前武术技术分析中对转动运动数据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技术分析 影像测量数据
下载PDF
振动频率影响肌肉力量振动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北湘 刘晓亚 戴玮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115,121,共6页
目的:通过对受试者采用不同振动频率进行附加振动的负重蹲训练,探讨振动频率对肌肉力量振动训练效果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大学男生30人为受试者,在振动台上进行不同振动频率的负重蹲训练。使用三维影像测量和测力台同步采集50cm跳深... 目的:通过对受试者采用不同振动频率进行附加振动的负重蹲训练,探讨振动频率对肌肉力量振动训练效果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大学男生30人为受试者,在振动台上进行不同振动频率的负重蹲训练。使用三维影像测量和测力台同步采集50cm跳深和负重蹲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使用瑞士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系统采集膝关节向心和离心收缩时的肌力指标。对实验前后两次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频组在跳深的净冲量、反跳时间和反跳高度等方面明显优于低频组;高频组在负重蹲的最大力值、蹬伸时间、冲量的改变幅度要优于低频组;高频组在肌力数据的力矩峰值和最大功率的增大幅度上也明显高于低频组。结论:较高振动频率(35-45Hz)更有利于促进下肢肌群超等长运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下肢伸肌群的向心工作能力以及能力储备,能够提高膝关节在离心和向心两种工作状态下的力矩峰值以及最大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训练 振动频率 肌肉力量 运动生物力学
下载PDF
抓支撑练习对训练抓举撑铃能力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北湘 龙望春 覃宪勋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57,共5页
根据抓举与抓支撑练习在前后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动作幅度、速度、力值等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认为抓支撑练习的训练作用主要表现在垂直方向促进撑铃能力上,而在前后方向训练抵抗倾倒力矩以及调节杠铃重心能力方面显得较弱。首次提出利用影... 根据抓举与抓支撑练习在前后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动作幅度、速度、力值等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认为抓支撑练习的训练作用主要表现在垂直方向促进撑铃能力上,而在前后方向训练抵抗倾倒力矩以及调节杠铃重心能力方面显得较弱。首次提出利用影像测量数据中足尖和足跟在前后方向的位置曲线围成的区域与"人/杠"重心曲线的关系来量化分析评价撑铃过程中前后方向的稳定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抓举 撑铃能力 抓支撑练习 运动生物力学
下载PDF
对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动力曲线及关节角度之探讨 被引量:31
9
作者 刘北湘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1-60,共10页
本研究利用日本Nac16HD高速摄影系统、日本Nac SPORTIA GP—2000型影片自动解析系统、瑞士KISTLER测力系统对10名男子排球运动员进行了原地纵跳、上步纵眺和跳深动作的实测,获得有关人体运动学指标和动力学指标。研究发现:人体踏跳蹬伸... 本研究利用日本Nac16HD高速摄影系统、日本Nac SPORTIA GP—2000型影片自动解析系统、瑞士KISTLER测力系统对10名男子排球运动员进行了原地纵跳、上步纵眺和跳深动作的实测,获得有关人体运动学指标和动力学指标。研究发现:人体踏跳蹬伸阶段动力曲线的形成与人体髋、膝、踝关节的运动状态有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对动力曲线的分析来判断运动员踏跳动作的合理性(即是否符合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并提出了理想的动力曲线所应具备的波形特征。还从对理想动力曲线的分析中提出了上述踏跳动作适宜的关节弯曲角度。本研究结果以期对训练实际中运动技术的诊断有一定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运动员 运动生物力学 弹跳力 关节角度 踏跳动作 男子排球运动员 蹬伸阶段 测力系统 膝关节 关节弯曲
下载PDF
振动波方向、频率对振动训练的影响 被引量:27
10
作者 刘北湘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87,共5页
研究不同方向的振动波、振动频率在振动训练中对肌肉力量的影响。通过对人体在负重蹲练习时附加不同振动方向、振动频率的振动刺激,测量训练前后等速肌力矩峰值、功率等指标。经对测量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水平方向和多维方向振动波的训练... 研究不同方向的振动波、振动频率在振动训练中对肌肉力量的影响。通过对人体在负重蹲练习时附加不同振动方向、振动频率的振动刺激,测量训练前后等速肌力矩峰值、功率等指标。经对测量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水平方向和多维方向振动波的训练效果要优于垂直方向;在15~45Hz振动频率范围内,振动训练的效果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振动训练采用水平或多维方向的振动波,以及振动频率大于30Hz时,可收到较好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训练 振动波 方向 频率 运动生物力学
下载PDF
振动训练对肌肉弹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北湘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59,共5页
目的:研究肌肉力量振动训练的主要作用目标,以加深对振动训练的认识。方法:通过人体对比实验(有附加振动和无附加振动的练习),分别测定人体下肢肌肉向心工作、离心工作和肌肉弹性成分利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有附加振动的练习在促进... 目的:研究肌肉力量振动训练的主要作用目标,以加深对振动训练的认识。方法:通过人体对比实验(有附加振动和无附加振动的练习),分别测定人体下肢肌肉向心工作、离心工作和肌肉弹性成分利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有附加振动的练习在促进肌肉离心工作及肌肉弹性成分利用能力方面,要明显优于无附加振动练习;在有附加振动练习中,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的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肌肉中的弹性成分是振动训练主要作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力量 振动训练 作用特征 运动生物力学
下载PDF
挺举技术分析中的主要特征点数据指标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北湘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95,共5页
通过对31例挺举技术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举重技术中的"近"、"快"、"低"、"准"技术原则,以及挺举技术中的"两次发力"、"下砸力"等重要技术特征的量化途径。结果发现这些以前... 通过对31例挺举技术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举重技术中的"近"、"快"、"低"、"准"技术原则,以及挺举技术中的"两次发力"、"下砸力"等重要技术特征的量化途径。结果发现这些以前停留在理论探讨或定性描述的问题,完全可以从杠铃重心、人体重心等主要特征点的运动学数据指标中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还提出了具体的量化及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举重 挺举技术分析
下载PDF
高抓及宽拉类练习对于训练抓举提铃能力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北湘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95,共5页
首次采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动作技术的方法,对高抓、宽速拉、宽硬拉等发展抓举提铃能力的练习动作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认为,这些练习动作在训练抓举提铃能力方面各有优势和缺陷,应根据训练对象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对练习动作进行有机组合... 首次采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动作技术的方法,对高抓、宽速拉、宽硬拉等发展抓举提铃能力的练习动作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认为,这些练习动作在训练抓举提铃能力方面各有优势和缺陷,应根据训练对象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对练习动作进行有机组合。还应该根据练习动作存在的缺陷对其进行优化,以及提出有针对性的练习要求,才能收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抓举 提铃能力 高抓练习 宽拉练习 运动生物力学
下载PDF
高翻及窄拉类练习对挺举提铃能力的训练作用分析
14
作者 刘北湘 周瑾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6-439,460,共5页
研究目的:了解举重训练中常用的高翻及窄拉类练习对挺举提铃的训练作用。研究方法:运用影像测量结合动力学测量,对高翻、窄速拉、窄硬拉等练习动作进行量化分析,重点研究了"人/杠"重心的运动轨迹和速度曲线,在对数据进行统计... 研究目的:了解举重训练中常用的高翻及窄拉类练习对挺举提铃的训练作用。研究方法:运用影像测量结合动力学测量,对高翻、窄速拉、窄硬拉等练习动作进行量化分析,重点研究了"人/杠"重心的运动轨迹和速度曲线,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典型实例进行数据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与结论:发现这3种练习动作对于挺举提铃训练具有不同的作用特征,而且受完成动作质量的影响。训练中应将这些特征与训练目标相结合有针对性的进行安排,并且要有练习要求,才能较好的达到训练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挺举 提铃能力 高翻 窄拉 运动生物力学
下载PDF
运动技术录像解析教学实验软件的开发
15
作者 刘北湘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21-123,共3页
运动技术录像解析是运动技术分析中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体育专业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重要知识技能。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与教学配套的相关实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和推广。为适用教学和实验的需要,改善当前的教学条件,作者设... 运动技术录像解析是运动技术分析中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体育专业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重要知识技能。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与教学配套的相关实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和推广。为适用教学和实验的需要,改善当前的教学条件,作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可用于运动技术录像解析教学实验的辅助软件。软件经实际使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是对这个软件的情况进行介绍,希望能得到同行的关注和见解。这个软件的意义并不在于理论上,而在于它的新型实用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教学 录像解析 软件
下载PDF
人体转动惯量测试方法与中国人体惯性参数测定的必要性
16
作者 刘北湘 《四川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6,23,共4页
研究人体的运动规律必然要涉及到人体的惯性参数。这些参数主要包括人体各环节的重量、重心位置,转动惯量等等。由于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体具有三个特点:非匀质体、非规则体,又是在研究中不能被损伤的活体。因此,对人体基本惯性参数的研究... 研究人体的运动规律必然要涉及到人体的惯性参数。这些参数主要包括人体各环节的重量、重心位置,转动惯量等等。由于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体具有三个特点:非匀质体、非规则体,又是在研究中不能被损伤的活体。因此,对人体基本惯性参数的研究远不象规则、匀质的机械部件那样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参数 测试方法 重心位置 扭摆法 运动规律 摆动周期 部件组合 数学模型法 运动生物力学 理论力学
下载PDF
四川省高等教育软件资源建设问题调查分析
17
作者 刘北湘 《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2009年第8期4-6,共3页
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奖、科研立项及科研论文是推动高等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活动,文章以这些问题作为观测点考察了四川省“高等教育软件资源”建设情况。作者认为只有重视在这些活动中加强教育软件资源的工作,才能有效促进高等教... 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奖、科研立项及科研论文是推动高等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活动,文章以这些问题作为观测点考察了四川省“高等教育软件资源”建设情况。作者认为只有重视在这些活动中加强教育软件资源的工作,才能有效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高等教育 软件资源
下载PDF
弓步刺进攻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周继和 石玉琴 +6 位作者 金玉秀 舒建平 刘北湘 高善芬 古福明 陈松 文国刚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2-77,共6页
在击剑比赛中,为了战胜对手,所采用的各种技战术都要通过步法配合出剑来达到进攻的目的。我们统计第六届全运会78场花剑和重剑决赛录相,运动员采用弓步刺进攻(包括原地弓步刺、向前一步接弓步刺、跃步接弓步刺)占总出剑数的68... 在击剑比赛中,为了战胜对手,所采用的各种技战术都要通过步法配合出剑来达到进攻的目的。我们统计第六届全运会78场花剑和重剑决赛录相,运动员采用弓步刺进攻(包括原地弓步刺、向前一步接弓步刺、跃步接弓步刺)占总出剑数的68%,并且弓步进攻刺中的比例也高,占58%。中国女花竞技能力曾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准,个人曾获奥运会冠军,团体也进入八强。因此,对中国优秀女花运动员的弓步刺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为今后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意见是十分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击剑 生物力学 弓步刺
下载PDF
运动生物力学教材体系新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玉琴 周继和 +4 位作者 古福明 刘北湘 李齐茹 陈松 高善芬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前国内使用的大多数教材的内容、体系不能充分反映国内外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水平。为此,对运动生物力学教材体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作了一些调查与探索,将收集到的全部教材,按其构成比进行归类,将现有教材体系简化为三种基本模... 】目前国内使用的大多数教材的内容、体系不能充分反映国内外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水平。为此,对运动生物力学教材体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作了一些调查与探索,将收集到的全部教材,按其构成比进行归类,将现有教材体系简化为三种基本模式,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体运动链的基本运动及其组合为主体研究对象的教材体系。它可以较好地克服上述三种模式的不足,突出学科特点、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学生分析运动技术等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体系 模式 运动生物力学 人体运动链
下载PDF
不同组合模式下全身垂直振动波在人体中的传递特征及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茜 刘北湘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7-302,共6页
目的:探讨振动波从平台沿人体肢段的转移规律,从而评估全身振动(WBV)训练的潜在风险,为进一步预防训练伤害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17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运动员参与本研究,接受7种频率及2种振幅等共计14种组合模式下全身垂直振动刺... 目的:探讨振动波从平台沿人体肢段的转移规律,从而评估全身振动(WBV)训练的潜在风险,为进一步预防训练伤害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17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运动员参与本研究,接受7种频率及2种振幅等共计14种组合模式下全身垂直振动刺激,并通过三轴加速度计及Borg主观用力感知量表获取受试者身体主要肢段的相关运动学及心理学参数.结果:(1)影响振动波传递比、主观感知强度及身体反应的关键因素是频率,振幅几乎对传递比不产生影响;(2)从平台传人人体振动波主要靠膝、髋关节进行减振,以避免振动传递到上半身与头顶部,但膝关节在振频率范围13~17 Hz之间可能产生共振而无法实现膝关节减振效果;(3)低频率(≤13 Hz)下,人体头、上肢、躯干及下肢的强度感知差异不明显,中等频率(17~21Hz)则有明显改变,而≥25 Hz时,受试者下肢振动强度接近极限.结论:全身振动为避免振动刺激频率在人体共振范围内,应考虑降低振幅,同时将频率提高到20 Hz以上,这样既可以避免损伤危险,又能达到预期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刺激 传递比 风险评估 Borg量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