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生成逻辑、内涵阐释与实现方略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华军 张一辰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4,共13页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是实现“双碳”目标愿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立足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深刻阐明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生成逻辑;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要求,系统阐释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深刻内涵;围绕协同推进减...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是实现“双碳”目标愿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立足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深刻阐明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生成逻辑;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要求,系统阐释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深刻内涵;围绕协同推进减污降碳的现实挑战,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实现方略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对环境污染物和碳排放同根同源同过程特性的系统性认识、中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开展为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创造了坚实的实现基础。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源自协同学理论与国际绿色低碳发展实践的结合,其核心在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以兼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解决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增加经济增长绿色动能,全面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益。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须切实健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制度、培育拓展生态环境市场、推动减污降碳科技协同创新,建设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体系,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减污降碳 协同治理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时代十年中国绿色发展之路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华军 吴倩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该研究基于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总结回顾了新时代十年中国的绿色发展历程;从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生态环境质量、经济绿色转...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该研究基于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总结回顾了新时代十年中国的绿色发展历程;从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生态环境质量、经济绿色转型、绿色低碳生活、全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出发,直观展示了新时代十年中国的绿色发展成效;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和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为导向,提出新征程上深入推动绿色发展的优化路径。绿色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懈探索下形成的全新发展模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其内涵包括经济“绿色化”和绿色“经济化”两个方面,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的十年间,中国多措并举完善治理制度、多维联动推动环境共治、科学有力实施治理手段、多管齐下提高治理效能,成功探索出了一条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新时代十年来,中国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全局性改善,经济绿色转型取得重要进展,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风尚,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把握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征程上继续推动绿色发展,必须切实增强系统观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形成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机制,正确处理5个重大关系,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推动中国绿色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绿色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新时代十年中国粮食安全之路——历程回顾、成效评估与路径展望
3
作者 刘华军 丁晓晓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7,共14页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确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聚焦新时代十年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阶段,围绕中国粮食安全的实践历程与重大成就,完整展现新时代十年中国粮食安全之路的发展全貌;结合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确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聚焦新时代十年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阶段,围绕中国粮食安全的实践历程与重大成就,完整展现新时代十年中国粮食安全之路的发展全貌;结合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系统展望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可行路径。研究发现,新时代十年,中国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累计建成十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了7.9%,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以刷新千亿斤粮食新纪录并连续八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佳绩书写了新时代保障粮食安全的伟大实践。新征程上,中国应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质量监管、全力推进大豆抢种扩面、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为农业强国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新时代十年 粮食安全 农业强国
下载PDF
中国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距及其双维分解
4
作者 刘华军 孙东旭 邵明吉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8,共12页
从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居环境和生活保障四个方面界定了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尼系数双维分解方法对中国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距及其来源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口城镇化高质... 从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居环境和生活保障四个方面界定了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尼系数双维分解方法对中国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距及其来源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稳健上升趋势,且具有显著的空间差距特征。样本考察期内,中国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距逐年递减,区域协调性不断上升。区域维度下,总体差距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距。指标构成维度下,总体差距主要来源于人口结构差距。区域和指标构成双重维度下,总体差距主要来源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口结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高质量发展 新型城镇化 空间差距 基尼系数双维分解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簇拓扑控制算法研究
5
作者 刘华军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4年第4期150-153,共4页
在层次型分簇拓扑控制算法的基础上,提出非均匀分簇EBUC的拓扑控制算法,建立无线传感网络内的多个非均匀节点簇,设置靠近基站的簇规模更小、远离基站的簇规模更大,同时合理选择簇首节点、设置节点非均匀竞争半径,采取簇间多跳路由机制,... 在层次型分簇拓扑控制算法的基础上,提出非均匀分簇EBUC的拓扑控制算法,建立无线传感网络内的多个非均匀节点簇,设置靠近基站的簇规模更小、远离基站的簇规模更大,同时合理选择簇首节点、设置节点非均匀竞争半径,采取簇间多跳路由机制,使能量水平较高的节点选择基站附近能量高的节点进行数据转发,以最大程度节省网络能量、延长网络生命期。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其他算法而言,分簇拓扑控制算法的节点簇拓扑稳定性、能耗均衡性更加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分簇拓扑控制算法 多跳路由 能量均衡控制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数实融合发展之路——历程回顾、成效评估与路径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谦 王精辉 刘华军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新时代数实融合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和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新动能。文章基于技术和产业创新的视角,总结回顾新时代十年中国数实融合发展的实践历程,从新型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方面直观展现新时代... 新时代数实融合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和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新动能。文章基于技术和产业创新的视角,总结回顾新时代十年中国数实融合发展的实践历程,从新型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方面直观展现新时代十年中国数实融合发展的显著成效。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的十年间,中国成功探索出一条数字与实体彼此叠加、互为补充的数实融合发展之路,但在要素体系、产业应用及主体培育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新时代新征程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数实融合的可行路径在于全面完善数据要素的制度体系,打造平台场景双驱动模式,缩小技术创新应用的产业差异,发挥新型实体企业在实践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高质量发展 实践历程 成效评估
下载PDF
船舶压载水复合集成化处理系统研究
7
作者 刘华军 张加胜 《船电技术》 2024年第6期38-40,共3页
为提高船舶运营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文章首先探讨了传统系统面临的微生物入侵、海洋污染、运行压力和系统复杂等问题,明确了这些挑战对生态系统和渔业的负面影响。接着详细介绍了新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以及系统优化带来的创新... 为提高船舶运营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文章首先探讨了传统系统面临的微生物入侵、海洋污染、运行压力和系统复杂等问题,明确了这些挑战对生态系统和渔业的负面影响。接着详细介绍了新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以及系统优化带来的创新性,该新系统设计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减轻了环境负担,还提高了压载水处理的整体性能,为船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压载水复合 集成化处理系统
下载PDF
基于频率域可分离卷积的遥感图像道路分割方法
8
作者 赵金鼎 王彩玲 刘华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2-450,共9页
遥感图像中分割道路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以前大多数方法都依赖于卷积神经网络,但这些网络模型很难捕获长距离的特征信息。以全局视野著称的注意力机制却拥有着较高的计算负担。频域下的卷积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长范围特征捕捉机制,并... 遥感图像中分割道路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以前大多数方法都依赖于卷积神经网络,但这些网络模型很难捕获长距离的特征信息。以全局视野著称的注意力机制却拥有着较高的计算负担。频域下的卷积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长范围特征捕捉机制,并且可以通过引入非对称卷积结构实现低代价的计算成本。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图像的道路分割网络模型——轻量级可分离傅里叶滤波U形网络(LSFU-Net)。LSFU-Net整体采用了经典U-Net模型的结构,并由频域特征提取块作为基本模块组成。频域特征提取块中主要采用了可分离复数卷积,其实现了模型参数量压缩和模型特征提取能力增强。在马萨诸塞州道路数据集上和DeepGlobe道路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LSFU-Net在较小的参数量下,表现出了优异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分离复数卷积 遥感 道路分割 频率域
下载PDF
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量化评估研究——基于边际减排成本视角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华军 郭立祥 乔列成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33,共15页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求。受范围经济的启发,本文基于边际减排成本视角构造一种新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量化评估方法,运用该方法对我国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2006—2...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求。受范围经济的启发,本文基于边际减排成本视角构造一种新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量化评估方法,运用该方法对我国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2006—2018年间,我国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年均增长2.6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提升更加明显,2012—2018年间,年均增长4.41%。在生态优先、降碳优先和能源革命3种情形下,我国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提升空间可达到29%~43%。本文为量化评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提供了方法论支撑,为“十四五”时期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协同效应 边际减排成本 量化评估
下载PDF
新时代10年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之路:历程回顾、成效评估与路径展望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华军 张一辰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27,共12页
绿色金融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中国以完善顶层设计和建设市场体系为发展核心,以金融创新为重要手段,多措并举推进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探索出一条紧跟绿色发展实... 绿色金融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中国以完善顶层设计和建设市场体系为发展核心,以金融创新为重要手段,多措并举推进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探索出一条紧跟绿色发展实践步伐、高效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绿色金融发展之路,为推动国际绿色金融模式创新和全球绿色金融发展进程贡献了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新时代10年来,绿色信贷规模保持高速增长,绿色债券市场体量迅速扩张,绿色保险险种创新不断,绿色基金深度参与绿色投资实践,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稳中有进,中国绿色金融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全球的重大转变。面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从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法制建设、鼓励产品服务创新、完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发展金融科技等方面对新征程上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提出路径展望,以期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发展 新时代10年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新时代的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之路——历程回顾、成效评估与路径展望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华军 邵明吉 郭立祥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6-79,共14页
大气污染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的十年间,中国政府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坚决向大气污染宣战,成功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尽责、公众参... 大气污染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的十年间,中国政府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坚决向大气污染宣战,成功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尽责、公众参与”的中国特色大气污染治理之路。新时代十年,从“大气国十条”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再到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中国的大气污染治理不断走向深入。新时代十年,中国的大气污染治理取得重大进展,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空气质量达标率不断提高,区域性污染问题基本解决,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空气质量等级正逐步向高水平收敛。“十四五”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大气污染治理进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新阶段,亟须加快构建协同推进体制机制为新时期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推动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之路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党的二十大 大气污染 治理成效
下载PDF
船舶水位监测预警装置研究
12
作者 张加胜 刘华军 《船电技术》 2024年第5期67-69,共3页
本文阐述了水位监测在水域运输和作业中的重要性,传统船舶水位监测技术及其限制。描述了本装置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点,并详细介绍了该装置监测结构、预警系统等各部分的结构及系统设计。该装置克服了传统方法的限制,提供了更高精度和可靠... 本文阐述了水位监测在水域运输和作业中的重要性,传统船舶水位监测技术及其限制。描述了本装置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点,并详细介绍了该装置监测结构、预警系统等各部分的结构及系统设计。该装置克服了传统方法的限制,提供了更高精度和可靠性的水位监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水位监测预警装置 研究
下载PDF
中国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与分布动态演进趋势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华军 丁晓晓 孙东旭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49,共18页
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是共同富裕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2014—2020年中国居民收入省级数据,直观展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本特征和空间格局,深入解析中国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与分布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收入空间分布不均衡,... 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是共同富裕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2014—2020年中国居民收入省级数据,直观展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本特征和空间格局,深入解析中国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与分布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收入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南北倒U型”的分布态势;基尼系数双维分解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地区差距总体呈收敛趋势,区域间的工资性收入差距是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居民收入增长势头强劲,相邻省份间存在正空间相关性。研究结论为新时期有的放矢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对于改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收入 空间格局 地区差距 分布动态演进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新时代十年中国网络强国建设之路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华军 张昊天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19,共15页
网络强国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和实现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聚焦新时代十年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阶段,回顾中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实践历程,客观评估中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发展成效,提出新征程上深入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可行路径。研... 网络强国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和实现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聚焦新时代十年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阶段,回顾中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实践历程,客观评估中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发展成效,提出新征程上深入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可行路径。研究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中国在网信基础设施建设、网信技术研发、网络安全防护、数字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共同发力,走出了一条统筹兼顾发展与安全的网络强国建设之路。新时代十年来,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网信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强化,互联网发展指数得分攀升至世界第二。新征程上,为深入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中国需要持续缩小城乡区域间“数字鸿沟”,增强网信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强国 新时代十年 党的二十大 网络安全
下载PDF
中日韩大气污染的空间交互影响研究
15
作者 刘华军 郭立祥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72-1679,共8页
基于2015—2019年地面监测PM_(2.5)逐日时间序列数据,在信息流的视角下,采用大数据因果推断技术—转移熵方法,识别了中日韩大气污染的空间交互影响。研究发现:①中日韩大气污染存在复杂的空间交互影响,呈现出非常强的“你中有我、我中... 基于2015—2019年地面监测PM_(2.5)逐日时间序列数据,在信息流的视角下,采用大数据因果推断技术—转移熵方法,识别了中日韩大气污染的空间交互影响。研究发现:①中日韩大气污染存在复杂的空间交互影响,呈现出非常强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特征,推动大气污染合作治理成为中日韩三国在大气污染领域开展合作的迫切要求。②中日韩大气污染的空间交互影响联系日益紧密,理论上样本城市两两之间存在着870个传导关系,2015—2019年,强传导关系数量由12个增加至23个,弱传导关系数量则由662个减少至625个。③中日韩大气污染的空间交互影响强度不断攀升,由2015年的6.12 bits提高至2019年的7.66 bits。国家间大气污染的空间交互影响是主要来源,平均贡献率达到5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空间交互影响 转移熵 信息流 中日韩
下载PDF
船舶杂散电流腐蚀问题及其防护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华军 《船电技术》 2023年第10期61-63,66,共4页
在船舶和海洋工程中,有许多常见的腐蚀问题,尤其是杂散型电流的侵蚀。杂散电流的侵蚀一直是世界各国船舶工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无论是造船业比较发达的日本、欧洲等国,还是一些落后的国家,都存在着腐蚀问题,给造船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船舶和海洋工程中,有许多常见的腐蚀问题,尤其是杂散型电流的侵蚀。杂散电流的侵蚀一直是世界各国船舶工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无论是造船业比较发达的日本、欧洲等国,还是一些落后的国家,都存在着腐蚀问题,给造船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船舶中杂散电流产生的原因,介绍了船舶腐蚀的类型和特征原理,然后对杂散电流腐蚀的防护方法展开研究,最后分析得出:目前船舶杂散电流腐蚀主要是在船上进行焊接作业造成的,采用双线路供电焊接方法、焊机上船方法、牺牲阳极排流方法、排流导线等方法可以避免或减少杂散电流对船体的侵蚀,也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效果,对于船舶的防腐蚀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杂散电流腐蚀 防护措施
下载PDF
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17
作者 刘华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0085-0088,共4页
在全球水资源日益匮乏和农业用水需求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推行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显得尤为关键,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微型灌溉、滴水灌溉以及喷洒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所展现的实际效果进行了细致评价。对比分析表明,高效用水技术在各类作物... 在全球水资源日益匮乏和农业用水需求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推行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显得尤为关键,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微型灌溉、滴水灌溉以及喷洒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所展现的实际效果进行了细致评价。对比分析表明,高效用水技术在各类作物和各个区域应用后,灌溉成效大幅提升,水资源无效消耗显著减少,从而推动了农产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采用精密灌溉技术,在节省水资源和增加产量上凸显其优异效果,特别适宜于那些气候干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地区的农作生产中使用,采用此类先进技术手段,有利于减轻土壤盐碱化水平,进而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节水灌溉 微灌 滴灌 喷灌 农业可持续性
下载PDF
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18
作者 刘华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0045-0048,共4页
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细致分析了当前全球面临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其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广泛影响,从而凸显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一系列创新且实用的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技术,涵盖... 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细致分析了当前全球面临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其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广泛影响,从而凸显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一系列创新且实用的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技术,涵盖了物理、生物和化学的综合治理方法。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研究旨在提供针对水利工程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不仅有助于改善和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还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平衡的长期维护。这些成果预期将对水利工程的未来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水利工程 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大跨度型钢混凝土转换梁施工技术分析
19
作者 刘华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0009-0012,共4页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结构需要,通常会设置转换层,转换层受力结构会有一定的改变,并且还要用到转换梁。从这个角度来说,转换梁的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了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也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针对型钢转换梁施工技术在...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结构需要,通常会设置转换层,转换层受力结构会有一定的改变,并且还要用到转换梁。从这个角度来说,转换梁的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了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也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针对型钢转换梁施工技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探讨了多种施工技术的实践策略。文章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转换梁 施工技术 施工工艺
下载PDF
基于城市群视角的中国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传松 刘华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4-142,共9页
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南北分化的新情况,南北差距日益成为新的关注点。参照传统的南北区域划分自然地理标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的新变化,文章提出以秦岭―淮河线为中国南北分界线,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9个城市群... 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南北分化的新情况,南北差距日益成为新的关注点。参照传统的南北区域划分自然地理标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的新变化,文章提出以秦岭―淮河线为中国南北分界线,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9个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以城市群中心城市位于秦岭―淮河线南北作为划分依据的南北区域划分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分别以GDP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反映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的总量指标和质量指标,运用泰尔指数实证研究2010—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南北差距水平,分析南北经济差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实现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南北方经济总量均保持增长态势,但经济总量增速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南方经济总量高于北方,且南北经济总量差距逐年扩大。南北方经济发展质量及增速均波动上升,质量差距表现出阶段性特征,总体上呈现收敛趋势。(2)中国南北方经济发展总量的总体差距大于经济发展质量的总体差距,但总量总体差距趋于缩小,质量总体差距趋于扩大。南方经济总量的差距高于北方,北方经济发展质量的差距高于南方。(3)南北方城市群内部差距对南北经济总量差距和质量差距的贡献均最大,其次是城市群间差距和南北间差距。(4)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过程是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创新水平、市场活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最后,围绕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驱动、人力资本投入、城市群协同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中国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南北差距 区域协调 泰尔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