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血管球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卫硕 蒋建伟 +4 位作者 黄山 黄仁鹏 康苏娅 丘佳明 郭凌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67-1370,共4页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glomus tumors,G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8例胃GT活检及手术标本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胃GT中男女性各4例...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glomus tumors,G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8例胃GT活检及手术标本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胃GT中男女性各4例,患者年龄34~60岁,中位年龄53岁,发生于胃窦4例,胃体3例,胃底1例。6例为良性,2例为恶性潜能未定。眼观:肿瘤最大径1.5~3.0 cm,平均2.1 cm,切面灰白色,实性。镜检: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一致,核圆形、居中,染色质细腻,核分裂象少见,围绕血管呈实性巢团状或血管外皮瘤样排列。肿瘤位于黏膜下或固有肌层间,1例侵犯胃壁全层。免疫表型:8例肿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和SMA,3例表达Calponin,4例部分或局灶表达Syn,Ki-67增殖指数2%~15%。随访时间3~122个月,患者均存活,无复发。结论GT是胃部少见肿瘤,应与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道间质瘤等鉴别;绝大多数胃GT预后良好,但仍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管球瘤 诊断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卫硕 蒋建伟 惠国帧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此罕见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神经垂体GCT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中男1例,女2例,年龄41~66岁。肿瘤由致密排列的多角形或圆形细胞构... 目的探讨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此罕见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神经垂体GCT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中男1例,女2例,年龄41~66岁。肿瘤由致密排列的多角形或圆形细胞构成,胞浆丰富,略嗜酸呈细颗粒状,无坏死及核分裂象。瘤细胞表达酸性钙链接蛋白S-100(3/3)、细胞表面糖蛋白CD56(2/3)、波形蛋白(Vimentin,2/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1/3),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约1%~5%。肿瘤细胞过碘酸雪夫氏(PAS)染色(+)。随访3例患者,均存活。结论神经垂体GCT非常罕见,对于鞍区发生的肿瘤,术前应考虑到神经垂体GCT的可能,以免误诊和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垂体 颗粒细胞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及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卫硕 高思海 +1 位作者 王敏 敖启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7-591,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突变检测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CR-SSCP分析技术,检测69例原发性NSCLC患者血浆(手术前、后)及对应新鲜肺肿瘤组织中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以15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及血浆...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突变检测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CR-SSCP分析技术,检测69例原发性NSCLC患者血浆(手术前、后)及对应新鲜肺肿瘤组织中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以15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及血浆、5例健康献血员血浆作对照。并同时对相应的组织病理切片进行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NSCLC患者血浆(术前)和对应肿瘤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8%(26/69例)、54%(37/69例),其共同检出率达54%(20/37例);而对照组肺良性病变及健康人血浆中均未检出该基因突变。术后血浆中p53突变率明显低于术前,仅7例(10%)检测到p53突变,包括Ⅲ期3例,Ⅳ期4例,多为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免疫组化染色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4%(44/69例),PCR-SSCP分析与免疫组化染色两种方法检测符合率为81%(56/69例)。NSCLC患者血浆(术前)中p53基因突变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该基因的突变及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病理分型、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53基因突变在NSCLC患者血浆与原发肿瘤组织中有较高的一致性和检出率,且其改变与NSCLC临床分期和转移相关;监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中p53突变具有一定意义,通过检测外周血中p53基因的改变可能对肺癌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术后追踪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突变 P53基因 血浆
下载PDF
苏州地区146例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流行病学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高欣 许春舫 +1 位作者 郭凌川 刘卫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2013年确诊的消化系统NEN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与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同期检出消化系统NEN患者146...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2013年确诊的消化系统NEN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与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同期检出消化系统NEN患者146例,总检出率为0.09%,其中男78例、女68例;发病年龄(54.13±15.30)岁,其中60~69岁占28.77%(42例);病变部位以胃(30.14%)和直肠(28.08%)最为常见,其中男性多发部位依次为胃、直肠和食管,女性依次为直肠、胃和胰腺;病理分型为神经内分泌瘤(NET)63例,神经内分泌癌(NEC)78例,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5例;嗜铬蛋白A(Cg A)染色阳性率77.10%,突触素(SYN)染色阳性率95.62%,Cg A联合SYN染色阳性率99.17%。结论 2009~2013年苏州地区消化系统NEN检出率逐年上升,60~69岁高发,病变部位以胃和直肠(28.08%)最为常见,Cg A与SYN联合检测可以提高NEN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流行病学 临床病理特点 嗜铬蛋白A 突触素
下载PDF
胰腺浆液性微囊性腺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干文娟 杨玲 +3 位作者 邓敏 黄山 刘卫硕 郭凌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微囊性腺瘤(serous microcystic adenoma of pancreas,SMAP)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对11例SMAP进行检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例SMAP患者均为女...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微囊性腺瘤(serous microcystic adenoma of pancreas,SMAP)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对11例SMAP进行检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例SMAP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41~68岁,平均55岁,伴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消瘦等临床症状。肿物位于胰腺头部5例(45.5%)。11例SMAP中10例为单发,1例为多发,肿瘤界清,切面呈蜂窝状。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一的小囊构成,囊壁内衬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胞质透亮,细胞核小、无异型。免疫表型:11例SMAP均表达CK、CK7、CK18、CK19、EMA,3例表达NSE、α-ACT,Cg A、Syn、vimentin、TG、Calretinin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D2-40、CD34血管阳性,二者在肿瘤细胞中阴性。结论 SMAP是一种少见的胰腺良性肿瘤,需与胰腺寡囊型囊腺瘤、假性囊肿、黏液性囊腺瘤、淋巴管瘤和毛细血管瘤、间皮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浆液性微囊性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脾血管肉瘤的CT和超声及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蒋诚诚 滕跃 +2 位作者 董凤林 刘卫硕 李勇刚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血管肉瘤(PSA)的超声、CT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5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PSA的临床、CT及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7例PSA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分为3型,Ⅰ型为单发病灶(n=1),CT平扫...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血管肉瘤(PSA)的超声、CT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5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PSA的临床、CT及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7例PSA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分为3型,Ⅰ型为单发病灶(n=1),CT平扫呈类圆形稍低密度灶,增强扫描边缘强化;脾脏病灶超声呈类圆形低回声。Ⅱ型为多发、分离病灶(n=5),其中平扫4例表现为稍低密度,其中3例超声检查,1例表现为低回声、回声不均,1例病灶表现为高低混杂回声,1例未发现明确病灶,增强CT扫描4例为边缘强化,1例表现为结节状强化。Ⅲ型为弥漫性病变(n=1),平扫为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稍低密度,增强部分边缘强化,部分结节状强化;超声表现为脾大,回声粗。病理表现4例为弥漫性、不典型的血管内皮细胞蜂窝状或海绵状排列,2例镜下见裂隙血管及乳头状结构,1例表现为纺锤状的内皮细胞增殖排列形成血管间隙。结论:PSA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及病理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认识其影像学及病理特征对减少误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血浆游离FHIT基因杂合性缺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
7
作者 王敏 徐钏铭 +2 位作者 黄磊 刘卫硕 敖启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9-253,共5页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浆及组织中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的特点,检测血浆游离FHIT基因的LOH在NSCLC研究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浆及组织中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的特点,检测血浆游离FHIT基因的LOH在NSCLC研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银染法检测69例NSCLC患者(手术前、后)血浆和新鲜癌组织标本中FHIT基因的3个微卫星位点D3S1300、D3S1234、D3S4103的LOH,并进行比较;1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静脉血、组织标本及5例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标本作对照。对应的组织病理切片进行FHIT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SCLC患者术前血浆和组织FHIT基因的3个微卫星位点上LOH阳性率分别为53.6%(37/69例)、72.5%(50/69例),其共同检出率达74.0%(37/50例)。肺良性病变及健康人血浆中未检出该基因突变,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FHIT基因LOH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相比,血浆更易检测到FHIT基因的LO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患者术前血浆FHIT基因LOH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同一患者血浆FHIT基因的LOH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在78.3%(54/69)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检测出FHIT蛋白表达缺失,而在FHIT蛋白表达缺失的54例肿瘤组织中,有39例患者血浆FHIT基因存在1个或2个上述微卫星位点的LOH。结论NSCLC患者血浆与肿瘤组织中FHIT基因LOH有较高的一致性变化;LOH可能是NSCLC肿瘤组织FHIT蛋白表达下调的重要机制之一,血浆FHIT基因的LOH检测对于评估肺癌的预后、转移具有潜在的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合性缺失 游离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血浆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膀胱小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倩倩 黄仁鹏 +2 位作者 黄山 刘卫硕 郭凌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Sm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膀胱Sm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膀胱SmCC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7~85岁,中位年龄66岁,平均年龄66岁... 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Sm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膀胱Sm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膀胱SmCC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7~85岁,中位年龄66岁,平均年龄66岁。临床表现:3例为无痛性肉眼血尿,1例尿频、尿急伴排尿困难。影像学表现:CT及超声检查示膀胱壁软组织密度影或异常回声,膀胱壁不规则增厚。膀胱镜下观察多为菜花样、乳头状肿物,广基,多灶。镜检:3例伴高级别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1例为单纯的SmCC,SmCC成分示胞核为致密深染的圆形、卵圆形,核分裂多见,染色质细颗粒状,缺乏显著核仁,胞质稀少,肿瘤凝固性坏死常见,肿瘤细胞片状、巢状分布;UC成分分化差,核深染,胞质少,呈巢状分布。免疫表型:SmCC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gA、Syn及CD56弥漫阳性,Ki-67增殖指数高;UC中CK弥漫强阳性,部分CK20及CK5/6阳性。4例随访4~36个月,3例患者健存,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物摘除术,术后1个月内死亡。结论膀胱SmCC高度恶性,且多伴膀胱UC,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患者预后差,确诊依赖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小细胞癌 尿路上皮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34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伴浸润的临床病理分析
9
作者 邹子归 周晋星 +3 位作者 黄山 王玉红 刘卫硕 黄仁鹏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528-531,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实性乳头状癌(SPC)伴浸润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SPC伴浸润患者的影像学、病理形态学资料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2~87岁,平均69岁.21例发生于右... 目的探讨实性乳头状癌(SPC)伴浸润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SPC伴浸润患者的影像学、病理形态学资料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2~87岁,平均69岁.21例发生于右乳,13例发生于左乳.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乳头溢血、溢液及乳房胀痛.肿瘤最大径0.6~14.0 cm,组织学表现为大小不一的实性膨胀性结节,结节内可见纤维血管轴心,部分病例可见明显细胞外黏液,伴黏液湖形成,肿瘤细胞较一致,细胞核轻度或中度异型,核染色质细,较淡染,核仁不明显.免疫组化显示ER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阳性,PR阳性表达率85.3%,Syn阳性表达率67.6%,CgA阳性表达率32.4%,肌上皮标记P63、CD10、Calponin均出现缺失.结论SPC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呈惰性生物学行为,其形态学和免疫表型都具有独特的特征.SPC好发于老年女性,无论是否伴有浸润,预后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性乳头状癌 实性乳头状癌伴浸润 乳腺肿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与HER-2过表达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对比研究
10
作者 祝敏圣 刘卫硕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70-473,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与人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一2018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3例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其中TNBC84例,HER2过表达乳腺... 目的对比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与人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一2018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3例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其中TNBC84例,HER2过表达乳腺癌7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TNBC组中肿瘤直径cm者占91.67%,组织学分级Ⅲ级者占72.62%,远处转移占14.29%;HER-2过表达乳腺癌组的肿瘤直径≥2cm者占79.75%,组织学分级Ⅲ级者占50.63%,远处转移占5.0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BC较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肿瘤体积更大,组织学分级更高,更容易复发及远处转移,而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腋窝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HER.2过表达乳腺癌 病理特征
下载PDF
垂体腺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卫硕 蒋建伟 +1 位作者 朱明清 惠国桢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9-465,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垂体腺瘤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3月至2016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共215例,同期纳入9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垂体腺瘤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3月至2016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共215例,同期纳入9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简称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分型的垂体腺瘤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的CD3^(+)、CD3^(+)CD4^(+)、CD3^(+)CD8^(+)、CD3^(+)CD25^(+)、CD3^(+)CD69^(+)、CD3^(+)HLA^(-)DR^(+)、CD3-HLA^(-)DR^(+)和CD3-CD(16^(+)56)^(+)(即NK)淋巴细胞的占比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探讨垂体腺瘤患者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占比与其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在总体垂体腺瘤组(215例)中,外周血中的CD3^(+)细胞占比较对照组降低,而CD3^(+)CD25^(+)、CD3^(+)HLA^(-)DR^(+)细胞占比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1)无功能腺瘤患者外周血中CD3^(+)细胞的占比降低,而CD3^(+)CD25^(+)和CD3^(+)HLA^(-)DR^(+)细胞的占比升高(均P<0.05);(2)生长激素(GH)腺瘤和催乳素(PRL)腺瘤患者的CD3^(+)CD8^(+)、CD3^(+)CD25^(+)及CD3^(+)HLA^(-)DR^(+)细胞的占比均升高,而NK细胞的占比下降(均P<0.05);(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患者的CD3^(+)CD4^(+)细胞、NK细胞的占比均下降,而CD3^(+)CD8^(+)、CD3^(+)CD25^(+)、CD3^(+)CD69^(+)及CD3^(+)HLA^(-)DR^(+)细胞的占比均升高(均P<0.05)。基于2017版垂体腺瘤分类标准分型的GH细胞腺瘤、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裸细胞腺瘤患者外周血中CD3^(+)细胞的占比均较对照组下降(均P<0.05);GH细胞腺瘤、ACTH细胞腺瘤、多激素和双激素细胞腺瘤患者的NK细胞占比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GH细胞腺瘤、PRL细胞腺瘤、ACTH细胞腺瘤、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裸细胞腺瘤、多激素和双激素细胞腺瘤患者的CD3^(+)CD25^(+)及CD3^(+)HLA^(-)DR^(+)细胞占比均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在PRL细胞腺瘤、多激素和双激素细胞腺瘤组中,CD3-HLA^(-)DR^(+)细胞占比较对照组降低(P<0.05)。垂体巨腺瘤组(肿瘤最大径>4 cm)患者CD3^(+)细胞的占比低于大腺瘤组(1~4 cm)和微腺瘤组(<1 cm)(均P<0.05)。与非侵袭组相比,侵袭组CD3^(+)细胞的占比降低,而CD3^(+)CD25^(+)细胞的占比升高(均P<0.05);复发性垂体腺瘤患者的NK细胞占比低于原发性垂体腺瘤患者(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垂体腺瘤患者均存在免疫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或NK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垂体腺瘤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可能与肿瘤的负荷、侵袭性以及是否为复发性肿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 细胞 自然杀伤T细胞
原文传递
垂体腺瘤细胞形态变化及Ki-67、MMP-9蛋白表达与肿瘤侵袭性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玉双 惠国桢 +5 位作者 李向东 惠品晶 刘卫硕 康苏娅 毛棣华 刘振延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研究侵袭性垂体腺瘤病理形态学变化特征及细胞核内增殖抗原阳-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侵袭性、非侵袭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细胞形态变化与蛋白表达相关性及与肿瘤侵袭性的影响。方法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 目的研究侵袭性垂体腺瘤病理形态学变化特征及细胞核内增殖抗原阳-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侵袭性、非侵袭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细胞形态变化与蛋白表达相关性及与肿瘤侵袭性的影响。方法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手术标本125例,依据是否有侵袭性分为两组,通过光镜、电镜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特征及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陷-67、MMP-9蛋白表达。结果侵袭性组瘤细胞高核质比、多细胞性、核异型性、出现核仁等病理形态学特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侵袭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在侵袭性组观察到核异型及核仁边集现象。同时发现侵袭性组Ki-67、MMP-9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细胞形态变化与Ki-67、MMP-9蛋白表达变化呈正相关。结论垂体腺瘤Ki-67、MMP-9蛋白表达增高与肿瘤侵袭性存在相关性,细胞病理形态学变化对肿瘤侵袭性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侵袭 病理形态 KI-67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肺癌患者血清中p53基因突变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卫硕 高思海 +1 位作者 王敏 敖启林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6-407,共2页
肺癌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诊断为早期的一些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可能已经有循环的肿瘤DNA,提示检测其外周血中的肿瘤DNA,对肺癌患者的诊断、分期和预后的判断等可能具有重要价值。目前认为,p53基因突变... 肺癌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诊断为早期的一些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可能已经有循环的肿瘤DNA,提示检测其外周血中的肿瘤DNA,对肺癌患者的诊断、分期和预后的判断等可能具有重要价值。目前认为,p53基因突变与大多数肿瘤发生密切相关,且是肺癌最常见的基因变异之一,因此我们采用PCR-SSCP方法对肺癌患者外周血及组织中p53基因扩增产物进行突变检测,旨在探讨循环血中p53基因突变检测对肺癌的生物学行为估计和对其诊断及预后监测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检测 肺癌患者 PCR-SSCP 肿瘤DNA 血清 基因扩增产物 参考价值
原文传递
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及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邹子归 王玉红 +5 位作者 周晋星 詹升华 郑玉双 刘卫硕 袁潇 郭凌川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62-767,共6页
目的探讨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探索MTSCC全外显子突变、微卫星稳定性及肿瘤突变负荷(TMB)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08年1月至2020年5月存档的5例MTSC... 目的探讨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探索MTSCC全外显子突变、微卫星稳定性及肿瘤突变负荷(TMB)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08年1月至2020年5月存档的5例MTSCC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形态学资料、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对5例MTSCC病例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对其中3例MTSCC病例行微卫星稳定性及TMB分析。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37~76岁,肿瘤最大径3.5~6.0 cm,界限清楚,镜下以小管结构、梭形细胞及黏液样间质为特征,肿瘤细胞核级别低,细胞异型性小,偶有核仁,核分裂象罕见。术后随访平均15个月,均未发现复发和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显示5例患者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细胞角蛋白(CK)7、CK19、波形蛋白、PAX8、P504s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Ki-67阳性指数均较低。5例MTSCC的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NF2、PTPN14基因表现出较高的突变比例,分别为3/5和2/5。微卫星稳定性分析结果提示3例MTSCC均为微卫星稳定型(MSS),TMB分析结果显示3例MTSCC的TMB均<9 mut/Mb。结论MTSCC是一种独特的、低度恶性的多形性肾脏肿瘤。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提示NF2、PTPN14基因存在较高的突变率,提示MTSCC的发生发展可能与Hippo通路密切相关。微卫星稳定性分析提示微卫星稳定性与MTSCC的发病无明显关系,TMB结果提示MTSCC患者在免疫治疗中获益的优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外显子 微卫星不稳定性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A172、U251及U251/VM-26的耐药性与鞘糖脂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俞云会 惠国桢 +3 位作者 朱婷婷 郑玉双 刘卫硕 李云森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67-1072,共6页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细胞系的耐药与鞘糖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了人脑胶质瘤细胞系A172和U251对替尼泊苷的药物敏感性,然后质谱分析两株细胞系的鞘糖脂水平的变化,并采用逐渐增加药物浓度法建立U251细胞系耐替尼泊苷细胞系(...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细胞系的耐药与鞘糖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了人脑胶质瘤细胞系A172和U251对替尼泊苷的药物敏感性,然后质谱分析两株细胞系的鞘糖脂水平的变化,并采用逐渐增加药物浓度法建立U251细胞系耐替尼泊苷细胞系(U251/VM-26细胞系),然后MTr法检测其对替尼泊苷的敏感度、Real—timePCR技术检测其耐药基因MDRl和MRPl的表达、质谱分析细胞系耐药前后鞘糖脂的变化。结果MTr显示A172细胞对替尼泊苷的耐药性高于U251细胞,同时质谱分析发现A172细胞中C18-LacCer、C18-Gb3、C18.Gb4鞘糖脂表达明显高于U251细胞系。U251细胞系经诱导耐药后(U251/VM-26细胞系)其耐药性上升100倍(P〈0.001);同时发现U251细胞系药物诱导耐药后C18-Gb4的表达上升,C18-LacCer和C18-Gb3鞘糖脂表达也上升。Real-timePCR显示A172细胞系中MRPl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U251细胞系,U251/VM-26耐药细胞系中MRPl、MDRI基因显著高于U251细胞系。结论C18-LacCer、C18-Gb3和C18.Gb4鞘糖脂与A172、U251和U251/VM-26胶质瘤细胞系对替尼泊苷的敏感性相关,且耐药基因MDRl和MRPl参与了人脑胶质瘤细胞系对替尼泊苷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替尼泊苷 耐药 鞘糖脂 质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