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性非淋病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的检测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厚君 涂亚庭 +1 位作者 刘志香 林能兴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9-281,共3页
为了解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在男性非淋病性尿道炎 (NGU)中的致病作用和它们的体外药物敏感状况 ,运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支原体进行 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在 2 6 8例疑为 NGU的男性患者中 ,85例 (31.7% )支原体培养阳性 ,其中 U ... 为了解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在男性非淋病性尿道炎 (NGU)中的致病作用和它们的体外药物敏感状况 ,运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支原体进行 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在 2 6 8例疑为 NGU的男性患者中 ,85例 (31.7% )支原体培养阳性 ,其中 U U感染 71例 (2 6 .5 % ) ,MH感染 4例 (1.5 % ) ,MH+UU感染 10例 (3.7% ) ,85例阳性患者的支原体株对 10种抗菌药物的高度敏感性依次为交沙霉素 (81.2 % )、克拉霉素 (73.0 % )、司巴沙星 (70 .6 % )、罗红霉素 (6 7.1% )、阿奇霉素 (5 5 .3% )、强力霉素 (2 8.2 % )、美满霉素 (16 .5 % )、氧氟沙星 (15 .3% )、环丙沙星 (14.2 % )、培氟沙星 ,发现 11株对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 (除司巴沙星外 )交叉耐药。认为支原体的定期耐药性监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抗菌药物 药物敏感性 非淋病性尿道炎 男性
下载PDF
5-FU及γ-干扰素等综合治疗巨大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厚君 李家文 +2 位作者 刘志香 涂亚庭 王椿森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4-325,共2页
目的 探讨对巨大尖锐湿疣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 5 氟脲嘧啶加 0 .1%肾上腺素局部注射或湿敷 ,并联合γ 干扰素局部注射、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巨大CA。结果  2 6例巨大CA经综合治疗后 ,2 0例愈合后随访 3月未复发 ,治愈率 76 .9% ,... 目的 探讨对巨大尖锐湿疣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 5 氟脲嘧啶加 0 .1%肾上腺素局部注射或湿敷 ,并联合γ 干扰素局部注射、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巨大CA。结果  2 6例巨大CA经综合治疗后 ,2 0例愈合后随访 3月未复发 ,治愈率 76 .9% ,6例出现新发皮损 ,复发率为 2 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脲嘧啶 Γ-干扰素 二氧化碳激光 尖锐湿疣
下载PDF
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厚君 涂亚庭 +3 位作者 陈兴平 文海泉 谢红付 曹育春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2期1262-1264,共3页
目的了解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肛周和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共入选尖锐湿疣患者2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给予5%咪喹莫特乳膏适量;对照组118例,给予2.5%氟尿嘧啶乳膏适量;均... 目的了解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肛周和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共入选尖锐湿疣患者2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给予5%咪喹莫特乳膏适量;对照组118例,给予2.5%氟尿嘧啶乳膏适量;均为每周3次外搽,疗程8周;疣体完全消退者继续随访8周以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6.4%,66.1%(P>0.05);有效率分别为85.7%,85.6%(P>0.05)。治疗组痊愈后复发6例,复发率5.0%;对照组痊愈后复发27例,复发率22.9%(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9例,发生率24.4%,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4例,发生率37.3%(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给药部位的红斑和糜烂,无系统不良反应。结论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好,安全性好,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喹莫特 氟尿嘧啶 尖锐湿疣
下载PDF
鲍温样丘疹病中hTERT蛋白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厚君 林能兴 +4 位作者 吴艳 黄琨 李家文 古江增隆 涂亚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1-263,共3页
目的研究hTERT蛋白在鲍温样丘疹病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HPV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原位杂交法研究HPV的存在和免疫组化法检测hTERT蛋白在鲍温样丘疹病中的表达,并探讨hTERT蛋白表达与高危型HPV存在的相关性。结果在26例鲍温样丘疹病标本中... 目的研究hTERT蛋白在鲍温样丘疹病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HPV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原位杂交法研究HPV的存在和免疫组化法检测hTERT蛋白在鲍温样丘疹病中的表达,并探讨hTERT蛋白表达与高危型HPV存在的相关性。结果在26例鲍温样丘疹病标本中,18例(69.2%)为HPV16/18阳性,其中1例HPV16/18阳性标本也有HPV6/11阳性。3例(11.5%)为HPV31/33/35阳性,2例(7.7%)为未定型HPV阳性,21例有高危型HPV存在的标本是hTERT阳性,16例高危型HPV感染的标本呈现了强而弥漫性hTERT蛋白表达。hTERT蛋白表达与高危型HPV的存在显著相关。结论高危型HPV可能诱导了hTERT蛋白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 鲍温样丘疹病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调控蛋白的表达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厚君 涂亚庭 +3 位作者 林能兴 李家文 黄长征 刘志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3-335,共3页
为研究尖锐湿疣 (C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 C)凋亡调控蛋白表达水平和血清中白介素 2 (IL- 2 )水平在 C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及间接免疫荧光素标记法和 EL ISA法 ,检测了 6 0例不同病程 CA患者PBL C凋亡调控蛋白 Fa... 为研究尖锐湿疣 (C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 C)凋亡调控蛋白表达水平和血清中白介素 2 (IL- 2 )水平在 C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及间接免疫荧光素标记法和 EL ISA法 ,检测了 6 0例不同病程 CA患者PBL C凋亡调控蛋白 Fas/Fas- L 的表达水平和血清中 IL- 2水平。发现 CA短病程组 PBL C的 Fas、Fas- L 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 .0 5 ) ,而 CA长病程组 PBL C的 Fas、Fas- L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 CA短病程组 (P<0 .0 5 )和健康对照组 (P<0 .0 1) ,短、长病程组 CA患者血清 IL- 2的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0 .0 1) ,CA患者 PBL C Fas/Fas-L 表达水平与血清中 IL- 2的水平呈负相关 (P<0 .0 1)。结果表明 :CA患者 PBL C有凋亡异常 ,并且与血清中 IL- 2的水平呈负相关 ,患者 PBL C凋亡异常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 调控蛋白 白细胞介素2 研究 FAS抗原
下载PDF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在Bowen病皮损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厚君 林能兴 +4 位作者 吴艳 陈宏翔 刘志香 李家文 涂亚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A,E(CyclinA,E),P16INK4a(P16),P21WAF1(P2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在Bowen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Bowen病皮损中CyclinA,CyclinE,P16,P21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Cyclin...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A,E(CyclinA,E),P16INK4a(P16),P21WAF1(P2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在Bowen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Bowen病皮损中CyclinA,CyclinE,P16,P21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CyclinA,P21,PCNA蛋白在所有的Bowen病标本中呈阳性表达,P16和CyclinE蛋白在22例Bowen病标本中呈阳性表达;其中13例、6例和23例Bowen病标本分别呈现强而弥漫的P16、P21和PCNA蛋白表达。结论CyclinA,CyclinE,P16,P21和PCNA蛋白在Bowen病皮损中的高表达可能与其增殖和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WEN病 细胞周期蛋白A 细胞周期蛋白E P16 P21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细胞周期蛋白A、D1、B1和E的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厚君 吴艳 +3 位作者 林能兴 刘志香 李家文 涂亚庭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A)、CyclinB1、CyclinD1和CyclinE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皮损和18例正常人对照皮肤中的CyclinA、D1、B1和E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28例寻常型...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A)、CyclinB1、CyclinD1和CyclinE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皮损和18例正常人对照皮肤中的CyclinA、D1、B1和E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2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26例皮损表达CyclinA和CyclinB1,27例有CyclinD1和CyclinE表达,正常组织无表达或弱表达。结论:细胞周期蛋白A、D1、B1和E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增殖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细胞周期蛋白 免疫组化 皮损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白介素6mRNA表达的研究
8
作者 刘厚君 刘志香 +3 位作者 黄长征 涂亚庭 王椿森 李家文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04-206,共3页
了解尖锐湿疣 (CA)患者皮损中白介素 6 (IL- 6 ) m RNA表达 ,以探讨 IL- 6在 CA发病及消退中的作用。采用逆转录 -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18例 CA患者皮损组织及 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 IL- 6 m RNA的水平。结果显示正常皮肤组... 了解尖锐湿疣 (CA)患者皮损中白介素 6 (IL- 6 ) m RNA表达 ,以探讨 IL- 6在 CA发病及消退中的作用。采用逆转录 -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18例 CA患者皮损组织及 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 IL- 6 m RNA的水平。结果显示正常皮肤组织中有低水平的 IL- 6 m RNA表达 ,18例 CA患者皮损中 IL- 6 m RNA表达较正常皮肤组织明显增高 (P<0 .0 0 1)。本研究提示正常皮肤组织中的 IL- 6可能是表皮细胞增殖的必需因子之一。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刺激表皮细胞中 IL- 6产生增加 ,CA患者病灶局部存在表皮细胞因子网络的失衡 ,使表皮细胞过度增生 ,临床上通过纠正表皮细胞因子网络失衡 ,对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皮损 白介素6 MRNA 表达 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
9
作者 刘厚君 涂亚庭 +1 位作者 刘志香 林能兴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6期342-344,共3页
目的 :了解解脲脲原体 (Uu)和人型支原体 (Mh)在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致病作用及其体外药物敏感状况。方法 :2 96例疑为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患者 ,运用微量稀释法进行支原体培养 ,测定解脲脲原体对 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 目的 :了解解脲脲原体 (Uu)和人型支原体 (Mh)在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致病作用及其体外药物敏感状况。方法 :2 96例疑为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患者 ,运用微量稀释法进行支原体培养 ,测定解脲脲原体对 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10 1例 (3 4.1% )支原体培养阳性 ,其中Uu阳性 75例 (2 5 .3 % ) ,Mh阳性 6例 (2 .0 % ) ,Mh +Uu阳性 2 0例 (6.8% ) ,女性 (4 2 .9% )支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 (2 8.8% )。Uu对螺旋霉素均耐药 ,对氧氟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均为 3 7.3 % ,对交沙霉素的耐药率最低 (8.0 % ) ,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美满霉素 (3 3 .3 % )、强力霉素(3 2 .0 % )、红霉素 (3 0 .7% )、左氧氟沙星 (18.7% )、阿奇霉素 (13 .3 % )、罗红霉素 (10 .7% )。Uu对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有交叉耐药 ,以对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的交叉耐药率最高 (12 .0 %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抗菌药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 支原体 检测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喷昔洛韦软膏治疗颜面单纯疱疹35例
10
作者 刘厚君 涂亚庭 刘志香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4期205-206,共2页
目的 :观察 1%喷昔洛韦软膏治疗颜面单纯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 ,共观察颜面单纯疱疹患者 68例 ,治疗组 3 5例 ,用 1%喷昔洛韦软膏治疗 ;对照组 3 3例 ,用 3 %阿昔洛韦软膏治疗。两组用法均为 :每 2h 1次 ... 目的 :观察 1%喷昔洛韦软膏治疗颜面单纯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 ,共观察颜面单纯疱疹患者 68例 ,治疗组 3 5例 ,用 1%喷昔洛韦软膏治疗 ;对照组 3 3例 ,用 3 %阿昔洛韦软膏治疗。两组用法均为 :每 2h 1次 ,每天 5次 ,共 7d。结果 :治疗组止疱时间、水疱完全消失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痊愈时间、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无不良反应。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昔洛韦软膏 治疗 颜面单纯疱疹 疗效 安全性 药物疗法
下载PDF
5-氟脲嘧啶联合干扰素治疗肛门、直肠尖锐湿疣8例
11
作者 刘厚君 涂亚庭 +1 位作者 李家文 王椿森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5-氟脲嘧啶 干扰素 治疗 尖锐湿疣 直肠 肛门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PBLC Fas、Bcl-2的表达与血清IFN-γ、IL-4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能兴 涂亚庭 +2 位作者 刘志香 刘厚君 黄长征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 (C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C)凋亡调控蛋白表达和血清IFN γ、IL 4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的间接免疫荧光素标记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 ,分别检测了 60例CA患者PBLC凋亡调控蛋白Fas、Bcl 2的表达水平...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 (C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C)凋亡调控蛋白表达和血清IFN γ、IL 4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的间接免疫荧光素标记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 ,分别检测了 60例CA患者PBLC凋亡调控蛋白Fas、Bcl 2的表达水平和血清IFN γ、IL 4水平。结果 CA患者PBLC的Fa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Bcl 2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均 <0 .0 1) ;CA患者血清IFN γ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IL 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均 <0 .0 1) ;CA患者PBLCFas表达水平与血清IFN γ水平呈负相关 ,而与血清IL 4水平呈正相关 ;Bcl 2表达水平与血清IFN γ水平呈正相关 ,而与血清IL 4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经t检验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CA患者PBLC有凋亡异常 ,凋亡异常与TH1型细胞因子分泌低下及TH2 型细胞因子分泌增加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CA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研究 尖锐湿疣 FAS Bcl-2 Γ干扰素 白介素-4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9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里 涂亚庭 +2 位作者 冯爱平 黄长征 刘厚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7-779,783,共4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免疫组化SP法和细胞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5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SP90蛋白、HSP90mRNA的表达情况,另取15例健康血样进行正常对照。结果45例SLE患者P...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免疫组化SP法和细胞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5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SP90蛋白、HSP90mRNA的表达情况,另取15例健康血样进行正常对照。结果45例SLE患者PBMC中HSP90蛋白阳性表达17例(37.78%),15例正常对照组中未见明显阳性细胞。半定量分析SLE活动组PBMC中HSP90蛋白表达的平均吸光度(A)值为(0.412±0.23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117±0.033)和SLE非活动组(0.187±0.019)(均P<0.01);SLE非活动组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45例SLE患者中HSP90mRNA阳性表达20例(44.44%),15例正常对照组中未见阳性细胞。半定量分析SLE活动组PBMC中HSP90mRNA表达的平均A值为(0.350±0.22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114±0.009,P<0.01)和SLE非活动组(0.221±0.040,P<0.05);SLE非活动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显著升高(P<0.05)。SLE中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HSP90水平明显高于阴性患者。结论SLE患者中存在HSP90的过度表达,且在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患者中尤其明显,并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提示HSP90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热休克蛋白90 白细胞 单核
下载PDF
寻常性银屑病皮损及非皮损中IL-23(p19/p40)和IL-12(p35/p40)mRNA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旭娥 谭志建 +3 位作者 岳青 刘厚君 刘志香 李家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6,18,共4页
目的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非皮损处IL-23(p19/p40)和IL-12(p35/p40)mRNA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非皮损处及正常人皮肤中IL-23(p19/p40)和IL-12(p35/p40)mRNA的表达... 目的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非皮损处IL-23(p19/p40)和IL-12(p35/p40)mRNA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非皮损处及正常人皮肤中IL-23(p19/p40)和IL-12(p35/p40)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IL-23p19及p40(IL-23/IL-12)mRNA的表达均高于非皮损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P<0.05),且非皮损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L-12p35mRNA在银屑病皮损处、非皮损处和正常对照中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过程中,IL-23可能发挥较IL-12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IL-23 P19 p40(IL-23/IL-12) IL-12 P35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白介素-22和S100A7,A8,A9mRNA的表达及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琨 刘厚君 涂亚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研究白介素-22(IL-22)和S100A7,A8,A9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3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6例正常人皮肤中IL-22,S100A7,A8,A9mR-NA进行检测。结果①IL-22和S100A8,A9mRN... 目的研究白介素-22(IL-22)和S100A7,A8,A9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3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6例正常人皮肤中IL-22,S100A7,A8,A9mR-NA进行检测。结果①IL-22和S100A8,A9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呈阳性表达,而在正常皮肤中为阴性;S100A7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水平为1.133±0.0403,较正常对照组0.744±0.0371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IL-22mRNA与S100A7,A8,A9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1=0.543,r2=0.774,r3=0.621,P均<0.01。结论IL-22和S100A7,A8,A9与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明确相关,可能成为银屑病治疗新的靶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白介素-22 S100A7 S100A8 S100A9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白介素2和白介素6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长征 刘志香 +3 位作者 刘厚君 李家文 涂亚庭 王椿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4-216,共3页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了 18例尖锐湿疣 (CA)患者皮损组织及 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 IL-2和 IL- 6的 m RNA,对其中 6例患者切除皮损前 ,皮损内注射 γ-干扰素 (IFNγ) ,在注射 IFNγ前后 72 h均切除皮损检测 IL- 2 m RNA。...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了 18例尖锐湿疣 (CA)患者皮损组织及 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 IL-2和 IL- 6的 m RNA,对其中 6例患者切除皮损前 ,皮损内注射 γ-干扰素 (IFNγ) ,在注射 IFNγ前后 72 h均切除皮损检测 IL- 2 m RNA。结果 1在正常皮肤组织未检测到 IL- 2 m RNA,在 18例 CA患者中发现有 2例皮损 IL- 2 m RNA阳性 ,6例 CA患者注射 IFNγ前局部皮损未检测到 IL- 2 m RNA,而在皮损内注射 IFNγ后有 4例阳性。 2在正常皮肤组织中有低水平的 IL- 6 m RNA表达 ,在 18例 CA患者皮损 IL- 6基因表达较正常皮肤组织明显增高 (P<0 .0 1)。结果表明IFNγ可诱导 Thl应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皮损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IGF-1,PTX3和GAL-3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熊承成 刘厚君 吴海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中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五正聚蛋白(PTX)3及半乳糖蛋白(GAL)-3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HSP患儿急性期(急性期组)和恢复期(恢复期组)及20例正常健康儿童(正...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中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五正聚蛋白(PTX)3及半乳糖蛋白(GAL)-3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HSP患儿急性期(急性期组)和恢复期(恢复期组)及20例正常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GF-1、PTX3和GAL-3水平。结果:①正常对照组、HSP急性期组、恢复期组患儿血清IGF-1,PTX3和GAL-3水平分别为(68.73±28.87)μg/L、(176.17±149.91)μg/L与(89.56±33.27)μg/L、(10.55±3.79)μg/L、(18.14±15.10)μg/L与(10.71±4.82)μg/L、(19.31±5.79)μg/L、(32.80±25.30)μg/L与(18.15±6.76)μg/L。急性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恢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仅IGF-1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TX3和GAL-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②急性期肾损组与急性期无肾损组比较时,IGF-1,PTX3和GAL-3分别为(273.56±188.32)μg/L、(101.69±66.38)μg/L,P<0.01;(19.62±18.99)μg/L、(16.94±13.16)μg/L,P>0.1;(40.46±34.07)μg/L、(34.91±24.03)μg/L,P>0.1,IGF-1。HSP患儿血清IGF-1与24 h尿蛋白水平成正相关(r=0.85,P<0.01),血清PTX3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无关联(r=0.09,P<0.1)。结论:IGF-1、PTX3和GAL-3可作为HSP疾病早期活动性指标,对判定其病情、预后和指导治疗均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胰岛素生长因子 五正聚蛋白3 半乳糖蛋白3 儿童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雄激素受体在乳房外paget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能兴 刘厚君 +2 位作者 占部和敬 古江增隆 涂亚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了解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和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乳房外Paget病(EMPD)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PSA和AR在30例EMPD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在30例EMPD患者... 目的:了解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和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乳房外Paget病(EMPD)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PSA和AR在30例EMPD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在30例EMPD患者皮损中13例PSA表达阳性,14例AR表达阳性,且在男性患者中PSA和AR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0.01);②在男性EMPD患者中,PSA和AR阳性表达间有明显相关性。结论:PSA和AR在男性EMPD患者中过度表达,PSA和(或)AR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在男性EMPD形成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GET病 乳房外 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 受体 雄激素
下载PDF
CD28、CD80、CD86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志香 陈爱军 +3 位作者 黄长征 涂亚庭 刘厚君 王椿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7-659,共3页
目的 研究共同刺激分子CD2 8、CD80、CD86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 2 2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 15例正常对照皮肤中CD2 8、CD80、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 银屑病皮损中CD... 目的 研究共同刺激分子CD2 8、CD80、CD86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 2 2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 15例正常对照皮肤中CD2 8、CD80、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 银屑病皮损中CD2 8在真皮乳头、表皮基底层及棘层有较强的表达 ,与正常皮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D80、CD86在表皮颗粒层、棘层的表达相对正常皮肤均有明显的增强 (P <0 0 1)。结论 CD2 8、CD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8 CD80 CD86 银屑病 皮损 表达
下载PDF
p38 MAPK/NF-κB/cyclin D1信号传导通路在乳房外Paget's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能兴 刘厚君 +2 位作者 占部和敬 古江增隆 涂亚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p38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α(phospho-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p38 MAPKα)、磷酸化核因子-κB(phosphor-nuclear factor kappaB,p-NF-κB)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乳房外Paget’s病(extramammary... 目的探讨磷酸化p38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α(phospho-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p38 MAPKα)、磷酸化核因子-κB(phosphor-nuclear factor kappaB,p-NF-κB)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乳房外Paget’s病(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EMPD)表达的意义及评价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p-p38MAPK,p-NF-κB及Cyclin D1蛋白在来源于30例患者的35张EMPD石蜡包埋切片中的表达(5张来源于有转移的EMPD淋巴结标本)。结果①在35张标本中EMPD石蜡包埋切片中有30例p-p38 MAPK表达阳性,28例p-NF-κB表达阳性,27例cyclin D1表达阳性,并且在其中5张来源于有转移的EMPD淋巴结标本中,5例均p-p38 MAPK和p-NF-κB表达阳性,4例cyclin D1表达阳性;②在EMPD中,p-p38 MAPK,p-NF-κB和cyclin D1阳性表达两两间均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p-p38 MAPK,p-NF-κB和cyclin D1在EMPD中有过度表达,p38 MAPK/NF-κB/cyclin D1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在EMPD肿瘤形成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外Paget’s病 磷酸化p38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α 磷酸化核因子-κB 细胞周期蛋白D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