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铁蛋白在缺铁性贫血并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双又 胡群 +1 位作者 郭艺杰 张柳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63-964,共2页
目的 研究血清铁蛋白(SF)在并感染的缺铁性贫血(IDA)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60例感染性疾病IDA患儿SF,其中38例骨髓铁染色显示铁缺乏患儿为A组[Hb(62.9±21.3)g/L],22例未做骨穿检查患儿为B组[Hb(83.3&#... 目的 研究血清铁蛋白(SF)在并感染的缺铁性贫血(IDA)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60例感染性疾病IDA患儿SF,其中38例骨髓铁染色显示铁缺乏患儿为A组[Hb(62.9±21.3)g/L],22例未做骨穿检查患儿为B组[Hb(83.3±16.4)g/L];同时检测20例患同类感染性疾病Hb正常患儿为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SF为(170±150)μg/L,A组和B组分别为(40±32)μg/L、(53±37)μg/L,A、B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在有骨髓铁染色作为金标准A组中,若分别以SF<14μg/L、<60μg/L、<100μg/L作为诊断界点,诊断缺铁敏感度分别为15.8%、73.7%、92.1%,约登指数分别为0.26、0.52、0.57,以SF<100μg/L为诊断界值准确性最好;在B组中若以同样几个界点作为判断缺铁标准,其敏感度分别为18.2%、63.6%、95.5%,约登指数为0.18、0.43、0.61,与A组相似。结论 在并感染性疾病的贫血患儿中,建议可将SF<100μg/L作为判断IDA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缺铁性 铁蛋白 儿童 诊断
下载PDF
几种红细胞和铁参数在儿童缺铁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中的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双又 郭艺杰 +1 位作者 胡群 张柳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7X期80-82,共3页
目的:研究多种红细胞和铁参数在缺铁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中的不同变化,了解它们在二者中有无鉴别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做血常规及红细胞分析,血液荧光测定仪测定锌原卟啉,EIA法测定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检测了40例缺铁性贫血患... 目的:研究多种红细胞和铁参数在缺铁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中的不同变化,了解它们在二者中有无鉴别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做血常规及红细胞分析,血液荧光测定仪测定锌原卟啉,EIA法测定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检测了4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Hb 62.6±20.8 g/L)和33例溶血性贫血患儿(Hb 58.5±21.6 g/L),包括15例β-地中海贫血(仅1例为轻型)。结果:缺铁性贫血和各种溶血性贫血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锌原卟啉(ZPP)、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均增高。RDW-SD在各种溶血性贫血均显著高于缺铁性贫血,P均<0.01;RDW-CV只在β-地中海贫血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P<0.01,而其他溶血性贫血的RDW-CV值却和缺铁性贫血非常相似(P=0.998)。缺铁性贫血的ZPP明显高于溶血性贫血,P<0.01。sTfR在β-地中海贫血高于缺铁性贫血和其他类型溶血性贫血,P均<0.05;不同的溶血性贫血sTfR升高的程度不同。结论:虽然缺铁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的红细胞分布宽度、ZPP、sTfR均增高,但程度并不一致,可根据以上变化将二者区别开来。在评价溶血性贫血的sTfR水平时,应首先考虑溶血性贫血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 锌原卟啉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细胞的保存及细胞周期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双又 李小兰 +5 位作者 肖薇 陶德定 罗学来 高霞 胡俊波 龚建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8-800,820,共4页
目的探讨在绿色荧光蛋白(GFP)质粒转染后的细胞中,既能最大限度地保存GFP阳性细胞又有利于细胞周期分析的固定方法。方法以胃癌MKN-28和乳腺癌MCF-7细胞为模型,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细胞,转染后的细胞分别用:①80%乙醇固... 目的探讨在绿色荧光蛋白(GFP)质粒转染后的细胞中,既能最大限度地保存GFP阳性细胞又有利于细胞周期分析的固定方法。方法以胃癌MKN-28和乳腺癌MCF-7细胞为模型,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细胞,转染后的细胞分别用:①80%乙醇固定;②0.1%、0.25%、0.5%和1.0%的多聚甲醛固定;③0.1%、0.25%、0.5%、1.0%多聚甲醛4℃固定30min后再用80%乙醇固定等3种方法固定细胞,然后用含0.1%triton的PI染色,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GFP的自发绿色荧光及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单纯乙醇固定的细胞中GFP均消失。单纯0.25%~1.0%的多聚甲醛固定后的细胞不能得到有效的DNA直方图,单纯0.1%的甲醛固定的细胞虽可得到良好的直方图,但PI染液中的triton破坏了大部分的GFP。先甲醛再乙醇固定的细胞中,0.5%~1.0%的甲醛可较好地防止乙醇和triton对绿色荧光蛋白的破坏作用,保留下2/3的GFP阳性细胞,0.5%的甲醛固定的细胞可得到CV值〈8%的G0/G1期峰,而1.0%甲醛固定后的细胞CV值〉8%。结论在GFP质粒转染后的细胞中,先用0.5%的多聚甲醛固定细胞30min后再用乙醇固定,既能最大限度地保存GFP,又可得到CV值良好的DNA直方图。若不考虑保留GFP,或普通细胞作细胞周期分析时,单纯0.1%的多聚甲醛固定细胞,即可得到与传统的单纯乙醇固定细胞相似的CV值很小的DNA直方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流式细胞术 细胞周期 细胞固定 多聚甲醛
下载PDF
血液病输血患儿丙肝病毒感染状况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双又 胡群 彭光洁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0-131,共2页
输血是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血液病患者由于其病情需要常常反复接受输血治疗,因而成为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在对献血者进行抗-HCV筛查前,血液病患者丙肝病毒感染率高达24.3%~59.5%[1,2]。近年来,... 输血是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血液病患者由于其病情需要常常反复接受输血治疗,因而成为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在对献血者进行抗-HCV筛查前,血液病患者丙肝病毒感染率高达24.3%~59.5%[1,2]。近年来,随着对献血者丙肝抗体的筛查,输血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输血 儿童 HCV感染
下载PDF
12例婴幼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资料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双又 郭艺节 +1 位作者 胡群 彭光浩 《中国小儿血液》 CAS 1998年第3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婴幼儿 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血液病发热特点及诊断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双又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3年第12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血液病 发热 临床特点 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小儿
下载PDF
中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儿童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7
作者 刘双又 彭光洁 胡群 《中国小儿血液》 CAS 1999年第3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甲基强的松龙 剂量
下载PDF
儿童少见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治
8
作者 刘双又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00-102,共3页
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为遗传性疾病,通常在儿童时期起病,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各种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血友病是最常见的因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而致的出血性疾病,已为大家所熟知,在此不作赘述。下面主要介绍一些少见的先天性凝血功能... 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为遗传性疾病,通常在儿童时期起病,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各种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血友病是最常见的因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而致的出血性疾病,已为大家所熟知,在此不作赘述。下面主要介绍一些少见的先天性凝血功能异常的诊治,供临床参考。血管性假血友病虽不少见,但新的中文文献少,本文仍作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障碍 儿童时期 先天性 诊治 血管性假血友病 出血性疾病 凝血因子缺乏 凝血功能异常
下载PDF
GRIM-19及其靶基因产物STAT3与结直肠癌恶性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43
9
作者 龚龙波 罗学来 +3 位作者 刘双又 陶德定 龚建平 胡俊波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83-687,共5页
背景与目的: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gene associated with retinoid-interferon-induced mortality-19,GRIM-19)属转录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特异性... 背景与目的: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gene associated with retinoid-interferon-induced mortality-19,GRIM-19)属转录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特异性抑制蛋白,STAT3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凋亡与分化,并介导细胞的恶性转化。本研究分析GRIM-19及其靶基因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GRIM-19及其靶基因产物在结直肠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40例结直肠正常组织及癌组织中GRIM-19、STAT3、p-STAT3蛋白表达,对各表达情况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及测序检测结肠癌细胞系SW480及23例结直肠正常组织及癌组织中GRIM-19mRNA有无基因突变及在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及p-STAT3蛋白均高表达,而GRIM-19mRNA及蛋白表达在癌组织中明显低于正常组织,且GRIM-19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GRIM-19与STAT3和p-STAT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呈负相关,GRIM-19基因阳性时,STAT3基因趋向阴性(χ2=9.95,P<0.01),p-STAT3基因也趋向阴性(χ2=5.10,P=0.02)。结直肠癌组织中GRIM-19mRNA无基因突变情况。结论:GRIM-19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低表达或缺失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性相关,而与基因突变无关。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STAT3的持续高表达和GRIM-19的低表达共存现象,可能与细胞更易发生恶性转化和异常增殖,促进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GRIM-19基因 信号转导通路 病理学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ATIC和GSTP1基因多态性与甲氨蝶呤血浆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郑恒 丁水平 +4 位作者 魏盈盈 张柳青 胡群 刘爱国 刘双又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5期461-46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氨基咪唑氨甲酰转移酶(ATIC)、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与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学治疗(化疗)期间的血浆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ALL患儿70例,收集外周血,提取DNA,采用聚合...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氨基咪唑氨甲酰转移酶(ATIC)、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与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学治疗(化疗)期间的血浆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ALL患儿70例,收集外周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ATIC、GSTP1基因的基因型;采用酶放大免疫法(EMIT)测定MTX给药后48 h的血药浓度;收集患儿HD-MTX化疗期间的临床资料,统计不良反应相关信息。结果 ATIC T26293C和GSTP1 A313G位点都存在多态性。ATIC T26293C位点患儿TT、CT和CC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35%,39.13%,56.52%;T和C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3.91%和76.09%。GSTP1 A313G位点患儿AA、GA和GG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8.57%,28.57%,2.86%;A和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2.86%和17.14%。不同基因型患儿间48 h MTX血药浓度/剂量比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STP1 A313G位点各基因型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AA、GA、GG,基因多态性与胃肠道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P1A313G位点各基因型骨髓抑制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GG、AA、GA,基因多态性与骨髓抑制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P1 A313G位点的多态性与ALL患儿HD-MTX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 氨基咪唑氨甲酰转移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 基因多态性 血浆浓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冠玲 胡群 +5 位作者 张柳清 刘爱国 刘双又 张耀东 孙燕 熊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死亡的相关因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为降低病死率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HPS死亡患儿(死亡组)和存活患儿(存活组)进行分析比较,对可能与HPS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 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死亡的相关因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为降低病死率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HPS死亡患儿(死亡组)和存活患儿(存活组)进行分析比较,对可能与HPS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6例HPS患儿中,死亡11例,存活35例,病死率23.9%。11例死亡病例中,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呼吸循环衰竭3例,感染2例,中枢系统浸润1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统计学分析显示,HPS患儿死亡危险因素包括年龄(χ2=6.273,P<0.0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χ2=16.27,P<0.01)、骨髓增生低下(χ2=7.232,P<0.05)、谷草转氨酶(AST)>400 U/L(χ2=4.927,P<0.05)、乳酸脱氢酶(LDH)>1 000 U/L(χ2=5.855,P<0.05)、治疗方案(χ2=11.266,P<0.05)。结论HPS患儿死亡与多种因素相关,及早诊断、治疗对提高HPS患儿生存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噬血细胞综合征 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宽噬噬菌体治疗实验性小鼠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敏超 王晶 +5 位作者 严群 胡北 刘双又 胡俊波 朱旭慧 孙自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研究自医院污水中分离的宽噬噬菌体,治疗小鼠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疗效。方法从医院污水中分离筛选出宽噬噬菌体,建立小鼠全身感染模型,观察宽噬噬菌体治疗小鼠的细菌感染的疗效。结果细菌感染的小鼠立即腹... 目的研究自医院污水中分离的宽噬噬菌体,治疗小鼠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疗效。方法从医院污水中分离筛选出宽噬噬菌体,建立小鼠全身感染模型,观察宽噬噬菌体治疗小鼠的细菌感染的疗效。结果细菌感染的小鼠立即腹腔注射纯化的Φ9882(MOI≥10-4,multiple of infection,感染复数),小鼠生存率为100%;Φ9882(MOI,200)延迟1 h治疗感染的小鼠仍有60%的生存率;热失活Φ9882治疗感染的小鼠生存率为0。结论通过噬菌体治疗剂量、延迟治疗、热失活、体内分布和免疫反应方面的研究,宽噬噬菌体Φ9882能有效地治疗小鼠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无不良副作用,从而为进一步应用噬菌体进行临床抗感染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宽噬噬菌体 动物实验 感染 噬菌体治疗
下载PDF
雷公藤、盐酸小檗碱及柔红霉素在MOLT-4细胞中的药物作用及不同噻唑蓝法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蒋艳 胡群 +3 位作者 刘双又 丁玉峰 刘爱国 张柳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84-685,共2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甙、盐酸小檗碱及柔红霉素(DNR)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OLT-4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比较传统MTT法及改良MTT法在检测药物对悬浮细胞细胞毒性方面差异.方法分别用传统MTT法、改良MTT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作用时MOLT-4...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甙、盐酸小檗碱及柔红霉素(DNR)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OLT-4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比较传统MTT法及改良MTT法在检测药物对悬浮细胞细胞毒性方面差异.方法分别用传统MTT法、改良MTT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作用时MOLT-4细胞的存活率.结果改良MTT法组内变异指数在0~0.2,而传统MTT法在0.2~0.6,改良法同组内差异明显小于传统法;药物作用24 h后细胞存活率:单独DNR(1 mg/L)为36.36%,DNR与雷公藤(10 mg/L)合用时为14.81%,DNR与盐酸小檗碱(10 mg/L)合用时为21.56%.雷公藤单独作用时为95.32%,盐酸小檗碱单独作用时为61.56%.结论改良MTT法在研究悬浮细胞增殖及药物毒性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方法.DNR和盐酸小檗碱均对MOLT-4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雷公藤、盐酸小檗碱可以增强DNR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盐酸小檗碱 柔红霉素 MTT染色法 白血病细胞
下载PDF
信号传导途径p55PI3K-Rb在胃肠道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霞 龙浩成 +5 位作者 刘双又 罗学来 李小兰 陶德定 胡俊波 龚建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1-763,封3,共4页
目的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p55PI3K-Rb)信号传导途径在胃肠道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并阐述其意义。方法收集2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胃癌6例,结肠癌5例,直肠癌9例)手术切除标本,每例均包括癌组织、相应的... 目的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p55PI3K-Rb)信号传导途径在胃肠道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并阐述其意义。方法收集2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胃癌6例,结肠癌5例,直肠癌9例)手术切除标本,每例均包括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应用免疫沉淀(Rb单克隆抗体)和Western blot方法(p55PI3K多克隆抗体)检测p55PI3K与Rb在组织中的相互作用。结果8例胃肠道肿瘤标本(胃癌2例,结肠癌2例,直肠癌4例,均为腺癌)Rb与p55PI3K相互作用为阳性,阳性率为40%(8/20),且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三者之间p55PI3K-Rb作用强弱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道肿瘤形成过程中,p55PI3K-Rb信号传导通路是存在的。通过阻断p55PI3K-Rb通路可能阻断肿瘤的发生,有望为临床胃肠道肿瘤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 胃肠道肿瘤
下载PDF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北 徐敏超 +5 位作者 王晶 刘双又 严群 胡俊波 朱旭慧 孙自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目的 分离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研究其抗感染的潜能.方法 从医院污水内分离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并进行生物学、形态学分析.结果 分离并筛选出2株相对广谱噬菌体φA392、φ1093;分析φA392形态学、生物学特征:5min内... 目的 分离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研究其抗感染的潜能.方法 从医院污水内分离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并进行生物学、形态学分析.结果 分离并筛选出2株相对广谱噬菌体φA392、φ1093;分析φA392形态学、生物学特征:5min内约有96%的噬菌体被吸收,吸收速度常数K为1.28×10^-8ml/min;潜伏期约为20~25 min,平均裂解量为125;有一个正多面体头部及可收缩尾轴结构,且两株噬菌体裂解谱互补.结论 所筛选获得的噬菌体裂解性较强、裂解谱较宽,吸收率较高,潜伏期较短,可供临床抗感染治疗新型手段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亚胺培南 铜绿假单胞菌 噬菌体 生物学 形态学
下载PDF
SODD和Bcl-2蛋白表达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意义及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陶红芳 胡群 +3 位作者 张柳清 刘爱国 刘双又 胡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6-139,144,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骨髓细胞中SODD、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AL的分型、临床特征、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86例AL患儿骨髓细胞SODD、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初治组、难治复发组及完全缓解组SODD与Bcl-...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骨髓细胞中SODD、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AL的分型、临床特征、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86例AL患儿骨髓细胞SODD、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初治组、难治复发组及完全缓解组SODD与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SODD、Bcl-2蛋白表达在ALL与ANLL间无显著差异(t=1.874,t=1.583,P>0.05);经化疗,完全缓解组SODD、Bcl-2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初治组,差异有显著性(t=2.054,t=2.703,P<0.05);难治复发组SODD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初治组(t=-1.081,P<0.05),Bcl-2蛋白在初治组及难治复发组均高表达,差异无显著性(t=-1.196,P>0.05),但难治复发组Bcl-2阳性细胞百分率(45%~87%)显著高于初治组(5%~62%);等级相关分析显示SODD和Bcl-2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r=0.726),经统计学分析,SODD及Bcl-2阴性表达者完全缓解率均高于阳性表达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ODD、Bcl-2均与AL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且两者在AL的发生、发展过程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SODD BCL-2 凋亡
下载PDF
小檗碱诱导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蒋艳 胡群 +3 位作者 刘双又 丁玉峰 刘爱国 张柳清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7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诱导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MOLT-4)凋亡的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OLT-4细胞分为3组,A组加入小檗碱(10,100mg·L?1),B组加入柔红霉素1mg·L-1,C组加入小檗碱+柔红霉素,作用6和24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小檗碱诱导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MOLT-4)凋亡的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OLT-4细胞分为3组,A组加入小檗碱(10,100mg·L?1),B组加入柔红霉素1mg·L-1,C组加入小檗碱+柔红霉素,作用6和24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流式细胞术、DNA电泳及光学显微镜观察小檗碱对MOLT-4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作用6,24h后,A组(10mg·L-1)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1.80%,64.67%;B组为98.38%,38.46%,C组为68.35%,20.51%;C组与A、B组比较,在两个时间段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小檗碱诱导MOLT-4细胞发生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出现DNA规律性断裂,电泳呈典型的梯状条带变化。细胞周期分析提示小檗碱浓度在10,100mg·L-1时作用24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83%,19.93%。结论小檗碱具有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且小檗碱可增强柔红霉素的抗肿瘤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白血病 细胞凋亡
下载PDF
CD38在139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耀东 胡群 +4 位作者 刘双又 张柳清 刘爱国 孙燕 熊昊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CD38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39例ALL患儿的细胞免疫分型。根据CD38的表达情况,将139例ALL患儿分成CD38阳性组(n=31)与CD38阴性组(n=108),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及首次化疗缓解... 目的探讨CD38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39例ALL患儿的细胞免疫分型。根据CD38的表达情况,将139例ALL患儿分成CD38阳性组(n=31)与CD38阴性组(n=108),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及首次化疗缓解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39例ALL患儿中CD38阳性31例,阳性率为22.30%。CD38阳性组年龄、性别、骨髓中幼稚细胞比例、外周血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出血例数、首次化疗完全缓解例数与CD38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肝大、脾大、淋巴结大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38的表达有利于ALL患儿病情的判断,但不能作为判断ALL患儿预后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样 流式细胞术 儿童 CD38
下载PDF
长春新碱通过下调SODD蛋白表达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新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陶红芳 胡群 +4 位作者 方建林 刘爱国 刘双又 张柳清 胡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研究死亡结构域沉默子(silencer of death domains,SODD)、caspase3、caspase8及caspase9在长春新碱诱导Jurkat白血病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变化,探讨长春新碱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新机制。方法采用Annexin V/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长春新... 目的研究死亡结构域沉默子(silencer of death domains,SODD)、caspase3、caspase8及caspase9在长春新碱诱导Jurkat白血病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变化,探讨长春新碱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新机制。方法采用Annexin V/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长春新碱(VCR)作用后Jurkat细胞凋亡发生率;采用免疫印迹法分析SODD、caspase3、caspase8及caspase9蛋白表达的变化;ELISA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VCR作用Jurkat细胞后TNF-α分泌的变化;采用RT-PCR检测VCR对细胞,TNFR1mRNA表达的调节。结果Jurkat白血病细胞SODD蛋白高表达且高表达的SODD蛋白抑制肿瘤细胞凋亡,VCR能特异下调SODD蛋白的表达,有效诱导Jurkat细胞凋亡,但并不影响细胞TNF-α的分泌及TNFR1的表达;VCR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caspase8酶原呈时间依赖性逐渐被水解剪切,而caspase9在该凋亡过程中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VCR下调SODD蛋白表达并启动外源性凋亡途径caspases级联(caspase8、caspase3),最终诱导Jurkat细胞凋亡,且VCR下调SODD蛋白的表达无需激活TNF/TNFR1信号途径即可导致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新碱 细胞凋亡 死亡结构域沉默子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 CASPASE8 CASPASE9
下载PDF
ATIC和GSTP1基因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排泄延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艾 胡群 +5 位作者 张柳清 刘爱国 刘双又 王松咪 王雅琴 郑恒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MTX排泄延迟与氨基咪唑氨甲酰转移酶(ATIC)、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67例接受HD-MTX化疗的ALL患儿,收集外周血用于检测ATIC、GSTP1基因型及...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MTX排泄延迟与氨基咪唑氨甲酰转移酶(ATIC)、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67例接受HD-MTX化疗的ALL患儿,收集外周血用于检测ATIC、GSTP1基因型及MTX浓度。采用PCR技术和直接测序方法分析ATIC、GSTP1基因的基因型,采用酶放大免疫法(EMIT)测定MTX开始给药后48h的血药浓度。结果 MTX开始注射后48h血药浓度>1.0μmol/L为排泄延迟,根据MTX血药浓度高低分为轻度(1-2μmol/L)、中度(2~5μmol/L)、重度(5~10μmol/L)和极重度排泄延迟(>10μmol/L)四级。(1)34例患儿出现MTX排泄延迟(实验组):轻度12例(38.4%);中度9例(26.5%);重度7例(20.6%);极重度6例(17.6%)。(2)34例MTX排泄延迟者,ATIC T26293C的CC基因型20例(58.8%);CT基因型12例(35.3%);TT基因型2例(5.9%)。GSTP1 A313G的AA基因型24例(70.6%),GA基因型9例(26.5%);GG基因型1例(2.9%)。(3)同期未出现MTX排泄延迟的33例患儿中,ATIC T26293C的CC基因型18例,占54.5%;CT基因型14例,占42.4%;TT基因型1例,占3.0%。GSTP1 A313G的AA基因型23例,占69.7%,GA基因型9例,占27.3%;GG基因型1例,占3.0%。(4)34例MTX排泄延迟者各基因型改变与无MTX排泄延迟的33例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TIC的T26293C位点、GSTP1的A313G位点的多态性与ALL患儿大剂量MTX排泄延迟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氨基咪唑氨甲酰转移酶(ATIC)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 甲氨蝶呤 排泄延迟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