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玉米耕葵粉蚧的发生与防治
1
作者
丁征宇
李新金
+2 位作者
刘双记
刘东海
王建伟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7年第9期25-26,共2页
玉米耕葵粉蚧是一种非常隐蔽的玉米害虫,当虫口密度累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造成50%以上幅度的减产。作者通过多年观察,明确了玉米耕葵粉蚧(Triongmus agrostis Wanget Zhang)的发生危害特点及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和主要生物学特性,制定了...
玉米耕葵粉蚧是一种非常隐蔽的玉米害虫,当虫口密度累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造成50%以上幅度的减产。作者通过多年观察,明确了玉米耕葵粉蚧(Triongmus agrostis Wanget Zhang)的发生危害特点及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和主要生物学特性,制定了以加强栽培管理、深耕灭茬、合理轮作等农业防治为主、必要时进行化学防治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葵粉蚧
玉米
发生规律
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旋心异跗萤叶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策略
被引量:
5
2
作者
丁征宇
马新丽
+4 位作者
陈爱琴
李新金
刘双记
杜贵鸿
王建玮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萤叶甲
防治策略
发生规律
2002年7月
2000年
被害株率
秋粮生产
旋心虫
叶甲科
鞘翅目
栾川县
夏玉米
为害
俗称
蛀虫
幼苗
田块
重发
减产
原文传递
栾川县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生为害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新金
陈爱芹
+1 位作者
刘双记
郭建庄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18,共2页
小麦腥黑穗病在栾川县曾于20世纪60-70年代普遍发生。后经集中防除,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至90年代仅在一些偏远山区、经常自留种、串换种的地方有少量发生。然而,2008年小麦腥黑穗病却在栾川县部分乡镇偏重发生,全县累计发生面积415.3...
小麦腥黑穗病在栾川县曾于20世纪60-70年代普遍发生。后经集中防除,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至90年代仅在一些偏远山区、经常自留种、串换种的地方有少量发生。然而,2008年小麦腥黑穗病却在栾川县部分乡镇偏重发生,全县累计发生面积415.3hm2左右,是近30年来最严重的一年。发生范围主要分布在栾川乡、庙子乡、潭头镇、秋扒乡、狮子庙乡、白土乡等地。其中以庙子乡新南村发生最为严重,病田率30%,一般地块病株率在20%~30%,严重地块病株率在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腥黑穗病
栾川县
发生为害
小麦
防治
偏远山区
发生面积
发生范围
原文传递
题名
玉米耕葵粉蚧的发生与防治
1
作者
丁征宇
李新金
刘双记
刘东海
王建伟
机构
洛阳市栾川县植保检站
洛阳市栾川县农业局
出处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7年第9期25-26,共2页
文摘
玉米耕葵粉蚧是一种非常隐蔽的玉米害虫,当虫口密度累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造成50%以上幅度的减产。作者通过多年观察,明确了玉米耕葵粉蚧(Triongmus agrostis Wanget Zhang)的发生危害特点及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和主要生物学特性,制定了以加强栽培管理、深耕灭茬、合理轮作等农业防治为主、必要时进行化学防治的防治策略。
关键词
耕葵粉蚧
玉米
发生规律
防治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旋心异跗萤叶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策略
被引量:
5
2
作者
丁征宇
马新丽
陈爱琴
李新金
刘双记
杜贵鸿
王建玮
机构
河南省栾川县植保植检站
出处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萤叶甲
防治策略
发生规律
2002年7月
2000年
被害株率
秋粮生产
旋心虫
叶甲科
鞘翅目
栾川县
夏玉米
为害
俗称
蛀虫
幼苗
田块
重发
减产
分类号
S436.4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原文传递
题名
栾川县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生为害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新金
陈爱芹
刘双记
郭建庄
机构
河南省栾川县植保植检站
栾川县农业局
出处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18,共2页
文摘
小麦腥黑穗病在栾川县曾于20世纪60-70年代普遍发生。后经集中防除,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至90年代仅在一些偏远山区、经常自留种、串换种的地方有少量发生。然而,2008年小麦腥黑穗病却在栾川县部分乡镇偏重发生,全县累计发生面积415.3hm2左右,是近30年来最严重的一年。发生范围主要分布在栾川乡、庙子乡、潭头镇、秋扒乡、狮子庙乡、白土乡等地。其中以庙子乡新南村发生最为严重,病田率30%,一般地块病株率在20%~30%,严重地块病株率在70%以上。
关键词
腥黑穗病
栾川县
发生为害
小麦
防治
偏远山区
发生面积
发生范围
分类号
S435.12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6.6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玉米耕葵粉蚧的发生与防治
丁征宇
李新金
刘双记
刘东海
王建伟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旋心异跗萤叶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策略
丁征宇
马新丽
陈爱琴
李新金
刘双记
杜贵鸿
王建玮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05
5
原文传递
3
栾川县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生为害与防治措施
李新金
陈爱芹
刘双记
郭建庄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09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