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众认同:社区矫正的法社会学思考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同君 周媛 周国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102,151,共6页
社区矫正的公众认同是社会公众对社区矫正这种全新的行刑制度的认可和接受。公众认同对于社区矫正的创新与发展极具价值。当下我国民众对社区矫正认知不足、认同度较低,这将给社区矫正本土化推进带来消极影响。为使社区矫正获得我国民... 社区矫正的公众认同是社会公众对社区矫正这种全新的行刑制度的认可和接受。公众认同对于社区矫正的创新与发展极具价值。当下我国民众对社区矫正认知不足、认同度较低,这将给社区矫正本土化推进带来消极影响。为使社区矫正获得我国民众的认同,需要从以下路径展开:真实反映民众的利益诉求;充分反映民众的正义理念;努力培育宽容的刑罚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公众认同 生成路径
下载PDF
论高校制度建设的原则及运行机制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同君 秦媛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30,共3页
在深化教育改革、实施依法治校的背景下,加强高校制度建设必然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合法性、正当性、民主性与可持性是高校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科学性设计、利益性博弈、程序性正义与有效性监督是高校制度建设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制度建设 理念 原则 运行机制
下载PDF
法学审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之误区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同君 夏民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大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已成为依法治国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夸大管理法治化的育人功能、淡化管理法治化的内在功能、违背法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
关键词 学生管理 法学 高校 依法治校 德育 学生工作 法治化 法律文件
下载PDF
村民自治的主体与性质——读《宪政的法理言说》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同君 陶玮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6,共5页
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又是宪政制度的创新与民主政治的进步。村民自治是法治之下的由村民组成的"村共同体"之治,强调村民自治主体的宏观性、概括性与相对性。村民自治的主体是集体行使自治权的全体村民,村... 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又是宪政制度的创新与民主政治的进步。村民自治是法治之下的由村民组成的"村共同体"之治,强调村民自治主体的宏观性、概括性与相对性。村民自治的主体是集体行使自治权的全体村民,村民自治的性质是具有特定内涵的"基层自治"。基层自治的特殊性是自治主体在法律不禁止的情况下充分实现自己的权利,是在国家权力之外法律之下的权利自治。村民自治既不同于国家主权之下的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也不同于同一社会制度下国家权力有限让渡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制度 村民自治 自治主体 基层自治
下载PDF
法治思维:和谐校园的内涵、价值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同君 黄小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0-113,共4页
从法治视野诠释和谐校园的内涵、价值与路径选择具有特定的意蕴。民主法治、诚实守信、地位平等、法治文化、权利救济诸要素赋予了和谐校园的法治内涵;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价值指向,即公平正义是和谐校园的价值目标、价值准则与价... 从法治视野诠释和谐校园的内涵、价值与路径选择具有特定的意蕴。民主法治、诚实守信、地位平等、法治文化、权利救济诸要素赋予了和谐校园的法治内涵;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价值指向,即公平正义是和谐校园的价值目标、价值准则与价值实践;和谐校园内涵中的法治理念及价值指向中的公平正义,决定了和谐校园建构的路径选择必然以权利本位为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校园 法治理念 公平正义 权利本位
下载PDF
医疗纠纷处理的新路径——医疗责任保险初探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同君 夏民 《医学与社会》 2001年第1期28-30,共3页
医疗纠纷的上升趋势及其处理困境已引起医学界和法律界的共同关注。学者们对医疗纠纷新路径创设的思考亦见仁见智。医疗责任保险具有的适法性、公正性、预防性不失为当前医疗纠纷处理的新路径。
关键词 责任保险 医疗纠纷 医疗责任保险
下载PDF
农村非传统型纠纷的特点、成因及化解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同君 陈亚兰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3-85,92,共4页
农村非传统型纠纷是农村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型纠纷类型。地域的拓展性、指向的外部性、弱亲缘性、强对抗性是农村非传统型纠纷的主要特点。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连带关系变化、基层组织控制能力弱化、乡土文化观念变迁是农村非传... 农村非传统型纠纷是农村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型纠纷类型。地域的拓展性、指向的外部性、弱亲缘性、强对抗性是农村非传统型纠纷的主要特点。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连带关系变化、基层组织控制能力弱化、乡土文化观念变迁是农村非传统型纠纷的基本成因。建立以社区、村委会为中心的新的社会连带关系,强化法律在农村非传统型纠纷解决中的权威作用,构建适合农村社会需要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是化解农村非传统型纠纷的重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秩序 农村纠纷 非传统型纠纷 纠纷解决机制
下载PDF
论新乡贤在新时代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功能 被引量:36
8
作者 刘同君 王蕾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7-52,共6页
新乡贤是指新时代乡村治理中的社会贤达,他们不仅具有传统乡贤的乡愫情怀等一般特征,还发挥着传播与践行新时期乡风文明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在乡村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结合”过程中,新乡贤具有新思想新观念新情怀,因而其有利于... 新乡贤是指新时代乡村治理中的社会贤达,他们不仅具有传统乡贤的乡愫情怀等一般特征,还发挥着传播与践行新时期乡风文明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在乡村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结合”过程中,新乡贤具有新思想新观念新情怀,因而其有利于促进村民自治制度的深化落实,引领乡村法治文化的创新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弘扬,从而推进乡村治理深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新时代乡村治理 角色功能
下载PDF
转型农村社会的纠纷解决:类型分析与偏好选择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同君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52,共6页
新时期我国农村社会关系状况快速变迁,体现出理性主义和秩序失范的双重态势。对应这种社会结构变化,我国农村纠纷的数量增长迅速,类型也趋于复杂化。同时,传统协商机制、人民调解、基层行政调解、法庭诉讼由内而外、交互作用,共同支撑... 新时期我国农村社会关系状况快速变迁,体现出理性主义和秩序失范的双重态势。对应这种社会结构变化,我国农村纠纷的数量增长迅速,类型也趋于复杂化。同时,传统协商机制、人民调解、基层行政调解、法庭诉讼由内而外、交互作用,共同支撑起转型农村社会的秩序空间。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农村社会的纠纷解决必然凸显法律的理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纠纷解决 偏好分析 基层司法
下载PDF
论高校职称评审工作的公平竞争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同君 夏民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11-113,共3页
关键词 高校 职称评审 公平竞争问题 价值目标
下载PDF
权利实现——现代化社会人才培养的基点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同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18,共3页
本文认为 ,培养与造就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具有民族创新与竞争能力的人才的过程 ,需要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法则 ,渗透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与原则。“权利”是充分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核心要素 ,全社会尤其是高等... 本文认为 ,培养与造就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具有民族创新与竞争能力的人才的过程 ,需要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法则 ,渗透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与原则。“权利”是充分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核心要素 ,全社会尤其是高等院校必须确立权利理念 ,履行法定义务 ,保障大学生法定权利的实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社会 人才培养 高等院校 权利理念 权利实现 司法救济
下载PDF
重大刑事案件审理模式之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同君 赵鹰 韦跃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9-162,共4页
审理重大刑事案件模式不仅关系着刑罚目的之实现,而且关联着被犯罪所破坏之社会关系的恢复,更是刑事司法取得民众认同的重要条件。延期审理不仅有损刑事司法人权保障效应之发挥与恢复被犯罪所破坏的社会关系,而且为权钱交易、司法腐败... 审理重大刑事案件模式不仅关系着刑罚目的之实现,而且关联着被犯罪所破坏之社会关系的恢复,更是刑事司法取得民众认同的重要条件。延期审理不仅有损刑事司法人权保障效应之发挥与恢复被犯罪所破坏的社会关系,而且为权钱交易、司法腐败提供了制度空间,因此,重大刑事案件审理模式应奉行集中审理原则。为此,必须明确重大刑事案件的范围、完善相应的诉讼规范,并向社会及时公开案件审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刑事案件刑罚目的 集中审理延期审理 刑事司法
下载PDF
论和谐社会语境下公民守法的道德机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同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高度发展与完善的一种成熟状态;和谐社会的最基本要求不仅仅是社会秩序化,还要求人们的行为在社会秩序化的环境中进一步正当化与合理化,即行为规范的伦理化。公民守法是法治社会的最基本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 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高度发展与完善的一种成熟状态;和谐社会的最基本要求不仅仅是社会秩序化,还要求人们的行为在社会秩序化的环境中进一步正当化与合理化,即行为规范的伦理化。公民守法是法治社会的最基本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底线;只有公民的守法行为上升为一种积极主动的理性境界,才能符合和谐社会秩序的基本要求,这种“理性境界”就是公民守法的道德自律精神。公民守法的自在阶段或道德他律阶段是守法道德机制的必备环节;公民守法的自为阶段或道德自律阶段是守法道德机制的发展环节;公民守法的自由阶段或道德完善阶段是守法道德机制的理想状态。守法的这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过程,而是相互连续和相互承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法治社会 守法 道德机制
下载PDF
接受与超越──当代大学生伦理文化重建方式之必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同君 许湘琴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8-91,共4页
接受与超越──当代大学生伦理文化重建方式之必然刘同君,许湘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化,必然带来社会价值观念的剧烈震荡,这种“震荡”表现在大学生伦理文化方面,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旧道德标准的崩溃和新价值观... 接受与超越──当代大学生伦理文化重建方式之必然刘同君,许湘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化,必然带来社会价值观念的剧烈震荡,这种“震荡”表现在大学生伦理文化方面,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旧道德标准的崩溃和新价值观念的萌动,即用新的价值标准代替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文化 当代大学生 青年大学生 重建方式 伦理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接受与选择 新时期 文化超越 后喻文化
下载PDF
农村法律文化建设的特点、原则与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同君 钱宇春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2-137,共6页
农村法律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与文化支撑,农村法律文化建设必须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相协调。主体特殊性、客体复杂性与方式互动性是农村法律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法治统一性、统筹兼顾性与有限干预性是... 农村法律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与文化支撑,农村法律文化建设必须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相协调。主体特殊性、客体复杂性与方式互动性是农村法律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法治统一性、统筹兼顾性与有限干预性是农村法律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及知识性与资源性相结合是农村法律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法律文化 基本特点 基本原则 基本方法
下载PDF
法哲学视角的观照: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同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40,共3页
以人为本的法哲学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应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 ,解决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矛盾 ,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努力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是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必须确... 以人为本的法哲学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应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 ,解决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矛盾 ,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努力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是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必须确立权利至上理念 ,切实保障大学生法定权利的实现。在促进与弘扬法治现代化的宏观环境下 ,高校教育管理必然赋予“以人为本”以新的内涵 ,即不再是单纯的规范人、管理人、教育人 ,而是为了人、尊重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哲学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权利 全面发展
下载PDF
论法律谈判的理念及其实践把握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同君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5-30,35,共7页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国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已成为必然趋势。法律谈判作为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具有独特的价值功能。法律谈判的基本过程是沟通、协作、竞争与妥协,但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理念以彰显其合理性与正当性...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国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已成为必然趋势。法律谈判作为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具有独特的价值功能。法律谈判的基本过程是沟通、协作、竞争与妥协,但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理念以彰显其合理性与正当性。认真做好谈判前的准备工作、精心选择谈判策略和努力追求双赢结果是法律谈判必须把握的三个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谈判 ADR 理念 纠纷解决
下载PDF
论和谐社会语境下公民的守法主体精神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同君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5-69,共5页
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法治社会为基础,如果不建设法治社会,就不可能形成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内涵的净化与提升,是法治社会高度发展与完善的一种成熟状态。公民的守法行为是实现法律秩序的基本要求,而守法主体精神的塑造则是形... 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法治社会为基础,如果不建设法治社会,就不可能形成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内涵的净化与提升,是法治社会高度发展与完善的一种成熟状态。公民的守法行为是实现法律秩序的基本要求,而守法主体精神的塑造则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的基本路径。公民守法的主体意识、理性意识及其对法律的信仰意识是守法主体精神的生成性要素;公民意识的培养、道德精神的塑造、法治理念的确立是守法主体精神的构建性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法治社会 守法主体精神
下载PDF
利益平衡视角下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同君 张茂诚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45-50,共6页
传统知识产权制度主要以工业知识产品为对象,农业知识产权的利益平衡问题尚未得到充分关注。立足于利益视角,农业知识产权的生物性、自然依赖性、外溢性以及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知识产权需要更完备的利益平衡。针对农业知识产权,有必要... 传统知识产权制度主要以工业知识产品为对象,农业知识产权的利益平衡问题尚未得到充分关注。立足于利益视角,农业知识产权的生物性、自然依赖性、外溢性以及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知识产权需要更完备的利益平衡。针对农业知识产权,有必要突破传统工业产权的规范路径,建立专门化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从公共财政支持的增强、利益分享机制建构以及法律救济渠道的完善等方面重点展开,建构农业知识产权利益均衡的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知识产权 利益平衡 利益分享
下载PDF
村民自治过程中内部权利冲突的救济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同君 王筱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662-16664,共3页
在村民自治的近30年中,村民与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之间的矛盾冲突逐渐显现,且对此类冲突的救济途径不畅通,广大农村农民的权益保护遭遇瓶颈。从我国现有法律规定以及诉讼体系来看,应赋予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自治组织以准行政主体的资... 在村民自治的近30年中,村民与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之间的矛盾冲突逐渐显现,且对此类冲突的救济途径不畅通,广大农村农民的权益保护遭遇瓶颈。从我国现有法律规定以及诉讼体系来看,应赋予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自治组织以准行政主体的资格,通过修改和完善村民自治基本法律、宪法、行政诉讼法、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村民的合法权益进行相对畅通的司法救济,并辅之以调解救济,以到达保护村民利益最大化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内部权利冲突 村民委员会 司法救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