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希望生长的季节里尘埃落定——评戏剧《尘埃落定》
1
作者 刘启晖 《影剧新作》 2023年第1期67-73,共7页
2000年,阿来凭借小说《尘埃落定》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他也因此成了该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2020年,由编剧曹路生、导演胡宗琪、文学顾问阿来、演出商张力刚的制作团队决定改编该小说为话剧,并选择了与小说发生环境地缘上最接近的... 2000年,阿来凭借小说《尘埃落定》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他也因此成了该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2020年,由编剧曹路生、导演胡宗琪、文学顾问阿来、演出商张力刚的制作团队决定改编该小说为话剧,并选择了与小说发生环境地缘上最接近的四川人艺为演出班底。2021年,话剧《尘埃落定》开始了第一轮巡演,从三月起至五月初,依次完成了杭州、上海、南京、广州、深圳多地的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埃落定》 茅盾文学奖 阿来 尘埃落定 制作团队 话剧 戏剧 人艺
下载PDF
论“间离效果”理论中演员的共鸣与反共鸣
2
作者 刘启晖 《上海视觉》 2021年第2期56-61,共6页
布莱希特在叙事体戏剧理论中提出“间离效果”,以此反对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中的共鸣,这似乎已是一个固有的说法。对于“间离效果”能否做到真正反共鸣的争议很多,然而这样的争议忽略了一个客观基础,即布莱希特并不是只“间离”,不“共鸣... 布莱希特在叙事体戏剧理论中提出“间离效果”,以此反对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中的共鸣,这似乎已是一个固有的说法。对于“间离效果”能否做到真正反共鸣的争议很多,然而这样的争议忽略了一个客观基础,即布莱希特并不是只“间离”,不“共鸣”的。在叙事体戏剧理论中,布莱希特面对“共鸣”和“间离”这对矛盾显得灵活和多面。本文抓住布莱希特本人着重讨论的“演员”这个板块,理清布莱希特关于演出排练中演员共鸣问题的完整态度。在理论提出和实践过程中,布莱希特最终是想要在间离和共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因当时戏剧的现状发生倾斜,而更显示出布莱希特主张间离的那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离效果 共鸣 反共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