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掩蔽刺激对目标识别加工的作用:来自fNIRS的证据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海波 刘和珺 +1 位作者 章鹏 李量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87-1197,共11页
信息掩蔽刺激(如随机字母群)对字母视觉搜索的干扰大于能量掩蔽刺激(如将字母群像素随机化后的散点),但相应的中枢机理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记录脑代谢激活模式的功能性近红外光学脑成像技术(fNIRS),考察年轻成年被试分别在字母掩蔽、... 信息掩蔽刺激(如随机字母群)对字母视觉搜索的干扰大于能量掩蔽刺激(如将字母群像素随机化后的散点),但相应的中枢机理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记录脑代谢激活模式的功能性近红外光学脑成像技术(fNIRS),考察年轻成年被试分别在字母掩蔽、字母碎片掩蔽、像素掩蔽条件下判断上、下、左、右四个目标字母是否相同时的大脑皮层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依字母、字母碎片、随机散点掩蔽条件顺序,被试的搜索任务成绩显著递增,而顶.枕皮层的激活范围与程度显著递减,表明信息掩蔽较匹配的能量掩蔽对视觉搜索有更大的干扰作用,并在初级和联合视觉皮层引发更大的激活。在字母碎片掩蔽条件下,视觉初级皮层部分区域的激活水平与搜索行为绩效的相关显著,而在字母掩蔽条件下,视觉联合皮层部分区域的激活水平与搜索行为绩效的相关显著。这进一步说明信息掩蔽中的字母掩蔽和字母碎片掩蔽的掩蔽作用在大脑皮层上所造成的加工负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掩蔽 视觉搜索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顶枕叶
下载PDF
青少年应激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多重中介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和珺 杨海波 《心理学进展》 2019年第5期822-830,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激源、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SCL-90量表。结果表明:1) 应激源与消极应对方式和...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激源、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SCL-90量表。结果表明:1) 应激源与消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 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具有正向预测作用。3) 消极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在应激源和心理健康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4) 此外,积极应对在应激源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这说明消极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影响到心理健康水平,应激源到心理健康的多重中介模型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源 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感 心理健康 多重中介
下载PDF
抑郁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和珺 杨海波 《心理学通讯》 2019年第2期116-123,共8页
抑郁障碍个体的注意偏向是抑郁认知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近年研究的焦点从对抑郁障碍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理论机制等转向了对抑郁障碍个体的注意偏向矫正效果和作用机制等的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抑郁障碍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 抑郁障碍个体的注意偏向是抑郁认知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近年研究的焦点从对抑郁障碍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理论机制等转向了对抑郁障碍个体的注意偏向矫正效果和作用机制等的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抑郁障碍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1)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特点。(2)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机制。(3)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矫治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阐明了未来抑郁障碍个体的注意偏向研究的理论和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注意偏向 情绪信息 负性
下载PDF
社会排斥的神经机制:基于fMRI研究的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祁伟 刘和珺 +1 位作者 王琦 刘拓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6-442,共7页
目的:探究个体受到社会排斥主要激活的脑区和其神经机制。方法:在PubMed、ScienceDirect数据库中对社会排斥相关fMRI研究进行检索,符合要求文献共42篇,采用激活似然估计方法,针对全部研究、掷球范式和亲身经历社会排斥三种条件进行元分... 目的:探究个体受到社会排斥主要激活的脑区和其神经机制。方法:在PubMed、ScienceDirect数据库中对社会排斥相关fMRI研究进行检索,符合要求文献共42篇,采用激活似然估计方法,针对全部研究、掷球范式和亲身经历社会排斥三种条件进行元分析。结果:腹侧前扣带回在不同条件下元分析中表现出跨范式的激活稳定性;腹侧前扣带回、背侧前扣带回、后扣带回在掷球范式下出现激活;除以上脑区外,亲身经历社会排斥时脑岛、额下回也出现激活。结论:腹侧和背侧前扣带回、后扣带回、脑岛和额下回在社会排斥的神经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究激活的脑区在社会排斥神经机制中如何运作,针对个体差异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神经成像 激活似然估计 元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