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在64层螺旋CT仿真结肠镜中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咸英 冯春琴 +1 位作者 沈维红 陈晶 《安徽医学》 2011年第8期1185-1187,共3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在64层螺旋CT仿真结肠镜中的应用及检查前护理准备。方法 184例螺旋CT仿真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患者,随机分口服自制清肠液组,口服复方磷酸钠盐组,口服20%甘露醇组,3组均肠道低张充气,仰卧、俯卧两种体位腹部... 目的探讨3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在64层螺旋CT仿真结肠镜中的应用及检查前护理准备。方法 184例螺旋CT仿真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患者,随机分口服自制清肠液组,口服复方磷酸钠盐组,口服20%甘露醇组,3组均肠道低张充气,仰卧、俯卧两种体位腹部容积CT扫描。观察肠道清洁、肠腔充气扩张程度、结肠成像质量,并对肠道准备不良反应、检查依从性及舒适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3组患者肠道清洁、肠腔充气扩张程度及结肠成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准备不良反应、检查依从性及舒适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64层螺旋CT仿真结肠镜检查中3种肠道清洁方法都可得到满意的肠道清洁、肠道扩张效果,结肠成像质量优良。减少肠道准备不良反应、提高检查依从性及舒适满意度,检查前护理很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准备 低张充气 CT仿真结肠镜 护理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在64层螺旋CT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咸英 冯春琴 +1 位作者 陈阿娜 刘斌 《临床护理杂志》 2008年第5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在64层螺旋CT检查中的意义。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各46例,护理干预组通过一系列检查前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患者心率,减少因心率过快及波动对CT图像质量影响。结果两组干预前心率比较...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在64层螺旋CT检查中的意义。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各46例,护理干预组通过一系列检查前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患者心率,减少因心率过快及波动对CT图像质量影响。结果两组干预前心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适应、配合能力,检查中的心率及心率的波动,CT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提前护理干预是有效的、必要的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护理 冠状动脉疾病/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和CT特征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小虎 潘红利 +10 位作者 束晶苇 钱银锋 吴兴旺 王海宝 李晓舒 束宏敏 李仁民 刘咸英 王玉萍 刘斌 余永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分析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和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输入性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12例均有流行病学史,均发热,8例咳嗽;9例白细胞计数正常,7例淋巴细胞计数减少,5例C反应蛋白升高。CT显示双... 目的分析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和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输入性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12例均有流行病学史,均发热,8例咳嗽;9例白细胞计数正常,7例淋巴细胞计数减少,5例C反应蛋白升高。CT显示双肺受累10例,单肺受累2例。2例病变局限于1个肺叶,3例累及2个肺叶,2例3个肺叶,5例累及双侧全肺;12例病变均主要在两肺外周胸膜下分布,2例呈单纯磨玻璃影(GGO),6例GGO伴实性成分、4例伴实变。病变形态为斑片影10例,类圆形2例。6例可见空气支气管征,4例见小叶间隔增粗,3例见纤维灶。12例均未见胸腔积液和淋巴结肿大。结论 COVID-19患者多有流行病学史,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多正常、粒细胞计数减低;CT多见两下肺外周多发GGO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病毒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能谱CT单能成像对乏血供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程路得 刘斌 +6 位作者 吴兴旺 汪洁 王乐 王万勤 鲍丽君 刘咸英 张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单能量成像在显示乏血供肝癌病灶中的使用价值。方法运用宝石能谱CT对34例乏血供肝癌患者进行能谱扫描,对原始数据进行常规混合能量重建(140 kVp)和单能量重建(65 keV),在GE AW4.4工作站上通过能谱浏览器(GSI Viewer...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单能量成像在显示乏血供肝癌病灶中的使用价值。方法运用宝石能谱CT对34例乏血供肝癌患者进行能谱扫描,对原始数据进行常规混合能量重建(140 kVp)和单能量重建(65 keV),在GE AW4.4工作站上通过能谱浏览器(GSI Viewer)分别选用混合能量图像和单能量图像对同层面病灶进行观察,观察病灶的数目、病灶与周边正常肝组织的对比(CT值差值)、背景噪声、对比噪声比和主观评分,并做配对t检验。结果在同一层面上单能图像发现的病灶数目明显多于混合能量图像。34例患者中仅有12例结果一致,22例单能图像显示病灶数目多于混合能量图像。单能与混合能图像中病灶与正常肝组织间的对比、对比噪声比及主观评分分别为(21.19±15.23)和(11.13±10.09)、(1.53±0.88)和(0.88±0.68)、(4.32±0.65)和(3.7±0.53),各项指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像背景噪声为(14.02±2.08)和(13.64±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宝石能谱CT GSI模式扫描重建65 keV单能图像可明显提高乏血供肝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脏肿瘤
下载PDF
联合运用CTC和CTE诊断肠道疾病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兴旺 刘斌 +3 位作者 王万勤 王菁 刘咸英 沈维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46-2048,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CTC和CTE诊断肠道疾病的价值。方法20例临床高度怀疑肠道疾病的患者(病变的确切部位不明),其中男12例,女8例。常规准备肠道后,运用GELightSpeed64层螺旋CT对所有患者行CTC和CTE联合检查,将结果与肠镜或手术病理结果对...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CTC和CTE诊断肠道疾病的价值。方法20例临床高度怀疑肠道疾病的患者(病变的确切部位不明),其中男12例,女8例。常规准备肠道后,运用GELightSpeed64层螺旋CT对所有患者行CTC和CTE联合检查,将结果与肠镜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①9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7例CTC或CTE结果与病理结果吻合;1例CTE诊断与病理结果不符,1例无明显阳性发现。②6例因各种原因导致肠镜检查失败的患者中,3例CTE或CTC诊断发现有病变;3例无明显阳性结果。③5例肠道术后随访患者中,CTC和CTE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征象。结论当临床高度怀疑肠道疾病但又不能明确病变部位、或因种种原因造成肠镜检查失败时,联合运用CTC和CTE在明确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结肠镜 小肠造影
下载PDF
能谱CT碘基图定量诊断小肠活动性出血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伟杰 刘文冬 +4 位作者 刘斌 吴兴旺 潘景润 胡君梅 刘咸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定量分析小肠活动性出血的价值。方法将离体猪小肠与微量注射器连接,分别设置5种注射流率(0.1、0.2、0.3、0.4、0.5ml/min)模拟活动性小肠出血。对不同出血流率的猪小肠进行能谱成像(GSI),分别延迟15、40s扫描模拟动...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定量分析小肠活动性出血的价值。方法将离体猪小肠与微量注射器连接,分别设置5种注射流率(0.1、0.2、0.3、0.4、0.5ml/min)模拟活动性小肠出血。对不同出血流率的猪小肠进行能谱成像(GSI),分别延迟15、40s扫描模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利用能谱CT基物质碘基图,分别测量动脉期肠腔内总碘含量值(IC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总碘含量值(IC门静脉期),并利用公式计算出血流率[V测定=(IC门静脉期-IC动脉期)/(Δt×ρI)],初步估计小肠活动性出血量,分析真实流率与测定流率间的关系。结果真实注射流率分别为0.1、0.2、0.3、0.4、0.5ml/min的模型测定流率分别为0.071 2、0.256 6、0.358 7、0.468 5、0.559 4ml/min;测定流率与真实流率间的误差率分别为28.77%、28.30%、19.57%、17.13%、11.88%。经过回归分析测定流率与真实流率呈正相关(r=0.984,P=0.002)。结论利用能谱CT碘基图像测量碘含量计算小肠活动性出血流率,并以此评估小肠活动性出血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定量分析
下载PDF
CTE对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旖旎 刘文冬 +3 位作者 刘斌 吴兴旺 张丽 刘咸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8-641,共4页
探讨口服等渗甘露醇行CT小肠造影(CTE)检查在提示消化道出血部位及病因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拟诊为消化道出血病例111例,男73例,女38例,所有患者行CTE检查,将所有CTE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对比,对CTE阳性结果、阴性结果及误诊情况进... 探讨口服等渗甘露醇行CT小肠造影(CTE)检查在提示消化道出血部位及病因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拟诊为消化道出血病例111例,男73例,女38例,所有患者行CTE检查,将所有CTE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对比,对CTE阳性结果、阴性结果及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TE诊断真阳性率69.1%(65/94),假阴性率30.9%(29/94),阳性预测值100.0%(65/65),阴性预测值37.0%(17/46),肿瘤性病变诊断率88.9%,炎性病变诊断率69.8%,血管性病变诊断率58.3%,憩室诊断率75.0%;先天性巨结肠诊断率100.0%,息肉、钩虫病及内痔诊断率0。CTE检查用于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病因诊断阳性率高,对肿瘤、炎性病变及血管性病变检出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CTE 等渗甘露醇 病因诊断
下载PDF
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脑血管成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小虎 王万勤 +7 位作者 钱银锋 刘斌 余永强 管松 吴兴旺 周勇 刘咸英 潘发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临床及影像资料确诊为烟雾病患者的脑血管CTA资料,分别用减影法及非减影法CTA对原始扫描数据行后处理,运用χ^2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颈内动脉(ICA)终末...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临床及影像资料确诊为烟雾病患者的脑血管CTA资料,分别用减影法及非减影法CTA对原始扫描数据行后处理,运用χ^2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颈内动脉(ICA)终末段、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中动脉(MCA)起始段狭窄或者闭塞的检出率,以及颅底异常血管网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代偿性扩张的显示情况等有无差异,同时评价DSCTA重组图像质量。采用t检验比较DSCTA与常规CTA在后处理时间上是否有差异。结果DSCTA重组图像的质量均能满足颅内血管病变的显示。DSCTA和常规CTA分别显示46例和32例ICA终末段病变,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P〈0.01)。DSCTA分别显示48例ACA起始段病变、52例MCA起始段病变、38例颅底异常血管网和17例椎-基底动脉系统代偿性扩张,常规CTA则分别显示41、47、34和13例,两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CTA和常规CTA后处理平均时间分别为(8.5±2.5)和(14.5±2.0)min,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7,P〈0.01)。结论DSCTA是一种快速、易行和可靠的CTA技术,有利于烟雾病患者ICA终末端病变的检出,为该病提供了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