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编辑的学术思考和创新思路--对学术期刊编辑而论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理论建设>编辑部
-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84,共3页
-
文摘
一编辑学术思考的重要及特点
学术编辑是一个群体概念,编辑的学术思考融合酌是编辑群体的思想和智慧,它是学术编辑内在的编辑活动。编辑的学术思考应是办刊思想、办刊宗旨的体现,具体渗透在选题策划、审稿组稿、编排设计等编辑过程及联系作者、反馈读者等方面的编辑活动中。
-
关键词
学术期刊编辑
创新思路
学术编辑
编辑群体
编辑活动
办刊思想
办刊宗旨
选题策划
-
分类号
G238
[文化科学]
-
-
题名数字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鉴赏与创新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
-
出处
《理论建设》
2011年第1期87-90,共4页
-
文摘
数字时代,学术期刊编辑鉴赏的平台、方式、速度和难度等都发生很大变化,学术编辑调整与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促使学术期刊的发展。创新是学术编辑素养的重要方面,学术编辑应遵循学术期刊发展规律,汲取新的办刊思想及理念,以开辟学术期刊发展新路径,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地位。
-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学术编辑
学术期刊
鉴赏
创新
-
分类号
G238
[文化科学]
-
-
题名我国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刘嘉秀
肖月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出处
《理论建设》
2010年第2期60-64,共5页
-
基金
2009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素质教育模式及其实施策略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09013
-
文摘
素质教育模式构建承载了我国教育改革创新的历史,它是新中国教育模式构建的延续,创新赋予它新的生机和活力。素质教育模式构建是促使其构成要素和相互联系的完备和完善,以提高素质教育成效。
-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模式
实施策略
实效
-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数据时代学术编辑责任蕴涵及意义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
-
出处
《理论建设》
2014年第6期83-86,共4页
-
文摘
学术期刊编辑责任有着学术传播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定,应对数据时代的数据整合,编辑责任在变化中提升。坚持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和学术本真,编辑以创新精神实现责任目标,编辑过程阐释了编辑责任的蕴涵和意义。
-
关键词
编辑责任
学术期刊
数据时代
编辑过程
创新
-
分类号
G238
[文化科学]
-
-
题名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
-
出处
《理论建设》
2015年第2期12-16,共5页
-
文摘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概括和精髓,指引我国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它的提出激发了人们教育改革创新的热情和强大力量。"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影响深远,党的十八大绘制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蓝图,确立了教育发展新目标,标志教育发展的新起点。
-
关键词
邓小平
“三个面向”
教育思想
历史意义
当代价值
-
分类号
G40-09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及人才评价制度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
-
出处
《理论建设》
2012年第1期89-93,共5页
-
基金
2011年度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系统重点调研课题
-
文摘
安徽强省兴教凸显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需求——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评价制度,它是营造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有益环境的重要内容,建立的条件已具备时机已成熟。《安徽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并实施是其建立的大背景。教育质量及人才评价制度两者合理衔接并互相印证,将对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促进安徽建成教育和人力资源强省。
-
关键词
科学的
教育质量评价
人才质量评价
规划纲要
-
分类号
G52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我国素质教育的诉求及实施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
-
出处
《理论建设》
2009年第4期66-68,共3页
-
基金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素质教育模式及其实施策略研究"(立项号:JG09013)的部分研究成果
-
文摘
素质教育要摆脱"物"的束缚,以人为本,以培养人才为唯一目标。实现社会、家庭及个人素质教育诉求的一致是提升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途径。
-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诉求
实施
实效
-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及环境优化
被引量:2
- 8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函授部
-
出处
《理论建设》
2005年第6期54-56,共3页
-
文摘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重任。农村教育背负“三农”问题,一损俱损,它反映出严重的社会不公平。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农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下,通过具体措施,使农村教育发展环境得以优化。农村教育的出路在于促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紧密结合。
-
关键词
农村教育
“三农”问题
教育与经济结合
-
分类号
G52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教育公益性认识过程及实践思考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出处
《西安社会科学》
2008年第4期64-66,共3页
-
文摘
坚持教育公益性是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对教育公益性认识历经了一个长期和深化的过程。教育本质属性规定了教育公益性质。应对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正确适用国际世贸规则,将促使对教育公益性认识的加深。
-
关键词
教育公益性
教育本质属性
教育持续发展
教育创新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党校学术期刊特色及使命承载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
-
出处
《传承》
2015年第12期37-39,共3页
-
文摘
党校学术期刊由职责定位决定其承载重要使命和社会责任,其具有鲜明特色,政治方向、思想性和学术性统一,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注重导向性和社会影响力。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党校期刊持续探索,彰显刊物特色,充分利用网络数字技术,为党立言,推进学术发展和进步。
-
关键词
党校期刊
党校姓党
特色使命
社会责任
-
分类号
D261.4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增强国力与教育为本
- 11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安徽省委党校
-
出处
《理论建设》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7-70,共4页
-
文摘
人类社会的教育在生产劳动中产生,担负着传授生产劳动技能和社会意识的任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与社会经济、国力强弱密切相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而科学技术也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低的重要因素,教育则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科技人才培养的基础。为此。
-
关键词
教育为本
增强国力
经济发展
科教兴国战略
教育优先发展
科学技术
教育经费
教育发展
科学文化素质
综合国力
-
分类号
G40-05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我国现阶段女子教育浅探
- 12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安徽省委党校
-
出处
《理论建设》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6-58,共3页
-
文摘
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必然要求女子教育与之相适应,改变女子教育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模式。数年的教育实践和改革,女子教育发生了显著变化,有长足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女子教育的界定、发展和成就 我国女子教育指的是我国女性所接受的全日制、非全日制的国民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专门教育及女子特设班的总和。
-
关键词
女子教育
我国现阶段
市场经济体制
女性素质
市场经济的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
成人教育
平等参与
确立和发展
社会发展
-
分类号
G77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关于教育走向市场的思考
- 13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安徽省委党校
-
出处
《理论建设》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7-80,共4页
-
文摘
市场经济在我国正呈现深入发展的良好态势。作为具有上层建筑性质的教育,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日趋密切,教育、经济相互促进的作用愈加显著。“教育市场化”、“教育产业化”、“教育走向市场”的提法已不鲜见,虽然其内涵还值得进一步探讨,但它所反映的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实践和探索,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
关键词
教育走向
市场经济
第三产业
教育与市场
经济发展
教育实践
上层建筑
教育市场化
教育改革
“教育产业化”
-
分类号
G40-05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教育价值的合理回归——谈教育有偿
- 14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安徽省委党校
-
出处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8-60,共3页
-
文摘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下,我国教育界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现象:一些名牌大学公开对某些单位去向的毕业生实行有偿分配,学校明码标价录取“议价生”,学费昂贵俗称“贵族学校”的私立学校出现……教育界往常的平静被打破了。对此人们议论纷纷。
-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支撑
市场经济体制
科学文化基础
计划经济体制
道德修养
社会经济
良性循环
十年一贯制
自身思想
-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教育功能论与教育本质论辨析
- 15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出处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9-53,共5页
-
文摘
在漫长的中外教育史上,关于教育是为社会发展服务还是为人的发展服务问题,出现过激烈的论争。这种争论时断时续,迄今没有终结。我国现阶段也有教育功能论与教育本质论两种不同的教育观点和主张。究竟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怎样认识教育为社会与为个人的问题?在此提出一点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
关键词
功能论
本质论
人的发展
教育对象
现代化建设
中外教育史
认识教育
社会服务
服务问题
西方教育史
-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对教育中个性发展问题的看法
- 16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出处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7-99,共3页
-
文摘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我国许多的教育专家学者所研究,并已达到多方面的共识。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个性发展理论,在认识上却没有一致的看法。本文就人的个性发展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 我国解放后的教育,始终抓住既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又要进行个性教育。
-
关键词
全面发展理论
发展问题
个性教育
历史过程
现代化强国
社会发展规律
教育实践
人的社会性
人的发展
个体发展
-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应对世贸组织规则推进我国教育法治建设进程
- 17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7-68,共2页
-
文摘
我国在世贸组织平台上的教育服务贸易,引发我国对以教育主权为核心的有关教育法治问题的思考。我国只有加强教育法治建设,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实现以法治教,才能规范教育服务贸易,促使教育发展达到新水平。
-
关键词
教育服务贸易
教育法治
世贸国际规则
-
分类号
G5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论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
- 18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安徽省委党校
-
出处
《理论建设》
1998年第4期54-59,共6页
-
文摘
本文论述了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形成、特点和重大影响,认为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它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
关键词
两种劳动制度
两种教育制度
刘少奇
半工半读教育
教育结构
普及教育
学校教育制度
劳动者素质
社会主义新人
职业教育
-
分类号
G40-09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国家职业教育的历史与现实
- 19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
-
出处
《理论建设》
2007年第4期61-63,共3页
-
基金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三个代表"研究基地课题
2006年校级课题
-
文摘
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较强的社会针对性和适应性,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尤为重要。发展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改变教育类别结构,促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比例趋于合理;且能扬其所长,攻克应试教育之偏。我国应在职业教育中强化素质定位,提升其自身质量;以法治教,从制度上予以保障,消除所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价值
素质定位
技能型人才
劳动者
-
分类号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我国社会建设中坚持教育公益性探讨
- 20
-
-
作者
刘嘉秀
-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
-
出处
《理论建设》
2008年第4期66-69,共4页
-
基金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2008年校级课题
-
文摘
我国社会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才能保障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坚持教育公益性中有创新,如此,才有教育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提升。我国教育公益性质由教育本质属性所规定,回归教育本我,充分认识教育特点,利于教育持续发展,创新有序。
-
关键词
教育公益性
本质属性
创新
教育发展
-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