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东段下三叠统洪水川组沉积序列与盆地构造原型恢复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瑞保 裴先治 +5 位作者 李佐臣 裴磊 陈有炘 刘成军 陈国超 刘图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02-2314,共13页
下三叠统洪水川组沉积地层研究结果表明,洪水川组由底到顶可划分为6个岩性段,一段主要为灰绿-肝红色粗碎屑岩及紫红色细碎屑岩组合;二段主要为灰绿色含砾粗砂岩、粗砂岩夹砾岩组合;三段以深灰色-灰黑色薄层-中薄层灰岩为主,四段主要为... 下三叠统洪水川组沉积地层研究结果表明,洪水川组由底到顶可划分为6个岩性段,一段主要为灰绿-肝红色粗碎屑岩及紫红色细碎屑岩组合;二段主要为灰绿色含砾粗砂岩、粗砂岩夹砾岩组合;三段以深灰色-灰黑色薄层-中薄层灰岩为主,四段主要为浅灰色-灰色中-薄层粉砂岩夹灰色薄层灰岩组合,五段主要为鲍马序列中某几段有规律的浊积岩组合,六段主要为灰色中薄层细砾岩、含细砾粗砂岩、细砂岩夹薄层钙质粉砂岩及灰岩组合。岩石组合及沉积结构构造特征表明,洪水川组一段和二段属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三段和四段属于浅海混积陆棚沉积体系,五段属于半深海-深海浊流沉积体系,六段属于滨浅海沉积体系。洪水川组沉积序列与弧前盆地沉积序列相似,记录了一个弧前盆地初始沉积、正常沉积、晚期沉积等连续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认为洪水川组是一套形成于阿尼玛卿-布青山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过程中的弧前盆地的产物,客观记录了东昆仑三叠纪弧前盆地形成及古洋壳俯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洪水川组 沉积体系 弧前盆地 盆地原型
下载PDF
西秦岭舒家坝地区泥盆纪舒家坝群碎屑锆石LA-ICP-MSU-Pb年龄:源区特征与形成时代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元元 裴先治 +7 位作者 刘成军 李瑞保 李佐臣 魏博 任厚州 陈伟男 刘图杰 胥晓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5-1027,共13页
以西秦岭舒家坝地区泥盆纪舒家坝群碎屑岩为研究对象,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物源组成和构造背景。所测样品最小锆石年龄组的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13Ma,代表了舒家坝群的沉积下限,结合前人研究的古生物资料... 以西秦岭舒家坝地区泥盆纪舒家坝群碎屑岩为研究对象,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物源组成和构造背景。所测样品最小锆石年龄组的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13Ma,代表了舒家坝群的沉积下限,结合前人研究的古生物资料将其形成时代限定为中泥盆世。所获碎屑锆石年龄可划分为4个谱段:震旦纪—古生代年龄谱段619~409Ma,峰值为445Ma;新元古代年龄谱段930~735Ma,峰值为849Ma;中元古代年龄谱段1760~1033Ma;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年龄谱段3095~2478Ma。综合研究认为,舒家坝群的物源具多元性,包括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北祁连造山带东段和华北板块基底,其中北祁连造山带东段和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是舒家坝群沉积的主要物源区,且后者占主导地位。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根据其物源组成特征判断,舒家坝群形成于陆—陆或弧—陆碰撞后由挤压转换为伸展环境的局部裂陷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舒家坝群 形成时代 物源 构造环境 西秦岭
下载PDF
西秦岭舒家坝地区太阳寺岩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伟男 裴先治 +7 位作者 刘成军 李瑞保 李佐臣 魏博 胥晓春 刘图杰 王元元 任厚州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1-755,共15页
为了探讨西秦岭舒家坝地区太阳寺岩组的物源特征及形成时代,本文选取该套地层中碎屑锆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方法,界定舒家坝地区太阳寺岩组的形成时代,并探讨其物质来源.结果表明,太阳寺岩组的沉积下限为(... 为了探讨西秦岭舒家坝地区太阳寺岩组的物源特征及形成时代,本文选取该套地层中碎屑锆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方法,界定舒家坝地区太阳寺岩组的形成时代,并探讨其物质来源.结果表明,太阳寺岩组的沉积下限为(437±4)Ma,结合前人对周边地质体研究情况,其主体形成时代为志留纪.舒家坝地区太阳寺岩组碎屑锆石年龄谱明显分为4个年龄组段:(1)437~526Ma,峰值为458Ma,年龄较为集中,呈现最为强烈峰值特征,指示其物源可能来自于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和北祁连造山带;(2)601~978Ma,可细分为601~651Ma、738~978Ma 2个亚组,峰值分别为650Ma、814Ma,年龄也相对比较集中,这一时期受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汇聚和裂解的影响,在秦岭造山带和祁连造山带产生了一系列的构造岩浆活动,为研究区提供物源奠定了可能性;(3)1032~1245Ma,峰值为1092Ma,这组年龄反映其物源主要来自于北祁连造山带;(4)1668~2546Ma,该组可细分为1668~2019Ma、2304~2546Ma 2个亚组,其峰值分别为1920Ma、2418Ma,反映了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和北祁连造山带二者的结晶基底以及华北板块结晶基底都存在为研究区提供物源的可能性.综合分析显示太阳寺岩组碎屑沉积物质来源比较复杂,具有明显的多元性,有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北祁连造山带和华北板块基底3个物源区,其中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和北祁连造山带为主要物源区,二者相比,北祁连造山带应为最主要物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寺岩组 LA-ICP-MS锆石U-PB年龄 物源 西秦岭北缘 北祁连造山带
下载PDF
西秦岭两当地区太阳寺岩组碎屑锆石LA-ICP-MSU-Pb年龄:形成时代与源区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图杰 裴先治 +7 位作者 刘成军 李佐臣 李瑞保 魏博 王元元 任厚州 胥晓春 陈伟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28-1040,共13页
选取西秦岭两当地区太阳寺岩组的变质碎屑岩为研究对象,依据CL图像,采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方法,探讨两当地区太阳寺岩组的形成时代与物源。两当地区太阳寺岩组的锆石U-Pb年龄及与邻近地层的变质变形关系和时代对比表明,太阳... 选取西秦岭两当地区太阳寺岩组的变质碎屑岩为研究对象,依据CL图像,采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方法,探讨两当地区太阳寺岩组的形成时代与物源。两当地区太阳寺岩组的锆石U-Pb年龄及与邻近地层的变质变形关系和时代对比表明,太阳寺岩组的沉积时代为426~420Ma,为晚志留世—末志留世。太阳寺岩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可分为4组:500~420Ma、955~550Ma、1866~1227Ma和3039~2132Ma。早古生代年龄组呈现最强的烈峰值特征,峰值为438Ma,该组锆石物源以西秦岭北缘构造带为主;新元古代年龄组的碎屑锆石物源为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和北祁连造山带;中元古代和古元古代—新太古代年龄组的碎屑锆石物源主要来自于北祁连造山带和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基底岩系。综合分析认为,西秦岭北缘构造带为天水两当地区太阳寺岩组碎屑沉积物的主要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形成时代 物源 太阳寺岩组 西秦岭 两当地区
下载PDF
西秦岭天水地区新阳—元龙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魏博 裴先治 +9 位作者 刘成军 裴磊 李瑞保 李佐臣 陈有炘 胥晓春 刘图杰 王元元 任厚州 陈伟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70,共20页
西秦岭北缘新阳—元龙韧性剪切带作为西秦岭造山带与北祁连造山带之间的区域韧性构造边界,带内构造样式复杂多样,多期构造叠加,不同部位韧性变形强度不同,兼具左行、右行剪切特征,但以右行为主,宏观构造显示由NNE向SSW斜向逆冲特征,且... 西秦岭北缘新阳—元龙韧性剪切带作为西秦岭造山带与北祁连造山带之间的区域韧性构造边界,带内构造样式复杂多样,多期构造叠加,不同部位韧性变形强度不同,兼具左行、右行剪切特征,但以右行为主,宏观构造显示由NNE向SSW斜向逆冲特征,且多被后期构造改造。EBSD组构分析结果显示,石英C轴优选方位指示非共轴变形,显示明显的中温柱面<a>-中低温菱面-低温底面组构的右行剪切及不太明显的低温底面组构(偶见中低温组构)左行剪切特征;方解石C轴组构显示e1双晶滑移与r1平移滑动,兼具左行、右行剪切特征。组构特征反映该剪切带可能经历了中温—中低温—低温、以右行韧性走滑为主并曾出现过左行逆冲的复杂变形过程,综合分析推断该韧性剪切带经历了低绿片岩相—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韧性变形环境。区域对比分析认为,新阳—元龙韧性剪切带响应古生代构造演化的构造变形记录主要为2期:一是志留纪天水—武山洋闭合导致大规模NNE-SSW向的陆-弧或陆-陆碰撞逆冲造成的左行逆冲剪切变形;二是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秦祁结合部位强烈的大规模右行走滑拼贴运动形成的右行剪切变形和反"S"构造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构造变形 EBSD组构分析 变形温压环境 秦祁结合部位
下载PDF
西秦岭天水地区太白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6
作者 任厚州 裴先治 +8 位作者 刘成军 李佐臣 李瑞保 魏博 陈伟男 王元元 胥晓春 刘图杰 陈有炘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41-1054,共14页
秦岭造山带南缘勉略构造带北侧发育有近东西向展布的印支期花岗岩带,位于甘肃徽县地区的太白岩体是该花岗岩类的一部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表明,太白岩体的形成时代为221.8Ma±1.5Ma,属于印支期晚期。主要岩石类型为灰白... 秦岭造山带南缘勉略构造带北侧发育有近东西向展布的印支期花岗岩带,位于甘肃徽县地区的太白岩体是该花岗岩类的一部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表明,太白岩体的形成时代为221.8Ma±1.5Ma,属于印支期晚期。主要岩石类型为灰白色—肉红色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太白岩体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总量ΣREE为79.0×10-6~194×10-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右倾型,Eu负异常明显;高场强元素(HFSE)Nb、P、Ti、Y、Yb和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强烈亏损。太白岩体是以中基性岩石为主的壳源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上升侵位形成的,且处于同碰撞(挤压环境)向后碰撞(伸展环境)转化阶段,为后造山期花岗岩,是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全面碰撞导致增厚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太白岩体 二长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后碰撞
下载PDF
鄂拉山地区中下三叠统洪水川组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图杰 葸得华 +1 位作者 雍化常 杨怀超 《四川地质学报》 2017年第3期369-374,共6页
通过兴海五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查明区内中-下三叠统洪水川组(T_(1-2)h)可分为三段,分别为:砾岩段(T_(1-2)h1)、砂岩段(T_(1-2)h^2)和火山岩段(T_(1-2)h^3)。依据组合、成分、典型沉积结构构造等特征,将洪水川组沉积体系自下而上划... 通过兴海五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查明区内中-下三叠统洪水川组(T_(1-2)h)可分为三段,分别为:砾岩段(T_(1-2)h1)、砂岩段(T_(1-2)h^2)和火山岩段(T_(1-2)h^3)。依据组合、成分、典型沉积结构构造等特征,将洪水川组沉积体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浅海-半深海浊流沉积体系、半深海-深海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川组 扇三角洲 沉积体系 鄂拉山
下载PDF
西秦岭天水阴崖沟早古生代草滩沟群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胥晓春 裴先治 +8 位作者 刘成军 李瑞保 李佐臣 魏博 王元元 刘图杰 任厚州 陈伟男 陈有炘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1-865,共15页
天水阴崖沟草滩沟群中发育有变质火山岩,其岩石类型主要为变玄武岩、变安山岩、变英安岩和变流纹岩;研究区变火山岩主体属于拉斑系列,其原始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变火山岩的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Ba、Th和U,而相对亏... 天水阴崖沟草滩沟群中发育有变质火山岩,其岩石类型主要为变玄武岩、变安山岩、变英安岩和变流纹岩;研究区变火山岩主体属于拉斑系列,其原始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变火山岩的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Ba、Th和U,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和Y;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显示其形成于俯冲消减带之上的岛弧环境;结合已有年代学资料,显示天水—武山洋在晚奥陶世已经存在并开始俯冲,形成阴崖沟草滩沟群岛弧火山岩;同时从岩石组成、形成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来看,阴崖沟草滩沟群火山岩与东秦岭丹凤岩群火山岩相似,这为确定天水一武山构造带是早古生代商丹古缝合带的西延部分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滩沟群 早古生代 岛弧环境 地球化学 天水地区 西秦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