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白山蕨类植物的观赏性评价及园林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均阳 李佳 刘建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226,共5页
运用德尔菲法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的32种蕨类植物进行观赏性评价。结果表明,整体观赏性较高的是羽节蕨(0.534)、瓶儿小草(0.502)、中华荚果蕨(0.474)、川西鳞毛蕨(0.457)。在此基础上,对其园林应用方式提出些许建议,主要为园林绿化、... 运用德尔菲法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的32种蕨类植物进行观赏性评价。结果表明,整体观赏性较高的是羽节蕨(0.534)、瓶儿小草(0.502)、中华荚果蕨(0.474)、川西鳞毛蕨(0.457)。在此基础上,对其园林应用方式提出些许建议,主要为园林绿化、专类园、盆景装饰以及切花应用等方面,为其今后广泛地应用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观赏性 园林应用
下载PDF
陕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均阳 刘建军 韩其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83,共7页
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太白山共有蕨类植物21科、39属、110种,并且优势科属明显,蹄盖蕨科、鳞毛蕨科、水龙骨科为优势科,卷柏属、铁线蕨属、耳蕨属、瓦韦属、鳞毛蕨属、铁角蕨属为优势属;科的地理... 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太白山共有蕨类植物21科、39属、110种,并且优势科属明显,蹄盖蕨科、鳞毛蕨科、水龙骨科为优势科,卷柏属、铁线蕨属、耳蕨属、瓦韦属、鳞毛蕨属、铁角蕨属为优势属;科的地理分布主要以世界分布为主,占该区总科数的47.6%,属的分布以温带成分为主,占总属数的58.3%,种的地理分布也以温带分布为主,占总种数的48.2%;该区在地理亲缘关系上与河南伏牛山和陕西化龙山最为密切,与四川唐家河、山西五鹿山、北京松山、河北茅荆坝、湖北神农架为其次,与湖南壶瓶山、甘肃祁连山较为疏远,与宁夏南华山的的联系最为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蕨类植物 区系分析 地理亲缘关系
下载PDF
浅谈生态美学在城市坡地景观植物配置中的运用
3
作者 刘均阳 《城市地理》 2017年第2X期273-273,共1页
伴随对生态美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在城市坡地景观植物搭配中的运用也略有体现。本文从生态安全及视觉审美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阐明生态美学在城市坡地景观植物配置中的运用原则。
关键词 生态美学 坡地景观 植物配置
下载PDF
植物根系对土壤团聚体形成作用机制研究回顾 被引量:60
4
作者 刘均阳 周正朝 苏雪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7-273,298,共8页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土壤水力侵蚀的微观描述即为土壤团聚体的破裂过程。研究表明:植物根系可以改变土壤的力学以及水文特征,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因此,对近20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回顾,从根系对...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土壤水力侵蚀的微观描述即为土壤团聚体的破裂过程。研究表明:植物根系可以改变土壤的力学以及水文特征,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因此,对近20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回顾,从根系对土壤团聚体的物理、生物、电化学作用3个研究视角,分析了植物根系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这对深入认识植物根系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展根-土相互作用的土壤侵蚀过程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系 土壤团聚体 土壤电化学性质 土壤微生物 土壤动物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群落对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亚楠 刘均阳 +2 位作者 王佩佩 杨晓晶 周正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5-351,共7页
为探究黄土高原不同区域典型植被生长对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以黄土高原自南向北的3个典型区域(永寿墚、坊塌、六道沟)及2种典型乡土草本植物(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 Web.)、长芒草(Stipa bungeana Trin.))为研究对象,以退耕1... 为探究黄土高原不同区域典型植被生长对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以黄土高原自南向北的3个典型区域(永寿墚、坊塌、六道沟)及2种典型乡土草本植物(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 Web.)、长芒草(Stipa bungeana Trin.))为研究对象,以退耕1年的撂荒地作为对照,通过土壤样品采集和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的测定,研究典型植被群落对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在黄土高原地区,相较于撂荒地,典型植被群落生长使土壤黏粒、粉粒、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pH、容重、砂粒含量减少;(2)同一区域内,相较于撂荒地,植被恢复促进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比表面积的增加,减少了表面电荷密度和表面电场强度,其变化范围分别为6.69~24.34 cmol/kg,7.29~182.29 m^(2)/g,0.08~2.04 C/m^(2),1.23~28.46 10^(8) V/m;不同区域间,同一植被群落下永寿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比表面积的增量最高,而六道沟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变化率最高,说明典型植被群落对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具有空间差异性;(3)典型植物群落下土壤粉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变化是影响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电化学性质变化的主要原因,解释率分别为61.0%,11.1%。研究结果为认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及其调控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 土壤类型 典型植被群落 空间差异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生物量随土壤水分梯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6
6
作者 何欣月 王宁 +1 位作者 刘均阳 李秋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40,共10页
了解土壤水分与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关系对探究植物群落特征与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黄土丘陵区吴起、米脂、府谷、定边4个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降水量影响下的土壤水分梯度对自然恢复植物群落多样性、生物量的影响,为黄土... 了解土壤水分与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关系对探究植物群落特征与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黄土丘陵区吴起、米脂、府谷、定边4个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降水量影响下的土壤水分梯度对自然恢复植物群落多样性、生物量的影响,为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土壤水分呈降低趋势,吴起、米脂、府谷和定边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9.77%、9.40%、7.91%和6.40%;4个区域调查统计到植物24科56属71种,其中禾本科、菊科、豆科植物占多数且以草本植物为主;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4个典型区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具有较低的相似性,说明物种组成随土壤水分变化而更替;同时,群落生物量、Margalef指数、Shannon指数以及Pielou指数均表现出逐渐降低趋势,且群落生物量、Margalef指数、Shannon指数与浅层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土壤水分变化对群落物种组成、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生物量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区植被恢复建设必须要考虑土壤水分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土壤含水量 植被恢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