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页教案的制作及其在病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奕生 李书华 +2 位作者 邱奕雁 叶俊文 刘坤展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5年第6期440-443,共4页
为了使学生由被动知识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尝试将网页制作技术与病理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制作出了一套基于肿瘤病理的网页教案,文章介绍了其设计思路、制作方法及应用效果.
关键词 网页教案 病理学 应用
下载PDF
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在盐敏感高血压患者中的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小群 唐棣华 +2 位作者 姜健 季建隆 刘坤展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在盐敏感高血压患者中的测定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盐敏感程度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对两组患者均行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一...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在盐敏感高血压患者中的测定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盐敏感程度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对两组患者均行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一氧化氮(NO)、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清总胆固醇(TC)、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检测,分析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血清中ADMA浓度为(3.78±1.3)mo 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5±1.5)mo L/L,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一氧化氮浓度为(53.5±15.8)mo L/L,明显高于研究组的(33.1±10.3)mo L/L,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DBP、SBP、GLU、LDL-C、TC等指标均低于研究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组患者的SBP、DBP、GLU、TC等指标均随ADMA浓度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性;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随着ADMA浓度增加而降低,两者呈负相关性,表明血清ADMA浓度变化对盐敏感高血压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与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盐敏感 高血压
下载PDF
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在盐敏感高血压患者中的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棣华 程小群 +2 位作者 姜健 刘坤展 季建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7期92-93,9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盐敏感高血压患者中的测定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4月在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住院盐敏感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血压正常的自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ADMA与血压、... 目的探讨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盐敏感高血压患者中的测定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4月在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住院盐敏感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血压正常的自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ADMA与血压、血糖、血脂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血中ADM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MA与收缩压、舒张压、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ADMA水平升高与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ADMA与血压、血糖、血脂等一起参与了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发生,对于判断盐敏感性高血压病情、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盐敏感高血压 相关性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婉趋 刘坤展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8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接收的78例急性细菌感染患儿作为细菌感染组,选择同期接收的78例急性病毒性感染患儿作为病毒感染组。观察两组患儿WBC及...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接收的78例急性细菌感染患儿作为细菌感染组,选择同期接收的78例急性病毒性感染患儿作为病毒感染组。观察两组患儿WBC及CRP的检测结果和疾病急性期与恢复期时WBC及CRP检测的阳性率。结果细菌感染组WBC计数超过10×10~9/L,CRP超过8 mg/L;病毒感染组WBC计数低于8.0×10~9/L,CRP≤8 mg/L。两组患儿恢复期的WBC阳性率及CRP阳性率显著低于急性期(P<0.05);细菌感染组急性期CRP阳性率与WBC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结论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疾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率,保障诊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儿科 感染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