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株野生蝉虫草的鉴定及其胞内和胞外多糖抗肝癌活性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城移 郝心怡 +4 位作者 林沛霖 黄海辰 刘昆 吴小平 傅俊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7-126,共10页
【目的】对1株野外采集的蝉虫草进行分离和鉴定,分析比较其发酵菌丝体胞内和胞外多糖的抗肝癌细胞HepG-2活性及多糖的组成。【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供试菌株进行鉴定;采用MTT法、细胞划痕试验,比较供试菌株菌丝体胞内... 【目的】对1株野外采集的蝉虫草进行分离和鉴定,分析比较其发酵菌丝体胞内和胞外多糖的抗肝癌细胞HepG-2活性及多糖的组成。【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供试菌株进行鉴定;采用MTT法、细胞划痕试验,比较供试菌株菌丝体胞内和胞外多糖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活性以及对人正常肝细胞LO2的毒性,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凝胶渗透色谱法,比较分析2种多糖的成分及分子质量分布。【结果】根据菌株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供试菌株为蝉虫草Cordyceps cicadae;其胞内和胞外多糖均可极显著抑制HepG-2细胞活性(P<0.01),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3.23和0.45 mg/mL,细胞迁移率分别为38.72%和24.79%,提示胞外多糖比胞内多糖具有更强的抗肝癌细胞HepG-2活性;且2种多糖对人LO2细胞均无明显毒性;进一步分析发现,胞外多糖中半乳糖醛酸的含量是胞内多糖的23.53倍,其分子质量的94.1%集中在19.1~85.0 ku,胞内多糖中核糖是其特征性单糖,高分子质量多糖(>250.0 ku)分布占比明显高于胞外多糖。【结论】野生蝉虫草菌株发酵所产胞外多糖的抗肝癌细胞HepG-2活性较胞内多糖强,二者在单糖组成和分子质量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虫草 分离与鉴定 胞内胞外多糖 抗肝癌活性
下载PDF
黑木耳黑色素对急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刘城移 戚梦 +3 位作者 吕虹燕 林文雄 吴小平 傅俊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41-1750,共10页
黑色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细菌及真菌中的生物色素,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及良好的生物活性。黑木耳以"黑"出名,其富含的黑色素具有广阔开发应用价值。本研究旨在评价黑木耳黑色素对急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首先应用傅里... 黑色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细菌及真菌中的生物色素,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及良好的生物活性。黑木耳以"黑"出名,其富含的黑色素具有广阔开发应用价值。本研究旨在评价黑木耳黑色素对急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首先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初步对提取的黑木耳黑色素进行鉴定,再通过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证实提取的黑木耳黑色素体外抗氧化能力,并进一步以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为模型,通过检测血清酶指标、肝功指标的变化及病理切片情况,来评价黑木耳黑色素体内抗氧化及保肝效果。结果表明,提取的黑木耳黑色素具有黑色素特征的官能团结构和良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OH)自由基清除的EC50分别为0.0887mg/mL、2.2030mg/mL;动物体内实验中,与模型组对比,给药组(黑木耳黑色素)的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显著降低(P<0.01),肝脏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和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并且肝细胞病理状态明显改善。本文报道了黑木耳黑色素在体内能有效改善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为黑木耳的功能产品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黑色素 肝损伤 抗氧化 保肝作用
原文传递
蝉虫草菌丝体胞内和胞外多糖抗肝细胞氧化损伤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城移 袁源 +3 位作者 郝心怡 刘昆 吴小平 傅俊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1-433,共13页
蝉虫草(蝉花)作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虫生真菌,因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而具有广泛的医疗保健价值。本研究以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分析蝉虫草胞内和胞外多糖的化学抗氧化活性,再以H2O2诱导的人肝LO2细胞氧化损伤为模型,进而... 蝉虫草(蝉花)作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虫生真菌,因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而具有广泛的医疗保健价值。本研究以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分析蝉虫草胞内和胞外多糖的化学抗氧化活性,再以H2O2诱导的人肝LO2细胞氧化损伤为模型,进而分析比较二者对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在化学抗氧化能力比较上,蝉虫草菌丝体胞外多糖有效清除×O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1.06mg/mL、0.96mg/mL和0.63mg/mL,而胞内多糖的EC50值分别为3.71mg/mL、2.83mg/mL和1.70mg/mL,表明蝉虫草胞外多糖的化学抗氧化能力更强;在改善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比较上,与模型组对比,二者均能随着浓度递增而显著地提高细胞存活率,但胞外多糖比胞内多糖更强,当多糖浓度为5mg/mL时,胞外多糖细胞存活率达到92.36%,胞内多糖只达到82.07%;在调节细胞抗氧化酶清除ROS的机制上,与模型组对比,胞外多糖分别上调SOD酶活力2.51倍和CAT酶活力2.91倍,极显著地降低了细胞ROS水平(P<0.01)来改善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相应地,胞内多糖只上调了1.85倍和2.33倍,显著性地清除了ROS(P<0.05),表明蝉虫草菌丝体胞外多糖具有更显著的抗肝细胞氧化损伤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蝉虫草菌丝体胞外和胞内多糖均具有良好的抗肝氧化损伤活性,且胞外多糖比胞内多糖活性更好,为蝉虫草菌丝体多糖在保肝产品中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虫草 胞内多糖 胞外多糖 自由基 氧化损伤
原文传递
蛹虫草MF27菌糠多糖对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城移 李琳 +3 位作者 郝心怡 袁源 吴小平 傅俊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9-420,共12页
蛹虫草是一种可利用大米、小麦等谷物培育的名贵药用真菌,其采收后的菌糠里仍富含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本研究立足于蛹虫草菌糠多糖,先分析其化学抗氧化活性,再以H2O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的LO2细胞为模型,评价其对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蛹虫草是一种可利用大米、小麦等谷物培育的名贵药用真菌,其采收后的菌糠里仍富含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本研究立足于蛹虫草菌糠多糖,先分析其化学抗氧化活性,再以H2O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的LO2细胞为模型,评价其对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而解析活性多糖的单糖组分。结果显示,菌糠多糖能够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O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EC50分别为0.26mg/mL、1.03mg/mL、0.57mg/mL,提示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在H2O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的LO2细胞中,菌糠多糖能有效地保护细胞形态的完整性,并且随浓度梯度递增式地提高细胞存活率,当多糖浓度为5mg/mL时,细胞存活率可达91.83%;在分析其作用机制上,与模型组对比,菌糠多糖能通过调节细胞抗氧化酶SOD(提高4.91倍)和CAT(提高3.40倍)的表达来清除ROS含量(P<0.01),降低氧化损害;经检测,虫草菌糠活性多糖主要含有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木糖、半乳糖醛酸、鼠李糖和岩藻糖等单糖。研究结果表明蛹虫草MF27菌糠多糖具有保护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虫草菌糠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菌糠 多糖 抗氧化
原文传递
菊花和野菊花位点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裴莉昕 纪宝玉 +3 位作者 陈随清 刘晓薇 刘城移 冯卫生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1486-1488,共3页
目的:研究菊花和野菊花药材的DNA分子鉴别方法。方法:提取菊花和野菊花样品的总DNA,利用Gen Bank数据库中菊花和野菊花的trn L-trn F序列,使用Bio Edit软件进行序列比对,找出具有稳定差异的变异位点,根据变异位点利用Primer premier 5... 目的:研究菊花和野菊花药材的DNA分子鉴别方法。方法:提取菊花和野菊花样品的总DNA,利用Gen Bank数据库中菊花和野菊花的trn L-trn F序列,使用Bio Edit软件进行序列比对,找出具有稳定差异的变异位点,根据变异位点利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设计菊花特异性鉴别引物,并对位点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进行条件优化。结果:用菊花特异性鉴别引物对所有样品进行PCR扩增,可以将菊花和野菊花予以区分。结论:通过位点特异性PCR的方法初步实现了菊花和野菊花药材快速、准确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野菊花 位点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中药
下载PDF
一株野生食用菌白芦菇的鉴定及发酵条件 被引量:9
6
作者 戚梦 刘城移 +5 位作者 赵强 张琪辉 胡开辉 吴小平 林文雄 傅俊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19-1628,共10页
【背景】白芦菇是从沙县野外分离并驯化栽培的食用菌,因其子实体从原基形成到采摘时所经历的棒形期、钉头期均为白色且形似芦笋,因此当地也称之为"白芦菇"。【目的】对白芦菇进行鉴定,并研究其菌丝发酵培养特性。【方法】采... 【背景】白芦菇是从沙县野外分离并驯化栽培的食用菌,因其子实体从原基形成到采摘时所经历的棒形期、钉头期均为白色且形似芦笋,因此当地也称之为"白芦菇"。【目的】对白芦菇进行鉴定,并研究其菌丝发酵培养特性。【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与r DNA-ITS分析对白芦菇进行鉴定;以摇瓶发酵的菌丝体生物量干重为指标,经过单因素筛选及正交试验综合筛选得到白芦菇菌丝发酵的最适条件与配方。【结果】形态学观察与ITS鉴定分析表明白芦菇在分类上属于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学名为Pleurotus giganteus,其菌丝摇瓶发酵最适条件为温度25°C、pH 8.0及避光培养,菌丝摇瓶发酵最适配方为:玉米粉25.0 g/L,黄豆粉3.0 g/L,KH2PO4 1.5 g/L,MgSO4·7H2O 1.0 g/L,硫胺素50.0 mg/L。【结论】对白芦菇的种性鉴定与菌丝发酵条件研究可为后续的科学推广与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芦菇 分类鉴定 菌丝发酵
原文传递
虫草素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戚梦 刘城移 +3 位作者 李琳 袁源 吴小平 傅俊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10-1518,共9页
本文探究蛹虫草活性成分虫草素对四氯化碳(CCl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首先建立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通过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肝功指标的变化及HE染色观察组织切片病理的病变情况,评价虫草素的保... 本文探究蛹虫草活性成分虫草素对四氯化碳(CCl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首先建立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通过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肝功指标的变化及HE染色观察组织切片病理的病变情况,评价虫草素的保肝效果,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虫草素能否通过激活Nrf-2/Keap1信号通路及其下游抗氧化因子(HO-1、NQO-1)的表达来提高机体抗氧化损伤能力以及抑制炎症因子(TNFα、TNFβ、IL-6、IL-10)的表达。对比模型组结果显示,虫草素能极显著降低(P<0.01)小鼠血清中ALT、AST及肝脏中MDA水平,并能极显著提高肝脏中SOD水平(P<0.01);HE染色结果显示虫草素能有效降低改善受损肝组织中的炎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虫草素能够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促进下游抗氧化因子及抗炎因子的表达,从而降低炎症反应。虫草素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Nrf-2信号通路相关,实验结果为后续蛹虫草及虫草素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素 急性肝损伤 Nrf-2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蛹虫草MF27高抗氧化活性提取物筛选及保肝作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戚梦 刘城移 +3 位作者 郭佩玲 吴小平 林文雄 傅俊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4-263,共10页
本研究对一株优质蛹虫草菌株MF27不同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筛选得到高抗氧化活性提取物,并进一步探究该提取物对CCl_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修复作用。以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抗氧化评价指标,从菌丝体发酵液、菌丝体水... 本研究对一株优质蛹虫草菌株MF27不同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筛选得到高抗氧化活性提取物,并进一步探究该提取物对CCl_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修复作用。以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抗氧化评价指标,从菌丝体发酵液、菌丝体水提物/醇提物、以及子实体水提物/醇提物中筛选菌株MF27的高抗氧化活性提取物;以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为模型,通过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肝功指标的变化,来评价该高活性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保肝效果。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MF27的不同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但对清除DPPH和OH自由基能力最好的提取物是子实体水提物,其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096mg/mL,对羟自由基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196mg/mL,当在1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4.94%,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0.17%;体内抗氧化保肝结果显示,给药组(子实体水提物)相比模型组而言,小鼠血清中ALT、AST以及肝脏中MD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SOD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表明子实体水提物能有效改善氧化性肝损伤,同时与阳性对照(联苯双酯)对比,给药组在肝脏指数上表现出相当的作用(P>0.05)。本研究表明菌株MF27的最有效抗氧化活性提取物是子实体水提物,它对体内氧化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修复能力,揭示MF27子实体水提物具有成为抗氧化性肝损伤功能产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提取物 急性肝损伤 抗氧化 保肝作用
原文传递
虫草素联合阿霉素干预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转移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胡鑫 刘城移 +4 位作者 薛帆正 吴文雅 吴小平 张君丽 傅俊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12-3022,共11页
研究了虫草素联合阿霉素在体外抑制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转移作用,评估了联合用药的作用效应,为虫草素在临床应用上增强抗乳腺癌作用提供了科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作用效果更明显,根据Chou-Talalay法显... 研究了虫草素联合阿霉素在体外抑制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转移作用,评估了联合用药的作用效应,为虫草素在临床应用上增强抗乳腺癌作用提供了科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作用效果更明显,根据Chou-Talalay法显示出在80μmol/L虫草素联合1μmol/L阿霉素的条件下,联合用药协同作用最优,CI值为0.665,细胞抑制率达到60.31%±1.06%;与对照组相比,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证明联合用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率仅为7.03%±1.19%;显微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表明联合用药明显影响细胞生长;Hochest 33258染色、DNA Ladder发现联合用药对细胞凋亡诱导作用更显著,细胞凋亡率可达78.52%±11.18%;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联合用药显著抑制细胞迁移,细胞迁移率仅为18.82%±2.43%。本研究确证虫草素可协助阿霉素治疗乳腺癌的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素 阿霉素 联合用药 三阴性乳腺癌 增殖 转移
原文传递
大革耳子实体多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戚梦 刘城移 +3 位作者 赵强 张琪辉 胡开辉 傅俊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07-1716,共10页
作者对大革耳子实体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及单糖组分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大革耳子实体多糖体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 作者对大革耳子实体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及单糖组分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大革耳子实体多糖体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 (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以人正常肝细胞系LO2为材料建立了过氧化氢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并探讨大革耳子实体多糖在细胞水平的抗氧化能力;通过苯酚硫酸法及HPLC检测了子实体多糖的单糖含量及组分。体外化学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大革耳子实体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且具有较高的铁离子还原能力;细胞水平抗氧化实验表明,大革耳子实体多糖对人正常肝细胞系LO2的H2O2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能极显著提高受损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P<0.01)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P<0.01)的活力。大革耳子实体活性多糖主要单糖含量及组分依次为:葡萄糖(2 985.50mg/kg)、甘露糖(1 867.23mg/kg)、木糖(814.98mg/kg)、半乳糖(724.24mg/kg)、岩藻糖(443.72mg/kg)、葡萄糖醛酸(419.41mg/kg)、鼠李糖(81.18mg/kg)、阿拉伯糖(64.40mg/kg)、核糖(39.95mg/kg)、半乳糖醛酸(24.40mg/kg)。本研究结果为更好的推广应用和科学开发大革耳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革耳 多糖 抗氧化 单糖组成
原文传递
7株野生虫草菌的鉴定及其菌丝体醇提取物对HepG2细胞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建兵 刘昆 +4 位作者 刘城移 戚梦 杜苑如 胡开辉 傅俊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44-1053,共10页
结合形态学与ITS序列分析对7株野生虫草真菌进行分类鉴定。MTT法分析它们的菌丝体醇提取物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鉴定结果表明菌株MF7、MF9、MF14为细脚棒束孢Isaria tenuipes,菌株MF11、MF12、MF13为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 结合形态学与ITS序列分析对7株野生虫草真菌进行分类鉴定。MTT法分析它们的菌丝体醇提取物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鉴定结果表明菌株MF7、MF9、MF14为细脚棒束孢Isaria tenuipes,菌株MF11、MF12、MF13为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菌株MF10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MTT结果显示分离到的3株细脚棒束孢和3株蝉棒束孢的菌丝体醇提取物对HepG2的抑制活性较差,IC50均大于500μg/m L;球孢白僵菌MF10对HepG2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IC50值为221.6μg/m L,略强于蝙蝠蛾拟青霉发酵菌丝粉产品金水宝胶囊(IC50=364μg/m L)和中华被毛孢发酵菌丝粉产品百令胶囊(IC50=268.7μg/m L)。另外,发现供对比试验的3株蛹虫草菌株(MF1、MF5、MF15)对HepG2细胞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MF15的发酵菌丝体醇提取物活性最强,IC50为55.56μg/m L,暗示蛹虫草发酵菌丝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虫草菌 抗肿瘤 HEPG2细胞 乙醇提取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