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互惠实践中的礼物变迁——基于辽宁省Y村礼物货币化的人类学考察
1
作者
刘士缘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2,共12页
近年来,中国乡村社会在人情礼往中,逐渐出现了以礼金取代实物的趋势。一些研究者倾向于将这种“礼物货币化”现象视为“人情异化”,并加以批判。这类观点造成了对中国乡村礼物经济体系的误解。事实上,货币化礼物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
近年来,中国乡村社会在人情礼往中,逐渐出现了以礼金取代实物的趋势。一些研究者倾向于将这种“礼物货币化”现象视为“人情异化”,并加以批判。这类观点造成了对中国乡村礼物经济体系的误解。事实上,货币化礼物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且不少实物礼品亦需用货币购买。本文通过对辽宁省Y村礼物货币化现象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原有的礼物形式不再适应社会需要时,就会被实践主体抛弃。大多数实物礼品的消失,根本原因在于其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丧失了原有的社会功能。礼物的情意表达,是由礼物的稀缺性、具体文化情境、双方社会关系等因素共同决定的,与礼物的外在形式是货币还是实物无关。因而不能因为礼物货币化,就忽视其所包含的人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物货币化
人情异化
礼金
礼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越人类的局限——走进伊利亚德的萨满教研究
2
作者
刘士缘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5期40-44,共5页
米尔恰·伊利亚德为萨满教研究走向普遍化奠定了基础。他对"神圣与世俗""世界中心""永恒轮回""死亡与重生"等思想观念的阐发,构筑了一个不同于现代西方社会的"古代社会",表达了...
米尔恰·伊利亚德为萨满教研究走向普遍化奠定了基础。他对"神圣与世俗""世界中心""永恒轮回""死亡与重生"等思想观念的阐发,构筑了一个不同于现代西方社会的"古代社会",表达了他对超越人类局限性的宗教式思考与追求。伊利亚德将萨满教视为一种"古老的出神术",将他的萨满教研究置于其"古代社会"这一更广阔的思想体系中进行考察,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他关于萨满教的相关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亚德
萨满教
超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均衡的互惠实践——基于辽宁省Y村“瞎礼”现象的人类学考察
3
作者
刘士缘
贾仲益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8-105,153,154,共10页
“礼尚往来”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互惠实践中不言自明的道理。然而,生活中打破“惯例”的“例外”总是不可避免的。基于辽宁省Y村田野调查发现,虽然日常互惠实践主导形式是均衡互惠,但亲友邻里“随礼”往来中难免会出现有...
“礼尚往来”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互惠实践中不言自明的道理。然而,生活中打破“惯例”的“例外”总是不可避免的。基于辽宁省Y村田野调查发现,虽然日常互惠实践主导形式是均衡互惠,但亲友邻里“随礼”往来中难免会出现有去无回或去多回少的“瞎礼”现象,其形态符合马歇尔·萨林斯提出的“慷慨互惠”和“消极互惠”类型。其中“慷慨互惠”型“瞎礼”存在不求回报、单向流动、向上走礼等情况,“消极互惠”型“瞎礼”主要是由家庭经营策略不同、社会阶层分化、家庭矛盾冲突、生活重心转移等因素导致的。乡村熟人社会“差序格局”决定了“瞎礼”的互惠性质。非均衡互惠所体现的“豁达”与“大度”,是乡村互惠行为持续进行、社会秩序长久和谐的重要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瞎礼”
非均衡互惠
乡村互惠行为
随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惠实践中的礼物变迁——基于辽宁省Y村礼物货币化的人类学考察
1
作者
刘士缘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2,共12页
基金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青年人才委托项目“辽宁民族传统村落空间更新与活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41s1qnrckt-048)。
文摘
近年来,中国乡村社会在人情礼往中,逐渐出现了以礼金取代实物的趋势。一些研究者倾向于将这种“礼物货币化”现象视为“人情异化”,并加以批判。这类观点造成了对中国乡村礼物经济体系的误解。事实上,货币化礼物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且不少实物礼品亦需用货币购买。本文通过对辽宁省Y村礼物货币化现象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原有的礼物形式不再适应社会需要时,就会被实践主体抛弃。大多数实物礼品的消失,根本原因在于其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丧失了原有的社会功能。礼物的情意表达,是由礼物的稀缺性、具体文化情境、双方社会关系等因素共同决定的,与礼物的外在形式是货币还是实物无关。因而不能因为礼物货币化,就忽视其所包含的人情价值。
关键词
礼物货币化
人情异化
礼金
礼品
Keywords
monetization
alien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gifts money
in-kind gifts
分类号
C957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越人类的局限——走进伊利亚德的萨满教研究
2
作者
刘士缘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5期40-44,共5页
文摘
米尔恰·伊利亚德为萨满教研究走向普遍化奠定了基础。他对"神圣与世俗""世界中心""永恒轮回""死亡与重生"等思想观念的阐发,构筑了一个不同于现代西方社会的"古代社会",表达了他对超越人类局限性的宗教式思考与追求。伊利亚德将萨满教视为一种"古老的出神术",将他的萨满教研究置于其"古代社会"这一更广阔的思想体系中进行考察,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他关于萨满教的相关论述。
关键词
伊利亚德
萨满教
超越
分类号
B916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均衡的互惠实践——基于辽宁省Y村“瞎礼”现象的人类学考察
3
作者
刘士缘
贾仲益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8-105,153,154,共10页
基金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青年人才项目“辽宁民族传统村落空间更新与活化策略研究”(20241s1qnrckt-0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礼尚往来”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互惠实践中不言自明的道理。然而,生活中打破“惯例”的“例外”总是不可避免的。基于辽宁省Y村田野调查发现,虽然日常互惠实践主导形式是均衡互惠,但亲友邻里“随礼”往来中难免会出现有去无回或去多回少的“瞎礼”现象,其形态符合马歇尔·萨林斯提出的“慷慨互惠”和“消极互惠”类型。其中“慷慨互惠”型“瞎礼”存在不求回报、单向流动、向上走礼等情况,“消极互惠”型“瞎礼”主要是由家庭经营策略不同、社会阶层分化、家庭矛盾冲突、生活重心转移等因素导致的。乡村熟人社会“差序格局”决定了“瞎礼”的互惠性质。非均衡互惠所体现的“豁达”与“大度”,是乡村互惠行为持续进行、社会秩序长久和谐的重要文化基础。
关键词
“瞎礼”
非均衡互惠
乡村互惠行为
随礼
Keywords
“blind ceremony”
non-balanced reciprocity
rural mutual benefit behavior
with the ceremony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互惠实践中的礼物变迁——基于辽宁省Y村礼物货币化的人类学考察
刘士缘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越人类的局限——走进伊利亚德的萨满教研究
刘士缘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非均衡的互惠实践——基于辽宁省Y村“瞎礼”现象的人类学考察
刘士缘
贾仲益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