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口湿地信息提取及蓝碳储量时空演变研究
1
作者 柯丽娜 谭琴 +2 位作者 刘大齐 王权明 张广帅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13-220,共8页
对滨海湿地的蓝碳储量与固碳能力的量化评估对减缓气候变化,充分发挥蓝碳的固碳能力,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辽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Sentinel-2A影像提取分析2017—2021年辽河口湿地信息,并借助InVEST评估模型对... 对滨海湿地的蓝碳储量与固碳能力的量化评估对减缓气候变化,充分发挥蓝碳的固碳能力,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辽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Sentinel-2A影像提取分析2017—2021年辽河口湿地信息,并借助InVEST评估模型对辽河口湿地蓝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量化评估和分析,预测研究区未来30 a蓝碳净碳固定情况.研究表明:(1)2017—2021年研究区自然湿地占比70%以上,总体呈现减少趋势;人工湿地占比20%左右,总体呈增加趋势.各湿地类型之间变化情况复杂,主要为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之间的相互转化.(2)2017—2021年研究区蓝碳总储量呈上升趋势,蓝碳总累积量呈下降趋势,但二者空间分布格局总体稳定,未发生剧烈变化.(3)研究区蓝碳净碳固定值在未来30 a总体呈上升趋势,到2050年蓝碳净碳固定总量可达3 094.270 7×10^(4)t,单位面积蓝碳净碳固定最大值将增至867.90 t/hm^(2),最小值将降至-63.03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2A 辽河口湿地 信息提取 蓝碳
下载PDF
太原市住宅区与零售业关联分析——POI应用示例
2
作者 刘威 雷楠 刘大齐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为对太原市的住宅区与零售业的空间关联性进行研究,以太原市六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住宅区和零售业兴趣点(POI)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相关性分析方法对住宅区与零售业在空间布局上的关联性进行探究,并进一步运用地统计学中的趋势分析估算... 为对太原市的住宅区与零售业的空间关联性进行研究,以太原市六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住宅区和零售业兴趣点(POI)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相关性分析方法对住宅区与零售业在空间布局上的关联性进行探究,并进一步运用地统计学中的趋势分析估算住宅价格与零售业布局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太原市住宅区与零售业在空间上的布局形式都表现为太原市中心连片集聚、市外围多出现“孤岛”点状集聚的空间分布态势;太原市住宅区与零售业的核密度相关系数为0.878,其中住宅区与便利店在空间上的相关性和集聚性较强,与超市、商场商厦的相关性和集聚性较差;太原市房价的空间分布形态为“一个中心,多个次中心”,这种分布符合零售业的空间密度分布规律。这说明可以针对不同的居住空间情况来实施零售业的规划,以便于优化太原市的商住空间布局,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 核密度估计 相关性分析 空间布局 关联性
下载PDF
吉林省热量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华 王岚 +3 位作者 刘剑刚 曹永强 于淼 刘大齐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9-178,共10页
根据1960—2017年吉林省21个气象站的逐日气温资料,采用5日滑动平均、气候倾向率、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各热量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8年全省气温普遍增加,年均温、≥0℃和≥10℃积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0℃/10 a、61... 根据1960—2017年吉林省21个气象站的逐日气温资料,采用5日滑动平均、气候倾向率、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各热量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8年全省气温普遍增加,年均温、≥0℃和≥10℃积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0℃/10 a、61.58℃·d/10 a和60.02℃·d/10 a;稳定通过≥0℃、≥10℃的持续日数普遍增多(2.54 d/10 a、2.23 d/10 a)、初日普遍提前(-1.47 d/10 a、-0.93 d/10 a)、终日普遍延后(1.12 d/10 a、1.27 d/10 a)。(2)≥0℃和≥10℃积温序列突变年集中于20世纪90年代,突变特征同样反映持续日增加、初日提前和终日延后的变化趋势。(3)≥0℃和≥10℃积温的空间分布均具有两个增幅中心,即以西部平原区和东部山区的低地为高值中心。(4)≥2 500℃积温带的面积占全省80%以上,并在短期内仍有扩大趋势;对比突变前后,积温带有明显的北进东移趋势,其方向是由低海拔的西部平原指向更高海拔的东部山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热量资源 积温 突变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大连市长兴岛地区黄土剖面磁化率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大齐 李永化 魏东岚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8年第3期51-53,共3页
以长兴岛贺家圈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对该区第四纪黄土沉积的磁化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测低频质量磁化率范围为15.61×10^(-8)-29.08×15.61×10^(-8)-29.08×10^(-8)m^3·kg^(-1),平均值为22.19×15.61&#... 以长兴岛贺家圈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对该区第四纪黄土沉积的磁化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测低频质量磁化率范围为15.61×10^(-8)-29.08×15.61×10^(-8)-29.08×10^(-8)m^3·kg^(-1),平均值为22.19×15.61×10^(-8)-29.08×10^(-8)m^3·kg^(-1);高频质量磁化率范围为41.69×10^(-8)-26.59×15.61×10^(-8)-29.08×10^(-8)m^3·kg^(-1),平均值为20.56×15.61×10^(-8)-29.08×10^(-8)m^3·kg^(-1);频率磁化率范围为5.88%-8.82%,平均值为7.27%;剖面自上而下,黄土剖面磁化率呈两次波动旋回,50cm-320cm磁化率较低、波动较小,320cm-650cm磁化率相对较高、波动较大;根据黄土沉积磁化率特征,反推古气温的平均值约为1.90℃,古降水的平均值约为201.99 mm,显著低于现代气温、降水,对黄土沉积磁化率的分析表明该区的黄土沉积环境经历了由寒冷干燥转为温暖湿润,再转向寒冷干燥的旋回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磁化率 长兴岛 古环境
下载PDF
辽东半岛夷平面发育特征初步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金书晨 李永化 +2 位作者 魏东岚 李新瑞 刘大齐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5-726,共12页
夷平面是一种与长期稳定的构造环境相关联的大尺度地貌景观,将夷平面与风化壳作为整体来研究是现代夷平面研究的主流。为了探讨辽东半岛夷平面的性质、形成环境等发育特征,对该地区的红色风化壳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和粒度测试。辽东半岛红... 夷平面是一种与长期稳定的构造环境相关联的大尺度地貌景观,将夷平面与风化壳作为整体来研究是现代夷平面研究的主流。为了探讨辽东半岛夷平面的性质、形成环境等发育特征,对该地区的红色风化壳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和粒度测试。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主要出露于半岛东西两侧,厚度多在4 m左右,化学蚀变指数CIA平均值为82.70,ba值((Na2O+K2O+CaO+MgO)/Al2O3)平均为0.39,S/A值(SiO2/Al2O3)平均为4.86,黏粒含量平均为8.31%。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是下伏基岩原地风化的产物,推测其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与南方岩溶区红色风化壳相比具有盐基淋溶率低、富铝化程度低和黏化作用弱的发育特征。结合区域地貌特征,认为研究区红色风化壳的发育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1)岩溶作用在古侵蚀基准面之上的整个岩体内进行,地貌起伏逐渐增大;(2)地貌起伏达到最大,覆盖型岩溶、灰色风化壳开始发育;(3)岩溶双层夷平面基本形成;(4)灰色风化壳的发育近乎停止,原本位于古侵蚀基准面之下的灰色风化壳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全部抬升于现代侵蚀基准面之上形成红色风化壳。因此,研究区的夷平面为古夷平面,发育阶段为红土化阶段。该研究成果可为辽东半岛新近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及海平面变化研究提供初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风化壳 夷平面 发育特征 辽东半岛
下载PDF
“海绵城市”背景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以营口市碧霞山城市公园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尹子毓 刘大齐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9年第2期55-57,共3页
随着我国城市群的兴起,城市不透水铺装成几何数字增长,城市对集中排水需求加强。老城区市政管网普遍年久老化,承载不了大面积的集中排水,海绵城市建设应运而生。国家层面也相应的出台了鼓励和后期监督检查机制并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民间... 随着我国城市群的兴起,城市不透水铺装成几何数字增长,城市对集中排水需求加强。老城区市政管网普遍年久老化,承载不了大面积的集中排水,海绵城市建设应运而生。国家层面也相应的出台了鼓励和后期监督检查机制并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协调政府各个部门协同配合,把城市河流、公园、湖泊、绿廊串联成体系,并相互连接成完整的生态网络。碧霞山海绵城市公园二期地处北方沿海地区,季候性雨水较多。海绵城市公园需要雨洪工程施工技术来寻求快捷、绿色的方式解决城市市政管网压力,回补城市生态水环境。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城市公园、海绵城市公园相关概念、内涵及功能为理论研究基础,从而明确碧霞山海绵城市公园二期工程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雨洪控制 绿色基础设施
下载PDF
H.264并行编码中负载平衡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侯兴松 刘大齐 +1 位作者 盛凯 顿玉洁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11-918,共8页
针对在多核处理器上Slice并行编码H.264高清视频中的负载不平衡问题,首先利用已编码帧的编码统计信息,根据帧间时间相关性预测下一帧各宏块的编码负载,然后据此预测的编码负载划分Slice,使各个处理器核上编码的Slice具有相接近的计算负... 针对在多核处理器上Slice并行编码H.264高清视频中的负载不平衡问题,首先利用已编码帧的编码统计信息,根据帧间时间相关性预测下一帧各宏块的编码负载,然后据此预测的编码负载划分Slice,使各个处理器核上编码的Slice具有相接近的计算负载,从而达到动态负载平衡目的。在Tile64多核平台上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宏块区域的动态数据分配算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将编码并行加速比和并行效率提高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4 并行编码 多核处理器 负载平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