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剧音乐的改革和发展
1
作者 刘如曾 《上海戏剧》 1983年第2期14-17,共4页
引言任何事物都要发展,要发展就必须不断改革,否则必然落后而遭淘汰。目前全国各行各业都正大兴改革之风,文艺战线也正在改革之中,一个剧种当然不能例外。越剧是年轻的剧种,她比起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其它剧种来只是个“小妹妹”,她的... 引言任何事物都要发展,要发展就必须不断改革,否则必然落后而遭淘汰。目前全国各行各业都正大兴改革之风,文艺战线也正在改革之中,一个剧种当然不能例外。越剧是年轻的剧种,她比起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其它剧种来只是个“小妹妹”,她的根底浅、家底薄,这是她的弱点;正因为如此,她就不象有的“老大哥”剧种那样凝固、动不了,七十多年来,越剧从落地唱书到小歌班、到绍兴文戏、而至新越剧,就是在不断改革中发展过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妹妹 袁雪芬 改革之风 戚雅仙 主胡 傅全香 尹桂芳 六字调 范瑞娟 戚派
下载PDF
琥珀泪
2
作者 刘如曾 《文化艺术研究》 1997年第3期61-,共1页
下载PDF
喜听杨曲 味浓情深——听《为奴隶的母亲》一段唱腔有感
3
作者 刘如曾 《上海戏剧》 1979年第3期29-30,48,共3页
上海宝山沪剧团根据柔石烈士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沪剧《为奴隶的母亲》,二十五年来,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赞赏。剧本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典妻”制度的罪恶,杨飞飞同志在剧中,塑造了一个旧社会最低层、受尽肉体和精神折磨的农村劳动妇女的... 上海宝山沪剧团根据柔石烈士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沪剧《为奴隶的母亲》,二十五年来,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赞赏。剧本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典妻”制度的罪恶,杨飞飞同志在剧中,塑造了一个旧社会最低层、受尽肉体和精神折磨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春宝娘。她在演唱中,充分发挥了本人的声腔特长,突出了人物的音乐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柔石 典妻 同名小说 精神折磨 内心独白 杨飞 使人 根生 劳动妇女
下载PDF
青年戏曲音乐工作者——賀孝忠
4
作者 刘如曾 《上海戏剧》 1959年第3期16-,共1页
十年前,云华越剧团在上海嵩山戏院演出时,“乐楼”上有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坐在众人后面彈撥着三弦;三弦在越剧乐队中虽不是最主要的伴奏乐器,但由于这男孩熟練的技巧,突出了三弦的音色,增強了整个乐队伴奏的效果。这男孩是誰呢?他叫賀孝... 十年前,云华越剧团在上海嵩山戏院演出时,“乐楼”上有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坐在众人后面彈撥着三弦;三弦在越剧乐队中虽不是最主要的伴奏乐器,但由于这男孩熟練的技巧,突出了三弦的音色,增強了整个乐队伴奏的效果。这男孩是誰呢?他叫賀孝忠,现在是上海合作越剧团的主胡,于今年秋季考进了上海音乐学院戏曲音乐班,如今正在学习。賀孝忠有个二哥賀仁忠,十年前原是云华越剧团的主胡,十二岁就为越剧前輩施銀花操琴,同行中一致贊揚他的琴艺。哥哥拉胡琴的弓法柔和,伴奏时机灵,托腔好,并能有机地在一定的时候加上許多适合演出情緒的小过門,发揮了戏剧性的效果;同时他的过門富于变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团 戏曲音乐 主胡 伴奏乐器 上海音乐学院 云华 戚雅仙 优美动听 仁忠 行中
下载PDF
戏曲现代戏音乐问题
5
作者 刘如曾 《人民音乐》 1984年第7期43-45,共3页
我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众多,剧目丰富,其中许多剧目反映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优秀遗产的一部分;音乐上的声腔艺术传唱下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唱。但是,任何艺术都是时代的产物。它既反映一定的时代。
关键词 戏曲现代戏 戏曲唱腔 民族文化 声腔艺术 剧种 国戏曲 戏剧矛盾 剧目 人物形象 传统戏曲
原文传递
谈越剧《祥林嫂》的音乐创作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如曾 《戏剧艺术》 1978年第1期115-122,共8页
粉碎“四人邦”一年多来,文艺战线同全国各条战线一样,形势一片大好,文艺午台又真正繁荣起来了。在华主席英明领导下,许多被“四人邦”
关键词 祥林嫂 音乐表现 戏曲音乐 地方戏曲 音乐创作 音乐主题 唱腔 节奏 剧种 音调
原文传递
沪剧音乐表现现代题材的经验和问题
7
作者 刘如曾 《人民音乐》 1963年第10期19-22,共4页
沪剧音乐是从上海地区的山歌小调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即与劳动人民(主要是农民)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成为善于表现现实生活的戏曲音乐。这对今天表现现代题材来说,应该是有它一定的基础和有利条件的。 为了表达复杂的戏剧矛盾。
关键词 沪剧 现代题材 唱腔 剧目 音乐表现 现实生活 戏曲音乐 英雄人物 戏剧矛盾 工农兵
原文传递
听乐杂感
8
作者 刘如曾 《人民音乐》 1959年第1期19-20,共2页
在京开全国音协理事会期間,听了协会主办的1958年第九次新作品音乐会。音乐会的节目,内容非常广泛:管弦乐作品与声乐作品相交演出,丰富多彩。在管弦乐作品中,有描写历史革命英雄的“嘎达梅林”(辛沪光作曲),有精神饱滿、使人振奋的“年... 在京开全国音协理事会期間,听了协会主办的1958年第九次新作品音乐会。音乐会的节目,内容非常广泛:管弦乐作品与声乐作品相交演出,丰富多彩。在管弦乐作品中,有描写历史革命英雄的“嘎达梅林”(辛沪光作曲),有精神饱滿、使人振奋的“年青鋼琴协奏曲”(刘詩昆、黄曉飞、潘一明、孙亦林作曲,鋼琴独奏者刘詩昆,民族管弦乐队伴奏),有写祖国可爱的風光的“家乡之歌”(王澍作曲,由小提琴独奏声部,管弦乐队伴奏)、“宝塔山之夜”(陆明作曲)、“在祖国的大地上”(吳祖强作曲),有描写新中国雄姿的“巨人的步伐”(瞿希賢作曲),歌頌海防前錢战士的交响詩“英雄海島红旗飄”(焕之作曲,尚未完成);以及声乐作品:中央音乐学院向音、陆浩林等五位同志集体創作的“人民公社大合唱”,为毛主席词配曲的独唱曲。此外,还有中央音乐学院的管弦乐队同学們,在演奏一支管弦乐曲之后,換下了西洋管弦乐器,立即拿起二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作品音乐会 战士 民族管弦乐队 声乐作品 作曲家 中央音乐学院 手法 协奏曲 革命英雄 小提琴
原文传递
从事戏曲音乐工作十年——兼談学習傳统,运用傳统問题
9
作者 刘如曾 《人民音乐》 1959年第Z1期64-66,共3页
打从1946年我接触到越剧起,从事戏曲音乐工作到現在已有十三年之久了。前三年一无所知,盲目地横冲直撞。袁雪芬同志回忆当时的情境說:“那时我們的胆子很大,天不怕、地不怕,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向前走不通了,就回过头来换一条路再走。”
关键词 戏曲音乐 越剧 唱腔 沪剧 剧种 工作者 剧目 戏剧 十三年 运用
原文传递
戏曲音乐介绍——越剧音乐
10
作者 刘如曾 《人民音乐》 1956年第7期34-36,43,共4页
几十年来,越剧从浙江嵊县、新昌一带农村转入到城市,由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越剧音乐上有很大的变化。首先,最明显的是从男班到女班,在人声上已是极大的变化,如今又正在朝着男女合演这方面走。其次,因为人声部分改易... 几十年来,越剧从浙江嵊县、新昌一带农村转入到城市,由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越剧音乐上有很大的变化。首先,最明显的是从男班到女班,在人声上已是极大的变化,如今又正在朝着男女合演这方面走。其次,因为人声部分改易了,于是音区高低亦改奕了,调性亦改变了。第三、在伴奏方面亦大大地变化、原来仅是打击乐器木板和小鼓的敲击和人声的帮腔,现已进入到一二十人的大乐队伴奏。第四、越剧曲调原来很单纯朴实,但有时却千篇一律,现在却是按照剧情内容,人物性格而应用不同节拍,不同速度,不同板眼的曲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 人物性格 梁山伯与祝英台 唱腔 剧曲 嵊县 剧情 戏曲音乐 文化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原文传递
听他一番心酸话 越剧《祥林嫂》选曲
11
作者 吴琛 刘如曾 《人民音乐》 1978年第3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越剧 祥林嫂 无钱 定弦 内口 日产 穷人 血汗 卖身 分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