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沉积环境中原油氮同位素差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娅昭 武明辉 +2 位作者 师生宝 王杰 李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1,96,共5页
氮作为原油及沉积有机质中的重要元素,由于不同沉积环境中母质来源不同和后期埋藏成岩过程不同,其含量和同位素比值明显不同。以尿素、咖啡因为标样,对不同沉积环境中原油氮的含量和氮同位素比值进行实验测定,发现由原油氮同位素值和氮... 氮作为原油及沉积有机质中的重要元素,由于不同沉积环境中母质来源不同和后期埋藏成岩过程不同,其含量和同位素比值明显不同。以尿素、咖啡因为标样,对不同沉积环境中原油氮的含量和氮同位素比值进行实验测定,发现由原油氮同位素值和氮的含量可以确定不同沉积环境,而且不同沉积环境中原油的碳同位素值与氮同位素值有很强的相关性,海相环境烃源岩形成的原油碳/氮同位素较陆相环境烃源岩形成的原油碳/氮同位素偏轻,其中氮同位素值的差异更加明显。对于相同沉积环境,原油受埋深高温裂解作用导致氮同位素分馏,使得原油中富集14N,从而高熟油氮同位素值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含量 氮同位素 碳同位素 不同沉积环境 成熟度 原油
下载PDF
长岭断陷南部断陷层湖相优质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浩 陆建林 +3 位作者 左宗鑫 王保华 李瑞磊 刘娅昭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9-218,229,共11页
明确湖相优质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对其非均质性的刻画意义重大。对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南部地区沙河子组和营城组两套烃源岩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层序地层学分析,并利用元素含量比Al/Ti值评估烃源岩古生产力,同时利用V/Cr、V/(V+Ni)、S... 明确湖相优质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对其非均质性的刻画意义重大。对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南部地区沙河子组和营城组两套烃源岩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层序地层学分析,并利用元素含量比Al/Ti值评估烃源岩古生产力,同时利用V/Cr、V/(V+Ni)、Sr丰度、Sr/Ba、Sr/Cu和古气候指数来评估沉积环境。研究表明,长岭断陷断陷层优质烃源岩层位(沙河子组上部)发育于原始生产力中等、气候潮湿、低盐度、沉积速率较低的高位域和湖侵域,具有富集Al,Ba,Cu,Cr,V和Ni,亏损Mn,Pb和S的特征;而差烃源岩层位(营城组)发育于原始生产力较低、气候半干燥、半咸水、沉积速率较高的低位域,具有富集Co,Sr和V,亏损Al,Ba,Cr,Cu,Mn,Pb和Ni的特征。由此认为,体系域控制了烃源岩的宏观分布,中等-好的初级生产力是优质烃源岩发育的首要条件,而潮湿气候、较低的盐度和沉积速率促进了有机质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古生产力 沉积环境 优质烃源岩 长岭断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天然气藏中硫化氢成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赵兴齐 陈践发 +3 位作者 张晨 吴雪飞 刘娅昭 徐学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2-556,共5页
目前普遍认为天然气藏中硫化氢主要为生物硫酸盐还原(BSR)、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和含硫化合物热裂解等成因。一般认为,天然气中高含硫化氢是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的结果。从气藏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可以找到气藏发生硫酸盐热化学... 目前普遍认为天然气藏中硫化氢主要为生物硫酸盐还原(BSR)、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和含硫化合物热裂解等成因。一般认为,天然气中高含硫化氢是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的结果。从气藏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可以找到气藏发生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后的许多证据,根据这些证据,可以很好地判断气藏是否发生过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尽管对天然气藏中硫化氢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认识的问题,如硫化氢的成因机理、分布规律、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硫化氢与油气的关系,以及硫化氢形成的主控因素等。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硫化氢天然气成因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人们对硫化氢天然气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天然气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 硫同位素 碳同位素
下载PDF
西湖凹陷花港组层序地层划分和聚煤特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魏恒飞 陈践发 +4 位作者 张铜磊 李伟 刘娅昭 吴雪飞 王冠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49-156,共8页
为了揭示西湖凹陷花港组的聚煤特征及煤层在层序内部的发育位置和分布,在对西湖凹陷地震、钻测井及岩芯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及煤地质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识别出两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且花港... 为了揭示西湖凹陷花港组的聚煤特征及煤层在层序内部的发育位置和分布,在对西湖凹陷地震、钻测井及岩芯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及煤地质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识别出两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且花港组发育煤层的主要沉积环境有河流、湖泊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湖泊,其中长期基准面旋回LSC4中发育煤层的主要沉积环境有河流、湖泊三角洲及辫状河三角洲,长期基准面旋回LSC5中发育煤层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湖泊。在长期基准面旋回LSC4中煤层主要发育于中期基准面旋回的最大可容纳空间处,长期基准面旋回LSC5中煤层主要发育于该旋回的上升半旋回中,并且这两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中发育的煤层在平面分布特征上表现为东厚西薄。可容纳空间的大小控制着花港组煤层的发育,在长期基准面旋回最大可容纳空间附近形成的煤层在全区均有分布,而在中期基准面旋回最大可容纳空间附近形成的煤层分布范围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花港组 层序地层学 煤层 可容纳空间 基准面旋回
下载PDF
基于PRMS准则的煤层气资源/储量划分与评估 被引量:9
5
作者 法贵方 衣艳静 +2 位作者 刘娅昭 原瑞娥 王忠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5-670,共6页
介绍了基于国际通用准则"石油资源管理系统"(PRMS)的各级煤层气资源/储量的定义及分类要求,从资产所有权、政府监管与项目审批条件、井控程度、测试程度、基础设施和销售市场、开发与生产时间以及经济参数这7个方面详细分析... 介绍了基于国际通用准则"石油资源管理系统"(PRMS)的各级煤层气资源/储量的定义及分类要求,从资产所有权、政府监管与项目审批条件、井控程度、测试程度、基础设施和销售市场、开发与生产时间以及经济参数这7个方面详细分析煤层气各级储量的划分依据。结合煤层气地质条件和工程条件、现行经济条件、操作条件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等,初步制定了煤层气3P储量和条件储量的确定原则并进行实例分析,为合理评估煤层气储量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P储量 条件储量 储量评估 分类体系 分类原则 PRMS准则 煤层气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普光2井飞仙关组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兴齐 陈践发 +4 位作者 张铜磊 刘岩 吴雪飞 刘娅昭 刘芬芬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5-384,共10页
根据储层中沥青的产状及类型、族组成、饱和烃色谱、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储层沥青反射率等,对普光2井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了详尽的剖析。研究结果表明,普光2井飞仙关组储层沥青为古油藏原油经裂解成气之后的残... 根据储层中沥青的产状及类型、族组成、饱和烃色谱、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储层沥青反射率等,对普光2井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了详尽的剖析。研究结果表明,普光2井飞仙关组储层沥青为古油藏原油经裂解成气之后的残留物,属热演化的焦沥青。储层沥青的正构烷烃分布较为完整,碳数在C14~C30范围,没有受到明显的生物降解作用。Pr/Ph、Pr/nC17和Ph/nC18比值都小于1.0;OEP值1.25~1.43,CPI值0.98~1.19,无奇偶优势或偶奇优势;规则甾烷系列中C27化合物含量占优势,C27—C29规则甾烷呈不对称的"V"字型分布,甾烷异构化程度较低,明显低于异构化平衡值,认为是由于高、过成熟阶段S构型比R构型裂解速率更快的结果。飞一段、飞二段孕甾烷、升孕甾烷含量明显较飞三段高,可能是有机质生源或沉积环境性质上的不同所致。萜类化合物以五环萜烷为主,三环萜烷较为发育,其以C23三环萜烷为基峰,伽马蜡烷的含量较高。这些特征表明普光2井储层沥青主要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较高,主要处于高—过成熟阶段,有机母质形成于沉积水体咸度较高的海相沉积环境中。储层沥青中高含量25-降藿烷并非生物降解作用所致,而主要与源岩的热演化程度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沥青 地球化学特征 沥青成因 飞仙关组 普光 2 川东北
下载PDF
放开油气勘查开采准入限制对国有大型石油公司勘探开发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娅昭 张海君 刘超英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07,共9页
2015年以来,中国政府针对矿业权改革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为更好落实油气矿业权改革精神,有效增强国内油气资源保障能力,实现国有油气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通过国内外矿业权出让模式对比及本轮矿业权改革相关政策研究,探析了中国矿业权市... 2015年以来,中国政府针对矿业权改革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为更好落实油气矿业权改革精神,有效增强国内油气资源保障能力,实现国有油气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通过国内外矿业权出让模式对比及本轮矿业权改革相关政策研究,探析了中国矿业权市场开放及出让方式改变对国有大型石油公司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产生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区块获取难度大、获取及持有成本大幅增加、对石油公司统筹安排区块投资要求高、对系统性勘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及对矿业权综合管理要求提高。分析认为中国将逐步形成以大型国有油气公司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勘查开采体系。从国家和石油公司两个层面提出建立统一出让平台定期分批次释放勘查区块、免缴有偿方式取得油气矿业权的使用费、完善矿业权出让的运作方式、加强同盆地评价优选、建立适应竞争性出让的管理评价体系五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矿业权 油气体制改革 市场准入 竞争性出让 出让收益
下载PDF
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魏恒飞 陈践发 +3 位作者 王冠男 李伟 刘娅昭 吴雪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层序地层学是分析聚煤规律的一种有效方法。层序地层学应用于含煤地层的分析始于20世纪90年代,Diessel最先在经典层序地层格架中建立了煤层的聚集模式;之后,Bochacs和Stuer通过讨论可容纳空间的变化速率和泥炭聚集速率之间比值的变化,... 层序地层学是分析聚煤规律的一种有效方法。层序地层学应用于含煤地层的分析始于20世纪90年代,Diessel最先在经典层序地层格架中建立了煤层的聚集模式;之后,Bochacs和Stuer通过讨论可容纳空间的变化速率和泥炭聚集速率之间比值的变化,具体分析了不同可容纳空间的煤层厚度、连续性及形态。通过对层序地层中煤层发育和分布的研究,多数煤田地质学家们认为,厚煤层主要发育于低位体系域晚期至海侵体系域早期及海侵体系域晚期至高位体系域早期。由于巨厚煤层往往是许多次级层序及界面的复合体,因此巨厚煤层不能简单地作为成因层序地层的界面,但可以通过煤岩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指标对其进行精细划分确定。我国煤田地质学家通过对国内海相煤层的研究,提出了海侵事件聚煤和海相层滞后时段聚煤等观点,从而大大促进了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回层 层序地层学 煤层 可容纳空间 巨厚煤层
下载PDF
长岭断陷下白垩统湖相烃源岩形成古环境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47
9
作者 李浩 陆建林 +5 位作者 李瑞磊 王保华 徐文 左宗鑫 王苗 刘娅昭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74-1786,共13页
恢复烃源岩形成时期的古环境,落实优质烃源岩发育主控因素对确定湖相烃源岩发育层系及刻画烃源岩非均质性意义重大.利用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对长岭断陷早白垩世火石岭期至营城期的古环境进行恢复,并对反映古环境的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 恢复烃源岩形成时期的古环境,落实优质烃源岩发育主控因素对确定湖相烃源岩发育层系及刻画烃源岩非均质性意义重大.利用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对长岭断陷早白垩世火石岭期至营城期的古环境进行恢复,并对反映古环境的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与有机碳含量(Total Organic Carbon,TOC)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控制湖相烃源岩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表明,从火石岭期至沙河子期,再到营城期,长岭断陷经历了古水深从变深到变浅,古气候从潮湿-半潮湿气候到半干旱气候,古盐度从淡水相到半咸水相,湖泊水体还原性从增强到减弱的古环境演化过程,早白垩世不同时期长岭断陷古环境表现出明显的分带性,古气候和氧化还原条件是控制长岭断陷下白垩统湖相烃源岩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长岭断陷沙河子组二段烃源岩形成于潮湿与缺氧的古环境,该时期湖盆演化处于均衡补偿阶段,且烃源岩古生产力较高,因此研究区沙河子组二段优质烃源岩十分发育,分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烃源岩 古环境 主控因素 长岭断陷 松辽盆地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中国石化探区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与技术攻关方向 被引量:8
10
作者 龙胜祥 刘娅昭 +2 位作者 许华明 陈前 程喆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95-1203,共9页
四川盆地中国石化探区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果显著,自新场气田发现以来,勘探开发领域逐步扩大,储量和产量快速增长。地质理论认识深化与关键技术进步是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大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石化探区天然气资源丰富,有利目标类型多,常... 四川盆地中国石化探区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果显著,自新场气田发现以来,勘探开发领域逐步扩大,储量和产量快速增长。地质理论认识深化与关键技术进步是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大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石化探区天然气资源丰富,有利目标类型多,常规天然气整体探明程度为16%,页岩气勘探尚处于初期阶段,根据HCZ模式预测,中国石化探区天然气(含页岩气)勘探开发仍将快速发展,具备年均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600~2000)×10^8 m^3的潜力。围绕页岩气、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陆相致密砂岩气等领域的高效勘探开发,需要加强深层海相页岩气增产降本的钻完井、压裂技术攻关,以及陆相、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开发适应性技术准备,加强深层超深层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风化壳储层预测和超深井高效钻井、压裂测试技术攻关,加强陆相致密砂岩气地质—测井—地震一体化甜点预测和低成本直井多层压裂技术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常规天然气 页岩气 勘探领域 技术攻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