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CB诱导TRPA1基因敲除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超 周维康 +3 位作者 陈爱军 吕凤林 刘婉舒 马雪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62-1168,共7页
目的:在C57BL/6遗传背景下的野生型以及瞬时受体电位通道A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subfamily A,member 1,TRPA1)基因敲除小鼠上建立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的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 目的:在C57BL/6遗传背景下的野生型以及瞬时受体电位通道A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subfamily A,member 1,TRPA1)基因敲除小鼠上建立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的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模型,初步探索TRPA1在该模型的作用。方法:首先将野生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n=6),对照组(n=6),建立AD模型。具体造模方案:在致敏阶段,于第1天小鼠背部及耳部分别使用2%DNCB(丙酮/橄榄油3∶1)溶液及单纯丙酮/橄榄油溶液外涂。在激发阶段,于第5、8、11、14、17、20天背部及耳部分别外涂0.5%DNCB溶液及单纯丙酮/橄榄油溶液,共6次,造模后取皮损行HE染色,鉴定AD模型。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背部皮损TRP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TRPA1蛋白的定位及表达水平。然后随机选取6只TRPA1+/+(野生型)小鼠为模型组I,6只TRPA1-/-(敲基因型)小鼠为模型组Ⅱ,6只TRPA1+/+小鼠为空白对照组,建立AD模型,具体造模方式同上。造模结束后取血清及耳部和背部皮损组织,检测病理生理各项指标。结果:皮损及HE染色显示,在野生型小鼠上成功建立了AD模型。q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背部皮损中TRPA1的mRNA相对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P=0.008);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背部皮损TRPA1蛋白表达升高,平均光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2,P=0.000);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TRPA1在表皮和真皮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进一步在TRPA1基因敲除小鼠上建立AD模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Ⅰ、Ⅱ组背部皮肤表现出明显的炎症性皮损,耳部明显肿胀。病理显示角化过度和(或)角化不全、棘细胞层增厚、真皮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同时发现肥大细胞浸润增加。血清总IgE水平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7±0.10)μg/mL vs.(14.82±0.26)μg/mL,t=19.27,P=0.000;(1.27±0.10)μg/mL vs.(8.63±0.28)μg/mL,t=25.07,P=0.000]。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相对表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Ⅰ组相比,模型Ⅱ组小鼠炎症性皮损和耳部肿胀程度减轻,棘细胞层的肥厚程度及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减轻,血清总IgE水平下降[(14.82±0.26)μg/mL vs.(8.63±0.28)μg/mL,t=16.34,P=0.000],TH2炎症因子相对表达下降。结论:在C57BL/6遗传背景下的野生型和TRPA1敲基因小鼠上成功建立DNCB诱导的AD模型,发现TRPA1表达上调及TRPA1基因敲除后抑制了DNCB诱导的AD炎症,说明TRPA1在DNCB诱导的AD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A1 特应性皮炎 基因敲除 模型 小鼠
下载PDF
重庆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的变应原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超 周维康 +5 位作者 曾丹 陈爱军 夏莘 欧祖镇 吴星儒 刘婉舒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4-99,共6页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吸入性变应原谱特点,进一步优选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吸入性变应原的数目和种类。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于重庆市人民医院变态反应科就诊的2305例可疑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行SPT,...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吸入性变应原谱特点,进一步优选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吸入性变应原的数目和种类。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于重庆市人民医院变态反应科就诊的2305例可疑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行SPT,分析其结果。根据年龄、季节分层,描述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特征,进一步优选SPT的变应原组合,使其可以检测≥95%的变应原阳性患者。结果:(1)2305例患者阳性数1672例,总阳性率为72.54%。SPT检测阳性率前6位的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62.00%)、屋尘螨(58.61%)、蟑螂(28.81%)、猫毛(14.62%)、葎草(14.45%)、艾蒿(14.27%)。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级别(+++)及以上的患者中,粉尘螨和户尘螨分别占两者的77.75%和76.24%,明显高于其他变应原。(2)不同季节变应原总阳性率(春季67.81%,夏季72.63%,秋季78.78%,冬季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41,P=0.000)。尘螨阳性率与吸入性变应原总阳性率季节变化趋势相似。(3)不同年龄段变应原总阳性率(~17岁组为82.31%,18~39岁组为73.78%,40~59岁组为64.77%,60~岁组为54.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6,P=0.000)。随着年龄增加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降低。(4)4个吸入性变应原(粉尘螨、蟑螂、屋尘螨、葎草)的SPT可以检测重庆地区可疑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中≥95%的变应原阳性患者。结论:重庆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最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粉尘螨和屋尘螨。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受季节、年龄的影响并存在一定的规律。4个吸入性变应原可以检测绝大多数吸入性变应原阳性患者,可以作为重庆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吸入性变应原流行病学调查经济有效的变应原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变应原 皮肤点刺实验 尘螨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经淋巴结注射免疫治疗 被引量:6
3
作者 吴星儒 刘婉舒 +3 位作者 欧祖镇 陈超 曾丹 周维康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8年第2期194-197,共4页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AR患者约超过6亿人。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是可能根治变应性鼻炎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该疗法疗程长且及存在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低,仅有4%的AR...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AR患者约超过6亿人。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是可能根治变应性鼻炎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该疗法疗程长且及存在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低,仅有4%的AR患者选择该疗法,目前寻找患者依从性好且同时能提高疗效的新的治疗方法是AR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有关学者研究发现,经淋巴结注射免疫疗法(ILIT)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新方法,对AR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就ILIT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免疫疗法 淋巴结 综述
下载PDF
论海上保险合同的告知义务
4
作者 刘婉舒 《时代人物》 2020年第36期147-148,共2页
告知义务是海上保险合同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随着海上运输业的发展,我国有关该义务的法律制度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复杂的海上保险实践,严重阻碍了海上保险的发展。本文试图对《海商法》及《保险法》相关法律中关于海上保险合同告知义务的... 告知义务是海上保险合同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随着海上运输业的发展,我国有关该义务的法律制度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复杂的海上保险实践,严重阻碍了海上保险的发展。本文试图对《海商法》及《保险法》相关法律中关于海上保险合同告知义务的规定进行梳理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立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保险合同 告知义务 被保险人
下载PDF
靶向抑制IL-23/p19亚基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三期临床资料综述 被引量:5
5
作者 马雪粟 刘婉舒 +1 位作者 曾丹 周维康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9年第6期381-385,共5页
银屑病是一种病理生理复杂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尚无法治愈。IL-23/Th17轴是目前研究银屑病发病机制发现的重要信号通路,IL-23被认为是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细胞因子,因而研发出了一系列抗IL-23/p19亚基的生物制剂——Guselkumab、Tildraki... 银屑病是一种病理生理复杂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尚无法治愈。IL-23/Th17轴是目前研究银屑病发病机制发现的重要信号通路,IL-23被认为是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细胞因子,因而研发出了一系列抗IL-23/p19亚基的生物制剂——Guselkumab、Tildrakizumab及Risankizumab。这些靶向生物制剂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均表现良好,本文就这三个药物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IL-23 Guselkumab Tildrakizumab Risankizumab
下载PDF
重庆地区链格孢菌致敏特点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婉舒 陈超 +2 位作者 马雪粟 曾丹 周维康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21期3631-3633,共3页
目的分析链格孢菌在重庆地区致敏率,以及在性别、年龄、季节间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过敏反应科接受吸入组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的可疑过敏性疾病患者数据。结果重庆地区常见气传真菌的总阳... 目的分析链格孢菌在重庆地区致敏率,以及在性别、年龄、季节间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过敏反应科接受吸入组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的可疑过敏性疾病患者数据。结果重庆地区常见气传真菌的总阳性率为9.80%(377/3845),其中面包酵母菌为4.45%(171/3845)、链格孢菌为2.24%(86/3845)、枝状枝孢菌为1.69%(65/3845)、青霉菌为1.43%(55/3845),链格孢菌的致敏人数占总真菌致敏人数的22.81%。链格孢菌致敏率在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4,P=0.629),随年龄增加而下降(χ^2=20.132,P=0.000),在夏、春、秋、冬依序递减(χ^2=15.860,P=0.001)。其阳性等级分布为53例(++),27例(+++),4例(++++)。结论链格孢菌是重庆地区重要的气传优势真菌,常引起各种过敏反应,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其致敏特点进行有效诊疗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属 致敏率 点刺 皮肤试验 重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