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在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媛怡 王迪芬 +3 位作者 程玉梅 刘旭 刘明 魏国健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11年第6期456-457,共2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技术在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11月8例IC的患者.运用PICCO容量性指标指导液体复苏.记录PICCO容量性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出量指数(CI)....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技术在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11月8例IC的患者.运用PICCO容量性指标指导液体复苏.记录PICCO容量性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出量指数(CI).心功能指数(CF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ELWI).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液体复苏前后的变化。同时监测复苏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乳酸及碱剩余值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结果:心率(HR)降低.平均动脉压、心排出量指数、心功能指数、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增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无明显增加(P〉0.05)。复苏前及复苏24h乳酸浓度、乳酸清除率、碱剩余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较复苏前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采用PICCO容量监护仪对休克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可有效协助液体复苏及维护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PICCO容量性指标能较准确.可靠地评估患者容量状态。对休克液体复苏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 血流动力学监测 休克 液体复苏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媛怡 董奇 +7 位作者 付建宇 王洪霞 伍余 刘旭 毕红英 唐艳 王迪芬 沈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诊疗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9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启动MDT后治疗的153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MDT组),同时匹配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诊疗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9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启动MDT后治疗的153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MDT组),同时匹配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未行MDT治疗的135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对照(非MDT组).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血红蛋白(Hb)、合并基础疾病、是否合并休克和诊治等待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及住院时间、血液制品输注情况等资料,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同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非MDT组比较,MDT组诊治等待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诊治等待时间(min):74(62,87)比387(356,453),ICU住院时间(d):6(3,14)比10(5,17),总住院时间(d):16(9,27)比19(12,29),均P<0.05],治愈率明显提高[15.7%(24/153)比6.7%(9/135),P<0.05],病死率明显降低[8.5%(13/153)比16.3%(22/135),P<0.05],两组输注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DT的实施可缩短消化道出血患者诊治等待时间、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对改善治疗经济学及患者整体结局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消化道大出血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吸痰治疗4例重症肺炎 被引量:6
3
作者 沈锋 刘媛怡 +7 位作者 刘颖 刘明 唐艳 程玉梅 付江泉 汪颖 李亮 王迪芬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01-102,104,共3页
随着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在ICU危重病患者的诊治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1]。2008年5月-2011年2月利用纤支镜经人工气道引导吸痰协助治疗了4例重症肺炎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肺炎 支气管镜 吸痰
下载PDF
影响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主要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颖 王迪芬 +1 位作者 刘媛怡 程玉梅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05-506,508,共3页
关键词 通气机 机械 氧吸入疗法 通气机撤机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即期在ICU的监测与治疗体会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迪芬 刘颖 +2 位作者 陆诚 唐艳 刘媛怡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525-526,共2页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危重病人医疗 手术后护理 肝癌
下载PDF
ICU医院内感染主要致病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文杰 沈锋 +5 位作者 王迪芬 刘媛怡 刘颖 程玉梅 汪颖 李亮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328-330,共3页
关键词 感染 医院 机会致病菌感染 药物耐受 细菌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270例酸碱失调与电解质紊乱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程玉梅 沈锋 +4 位作者 王迪芬 刘媛怡 刘颖 李亮 汪颖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27-529,共3页
关键词 水电解质失调 酸碱平衡失调 危重病
下载PDF
MRSA感染33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沈锋 王迪芬 +8 位作者 刘媛怡 刘颖 唐艳 程玉梅 付江泉 李亮 汪颖 费樱 万珊 《贵州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 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因,在第一个耐青霉素霉的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甲氧西林用于临床不久,便在英国发现了世界上首例MRSA[1]。目前,MRSA已成为... 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 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因,在第一个耐青霉素霉的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甲氧西林用于临床不久,便在英国发现了世界上首例MRSA[1]。目前,MRSA已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之一,且常为多重耐药菌[2],治疗较为困难。本文对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检出的33株MRSA进行临床分析,旨在为ICU患者MRSA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SA 医院获得性 感染患者 多重耐药菌 万古霉素 抗菌素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呼吸和营养支持在极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迪芬 刘媛怡 +2 位作者 唐艳 刘颖 陆诚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格林-林综合征 呼吸疗法 道气机 机械 营养支持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41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沈锋 王迪芬 +3 位作者 刘媛怡 刘颖 程玉梅 刘敏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96-297,共2页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车祸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两种呼吸模式机械通气治疗ARDS的对比观察
11
作者 罗军 刘媛怡 《贵州医药》 CAS 2005年第1期48-49,共2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休克、创伤、误吸、肺外或肺内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类急性呼吸衰竭,是危重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机械通气作为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其目的在于改善通气和氧合,维持组织供氧,并最大限度地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休克、创伤、误吸、肺外或肺内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类急性呼吸衰竭,是危重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机械通气作为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其目的在于改善通气和氧合,维持组织供氧,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随着人们对ARDS病理生理改变及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认识的深入,其治疗方法,尤其是传统的机械通气策略发生了改变,早期实施保护性机械通气已得到临床实践证明[1,2].而保护性机械通气常可导致高碳酸血症和氧合不足,采取何种通气模式能更好地改善缺氧,是临床医生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DS 机械通气治疗 对比观察 并发症 呼吸模式 肺内感染 误吸 致死 维持 限度
下载PDF
集成血液净化治疗百草枯中毒肝衰竭患者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1
12
作者 毕红英 付建宇 +5 位作者 唐艳 程玉梅 刘媛怡 王洪霞 乔国谨 王迪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0-662,共3页
肺脏是急性百草枯(PQ)中毒时主要累及的靶器官,但早期对肝脏的损伤也极大,不容忽视.血液净化毒素清除是目前早期PQ中毒推荐的常规有效方法.然而,PQ中毒的肝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模式、疗程、疗效仍在探索中,理论上认为PQ属水溶性、小分子... 肺脏是急性百草枯(PQ)中毒时主要累及的靶器官,但早期对肝脏的损伤也极大,不容忽视.血液净化毒素清除是目前早期PQ中毒推荐的常规有效方法.然而,PQ中毒的肝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模式、疗程、疗效仍在探索中,理论上认为PQ属水溶性、小分子物质,更适合于行血液滤过(HF),但由于PQ的自身肾脏清除率(170 mL/min)远大于HF的清除作用,故建议HF只用于合并肾功能损伤的PQ中毒患者.PQ中毒后可产生大量炎症介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对流和弥散功能可清除炎症介质和毒物.血液灌流(HP)+CVVH除了可以降低血浆PQ药物浓度外,还可显著降低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减轻器官损伤.故肝、肾功能损害后采用HP联合CVVH的治疗方式更有效.胆红素吸附除可降低胆红素外同时还可以降低PQ浓度,也是治疗PQ中毒的一个手段.现就CVVH联合HP及血浆分离、胆红素吸附治疗1例PQ中毒肝衰竭患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肝衰竭 集成血液净化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及随访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旭 沈锋 +9 位作者 唐艳 刘颖 刘媛怡 陈林林 赵伟 董奇 谢璐璐 吴彦其 刘博 王迪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月收治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流行病学特征、症状体征、治疗措施及6个月随访情况,分析疾...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月收治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流行病学特征、症状体征、治疗措施及6个月随访情况,分析疾病发展动态并总结救治经验.结果共纳入6例新冠肺炎患者,年龄33~83岁,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在入ICU前经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阳性,胸部CT或X线显示有肺炎影像学特征.患者入ICU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为13~23分.由以ICU医生为基础的多学科团队制定治疗策略,所有患者均给予氧疗和抗病毒治疗,其中4例接受了机械通气,5例接受了抗菌药物,5例接受了血必净注射液,4例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患者ICU住院时间为5~17 d,除1例在住ICU第5天死亡外,其余患者均顺利转出ICU.以转入ICU当日为起点,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均未再报告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但6个月随访时,有2例患者(分别为64岁和83岁)心肺功能仍未恢复至患病前.结论多学科团队指导的器官功能支持和抗炎在ICU新冠肺炎的救治中具有重要地位,危重型新冠肺炎可能对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存在较长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 随访
下载PDF
凝血复苏在1例围手术期重症出凝血障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洪霞 刘媛怡 +3 位作者 付建宇 刘旭 唐艳 王迪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0-362,共3页
凝血障碍与低体温、酸中毒共同构成创伤性危重患者的"死亡三角".围手术期出凝血障碍的主要类型为由手术创伤或大量输血引起的创伤性凝血病(TIC)以及严重感染所致的消耗性凝血病.凝血复苏是指及时合理地使用血液制品及其他辅... 凝血障碍与低体温、酸中毒共同构成创伤性危重患者的"死亡三角".围手术期出凝血障碍的主要类型为由手术创伤或大量输血引起的创伤性凝血病(TIC)以及严重感染所致的消耗性凝血病.凝血复苏是指及时合理地使用血液制品及其他辅助治疗,恢复患者的凝血功能,是抢救围手术期出凝血障碍患者的有效手段.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功救治1例围手术期发生重症TIC患者,该患者在行剖腹探查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心率突然下降至30次/min,血压测不出,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及注射肾上腺素抢救,患者恢复自主心率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入ICU后患者腹腔引流出大量血性液体,血压持续下降,查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栓弹力图(TEG)结果均异常.立即进行凝血复苏,给予氨甲环酸(TXA)0.5 g,并输注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患者血压逐渐上升并保持平稳,腹腔引流量减少.2 d后复查凝血功能指标及TEG结果均逐渐改善,10 d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转出I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围手术期 出凝血障碍 创伤性凝血病 凝血复苏
下载PDF
贵州省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学科建设的现场调查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迪芬 程玉梅 +4 位作者 刘颖 付江泉 刘媛怡 汪颖 刘明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43-944,共2页
重症医学(CCM)是覆盖医学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学科,重症医学科(ICU)是医院中各种疾病危重症患者集中抢救治疗的场所。进入21世纪后,贵州省CCM发展迅速,为了解贵州省三级医院ICU建设发展状况,促进贵州省CCM的快速规范发展,贵... 重症医学(CCM)是覆盖医学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学科,重症医学科(ICU)是医院中各种疾病危重症患者集中抢救治疗的场所。进入21世纪后,贵州省CCM发展迅速,为了解贵州省三级医院ICU建设发展状况,促进贵州省CCM的快速规范发展,贵州省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对三级医院进行了现场调查,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三级医院 现场调查 贵州省 学科建设 ICU建设 危重症患者 CCM
原文传递
院内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迪芬 刘兴敏 +4 位作者 刘颖 刘媛怡 唐艳 陆江琴 周红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共2页
院内心搏、呼吸骤停是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最严重、最紧急的危重症,一旦发生,如抢救不及时,患者的生命将无法延续.为了总结院内心搏、呼吸骤停复苏成功的经验,分析影响复苏后存活率的因素,提高院内心搏、呼吸骤停复苏成功率,故对... 院内心搏、呼吸骤停是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最严重、最紧急的危重症,一旦发生,如抢救不及时,患者的生命将无法延续.为了总结院内心搏、呼吸骤停复苏成功的经验,分析影响复苏后存活率的因素,提高院内心搏、呼吸骤停复苏成功率,故对近12年本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和省内会诊的心搏、呼吸骤停息者资料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呼吸骤停 预后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质量控制图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38
17
作者 程玉梅 刘媛怡 王迪芬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运用质量控制图监控重症医学科(ICU)中感染发生情况,探讨控制图在ICU医院感染(院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0月至2016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每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 目的运用质量控制图监控重症医学科(ICU)中感染发生情况,探讨控制图在ICU医院感染(院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0月至2016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每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CAUTI),即"三管"感染进行监测并记录,应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使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根据数据性质导出控制图以进行院感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结果2011年10月至2016年6月每月新收患者23~103例、中位数45.00(39.00,55.50)例,每月新发VAP 0~7例、中位数3.00(1.00,4.00)例,VAP发生率为0~22.58例/千通气日、中位数8.62(3.28,12.10)例/千通气日;每月新发CLABSI 0~3例、中位数0.00(0.00,1.00)例,CLABSI发生率为0~14.82例/千导管日、中位数0.00(0.00,5.38)例/千导管日;每月新发CAUTI 0~8例、中位数1.00(0.00,2.00)例,CAUTI发生率为0~14.06例/千导管日、中位数3.02(0.00,5.86)例/千导管日。连续监测每月"三管"感染发生率各57个数据点,有部分数据点落在警戒限外,其中仅有1个CAUTI感染率数据点落在控制限外,其他数据点均落在控制限内,且无异常排列,三者均处在受控状态。根据控制图可以科学直观地分析院感发生情况,并及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制定整改方案,将"三管"感染控制在受控状态。结论控制图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发现问题及时的特点,可作为ICU院感的日常监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图 p图 重症医学科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重症医学科14年间3410例危重患者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总结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迪芬 刘兴敏 +9 位作者 沈锋 刘媛怡 唐艳 刘颖 付江泉 程玉梅 汪颖 李亮 陆江琴 周红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51-753,共3页
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中一个具有学科编码的二级临床新学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医学领域,是覆盖医学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医学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重症医学科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是一级诊疗科目,是医院中各种危重症... 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中一个具有学科编码的二级临床新学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医学领域,是覆盖医学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医学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重症医学科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是一级诊疗科目,是医院中各种危重症患者集中抢救的场所。本院重症医学科自1994年7月成立到2008年11月,共收治来源于全院各临床科室以及各地区、县级医院的3410例危重症患者,采用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抢救成功率达91.41%,现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器官功能支持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医学科
原文传递
肺复张用于抢救严重车祸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心肌梗死成功1例报告
19
作者 王迪芬 唐艳 +2 位作者 刘颖 刘媛怡 陆江琴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47-448,共2页
成功救治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就救治过程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肺复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心肌梗死 急性
原文传递
创伤性急性肺损伤后血清学标记物和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义局 韦卫琴 +5 位作者 刘媛怡 韩峰 滕寅 刘华娟 胡亚欣 程明亮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06-1107,共2页
创伤引起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L/ARDS)与炎性因子的释放增加及中性粒细胞活性的增高有关,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可通过调控炎性因子的转录从而控制细胞因子诱导的炎症... 创伤引起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L/ARDS)与炎性因子的释放增加及中性粒细胞活性的增高有关,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可通过调控炎性因子的转录从而控制细胞因子诱导的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并在创伤性ALI/ARDS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急性肺损伤 核转录因子-ΚB 血清学标记物 活性变化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LI/ARDS 中性粒细胞活性 相关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