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窦提升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存津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1期572-573,共2页
目的观察与研究上颌窦提升手术合并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自2008年6月至2010年4月行上颌窦提升种植体同期植入手术患者6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27~58岁。对该患者通过牙槽嵴顶入路,行上颌窦提升合并种植体同期植... 目的观察与研究上颌窦提升手术合并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自2008年6月至2010年4月行上颌窦提升种植体同期植入手术患者6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27~58岁。对该患者通过牙槽嵴顶入路,行上颌窦提升合并种植体同期植入手术,共有88枚种植体植入,手术时,不将任何骨充填材料植入上颌窦内,缺牙部位牙槽骨的骨高度可为5~8mm,平均为(6.58±1.02)mm。针对上颌窦内种植体凸入的不同长度与窦底改建状况进行卡方检查。结果该患者中有1例种植体在术后15d由于牙龈红肿、牙齿松动而取出外,其他患者的种植体均能够与骨良好的结合,完成了义齿的修复,种植体的咀嚼功能良好且附近软组织未出现发炎等症状。上颌窦内种植体平均凸入2.56mm,48枚(55%)种植体的根方有新骨形成,30枚(35%)有新的上颌窦底形成,9枚(10%)无明显新骨形成。从统计学分析可看出,上颌窦内种植体凸入的不同长度和窦底改建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12,P=0.191)。结论要严格掌控上颌窦提升手术的适应证,上颌窦提升手术合并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临床效果在短期内是可以预期的,上颌窦提升的高度与新窦底的形成并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提升手术 牙种植体 上颌窦底高度
下载PDF
影响金属烤瓷冠颜色的相关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存津 张宗信 王磊 《中华当代医学》 2004年第6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影响金属烤瓷冠颜色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医师与技师间的相互沟通。方法:对47例176个矛单位的金属烤瓷冠、桥颜色进行近6年临床随访观察。结果:金属烤瓷冠形态颜色是患者评价修复体质量和临床医师、技师技术水平的一项... 目的:观察分析影响金属烤瓷冠颜色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医师与技师间的相互沟通。方法:对47例176个矛单位的金属烤瓷冠、桥颜色进行近6年临床随访观察。结果:金属烤瓷冠形态颜色是患者评价修复体质量和临床医师、技师技术水平的一项客观指标,随访满意率94.89%。结论:要获得颜色接近口腔天然邻牙的金属烤瓷修复体,准确比色是关键,还要重视基牙制备中每个步骤的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烤瓷冠 相关因素分析 临床医师 基牙制备 临床随访 影响 金属烤瓷修复体 患者 口腔 观察
下载PDF
磨牙残根残冠治疗修复的探讨
3
作者 刘存津 张宗信 王磊 《中华当代医学》 2004年第6期45-45,共1页
目的:探讨磨牙残根残冠残治疗修复的适应征和操作要点。方法:对磨牙残根残冠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应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其缺损部分,通过铸造全冠恢复与邻牙的接触关系和咬合关系,最大限度地恢复磨牙的功能。结果:大多数磨牙残根残... 目的:探讨磨牙残根残冠残治疗修复的适应征和操作要点。方法:对磨牙残根残冠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应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其缺损部分,通过铸造全冠恢复与邻牙的接触关系和咬合关系,最大限度地恢复磨牙的功能。结果:大多数磨牙残根残冠经完善的治疗修复,可以保留和恢复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磨牙残根 残冠 修复 适应征 缺损 铸造金属桩核 铸造全冠 咬合关系 保留
下载PDF
乳牙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刘存津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7期105-105,共1页
目的探讨乳牙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科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用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良好34例,显效14... 目的探讨乳牙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科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用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良好34例,显效14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良好20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78%,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Vitapex糊剂作为常规根管充填糊剂的治疗效果确切,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 VITAPEX糊剂 根管充填 疗效
下载PDF
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传栋 刘存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728-1729,共2页
目的调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大肠埃希菌,用表型确认试验检测产ESBLs菌株,用K-B方法分析耐药性。结果在2005-2007年的3年中,从大肠埃希菌中检测的... 目的调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大肠埃希菌,用表型确认试验检测产ESBLs菌株,用K-B方法分析耐药性。结果在2005-2007年的3年中,从大肠埃希菌中检测的产ESBLs菌株分别为18.0%、20.3%和28.4%;从泌尿系感染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菌株中检测到的产ESBLs菌株分别为25.6%、29.0%、39.0%,在所有感染部位中阳性率为最高;在2007年中,ESBLs菌株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为70.4%、85.2%。结论产ESBLs菌株的阳性率和耐药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医师要根据药敏试验合理用药;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ESBLs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临床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