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地石英岩矿的选矿提纯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孟浩 管俊芳 +4 位作者 任子杰 高惠民 唐腾望 沈彦旭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3年第2期99-105,共7页
以成矿条件不同的甘肃(GS)和湖北(HB)两地的石英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同选矿工艺进行提纯效果对比研究,并通过XRF、偏光显微镜等手段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1)两种样品可经破碎—筛分—磨矿—磁选—酸浸的工艺流程分别可得到SiO_(2)含量... 以成矿条件不同的甘肃(GS)和湖北(HB)两地的石英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同选矿工艺进行提纯效果对比研究,并通过XRF、偏光显微镜等手段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1)两种样品可经破碎—筛分—磨矿—磁选—酸浸的工艺流程分别可得到SiO_(2)含量分别为99.68%(GS)、99.65%(HB)和Fe_(2)O_(3)含量分别为58.62μg/g(GS)、79.46μg/g(HB)的石英精矿,满足光伏玻璃用砂质量要求。(2)在磁选、浮选工艺流程中HB样的除铁率分别为81.92%、17.41%,优于GS试样的75.61%、10.37%,分析其原因是HB样相较于GS样原矿的含铁量更低,游离铁较多,且大量铁杂质赋存于绢云母化的长石与黏土矿物中,这类铁杂质易通过磁选、浮选方法去除。(3)在酸浸工艺中最佳条件下,GS样的除铁率为86.74%,优于HB样的66.97%,原因是GS试样的细粒级石英集合体含量较HB试样更多,大量白云母(绢云母)等含铁杂质赋存在集合体裂隙中,此类杂质通过酸浸工艺更易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提纯 浮选 酸浸 光伏玻璃
下载PDF
陕西某河湖相沉积型天然石英砂工艺矿物学研究
2
作者 唐腾望 管俊芳 +3 位作者 任子杰 高惠民 刘孟浩 宋昱晗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3年第2期106-111,共6页
以陕西某河湖相沉积天然石英砂为研究对象,通过XRD、XRF、EPMA、光学显微镜等现代测试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石英砂脱泥后的SiO_(2)含量为84.54%,杂质元素主要为Al、K、Na、Fe等;矿物主要为石英,脉石矿物为钠长石、钾长石、... 以陕西某河湖相沉积天然石英砂为研究对象,通过XRD、XRF、EPMA、光学显微镜等现代测试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石英砂脱泥后的SiO_(2)含量为84.54%,杂质元素主要为Al、K、Na、Fe等;矿物主要为石英,脉石矿物为钠长石、钾长石、绢云母及赤(褐)铁矿等。偏光显微镜下砂粒主要可分为岩屑砂粒和石英等矿物单体砂,单体矿物砂粒占70%,岩屑砂粒占30%。岩屑砂粒可进一步分为石英岩岩屑、燧石岩屑、云母石英片岩岩屑、石英砂岩岩屑、千枚岩岩屑;单体矿物砂粒主要是石英,少量的长石类。擦洗分级后的精砂破碎率(应力28 MPa)为8.5%,平均球度为0.72,平均圆度为0.68,浊度为30.25FTU,满足石油行业用支撑剂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石英砂 石英 工艺矿物学 石油压裂 长石
下载PDF
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与运行性能探讨
3
作者 刘孟浩 姜伊凡 《石油化工建设》 2023年第3期62-64,共3页
以某污水处理站为例,研究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并对后期运行效果进行跟踪。结果表明,该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运行效果良好,运行成本较低,比较适用于小规模污水处理,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 城镇化 污水处理 一体化 设计 成本
下载PDF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和糖化水平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郑丽 张海鹏 +5 位作者 宋艳培 刘孟浩 何时雨 马旭东 覃新导 李伯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04-111,共8页
将前期从木薯生境中分离、保存的298个菌株,通过平板测试,筛选到57个可产纤维素酶活的菌株,其中酶活性效果最好的菌株(水解圈最大,将其赋值得分为3)所占比例为40.9%,酶活性依次减弱的菌株所占比例(赋值得分为2和1)分别占27.9%和24.6%。... 将前期从木薯生境中分离、保存的298个菌株,通过平板测试,筛选到57个可产纤维素酶活的菌株,其中酶活性效果最好的菌株(水解圈最大,将其赋值得分为3)所占比例为40.9%,酶活性依次减弱的菌株所占比例(赋值得分为2和1)分别占27.9%和24.6%。采用DNS法测定57个菌株的糖化水平和酶活力,结果显示,10株细菌具有较好潜力降解纤维素,其中菌株HWY-3-9的糖化和酶活力最好,产糖量为0.1852 mg/m L,酶活力为0.0012 U/m L,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纤维素酶 糖化水平
下载PDF
低温高铁锰氨地下水净化工艺中氨氮去除途径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杰 梅宁 +3 位作者 李冬 刘孟浩 杨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3,共9页
为探究氨氮的去除途径,在某除铁锰氨地下水水厂,用中试模拟滤柱开展了低温(5~6℃)高铁锰氨[Fe(Ⅱ) 9.2~15.1 mg/L,Mn(Ⅱ) 0.6~1.4 mg/L,NH4^+-N 0.9~2.0 mg/L]净化工艺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滤柱在启动初期就表现出对氨氮良好的去除效果,... 为探究氨氮的去除途径,在某除铁锰氨地下水水厂,用中试模拟滤柱开展了低温(5~6℃)高铁锰氨[Fe(Ⅱ) 9.2~15.1 mg/L,Mn(Ⅱ) 0.6~1.4 mg/L,NH4^+-N 0.9~2.0 mg/L]净化工艺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滤柱在启动初期就表现出对氨氮良好的去除效果,通过沿程分析及成熟滤料和反冲洗泥的吸附试验可知,当进水氨氮质量浓度约为1.1 mg/L时,氨氮主要经滤层上部的铁锰氧化物吸附去除,而经生物作用去除的比例很小.为进一步探究滤柱对氨氮的生物作用和吸附作用,梯度调节进水氨氮质量浓度,随着进水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经生物作用去除的氨氮增加.在此进水铁锰质量浓度条件下,在滤层最上部20 cm范围内通过铁锰氧化物吸附去除的氨氮约为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高铁锰 氨氮 生物作用 吸附 铁锰氧化物
下载PDF
防治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的生防菌株筛选和防效测定 被引量:3
6
作者 郑丽 张海鹏 +7 位作者 陈阳 刘孟浩 宋艳培 江绍锋 林江 高赛超 何时雨 覃新导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19-1528,共10页
从木薯8个不同生境分离到298株细菌,测定其产酶、次生代谢物和颉颃活性,结果表明,产蛋白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和生长素的菌株和比例分别为160(53.69%)、57(19.13%)、11(3.69%)和150(50.34%),产嗜铁素菌株最多203个,比例达68.12%;产几... 从木薯8个不同生境分离到298株细菌,测定其产酶、次生代谢物和颉颃活性,结果表明,产蛋白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和生长素的菌株和比例分别为160(53.69%)、57(19.13%)、11(3.69%)和150(50.34%),产嗜铁素菌株最多203个,比例达68.12%;产几丁质酶的菌株最少7株,比例仅为2.35%;其中,9株菌株对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菌具有颉颃活性,比例为3.02%。通过赋值选择88个得分较高的菌株,对其16S r RNA测序及ARDRA-PCR和BOX-PCR聚类分析,发现可分成21个簇,且每个簇的种群丰度较高。优选11个菌株进行日光温室大棚盆栽防效测定,其中,HWY-3-1防效为100%,防效在60%以上的菌株有DBS-5(85.96%)、HS-4-3(82.88%)、DHWP-1(79.37%)、HWYT-3-2(77.88%)、HWS-4-3(77.84%)、DHNS-3-5(65.34%)、DHWR-5-1(61.83%),和对照防效相比,差异显著;进一步选择5个防效较好的潜力菌株测定其田间防效,结果显示,HWY-3-1(Bacillus pumilus)平均防效为38.11%,与对照的防效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筛选策略可行,初步找到1株对CBB防效较稳定的生防菌株Bacillus pumi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 分离和筛选 颉颃 聚类分析 生防效果
下载PDF
智能化技术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姜伊凡 刘孟浩 沙振杰 《石油化工建设》 202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人口规模全面扩大,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引发了水环境污染。在传统的水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污水处理能耗较高,其可获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够突出,甚至时常会出现运营亏损问题。将智能化...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人口规模全面扩大,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引发了水环境污染。在传统的水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污水处理能耗较高,其可获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够突出,甚至时常会出现运营亏损问题。将智能化技术运用到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中,可以提升污水处理效率,进一步减少成本投人。针对智能化技术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运用展开研究,并提出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技术 生活污水 污水处理
下载PDF
多类型保护地生态承载力核算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孟浩 席建超 陈思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794-4802,共9页
生态承载力核算是进行保护地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重要基础。多类型保护地是多种类型的保护地分布集中、相邻相连、交叉重叠的地理空间。研究将多类型保护地功能空间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对应,划分为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游憩空间... 生态承载力核算是进行保护地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重要基础。多类型保护地是多种类型的保护地分布集中、相邻相连、交叉重叠的地理空间。研究将多类型保护地功能空间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对应,划分为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游憩空间,在此基础上将多类型保护地生态承载力定义为生态系统在这四类空间中维持其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能力,并将其划分为自然基础承载力、社会经济活动承载力以及游憩承载力,构建了适用于多类型保护地的生态承载力核算框架模型。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为案例区,进行了生态承载力核算。研究能够为多类型保护地经济建设规模、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型保护地 生态承载力 核算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的旅游乡村聚落用地格局演变模拟——以野三坡旅游区苟各庄村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孟浩 席建超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7-115,共9页
土地利用变化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制度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城乡系统演化研究中重要而具像的表征。文章引入多智能体系统理论,以GIS和Netlogo为平台,以河北省野三坡旅游区苟各庄村为案例区,结合实地调查、遥感影像... 土地利用变化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制度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城乡系统演化研究中重要而具像的表征。文章引入多智能体系统理论,以GIS和Netlogo为平台,以河北省野三坡旅游区苟各庄村为案例区,结合实地调查、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规划等资料,通过分析农户智能体、旅游者需求和政府调控的关系,构建了多智能体模型,模拟了该村1985-2010年用地演化过程。结果显示,建设用地扩张的转化精度为75.36%,用地功能转变的精度为85.29%。研究表明,多智能体模型克服了过去对旅游乡村聚落土地利用系统演化研究中以定性描述和基于经验和方程式表达为主的不足,实现了对旅游乡村聚落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的融合及较为准确的动态模拟,能够为定量研究乡村聚落土地利用变化,进一步优化调控空间演化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 微尺度模拟 乡村聚落 野三坡
下载PDF
介孔生物质基活性炭负载TiO2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彦涵 梁淑芬 +3 位作者 刘孟浩 张争艳 蒋恩臣 简秀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25,共9页
采用介孔生物质基活性炭作为载体负载TiO2,研究载体比表面积、不同煅烧温度、不同负载比例下的载体负载TiO2光催化剂对光催化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亚甲基蓝的影响,通过比表面积测试法(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手段... 采用介孔生物质基活性炭作为载体负载TiO2,研究载体比表面积、不同煅烧温度、不同负载比例下的载体负载TiO2光催化剂对光催化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亚甲基蓝的影响,通过比表面积测试法(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手段对其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与光催化反应效果呈正向影响关系,当活性炭与TiO2质量比为1.3∶1,煅烧温度为500℃时的样品(记为1.3AC4@1TiO2-500)比表面积为460.10 m2/g,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量可达到24.06 mg/g。光催化剂煅烧温度与TiO2锐钛晶型的完善程度和晶粒尺寸呈正向影响关系,因而提高煅烧温度可增强光催化反应效果,当活性炭与TiO2质量比为1.3∶1,煅烧温度为700℃时的样品(记为1.3AC4@1TiO2-700)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量可达到26.72 mg/g。活性炭负载比例与光催化反应效果呈正向影响关系,活性炭负载比例的增加可促进TiO2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增强光电流响应强度,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拟合结果表明,采用介孔生物质基活性炭负载TiO2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反应可用伪一级动力学方程较好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TIO2 有机污染物 介孔材料 生物质 活性炭
下载PDF
滤速与水质对低温含铁锰氨地下水中氨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杰 梅宁 +2 位作者 刘孟浩 叶雪松 李冬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36-1245,共10页
在某除铁锰氨氮地下水水厂,以中试滤柱开展了低温(6~8℃)生物除铁锰硝化耦合CANON[Fe(Ⅱ) 2.91~6.35 mg·L^-1、 Mn(Ⅱ) 0.47~0.98 mg·L^-1和NH4^+-N 1.15~2.26 mg·L^-1]工艺运行实验,探究滤速与水质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结... 在某除铁锰氨氮地下水水厂,以中试滤柱开展了低温(6~8℃)生物除铁锰硝化耦合CANON[Fe(Ⅱ) 2.91~6.35 mg·L^-1、 Mn(Ⅱ) 0.47~0.98 mg·L^-1和NH4^+-N 1.15~2.26 mg·L^-1]工艺运行实验,探究滤速与水质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停运1个月的成熟低温铁锰氨生物滤柱以2 m·h^-1的滤速经过40 d的培养,成功启动了低温生物除铁锰硝化耦合CANON工艺.在此工艺中当保持进水浓度不变,提升滤速会降低滤柱对氨氮的网捕效率,增加滤层深处的氨氮浓度,提高滤层深处AnAOB对氨氮离子的网捕效率,进而导致水中经CANON作用去除的氨氮增加,而硝化作用去除的氨氮降低;当保持滤速不变,提升进水氨氮浓度会使更高浓度的氨氮进入滤层,增加了氨氮和亚氮共存区域中氨氮的浓度,提高了滤层中AnAOB对氨氮离子的网捕效率,进而导致CANON作用去除的氨氮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铁锰 硝化 全程自养脱氮(CANON) 滤速 浓度
原文传递
不同铁锰浓度的低温铁锰氨地下水净化中氨氮去除途径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杰 梅宁 +2 位作者 刘孟浩 叶雪松 李冬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27-2735,共9页
在某地下水除铁锰氨氮水厂,以中试滤柱开展了低温(5~6℃)、铁锰氨[Fe(Ⅱ)0~19.26 mg·L^-1、Mn(Ⅱ)0.52~2.05 mg·L^-1和NH4^+-N 0.37~2.59 mg·L^-1]净化工艺实验研究,探究了不同铁锰浓度时氨氮的去除途径.结果表明,当保... 在某地下水除铁锰氨氮水厂,以中试滤柱开展了低温(5~6℃)、铁锰氨[Fe(Ⅱ)0~19.26 mg·L^-1、Mn(Ⅱ)0.52~2.05 mg·L^-1和NH4^+-N 0.37~2.59 mg·L^-1]净化工艺实验研究,探究了不同铁锰浓度时氨氮的去除途径.结果表明,当保持进水锰浓度约为0.6 mg·L^-1,提高进水亚铁浓度时,随着滤层中铁氧化物的增加,通过铁氧化物吸附去除的氨氮比例会升高,通过硝化作用去除的氨氮比例会降低,且吸附作用先于硝化作用.当保持进水亚铁浓度分别约为8 mg·L^-1和11 mg·L^-1,提高进水锰浓度时,通过吸附去除的氨氮比例并没有随着锰氧化物的增加而增加,即氨氮的去除途径几乎未发生改变.其原因是,在滤层前20 cm形成的锰氧化物较少,对此范围内吸附的氨氮影响较小,锰氧化物的生成区域集中在滤层的20 cm以下,而绝大部分氨氮在该区域之前已经通过吸附和硝化作用去除,该区域中的锰氧化物并没有吸附氨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亚铁 氨氮 吸附 硝化
原文传递
中国旅游业基本国情分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席建超 刘孟浩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69-1580,共12页
大众旅游时代,中国旅游业已全面融入国家社会经济体系,仅仅从产业视角来研究现阶段中国旅游业发展是不够的,需要从基本国情和国家战略层面予以重新考量。本文以"旅游三体说"为逻辑起点,加入了假日制度变量约束,构建旅游国情... 大众旅游时代,中国旅游业已全面融入国家社会经济体系,仅仅从产业视角来研究现阶段中国旅游业发展是不够的,需要从基本国情和国家战略层面予以重新考量。本文以"旅游三体说"为逻辑起点,加入了假日制度变量约束,构建旅游国情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分析中国旅游业基本国情。研究表明:中国旅游业基本国情表现为"超级国家"的"超级旅游"和旅游业发展的"巨国效应",这种国情同步要求假日制度设计时间的充分保障和游憩空间的有效供给,才能充分释放旅游业综合价值。中国旅游国情分析为认识中国目前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视角。研究结论不仅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和国家旅游业宏观战略有一定决策参考价值,同时对推动中国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特别是对于旅游地理学而言,这要求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从传统景区或旅游目的地研究向以国土游憩空间选择优化方向进行拓展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需重新定位思考不同空间维度"旅游地域系统"基本构成要素、系统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与机理、政策制度设计和配套保障措施,完善新时代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范式以及与相关学科关系等,进而全面拓展旅游地理学研究领域,提升其学科价值和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国情 分析框架 旅游地理学
原文传递
低温地下水净化工艺中氨氮去除性能及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冬 刘孟浩 +2 位作者 张瑞苗 曾辉平 张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826-4833,共8页
在东北某自来水厂,以中试滤柱开展了低温(5~6℃)高铁锰氨[Fe(Ⅱ)11.9~14.8 mg·L^(-1)、Mn(Ⅱ)1.1~1.5 mg·L^(-1)和NH4+-N 1.1~3.2 mg·L^(-1)]净化工艺实验,以探究氨氮去除途径与生物滤柱的除氨性能.结果表明,滤柱在启动... 在东北某自来水厂,以中试滤柱开展了低温(5~6℃)高铁锰氨[Fe(Ⅱ)11.9~14.8 mg·L^(-1)、Mn(Ⅱ)1.1~1.5 mg·L^(-1)和NH4+-N 1.1~3.2 mg·L^(-1)]净化工艺实验,以探究氨氮去除途径与生物滤柱的除氨性能.结果表明,滤柱在启动初期就对氨氮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可知,TNloss是由铁氧化物对氨氮吸附造成,氨氮转化为硝氮的过程是生物硝化作用.氨氮质量浓度提高过程中,由于吸附位点有限,铁氧化物对氨氮的吸附量稳定在1 mg·L^(-1)左右,氨氮氧化去除量不断增加,其中在滤柱上部滤层的去除量远大于下部滤层,DO是限制氨氮氧化去除量进一步增加的限制因素.滤速提升过程中,铁氧化物对氨氮吸附时间缩短,吸附量有所减少,空床接触时间(empty bed contact time,EBCT)缩短,使得单位体积滤料中硝化菌硝化去除的氨氮减少,需要增加滤层厚度以提升氨氮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处理 高铁锰 氨氮 生物硝化 吸附
原文传递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转型与国际化对比 被引量:9
15
作者 保继刚 席建超 +3 位作者 沈世伟 刘孟浩 Philippe Violier 罗丹纳 《中国生态旅游》 2021年第1期11-26,共16页
大众旅游时代,中国旅游业发展正进入重大变革期和调整期,这要求我们要立足中国旅游业基本国情,重新审视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转型问题。文章认为,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国际化是重要趋势,这种国际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研究本土化进程。中... 大众旅游时代,中国旅游业发展正进入重大变革期和调整期,这要求我们要立足中国旅游业基本国情,重新审视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转型问题。文章认为,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国际化是重要趋势,这种国际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研究本土化进程。中国特色旅游地理学研究在总体方向上要扎根于旅游产业重大需求实现转型,在研究对象上,从典型旅游地研究向国土游憩空间优化研究拓展;在研究重点上,从旅游要素研究逐步向旅游地复杂地域系统过程模拟与预测研究转型;在研究范式上,更加从现有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的脱节向"理论研究—规划实践—政策应用"的有效链接提升。在此过程中,国外旅游地理研究可为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提供重要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旅游地理学 研究转型 游憩空间优化 复杂地域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