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体培养条件下莱氏绿僵菌致病形态和非致病形态的转录组分析
1
作者 刘守柱 张希鹏 +4 位作者 郝轩卉 任宪銮 王世贤 聂玉恒 吴蕊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9-56,共8页
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Farlow)Kepler]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寄生过程中有致病和非致病两种形态,但只有致病形态能杀死寄主。为了解莱氏绿僵菌由非致病形态向致病形态转变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这两种形态的菌体进行转录... 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Farlow)Kepler]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寄生过程中有致病和非致病两种形态,但只有致病形态能杀死寄主。为了解莱氏绿僵菌由非致病形态向致病形态转变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这两种形态的菌体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形态的菌体共得到89498个Unigenes,GO注释中与“细胞组分”有关的基因占比最高;KOG注释中与“主要功能预测”有关的基因最多;KEGG注释的“代谢”子类中与“代谢通路”有关的基因最多,在“环境信息过程”子类中与“MAPK信号途径”有关的基因最多,在“细胞过程”子类中与“群体感应”有关的基因也有较高的表达,这初步为莱氏绿僵菌二型性转变的群体感应调节机制提供了基因证据。差异分析表明,莱氏绿僵菌形态转变过程中有3113个基因表达上调,3671个基因表达下调,但差异富集分析未得到有效的结果。综上,莱氏绿僵菌形态转变时基因表达有明显的变化,代谢旺盛、触发群体感应机制并激活细胞信号转导途径,最终完成非致病形态向致病形态的转变。本研究可为深入了解莱氏绿僵菌致病的分子机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氏绿僵菌 转录组分析 致病形态 非致病形态 形态转变 离体培养
下载PDF
五种昆虫脱皮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研究
2
作者 张希鹏 王世贤 +4 位作者 李学文 于妙荣 聂玉恒 任宪銮 刘守柱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156,共5页
为明确莱氏绿僵菌与常用昆虫脱皮抑制剂的相容性,本试验采用涂板法和液体培养法测定了虱螨脲、氟啶脲、灭幼脲、氟铃脲和吡丙醚对莱氏绿僵菌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虱螨脲、氟啶脲和灭幼脲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 为明确莱氏绿僵菌与常用昆虫脱皮抑制剂的相容性,本试验采用涂板法和液体培养法测定了虱螨脲、氟啶脲、灭幼脲、氟铃脲和吡丙醚对莱氏绿僵菌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虱螨脲、氟啶脲和灭幼脲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较好,对莱氏绿僵菌的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均无抑制作用。氟铃脲和吡丙醚对莱氏绿僵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对产孢量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强,在25%田间剂量浓度时的产孢抑制率分别为66.97%、39.74%,在4倍田间剂量浓度时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68.69%、60.45%。以上结果表明,莱氏绿僵菌与虱螨脲、氟啶脲和灭幼脲的相容性好,与氟铃脲和吡丙醚的相容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氏绿僵菌 昆虫脱皮抑制剂 相容性 孢子萌发率 产孢量
下载PDF
黄粉虫幼虫体壁硬化过程中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守柱 薛超彬 罗万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41-945,共5页
为研究酚氧化酶(PO)在昆虫蜕皮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采用微量测定法研究了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体壁硬化过程中血淋巴和表皮中的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初蜕皮幼虫血淋巴中PO活性较高,但随着体壁的不断黑化与硬化,其活性呈现下降趋势,在... 为研究酚氧化酶(PO)在昆虫蜕皮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采用微量测定法研究了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体壁硬化过程中血淋巴和表皮中的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初蜕皮幼虫血淋巴中PO活性较高,但随着体壁的不断黑化与硬化,其活性呈现下降趋势,在3~4h内达到最低点,而后PO活性逐渐上升,7h左右活性上升至最高,并接近于正常幼虫的水平;在刚蜕完皮后的1h内,体壁中PO活性基本无变化,但随后即开始下降,3h左右降到最低点,然后开始回升,6~7h左右恢复到正常水平,并趋于稳定;以L-DOPA为底物,通过双倒数曲线作图法求得黄粉虫血淋巴PO的Km=1.176mmol/L,体壁PO的Km=0.881mmol/L,表明体壁PO与底物L-DOPA的亲和力要高于血淋巴PO。研究表明两种来源的酚氧化酶均参与了黄粉虫幼虫的体壁硬化过程,但在作用方式及与底物的亲和力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蜕皮 酚氧化酶 体壁 硬化 酶活性
下载PDF
槲皮素对黄粉虫血淋巴酚氧化酶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守柱 肖婷 +1 位作者 薛超彬 罗万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01-1206,共6页
用酶标仪法测定了槲皮素对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对黄粉虫血淋巴PO的IC50为0.625mmol/L。在活体情况下,当槲皮素-DMSO溶液或槲皮素水悬浮液(5μL)注入虫体后... 用酶标仪法测定了槲皮素对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对黄粉虫血淋巴PO的IC50为0.625mmol/L。在活体情况下,当槲皮素-DMSO溶液或槲皮素水悬浮液(5μL)注入虫体后,在浓度低于1.0mmol/L时对黄粉虫血淋巴PO具有激活作用,当浓度高于2.0mmol/L时则对PO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单独注射5μL DMSO溶液对PO活性亦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试虫被注射槲皮素后,PO活性在2~4h内迅速下降,然后缓慢上升,处理8h左右达到最高点,其后低浓度处理PO活性保持不变,而高浓度处理则逐渐下降,提示低浓度槲皮素可以引起试虫的免疫反应。在PO测活体系中加入0.5%的BSA后对PO活性无影响,并能使槲皮素在测活体系中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槲皮素 酚氧化酶 生理效应
下载PDF
昆虫酚氧化酶特性及其生理学功能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守柱 杜学林 戴明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249-19251,19304,共4页
介绍了酚氧化酶的概念、组织定位特性、生理作用、免疫功能,及其激活和抑制的方法。阐明作为杀虫剂的潜在靶标,酚氧化酶在农药研发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昆虫 酚氧化酶 特性 生理功能
下载PDF
亚致死剂量高效氯氰菊酯对莱氏绿僵菌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守柱 张蕾蕾 +3 位作者 胥佳睿 姜晓娇 郑暖 于迎鑫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79,共6页
为了提高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对斜纹夜蛾的致死效果,采用浸渍法测定了亚致死剂量高效氯氰菊酯对莱氏绿僵菌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添加0.5 mg/L高效氯氰菊酯后,M.rileyi对5龄斜纹夜蛾幼虫的孢子致死中浓度(LC_(50))由8.22... 为了提高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对斜纹夜蛾的致死效果,采用浸渍法测定了亚致死剂量高效氯氰菊酯对莱氏绿僵菌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添加0.5 mg/L高效氯氰菊酯后,M.rileyi对5龄斜纹夜蛾幼虫的孢子致死中浓度(LC_(50))由8.22×10^(5)个/mL降至2.06×10^(5)个/mL,致死中时(LT50)也有不同程度缩短。对180 h的累计死亡率进行方差分析,M.rileyi+0.5 mg/L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在孢子浓度1×10^(5)、1×10^(6)个/mL时,对斜纹夜蛾的致死效果分别为56.86%和75.93%,明显高于单独使用M.rileyi处理的效果(26.67%和53.33%);孢子浓度提高到1×10^(8)、1×10^(9)个/mL时,高效氯氰菊酯+M.rileyi与单独使用M.rileyi的效果差异不显著。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剂量(0.5 mg/L)对M.rileyi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可见,亚致死剂量高效氯氰菊酯对低剂量M.rileyi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高剂量M.rileyi增效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氏绿僵菌 高效氯氰菊酯 斜纹夜蛾 亚致死剂量 增效作用
下载PDF
中国钩瓣叶蜂属一新种及一新记录种(膜翅目:叶蜂科)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守柱 魏美才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记述采自山东的中国钩瓣叶蜂属 Macrophya Dahlbom 1 新种: 斑跗钩瓣叶蜂Macrophya maculotarsalina Wei et Liu, sp. nov., 与 Macrophya vacillans 近似,但小盾片附片黑色,后足跗节大部白色,后足胫节具红斑,腹部第 2 背板两侧具侧白斑... 记述采自山东的中国钩瓣叶蜂属 Macrophya Dahlbom 1 新种: 斑跗钩瓣叶蜂Macrophya maculotarsalina Wei et Liu, sp. nov., 与 Macrophya vacillans 近似,但小盾片附片黑色,后足跗节大部白色,后足胫节具红斑,腹部第 2 背板两侧具侧白斑,第 3、4 背板无白斑,单眼后区宽长比大于 2,侧沟明显,锯腹片的锯刃强烈突出等,易与后者鉴别。斑股钩瓣叶蜂 Macrophya femorata Marlatt, 1898 是中国新记录种,该种原记载分布于日本。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南林学院昆虫模式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叶蜂科 钩瓣叶蜂属 新种 新记录 中国
下载PDF
外源糖类和维生素对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守柱 刘双双 +2 位作者 姜武玲 王馨玫 王文杰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97-101,共5页
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rileyi是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对鳞翅目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存在杀虫速度慢的缺点。为了提高莱氏绿僵菌孢子的萌发速度,缩短对寄主的致死时间,在孢子悬液中分别添加不同糖类和维生素类,以测定外源营养对莱氏绿... 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rileyi是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对鳞翅目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存在杀虫速度慢的缺点。为了提高莱氏绿僵菌孢子的萌发速度,缩短对寄主的致死时间,在孢子悬液中分别添加不同糖类和维生素类,以测定外源营养对莱氏绿僵菌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配制含有不同浓度糖和维生素的SMY液体培养基后,接种M.rileyi孢子,25℃、180r/min振荡培养,每隔24h,用血球计数板镜检孢子萌发率。结果表明:接种24h后,以10g/L甘露糖、5g/L维生素B6和5g/L维生素C对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较好,孢子萌发率分别为3.50%、3.67%和0.83%;随着培养时间延长,10g/L甘露糖、5g/L维生素C依然对孢子萌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5g/L维生素B6对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进一步测定甘露糖和维生素C对孢子萌发的浓度效应,甘露糖浓度为25.0g/L时对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好,维生素C浓度为0.2g/L时最好。以上结果表明,对M.rileyi孢子萌发促进效果最好的外源营养是甘露糖和维生素C,最适浓度分别是25.0 g/L和0.2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氏绿僵菌 孢子萌发 维生素
下载PDF
昆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守柱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4年第4期106-108,共3页
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聊城大学农学院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大纲,优化实验项目,扩大实验教学覆盖范围,根据农时合理调整实验时间,独立设课,单独进行教学考核等措施对昆虫学实验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昆虫学 实验教学 改革 探索
下载PDF
20%啶虫脒对黄瓜蚜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守柱 杜学林 戴明勋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77-79,共3页
20%啶虫脒SP对黄瓜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1 d防治效果达85%以上,3 d防效及7 d防效均在90%以上,显示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供试剂量范围内对作物黄瓜安全,推荐适宜用量为有效量24-36 g/hm^2。
关键词 20%啶虫脒SP 黄瓜 蚜虫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显微互动系统在昆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守柱 王桂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第17期4-6,共3页
为了解决传统的昆虫学实验教学中教学互动差、教学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新型的显微互动系统进行实验教学。结果表明利用显微互动系统进行昆虫解剖及微观形态观察教学互动性强,不但大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得了... 为了解决传统的昆虫学实验教学中教学互动差、教学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新型的显微互动系统进行实验教学。结果表明利用显微互动系统进行昆虫解剖及微观形态观察教学互动性强,不但大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显微互动系统在实验教学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互动系统 昆虫学实验 实验教学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与酶标仪微量法测定酚氧化酶蛋白含量及活力的比较 被引量:22
12
作者 肖婷 刘守柱 +1 位作者 薛超彬 罗万春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6-309,共4页
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与酶标仪微量法测定菜青虫Pieris rapae(L.)体内酚氧化酶蛋白含量和活力,以水杨醛缩对硝基苯胺为抑制剂,对2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量法和比色法在检测酚氧化酶(PO)蛋白含量、酶活力和抑制剂对P... 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与酶标仪微量法测定菜青虫Pieris rapae(L.)体内酚氧化酶蛋白含量和活力,以水杨醛缩对硝基苯胺为抑制剂,对2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量法和比色法在检测酚氧化酶(PO)蛋白含量、酶活力和抑制剂对PO抑制作用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微量法可以替代比色法,使用试剂量大大降低,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 酶标仪微量法 酚氧化酶 抑制剂 水杨醛缩对硝基苯胺
下载PDF
斜纹夜蛾酚氧化酶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广增 李伟 +2 位作者 王新红 刘守柱 王桂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49,63,共6页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 研究了斜纹夜蛾幼虫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酚氧化酶的最适pH在6.7~7.0之间, pH 6.8时, 稳定性最好; 最适温度为30 ℃, 20~35 ℃之间, 稳定性较好; 在3 mL的测活体系中, 当酶量为0.1 mL时, 酶促...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 研究了斜纹夜蛾幼虫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酚氧化酶的最适pH在6.7~7.0之间, pH 6.8时, 稳定性最好; 最适温度为30 ℃, 20~35 ℃之间, 稳定性较好; 在3 mL的测活体系中, 当酶量为0.1 mL时, 酶促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升高而增大, 当底物浓度为10 mmol/L时, 酶促反应最快, 超过10 mmol/L时, 酶促反应趋于平衡;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 斜纹夜蛾酚氧化酶的Km值为7.980 mmol/L, Vm为204.082 ΔA/mg·1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酚氧化酶 酶学特性 稳定性 酶活性
下载PDF
刚竹叶提取物对斜纹夜蛾酚氧化酶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广增 刘守柱 +3 位作者 梁婷婷 楚成茹 潘立婷 李婷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0-1036,共7页
采用酶标仪法测定了刚竹叶提取物对斜纹夜蛾酚氧化酶(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不同溶剂(极性大小:去离子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获得的竹叶提取物均对PO表现为抑制作用(三氯甲烷提取物在0-300 mg/L范围... 采用酶标仪法测定了刚竹叶提取物对斜纹夜蛾酚氧化酶(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不同溶剂(极性大小:去离子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获得的竹叶提取物均对PO表现为抑制作用(三氯甲烷提取物在0-300 mg/L范围内,对PO表现为激活作用),且随提取物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有逐渐增强的趋势。丙酮提取物对PO的抑制效果最显著(IC50为550 mg/L),其次为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IC50分别为575 mg/L和700 mg/L);丙酮提取物对斜纹夜蛾酚氧化酶的抑制效果属于可逆过程,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为158.2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竹 提取物 斜纹夜蛾 酚氧化酶 抑制作用
下载PDF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信息技术为桥梁”的教学模式在普通昆虫学课程中的构建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桂清 刘守柱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2年第3期24-28,I0007,I0008,共7页
本文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据新农科、智慧农业的发展需要,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信息技术为桥梁”的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模式,将“云班课”“显微互动系统”等应用到教学全过程,发挥了智... 本文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据新农科、智慧农业的发展需要,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信息技术为桥梁”的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模式,将“云班课”“显微互动系统”等应用到教学全过程,发挥了智能手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助学作用。教师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业务能力、精进的专业素养和健康的身心,为培养新时代植物保护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昆虫学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信息技术
下载PDF
昆虫酚氧化酶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广增 刘守柱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62-66,共5页
酚氧化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有机体内,是生物体内黑色素合成的关建酶,在昆虫的免疫、防御系统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害虫控制的一个重要的作用靶标.通过对昆虫体内酚氧化酶的激活方式,组织定位,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的研究,... 酚氧化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有机体内,是生物体内黑色素合成的关建酶,在昆虫的免疫、防御系统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害虫控制的一个重要的作用靶标.通过对昆虫体内酚氧化酶的激活方式,组织定位,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的研究,为筛选新型的抑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氧化酶 组织定位 酶学特性 抑制剂
下载PDF
大白菜桃蚜种群动态及九种杀虫剂对桃蚜的毒力测定
17
作者 徐广增 王桂清 刘守柱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26-129,共4页
以桃蚜为研究对象,对春季和秋季大白菜上桃蚜的种群动态进行田间调查,通过COMBO POTTER型喷雾塔进行喷雾处理,测定了9种不同农药对桃蚜的毒力。结果表明:桃蚜春季种群密度低于秋季;春季5月底桃蚜种群消失,秋季桃蚜10月底消失;施药24h后,... 以桃蚜为研究对象,对春季和秋季大白菜上桃蚜的种群动态进行田间调查,通过COMBO POTTER型喷雾塔进行喷雾处理,测定了9种不同农药对桃蚜的毒力。结果表明:桃蚜春季种群密度低于秋季;春季5月底桃蚜种群消失,秋季桃蚜10月底消失;施药24h后,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对桃蚜毒力最高,其LC50为1.07110mg/L;其次为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65%毒死蜱乳油和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其LC50分别为1.17656、1.22235、1.30093mg/L;防效较差的为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其LC50为4.85809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种群动态 杀虫剂 毒力
下载PDF
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孙竹波 刘忠德 +2 位作者 刘震 季敏 刘守柱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6,共2页
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50mg/kg、45mg/kg、40mg/kg(毫克/公斤)(有效含量)涂抹西瓜雌花果柄可显著提高西瓜座果率,从而提高西瓜产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西瓜的含糖量和维生素C的含量。
关键词 氯吡脲 西瓜 产量 品质 座果率
下载PDF
金银花田棉铃虫发生规律及八种杀虫剂对其防治应用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祝国栋 赵永飞 +2 位作者 金岩 刘守柱 赵培宝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7-33,共7页
金银花是在全国广泛种植的重要中药材,而棉铃虫是危害金银花花蕾的重要害虫。该研究对金银花田棉铃虫的发生动态进行调查,测定8种药剂对棉铃虫幼虫的致毒作用并评价了药剂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对金银花的安全性,以期明确棉铃虫在山... 金银花是在全国广泛种植的重要中药材,而棉铃虫是危害金银花花蕾的重要害虫。该研究对金银花田棉铃虫的发生动态进行调查,测定8种药剂对棉铃虫幼虫的致毒作用并评价了药剂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对金银花的安全性,以期明确棉铃虫在山东金银花产区的发生规律并筛选高效低毒安全的防治药剂。结果表明:棉铃虫在山东省金银花田一年发生4代,且幼虫发生盛期与金银花花蕾采收期存在明显的重叠;供试药剂中,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茚虫威和氯虫苯甲酰胺对棉铃虫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致毒作用;田间防治试验表明,上述药剂是防治棉铃虫的高效药剂,其速效性和持效性突出;苏云金芽胞杆菌对棉铃虫幼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植物源药剂苦参碱对棉铃虫防治作用不突出;此外,8种药剂处理对金银花的植株生长和花蕾产量没有不利影响。因此,在金银花田棉铃虫幼虫发生初期,采用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茚虫威或苏云金芽孢杆菌进行地上喷雾可达到较好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棉铃虫 发生规律 田间药效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莱氏野村菌产孢培养基的正交优化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淑仪 王彦 +2 位作者 管清真 陶新娉 刘守柱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3期6164-6168,共5页
研究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Farlow)Samson]培养性状的影响,并筛选出产孢能力最强的培养基。以SMAY为基础培养基,分别更换碳源和氮源,研究培养性状的差异;采用正交试验对碳源和氮源含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不同碳... 研究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Farlow)Samson]培养性状的影响,并筛选出产孢能力最强的培养基。以SMAY为基础培养基,分别更换碳源和氮源,研究培养性状的差异;采用正交试验对碳源和氮源含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不同碳源对莱氏野村菌有不同的作用,单糖类碳源有利于产孢,多糖类碳源有利于菌落生长,最有利于产孢的碳源是葡萄糖;酵母提取物是最有利于莱氏野村菌产孢的氮源,蛋白胨是最有利于菌落生长的氮源,蚕蛹粉与酵母提取物联合使用对产孢能力有增效作用。最有利于莱氏野村菌产孢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0.4%+酵母提取物1.6%+蚕蛹粉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Farlow)Samson] 正交试验 产孢培养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