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DS对Bcl-2/Bax在staurosporine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安恒 曹亚南 +4 位作者 张卫卫 师堂旺 刘艳 张航向 王晓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DIDS(4,4′-diisothiocy-ano-2,2′-stilbene-disulfonic acid)对staurosporine(STS)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在STS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上,观察DIDS对心肌细胞存活率、caspase-3...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DIDS(4,4′-diisothiocy-ano-2,2′-stilbene-disulfonic acid)对staurosporine(STS)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在STS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上,观察DIDS对心肌细胞存活率、caspase-3活性、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及Bax细胞内分布的影响。实验分组:对照组、STS组、DIDS组。结果与STS组比较,DIDS能够明显抑制ST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发生,心肌细胞存活率增加,caspase-3活性水平降低(P<0.01)。对照组、STS组和DIDS组在全细胞水平上Bcl-2、Bax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1),在亚细胞水平上发现STS组有明显的Bax蛋白从胞质向线粒体转位,DIDS可以抑制STS诱导的Bax线粒体转位。结论DIDS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促凋亡分子Bax由胞质向线粒体转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凋亡 STAUROSPORINE BCL-2/BAX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安恒 李兰荪 +2 位作者 张荣庆 栾荣华 郭亮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的变化,以期发现这种变化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态及病情预测意义。方法:选取西京医院心内科2003-11/2004-05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且入...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的变化,以期发现这种变化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态及病情预测意义。方法:选取西京医院心内科2003-11/2004-05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且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4例(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3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未患冠心病者22例(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8,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IL-18,hs-CRP水平犤(55.90±25.85)μg/L,(7.22±6.90)mg/L;(64.35±37.58)μg/L,(18.53±22.96)mg/L犦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及对照组犤(33.02±15.06)μg/L,(1.07±0.67)mg/L;(19.35±5.76)μg/L,(0.59±0.39)mg/L犦(t=4.23~6.54,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t=3.22,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18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L-18与hs-CRP相似,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炎症指标之一,可作为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血液 C反应蛋白质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IL-18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安恒 李兰荪 +3 位作者 张荣庆 王星 郭亮 栾荣华 《心脏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并探讨其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ACS患者7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1例,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2例(对照组l)血清IL...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并探讨其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ACS患者7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1例,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2例(对照组l)血清IL18,同时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患者hsCRP,微粒子捕捉法检测cTnI。结果①ACS患者血清IL18、hsCRP与SAP组及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hsCRP较UAP患者显著升高(P<0.01),而IL18在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③ACS患者hsCRP与IL18显著正相关。④AMI患者cTnI与IL18无显著相关。结论IL18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密切相关,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个新的重要的血清标志物。血清IL18及hsCRP正相关,提示多种炎症因子共同参与或相互作用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白细胞介素-18 高敏C反应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
下载PDF
Staurosporine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与Bcl-2/Bax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安恒 张卫卫 +4 位作者 曹亚南 师堂旺 刘艳 张金平 王晓明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staurosporine(STS)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调节蛋白Bcl-2和Bax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STS诱导原代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检测半胱天冬蛋白酶(caspase)-3的活性及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目的探讨staurosporine(STS)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调节蛋白Bcl-2和Bax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STS诱导原代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检测半胱天冬蛋白酶(caspase)-3的活性及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用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印迹法观察Bax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以4μmol/L STS处理心肌细胞,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中caspase-3的活性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8 h达到峰值(P<0.01)。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显示,多数细胞核呈现核分叶。STS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和Bax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正常细胞内的Bax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在STS处理的细胞中,Bax明显聚集于线粒体上,呈现明显的线粒体的转位。STS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胞质片段Bax的水平明显下降,而线粒体片段Bax的水平明显升高,进一步证实STS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伴有明显的Bax线粒体转位。结论STS诱导细胞凋亡中,伴有明显的Bax由胞质向线粒体的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凋亡 STAUROSPORINE BCL-2/BAX
下载PDF
DIDS对十字孢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的影响
5
作者 刘安恒 曹亚南 +3 位作者 张卫卫 师堂旺 刘艳 王晓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DIDS对十字孢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及其下游分子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十字孢碱组、DIDS组、LY294002(特异性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组和L-NAME(非...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DIDS对十字孢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及其下游分子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十字孢碱组、DIDS组、LY294002(特异性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组和L-NAME(非特异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组。在十字孢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上,观察DIDS对心肌细胞存活率、凋亡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及其下游分子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的影响。结果与十字孢碱组比,DIDS明显改善了细胞存活率,提高了细胞磷酸化蛋白激酶B活性2.1倍(P<0.01),增加了一氧化氮合酶和磷酸化一氧化氮合酶的水平和一氧化氮水平(P<0.01);LY294002预处理完全抑制了磷酸化蛋白激酶B、一氧化氮合酶和磷酸化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升高及升高的一氧化氮,完全阻断了DIDS的抗细胞凋亡作用;L-NAME预处理也使升高的一氧化氮水平下降,但仅部分阻断了DIDS的细胞保护作用。结论DIDS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发挥其抑制十字孢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心肌细胞 凋亡 氯离子通道阻断剂 十字孢碱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下载PDF
红景天苷通过PI(3)K/Akt激活HIF-1α表达抑制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37
6
作者 张金平 陈建宗 +5 位作者 刘安恒 司瑞 胡玉珍 贾新 张娟 蒋蔚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激活HIF-1α表达,抑制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缺氧+100mg/L红景天苷组、缺氧+100mg/L红景天苷+LY294002组。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33...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激活HIF-1α表达,抑制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缺氧+100mg/L红景天苷组、缺氧+100mg/L红景天苷+LY294002组。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染色、DNA-ladder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kt、磷酸化Akt、HIF-1α的表达。结果:LY294002处理后,红景天苷对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被明显减弱,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细胞凋亡比率明显增加(P<0·01),琼脂糖凝胶电泳特异性"ladder"灰度明显加深,磷酸化Akt、HIF-1α2种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红景天苷对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HIF-1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心肌细胞 PI(3)K/Akt HIF-1Α
下载PDF
红景天苷通过HIF-1途径对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金平 陈建宗 +3 位作者 刘安恒 张娟 贾新 蒋蔚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Sal)抑制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缺氧+不同剂量Sal预处理组(10,50,100 mg/L)和缺氧+10-7mol/L胰岛素组.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Sal)抑制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缺氧+不同剂量Sal预处理组(10,50,100 mg/L)和缺氧+10-7mol/L胰岛素组.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细胞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力;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流式检测术、DNA-ladder测定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染色、蛋白印迹检测HIF-1α表达.结果:与缺氧组比较,不同浓度Sal预处理组可增加细胞存活率(P<0.05);显著降低细胞培养上清液LDH,CK活力(P<0.01);减少Hoechst染色阳性细胞(P<0.01);流式细胞仪、DNA-ladder检测凋亡细胞比率降低.缺氧可激活HIF-1α的表达并诱导其转位,100 g/L Sal可明显增加HIF-1α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Sal可抑制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的凋亡,该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激活HIF-1α的表达,诱导其转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心肌/细胞学 细胞低氧 细胞凋亡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MP-9、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殷忠 李兰荪 +3 位作者 张荣庆 刘安恒 栾荣华 王海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8-32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探讨MMP-9、CRP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2004年7月-2005年4月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且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73例,其中最后诊...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探讨MMP-9、CRP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2004年7月-2005年4月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且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73例,其中最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17例;稳定型心绞痛(SA)17例;对照者17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MMP-9的水平,CRP由检验科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①AMI组、UA组与SA组患者血浆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1,P<0.05)。②AMI组、UA组患者血浆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1),而SA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AMI组、UA组患者血浆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SA组(P<0.01,P<0.01)。④AMI组患者MMP-9、CRP水平与U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1)。⑤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MMP-9和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MMP-9、CRP水平升高。ACS患者MMP-9、CRP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斑块不稳定。ACS患者中MMP-9和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提示二者可能通过不同的方面反映了斑块的不稳定性。联合检测血清MMP-9及CRP水平,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筛选分层,应能更有效地预测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郭亮 李源 +3 位作者 宋祖军 张航向 李雪 刘安恒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rMSC)并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方法 取 4周龄健康SD大鼠骨髓 ,以per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rMSC ,以DMEM +15 %胎牛血清 (FBS)培养 ,以 1mmol Lβ巯基乙醇 (BME)及无血清DMEM培养液处理细胞 ...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rMSC)并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方法 取 4周龄健康SD大鼠骨髓 ,以per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rMSC ,以DMEM +15 %胎牛血清 (FBS)培养 ,以 1mmol Lβ巯基乙醇 (BME)及无血清DMEM培养液处理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鉴定诱导后细胞。结果 rMSC可以在体外大量培养扩增 ,以BME诱导后大部分r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呈阳性 ,诱导后细胞可在体外生存 2周。结论 rMSC可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并在体外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中胚层 干细胞 神经元 细胞分化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军 吕双红 +4 位作者 薛剑 郭艳丽 于农 刘安恒 张孝忠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0期1037-1041,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建立方法及指标评价体系。方法 SD大鼠麻醉后开胸,手术组结扎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梗后心衰模型,假手术组采取仅在相同结扎位置穿针,不结扎的方法。术后8周处死。术前、术后5分钟、处死前...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建立方法及指标评价体系。方法 SD大鼠麻醉后开胸,手术组结扎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梗后心衰模型,假手术组采取仅在相同结扎位置穿针,不结扎的方法。术后8周处死。术前、术后5分钟、处死前分别记录标准肢体导联心电图、心脏超声,评价电生理、心功能指标;处死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评价病理改变;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B型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结果该研究中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手术存活率分别为72.5%、75.0%;手术组术后5分钟心电图I、II、a VL导联出现ST段抬高,T波高耸的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术后8周ST段、T波回落;此外,术后8周的手术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均低于假手术组(均为P<0.01),HE染色可见残存心肌细胞、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增生等慢性纤维化表现,Masson染色显示梗死区残存心肌纤维之间纤维瘢痕组织形成;血清BNP水平也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为P<0.01)。结论冠脉结扎法建立心梗后心衰模型存活率高、简单易行,采取的心电、心功能、病理、检验评价指标获取简单、重复性强,便于对模型进行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大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芪丹通脉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乳酸脱氢酶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星 王宗仁 +6 位作者 王三虎 李锋 赵艳玲 马静 李军昌 王文 刘安恒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2193-2195,共3页
目的 :观察芪丹通脉片 (QDTMT)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选用SD大鼠 70只 ,随机分为 7组 (n =10 ) ,即假手术组、模型组、芪丹通脉片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华佗再造丸组及尼莫地平组 ,各组均用生... 目的 :观察芪丹通脉片 (QDTMT)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选用SD大鼠 70只 ,随机分为 7组 (n =10 ) ,即假手术组、模型组、芪丹通脉片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华佗再造丸组及尼莫地平组 ,各组均用生理盐水配制等体积药液灌胃 7d ,每日 1次 .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各组大鼠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LDH活性、MDA含量显著升高 ,SOD活性显著下降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与模型组比较芪丹通脉片各剂量组、华佗再造丸组及尼莫地平组LDH活性、MDA含量明显下降 ,SOD活力明显上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芪丹通脉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丹通脉片 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 乳酸脱氢酶 氧自由基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MMP-9及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殷忠 李兰荪 +3 位作者 张荣庆 刘安恒 栾荣华 王海昌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318-319,322,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 atrix m etalloproteases-9,MMP-9)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探讨MMP-9、CRP与ACS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ACS患者39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血清MMP-9的水平,CRP用免疫...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 atrix m etalloproteases-9,MMP-9)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探讨MMP-9、CRP与ACS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ACS患者39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血清MMP-9的水平,CRP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ACS患者入院即刻血浆MMP-9、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6±16)vs(24±11)μg/L,P<0.01;(12.3±9.2)vs(3.5±2.0)mg/L,P<0.01]。ACS组内UA亚组与AM I亚组比较,MMP-9水平显著增高[(78±11)vs(50±14)μg/L,P<0.01],而CRP水平显著下降[(7.2±2.2)vs(18.7±10.7)mg/L,P<0.01]。ACS组患者中MMP-9和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MP-9、CRP水平升高。ACS患者中MMP-9和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梗塞 急性 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亮 麦晓燕 +3 位作者 申晶 徐宁 刘安恒 李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以线栓法制成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大鼠23只,随机分为3组,早期MSC治疗组(8只)、晚期MSC治疗组(8只)和对照组(7只)。术后每3天对各组大鼠进行神...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以线栓法制成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大鼠23只,随机分为3组,早期MSC治疗组(8只)、晚期MSC治疗组(8只)和对照组(7只)。术后每3天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估,28天后处死大鼠,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SC进入大鼠体内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结果早期MSC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明显提前,MSC治疗14天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MSC治疗28天后梗死灶边缘可见少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5-溴脱氧尿嘧啶双染细胞。晚期MSC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早期静脉注射MSC治疗可明显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间质干细胞 再灌注 神经元
下载PDF
模拟缺血/再灌注诱导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的构建及其生化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曹亚南 刘安恒 +3 位作者 张卫卫 师堂旺 刘艳 王晓明 《心脏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59-263,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缺血/再灌注(I/R)诱导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并观察其生化特征。方法原代培养的小鼠心肌细胞在模拟I/R条件下,观察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半胱天冬蛋白酶(Caspase)-3水平、DNA-Ladder现象。结果①不同的缺血和... 目的建立稳定的缺血/再灌注(I/R)诱导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并观察其生化特征。方法原代培养的小鼠心肌细胞在模拟I/R条件下,观察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半胱天冬蛋白酶(Caspase)-3水平、DNA-Ladder现象。结果①不同的缺血和再灌注时间,均能够造成心肌细胞的损伤,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细胞损伤以坏死性死亡为主要方式,而再灌注损伤主要方式是细胞凋亡。②在缺血6h再灌注96h过程中发现:心肌细胞出现明显的皱缩、胞核染色质断裂、聚集、固缩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I/R组的细胞存活率是52.2%,与正常对照组100%之间有显著性差异(n=20,P<0.01);在缺血期Caspase-3活性和LDH释放水平呈现线形增加,而活性氧(ROS)变化不大;在再灌注期Caspase-3活性和ROS于24h达峰值,96h后逐步恢复接近正常水平;LDH释放水平缓慢增加,96h后仅为3.5%。96h后可见明显的DNA-Ladder现象。结论模拟缺血6h和再灌注96h构建了稳定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再灌注损伤是形成凋亡性死亡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缺血/再灌注 凋亡
下载PDF
DIDS对缺血/灌注损伤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心律失常和心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亚南 刘安恒 +3 位作者 张卫卫 师堂旺 刘艳 王晓明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51-154,164,共5页
目的观察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4,4’-diisothiocyanostilbene-2,2’-disulfonic acid,DIDS)对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e,I/RI)心脏的心律失常、心肌酶活性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 目的观察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4,4’-diisothiocyanostilbene-2,2’-disulfonic acid,DIDS)对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e,I/RI)心脏的心律失常、心肌酶活性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假手术组、I/R组、I/R+DIDS(7 mg/kg)组、I/R+DIDS(14 mg/kg)组及I/R+DIDS(28 mg/kg)组。于再灌注即刻,经股静脉以程控微量泵给予DIDS[4 ml/(kg.h)]2 h。于缺血前、后和再灌注后,记录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电图变化,再灌注后测定各组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结果DIDS可改善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心脏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明显升高;而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上升的最大速率(+dp/dtmax)和左室内压下降的最大速率(-dp/dtmax)明显下降(P<0.05);降低心脏心律失常积分,再灌注期间,在假手术组、I/R组、I/R+DIDS(7 mg/kg)组、I/R+DIDS(14 mg/kg)组、I/R+DIDS(28 mg/kg)组的心律失常积分值,分别是1.20±0.45,4.57±1.62,3.97±1.51,3.23±1.13和3.56±1.47,表明DIDS可明显抑制再灌注期心律失常(P<0.05),尤以I/R+DIDS(14 mg/kg)组为显著(P<0.01);减少外周血CK和LDH的活性,与I/R组相比,DIDS组LDH和CK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DIDS具有保护I/RI的作用,减少再灌注后的心律失常、抑制心肌酶释放和改善心脏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DS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流动力学 心律失常 心肌酶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外周血MMP-9水平的连续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殷忠 李兰荪 +3 位作者 栾荣华 张荣庆 刘安恒 王海昌 《心脏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外周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ases-9,MMP-9)水平的连续变化,探讨MMP-9与ACS的关联性。方法选取ACS患者39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血清MMP-9的水平。结果ACS...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外周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ases-9,MMP-9)水平的连续变化,探讨MMP-9与ACS的关联性。方法选取ACS患者39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血清MMP-9的水平。结果ACS患者入院即刻血浆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66±16)vs(24±11)μg/L,P<0.01;(66±16)vs(33±11)μg/L,P<0.01]。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入院即刻血浆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CS患者PCI术后即刻,外周血MMP-9水平均较入院时显著升高(P<0.01),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外周血MMP-9水平逐渐降低。结论ACS患者入院时外周血MMP-9水平升高,PCI术后即刻,外周血MMP-9水平均较入院时显著升高,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外周血MMP-9水平逐渐降低。提示MMP-9可以作为诊断ACS的指标之一,术后检测有助于监测ACS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 急性 不稳定型心绞痛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受体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中的变化差异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军 郭艳丽 +5 位作者 薛剑 宁世锋 于农 吕双红 刘安恒 张孝忠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1P)不同受体亚型(S1P1、S1P2、S1P3)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中的变化差异。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在心肌梗死后1、4、8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心脏非...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1P)不同受体亚型(S1P1、S1P2、S1P3)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中的变化差异。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在心肌梗死后1、4、8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心脏非梗死区、梗死区、正常对照心肌组织S1P1、S1P2、S1P3的m RNA相对表达。结果:心梗后心室重塑阶段,S1P1 m RNA的表达水平在非梗死区与梗死区的下降程度不一致,1周组非梗死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在梗死区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梗死区降低趋势更为明显。S1P2 m RNA在术后各组的非梗死区与正常对照心肌之间的表达比较,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且各时间点之间无差异,而在梗死区其表达变化较为显著(P<0.01)。S1P3 m RNA在心梗后1周表达显著增强(P<0.01),4周表达出现降低,这种表达抑制在梗死区更为明显(P<0.01和P<0.05)。结论:心室重塑阶段的S1P1、S1P2、S1P3 m RNA表达在非梗死区与梗死区变化不同步且各有特点,这种差异表达可能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鞘氨醇 心肌梗死 心室重塑 1-磷酸鞘氨醇受体
下载PDF
Cl^-/HCO_3^-交换器对星状孢子素诱导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
18
作者 王晓明 刘安恒 +3 位作者 曹亚南 张卫卫 师堂旺 刘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6-439,共4页
目的:观察Cl-/HCO3-交换器是否参与了星状孢子素(ST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过程及其作用。方法:在建立的STS诱导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上,通过使用Cl-通道阻断剂(NPPB)、Cl-通道阻断剂并Cl-/HCO3-交换器阻断剂(DIDS)或更换含或无... 目的:观察Cl-/HCO3-交换器是否参与了星状孢子素(ST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过程及其作用。方法:在建立的STS诱导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上,通过使用Cl-通道阻断剂(NPPB)、Cl-通道阻断剂并Cl-/HCO3-交换器阻断剂(DIDS)或更换含或无HCO3-成分的培养基,观察Cl-/HCO3-交换器对ST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在含HCO3-成分培养基中,DIDS和NPPB组在细胞存活率、caspase-3激活水平分别为59.7%和47.2%、175.0%和212.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n=20)。在无HCO3-成分培养基中,DIDS与NPPB组在细胞存活率、caspase-3活性分别是62.1%与61.8%、176.5%与181.6%,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20)。(2)STS阳性组中在含有与无HCO3-成分培养基中细胞存活率、caspase-3活性分别是29.8%与41.6%、553.4%与424.7%,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n=20),但两组均可观察到DNA凋亡片段。结论:Cl-/HCO3-交换器通过氯交换参与了ST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过程,并非是细胞凋亡过程中氯离子交换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星状孢子素 Cl-/HCO3-交换器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84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维郑 王晓明 刘安恒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25期3937-3938,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方法将84例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观察组)与同期收治的8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瓣膜钙化的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心脏... 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方法将84例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观察组)与同期收治的8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瓣膜钙化的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近期病死率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存在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加重了心功能损害,成为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76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海见 李维真 +1 位作者 刘安恒 王晓明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7期418-419,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颈动脉 超声检查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