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郑州极端降水强度初探
1
作者 刘宗志 《中国减灾》 2023年第2期58-61,共4页
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历史上对于极端天气的记载虽然缺少精确数据,但是依然具有参考价值,借助历史情况,能够更好地了解灾害发生规律,提高防灾减灾科学性。
关键词 极端天气 生命财产安全 精确数据 防灾减灾 科学性 历史
下载PDF
高校科研综合楼集约化建设策略研究——以阜阳师范大学新材料工科实验实训中心项目建设为例
2
作者 刘宗志 吴玲 张苛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1-75,共5页
高校校园经历大规模、高速度的建设之后,全面转向追求集约化发展方向。基于学科交叉融合背景和实验室管理模式变化下的高校科研综合楼建设理念,与传统高校教学实验及学科研究类建筑已存有较大差别。本文以阜阳师范大学新材料工科实验实... 高校校园经历大规模、高速度的建设之后,全面转向追求集约化发展方向。基于学科交叉融合背景和实验室管理模式变化下的高校科研综合楼建设理念,与传统高校教学实验及学科研究类建筑已存有较大差别。本文以阜阳师范大学新材料工科实验实训中心项目的建设为例,对高校科研综合楼集约化建设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高校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综合楼 功能布局 集约化
下载PDF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应用研究
3
作者 刘宗志 吴玲 张苛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1-87,共7页
工程建设领域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数字化转型。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作为一项创新技术逐渐受到重视并推广。本文基于BIM技术的应用进行实践验证,总结实际应用效果和面临的问题,对BIM技术发展方向做探讨,以期为推进更为先进科学的... 工程建设领域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数字化转型。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作为一项创新技术逐渐受到重视并推广。本文基于BIM技术的应用进行实践验证,总结实际应用效果和面临的问题,对BIM技术发展方向做探讨,以期为推进更为先进科学的协同化施工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项目管理 信息化
下载PDF
高校基建项目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探析——以阜阳师范大学新材料工科实验实训中心项目建设为例
4
作者 吴玲 刘宗志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
高校基本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校园在完成快速规模扩张建设的同时,也已将建设的方向转向高质量发展环节的一些大型功能性配套项目。该文针对高校基建工程的特点,通过对实施阶段项目管理痛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项目管... 高校基本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校园在完成快速规模扩张建设的同时,也已将建设的方向转向高质量发展环节的一些大型功能性配套项目。该文针对高校基建工程的特点,通过对实施阶段项目管理痛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项目管理优化策略,并通过实际案例应用予以验证,以期为其他高校基建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基建 项目管理 优化策略
下载PDF
浅析清前期的养济院制度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宗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4-147,共4页
养济院制度是清代社会救济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王朝从前代继承了这一制度并有所发展。它的救助对象以失去劳动能力且没有家庭赡养的残疾人、孤寡老人为主,同时还包括传染病人和老年军流犯人。官办是这一制度的主要特征,从筹措救济... 养济院制度是清代社会救济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王朝从前代继承了这一制度并有所发展。它的救助对象以失去劳动能力且没有家庭赡养的残疾人、孤寡老人为主,同时还包括传染病人和老年军流犯人。官办是这一制度的主要特征,从筹措救济经费、决定全国各地的救助名额和救济标准,到主持日常管理,都完全由政府负责。在具体实践中,官办的优势与弊端表现明显:一方面,养济院从空间上覆盖了全国各地,建立了完整的社会救济网络;另一方面,制度的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财政和吏治状况。由于不能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其社会救济功能日趋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前期 养济院制度 社会救济
下载PDF
农地“三权分置”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农业农村部固定观察点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力 刘宗志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94,共10页
研究目的:探究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对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农业农村部固定观察点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1)农地“三权分置”增加了农村集体经... 研究目的:探究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对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农业农村部固定观察点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1)农地“三权分置”增加了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且主要推动了财产性集体经营收入增加,非财产性集体经营收入无明显变化。(2)机制分析表明,农地“三权分置”增强了村集体主体地位。一方面,村集体通过增加地力投资,获得新增土地的增值收益和集中统一流转的管理费;另一方面,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后,村庄能够吸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而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3)异质性分析表明,“三权分置”对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提升作用对处于城郊的村庄、村干部受教育年限高的村庄和产业化水平较高的村庄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应当继续深化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强化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落实,增强集体经济活力;同时,鼓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置 集体地力投资 统一集中流转 新型经营主体 集体经济发展
下载PDF
清代慈善机构的地域分布及其原因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宗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2-165,共4页
清代慈善机构地域分布的均衡程度与政府介入的多少成正比,完全由官方办理的养济院分布均匀;政府起主导作用的育婴堂、普济堂分布比较均衡;民间自行办理的地方善堂、宗族义庄和工商业者的会馆公所等则分布最不平衡,集中在江南地区。这种... 清代慈善机构地域分布的均衡程度与政府介入的多少成正比,完全由官方办理的养济院分布均匀;政府起主导作用的育婴堂、普济堂分布比较均衡;民间自行办理的地方善堂、宗族义庄和工商业者的会馆公所等则分布最不平衡,集中在江南地区。这种分布特征源于政府政策、救济需求和各地经济文化差异等因素的互相作用。清政府的政策由各州县等地方政府来执行,所以政府起决定作用的慈善活动,其分布便比较均衡。清中期以后,随着救济需求的增加,政府对举办慈善活动力有不逮,主要依靠社会来兴办慈善事业。以苏州、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经济发达,为慈善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经济基础。再加上当地文化发达,善书传播广泛,行善的思想相应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好善风气的盛行进一步推动了民间慈善事业的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慈善 地域性
下载PDF
民国时期焦作煤矿矿工生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宗志 柳贺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69-474,共6页
民国时期,焦作地区的煤矿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矿工的数量也随之扩大。但是,矿工们的生活和劳动条件差、工作强度大、工资微薄并且社会地位低下。焦作煤矿工人的这种痛苦生活,是引发他们强烈革命性的一种主要原因。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焦作 煤矿工人
下载PDF
从政府到社会——清代慈善事业救助主体的转变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宗志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1-23,共3页
慈善事业在清代经历了由政府到民间社会主导的演变。清初慈善事业以完全官办的养济院为主,雍正、乾隆年间,政府开始鼓励民间参与慈善活动。由于财政困难和吏治腐败,民间社会力量的壮大,嘉庆、道光年间,慈善活动的主导权逐渐转移到民间... 慈善事业在清代经历了由政府到民间社会主导的演变。清初慈善事业以完全官办的养济院为主,雍正、乾隆年间,政府开始鼓励民间参与慈善活动。由于财政困难和吏治腐败,民间社会力量的壮大,嘉庆、道光年间,慈善活动的主导权逐渐转移到民间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社会 清代 慈善
下载PDF
晚清民间慈善活动兴盛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宗志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3-45,共3页
中国民间社会从事的慈善活动,在晚清获得了长足发展,其主要原因有:善书的广泛传播、报刊的宣传和对社会关系的充分利用,为慈善活动的兴盛奠定了思想基础;政府的大力倡导,为慈善活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动力;各项管理措施... 中国民间社会从事的慈善活动,在晚清获得了长足发展,其主要原因有:善书的广泛传播、报刊的宣传和对社会关系的充分利用,为慈善活动的兴盛奠定了思想基础;政府的大力倡导,为慈善活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动力;各项管理措施的完备,则成为慈善活动健康发展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慈善活动 社会救济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宗志 吴玲 《工程与建设》 2009年第2期249-250,共2页
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风雨操场工程多跨预应力梁的施工中,针对后张法预应力施工组织及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做了分析,解决了大跨度混凝土梁在受荷较大时的挠度和抗裂问题,同时亦减少了框架柱结构空间,满足了室内体育场... 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风雨操场工程多跨预应力梁的施工中,针对后张法预应力施工组织及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做了分析,解决了大跨度混凝土梁在受荷较大时的挠度和抗裂问题,同时亦减少了框架柱结构空间,满足了室内体育场地的空间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后张法 波纹管 钢绞线
下载PDF
浅析高校基本建设全过程投资管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宗志 吴玲 《工程与建设》 2009年第1期130-132,共3页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教育招生规模得到快速扩大。为了满足规模扩大对基础设施的需要,高校都纷纷加大了基本建设投入的力度,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这些资金,避免损失和浪费,是高校工程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基建 投资管理 规划 设计 合同管理 施工管理 预结算
下载PDF
清末天津广仁堂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宗志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10期70-72,共3页
设于光绪初年的天津广仁堂,是近代华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社会救济机构。在晚清剧烈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广仁堂的救助内容、经费筹措、管理机构都带有较强的时代特色。借助于档案和地方志等史料,本文对天津广仁堂的设立和晚清时期的运作进... 设于光绪初年的天津广仁堂,是近代华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社会救济机构。在晚清剧烈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广仁堂的救助内容、经费筹措、管理机构都带有较强的时代特色。借助于档案和地方志等史料,本文对天津广仁堂的设立和晚清时期的运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社会救济 广仁堂
下载PDF
清代苏南义庄发展原因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宗志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75-78,共4页
从嘉庆、道光年间开始,宗族救助组织义庄在苏南地区获得了快速发展。清朝统治者对设置义庄进行奖励、保护、优惠,为苏南义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苏南地区的社会结构、经济条件,尤其是好善风气则是救济活动产生发展的决定性因... 从嘉庆、道光年间开始,宗族救助组织义庄在苏南地区获得了快速发展。清朝统治者对设置义庄进行奖励、保护、优惠,为苏南义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苏南地区的社会结构、经济条件,尤其是好善风气则是救济活动产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义庄的设置者同时实施其他慈善活动,并和其他慈善机构在救助方法上互相借鉴,带来了清中后期苏南地区慈善事业的全面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苏南地区 义庄 社会救济 慈善
下载PDF
晚清慈善事业的近代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宗志 《中国减灾》 2007年第10期45-45,共1页
清代慈善活动比较发达,到了晚清,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慈善事业也开始近代化。
关键词 近代化 事业 晚清
下载PDF
清末民初黑龙江省房屋租赁中的民事习惯
16
作者 刘宗志 陈旭东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53-56,共4页
法治之外,民事习惯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准法律"角色,并调整和维持特定的社会秩序。清末民初,黑龙江省房屋租赁市场较为活跃,业已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民事习惯,诸如"租不拦典、典不拦卖"、"借地不拆屋"... 法治之外,民事习惯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准法律"角色,并调整和维持特定的社会秩序。清末民初,黑龙江省房屋租赁市场较为活跃,业已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民事习惯,诸如"租不拦典、典不拦卖"、"借地不拆屋"以及关于"中人"、"租期"、"零星修补费用"等习惯。就这些具体民事习惯而言,有些习惯与现代民法基本理念相吻合,属良善风俗。考察清末民初黑龙江省房屋租赁中的民事习惯,对研究近代民间社会的内在秩序及其运作机制无疑有推动作用,对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民法体系也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黑龙江省 房屋租赁 民事习惯
下载PDF
晚清江南工商业者互助活动的社会环境
17
作者 刘宗志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4-136,共3页
关键词 社会环境 工商业者 江南 晚清 太平天国战争 经济发达 商业组织 嘉庆年间
下载PDF
财务公开的清代民间慈善活动
18
作者 刘宗志 《中国改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9-50,共2页
清代是慈善活动比较发达的一个时期,大量慈善机构纷纷设立。它们所开展的救助活动涵盖了慈幼、养老、恤婺(专门救助寡妇)、助葬和疾病救助。从救助主体的角度来看,清代慈善机构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完全由政府办理,如养济院;另一... 清代是慈善活动比较发达的一个时期,大量慈善机构纷纷设立。它们所开展的救助活动涵盖了慈幼、养老、恤婺(专门救助寡妇)、助葬和疾病救助。从救助主体的角度来看,清代慈善机构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完全由政府办理,如养济院;另一类由民间力量主导,包括育婴堂、普济堂、综合性善堂、工商业者的会馆公所和宗族义庄等。在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慈善活动 清代 财务公开 慈善机构 救助活动 民间力量 工商业者 慈善事业
下载PDF
清代常平仓法律探析
19
作者 刘宗志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5-18,共4页
常平仓制度在清代已经比较成熟,从修建仓廒、确定储粮数额到仓库的日常管理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其中筹集仓粮、严惩亏空等方面的法律相对稳定,而在额定存粮数目和存粜比例等方面的法律则随着形势变化不断做出调整。清前期常平仓在平抑... 常平仓制度在清代已经比较成熟,从修建仓廒、确定储粮数额到仓库的日常管理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其中筹集仓粮、严惩亏空等方面的法律相对稳定,而在额定存粮数目和存粜比例等方面的法律则随着形势变化不断做出调整。清前期常平仓在平抑粮价、救济灾民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清中期常平仓开始亏空且问题日益严重,后期则彻底崩溃,相关法律规定也沦为一纸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常平仓 仓储 社会救济 律例
下载PDF
此“义”非彼“义”——唐宋义仓与明清义仓之比较研究
20
作者 刘宗志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26-31,共6页
义仓制度在不同时期变化较大,唐宋时义仓本由中央政府统一规定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而明清时期政府改变义仓政策,放弃统一办理,支持地方官员在辖区内办理或鼓励民间自愿办理。无偿赈济需不断筹粮,灾荒的不确定性也加大了义仓建设的难度,导... 义仓制度在不同时期变化较大,唐宋时义仓本由中央政府统一规定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而明清时期政府改变义仓政策,放弃统一办理,支持地方官员在辖区内办理或鼓励民间自愿办理。无偿赈济需不断筹粮,灾荒的不确定性也加大了义仓建设的难度,导致唐宋官办义仓制度难以为继;明清各级政府及民间社会的努力则推动了义仓的发展。作为一种颇具理想主义色彩的制度设计,受制于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义仓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但从唐宋到明清,义仓“损有余、补不足”以缩小贫富差距的价值观一直未被放弃,且有所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仓 唐宋 明清 仓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