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后早期CPM对膝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吴凯 刘宝应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后早期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对膝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的61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根据术后开始CPM时间的不同...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后早期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对膝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的61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根据术后开始CPM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术后6 h开始CPM)和对照组29例(术后24 h开始CPM)。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周时膝关节液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差异,术前及术后24周时膝关节功能、生活满意度差异,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周时,两组膝关节液IL-1β、TNF-α、MMP13、CTX-Ⅱ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24周时,两组中文版牛津膝关节评分、Tegner运动功能评分、膝关节曲度及生活满意度量表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后早期CPM对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治疗效果有显著促进作用,可降低术后关节腔内炎性反应程度,减少软骨组织降解,促进关节软骨修复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满意度,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损伤 关节成形术 软骨下 运动疗法 持续被动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对糖尿病足及下肢血管闭塞症患者应用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阳明刚 李传宇 刘宝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254-254,256,共2页
探究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对糖尿病足及下肢血管闭塞症患者实施的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将通过分组对比的形式进行阐述,问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现将分组的方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准,将抽取入组... 探究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对糖尿病足及下肢血管闭塞症患者实施的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将通过分组对比的形式进行阐述,问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现将分组的方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准,将抽取入组的患者实施分组处理,入组患者共计60例,均为糖尿病足及下肢血管闭塞症患者,分进对照组的有30例,分进实验组的有30例,前者接受皮瓣手术,后者接受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结果:此次研究所观察的指标共计三项,这三项指标的疗效将以对比结果中的p值为标准,如p值小于0.05,即符合判定标准。其中一项指标为疼痛评分,此项指标在治疗前的对比结果中,p值不符合判定标准,即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的对比结果则显示p值小于0.05,即符合判定标准,且实验组较低,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另一项为创面的愈合时间,结果显示p<0.05,说明此项对比结果符合判定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一项指标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此指标在治疗前的结果中显示无统计学差异性,即不符合判定标准,而治疗后则为p值小于0.05,对比差异明显,符合判定标准,据统计学意义。结论: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对糖尿病足及下肢血管闭塞症患者实施的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血管闭塞症 糖尿病足 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
下载PDF
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在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宝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18-0022,共5页
评估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在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 提取2023年1月至2023年7月本院骨科患者的信息资料,选取108位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分组设定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共有54名患者,分成了若干组。对照组采用常... 评估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在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 提取2023年1月至2023年7月本院骨科患者的信息资料,选取108位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分组设定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共有54名患者,分成了若干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实验组采用VsD结合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 实验组在愈合创面方面显示出显著的优势,未出现伤口残留或植皮死亡的事件,对照组中有32.5%的病人仍有伤口未愈合,7.0%的病患在植皮过程中出现坏死现象。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6.5±1.1)月,明显早于对照组的(12.1±2.3)个月。实验组成员全部实现了骨折愈合,未发现任何畸形愈合或骨不愈合的现象,对照组中有17.4%的患者出现了骨畸形愈合的情况,9.3%的患者出现了骨愈合障碍。另外,观察组的感染比率达到了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8%,在统计学上,差异表现出显著性特征。(P小于0.05)。结论 VsD联合外固定支架疗法被证实为一种高效的治疗手段,可显著优化下肢开放性骨折伴随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治疗成效,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为临床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联合外固定支架 下肢开放性骨折 软组织缺损 临床治疗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哲 +2 位作者 何欢 刘宝应 吴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探究在胫骨平台骨折(TPF)患者中应用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术(MIPPO)的效果。方法 本次以手术研究为主,从2021.01内纳入TPF者开始研究,终止期限为2023.06内,共纳入40例TPF者,按不同术式分为20例/组实施手术疗效的对比。甲组应用... 探究在胫骨平台骨折(TPF)患者中应用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术(MIPPO)的效果。方法 本次以手术研究为主,从2021.01内纳入TPF者开始研究,终止期限为2023.06内,共纳入40例TPF者,按不同术式分为20例/组实施手术疗效的对比。甲组应用的术式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乙组应用的术式为MIPPO。对比并发症比例、炎症项目水平变化、视觉模拟法疼痛评分(VAS)变化、疗效状况及手术项目情况。结果 经观察乙组TPF者较甲组TPF者而言并发症比例呈更低值(P<0.05)。经检测乙组TPF者较甲组TPF者而言术后1d时炎症项目均呈更低值(P<0.05)。经评估乙组TPF者较甲组TPF者而言术后1d、3d、1w时VAS评分呈更低值(P<0.05)。经评定乙组TPF者较甲组TPF者而言疗效状况呈更高值(P<0.05)。经观察乙组TPF者较甲组TPF者而言手术各项目水平均呈更低值(P<0.05)。结论 在TPF患者中应用MIPPO后呈现为更高疗效,可加速减轻炎症水平和疼痛症状,也可减少出血水平和创伤程度,还可对并发症予以防控,可靠安全,借鉴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镜 微创内固定术 辅助复位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