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特点和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5月至2012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因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再手术的病例28例,平均年龄(64.3±8.7)岁,再次手术距初次...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特点和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5月至2012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因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再手术的病例28例,平均年龄(64.3±8.7)岁,再次手术距初次融合术时间平均(47.5±30.8)个月。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发生在头侧邻近节段12例、尾侧邻近节段14例、双侧邻近节段2例;表现为邻近节段腰椎管狭窄12例、腰椎间盘突出13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3例,这其中伴有邻近节段腰椎不稳定病例11例。19例病例症状、体征与影像学定位诊断相符合,9例病例定位诊断不完全相符再手术前进行诊断性神经根阻滞术。依据翻修方法将病例分为两组,邻近节段未固定融合组8例,邻近节段固定融合组20例。应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下肢痛VAS评分、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29分法)评定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Prolo腰椎功能评分评定患者术后功能改善情况,再手术前、末次随访各评价一次。结果:邻近节段未固定融合组的平均手术时间(86.3±17.1)min,平均出血量(125.0±37.8)mL,术中硬膜囊损伤致术后脑脊液漏1例;邻近节段固定融合组的平均手术时间(201.6±71.0)min,平均出血量(313.6±218.9)mL,术中硬膜囊损伤致术后脑脊液漏4例。再手术后平均随访25.5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方面邻近节段未固定融合组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和Prolo功能评分分别为2.4±1.2、2.8±1.4、23.5±4.2、8.2±1.5,较术前5.5±2.9、6.8±2.5、13.7±5.2、4.3±2.1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邻近节段固定融合组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和Prolo功能评分分别为3.3±1.9、3.1±1.2、22.2±4.4、7.7±1.6,较术前5.4±2.7、7.0±2.4、13.0±5.6、3.9±1.9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组间比较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邻近节段未固定融合组低于邻近节段固定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术前各项评分及末次随访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和Prolo功能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选择合适的再手术术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随访腰椎棘突间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的病例和分析失败病例,探讨腰椎棘突间固定系统的适应证选择、疗效和应用注意事项。方法: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单独应用棘突间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病例5...目的:通过随访腰椎棘突间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的病例和分析失败病例,探讨腰椎棘突间固定系统的适应证选择、疗效和应用注意事项。方法: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单独应用棘突间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病例52例,分为Wallis组25例、Coflex组27例,主要适应证包括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轻度腰椎管狭窄症。采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下肢痛VAS评分和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29分法)评定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Prolo腰椎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术后功能改善情况,术前和末次随访各评价一次;术后随访过程中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判定内固定物的位置、有无棘突骨折,测量术前和末次随访手术节段前凸角;末次随访拍摄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测量过伸位和过屈位手术节段前凸角确定手术节段屈伸活动度(手术节段屈伸活动度=过伸位手术节段前凸角-过屈位手术节段前凸角);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病例,在随访过程中术后12个月拍摄腰椎MRI了解椎间盘变化情况。结果:52例病例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0.4个月;Wallis组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和Prolo功能评分分别为(2.5±1.7)、(2.7±1.4)、(23.4±3.1)和(8.9±1.4),较术前(5.3±3.0)、(7.4±2.6)、(13.5±4.6)和(4.5±2.6)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痛VAS评分P=0.027,其余各项均为P<0.001);Coflex组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和Prolo功能评分分别为(2.6±2.9)、(3.8±1.9)、(21.2±3.5)和(8.5±1.8),较术前(5.5±3.2)、(7.1±2.8)、(13.1±4.8)和(4.2±2.5)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痛VAS评分P=0.036,其余各项均为P<0.001);两组间比较术后下肢痛VAS评分,Wallis组为(2.7±1.4),Coflex组为(3.8±1.9),P=0.039,术后腰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和Prolo功能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手术节段前凸角Wallis组为14.9°±3.7°,Coflex组为13.2°±3.5°,P=0.028;末次随访手术节段屈伸活动度Wallis组为9.6°±2.8°,Coflex组为12.8°±3.0°,P=0.019;Coflex组有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半年内复发,3例行二次手术,1例保守治疗后症状好转;有1例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后1年半手术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行二次手术。结论:应用棘突间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疗效肯定,但临床适应证的选择非常重要,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需更加慎重。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临床随访和影像学分析研究腰椎棘突间动态固定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2007年9月.2009年9月应用后路减压结合腰椎棘突间动态固定治疗14/5单节段退变性疾患病例76例,其中应用静态Wallis固定系统45例,动态Coflex固定系...目的通过临床随访和影像学分析研究腰椎棘突间动态固定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2007年9月.2009年9月应用后路减压结合腰椎棘突间动态固定治疗14/5单节段退变性疾患病例76例,其中应用静态Wallis固定系统45例,动态Coflex固定系统3l例。主要适应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轻度腰椎管狭窄症。采用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29分法)评定临床症状情况,采用Prolo腰椎功能评定标准和ODI评分评定功能情况,术前和末次随访各评价1次;在术前和末次随访腰椎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节段(L4/5)前凸角和上、下位相邻节段(L3/4和LS/S1)的前凸角以及腰椎整体前凸角(Ll-S1);在术前和末次随访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上测量L3/4、IA/5、LS/S1活动度及腰椎整体活动度。术前和末次随访分别对L3/4和L5,Sl进行UCLA(University of Califomia at Los Angeles)分级评定。结果:66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Wallis组41例,Coflex组25例,随访时间57。81个月,平均64.6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Prolo腰椎功能评定标准和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火0.01);L4/5的前凸角和腰椎整体前凸角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IA/5活动度和腰椎整体活动度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O.01);L3/4和L5,s1的前凸角较术前无显著性变化(P〉O.05),L3,4的活动度较术前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L5/S1的活动度较术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Wallis组末次随访时同术前相比,L3/4节段有2例由UCIJA I级变为UCLAⅡ级:L5/S1节段有4例由UCIJA I级变为UCLAⅡ级.1例由UCIJAⅡ级变为UCLAⅢ级。Coflex组末次随访时同术前相比,L3,4节段只有1例由UCIA I级变为UCIAⅡ级;L5/S1节段有2例由UCLA I级变为UCLAⅡ级,1例由UCLAⅡ级变为UCLAⅢ级。结论:后路减压结合腰椎棘突间动态固定治疗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临床效果满意,未发现症状性相邻节段退变,但其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对照研究的结果和更长时间的临床随访。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术和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椎间盘源性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8月~2012年5月收治的腰椎椎间盘源性痛患者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37.5岁(26~49岁)。均采用C形臂X线机引导下椎间盘穿刺。10例采用射...目的比较射频消融术和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椎间盘源性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8月~2012年5月收治的腰椎椎间盘源性痛患者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37.5岁(26~49岁)。均采用C形臂X线机引导下椎间盘穿刺。10例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6例采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的方法。观察手术时间、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术后疼痛复发情况。疼痛改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法评估。结果射频消融术的手术时间平均为34 min,VAS评分由术前的7.5分降至术后的0.8分,有3例术后半年内再次出现疼痛。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的手术时间平均为78.8 min,VAS评分由术前的7.7分降至术后的1.2分,术后有1例出现椎间盘突出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术和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均可有效缓解椎间盘源性腰痛,前者的损伤小,但有一定的复发率,后者手术时间长,复发率较低。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特点和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5月至2012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因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再手术的病例28例,平均年龄(64.3±8.7)岁,再次手术距初次融合术时间平均(47.5±30.8)个月。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发生在头侧邻近节段12例、尾侧邻近节段14例、双侧邻近节段2例;表现为邻近节段腰椎管狭窄12例、腰椎间盘突出13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3例,这其中伴有邻近节段腰椎不稳定病例11例。19例病例症状、体征与影像学定位诊断相符合,9例病例定位诊断不完全相符再手术前进行诊断性神经根阻滞术。依据翻修方法将病例分为两组,邻近节段未固定融合组8例,邻近节段固定融合组20例。应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下肢痛VAS评分、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29分法)评定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Prolo腰椎功能评分评定患者术后功能改善情况,再手术前、末次随访各评价一次。结果:邻近节段未固定融合组的平均手术时间(86.3±17.1)min,平均出血量(125.0±37.8)mL,术中硬膜囊损伤致术后脑脊液漏1例;邻近节段固定融合组的平均手术时间(201.6±71.0)min,平均出血量(313.6±218.9)mL,术中硬膜囊损伤致术后脑脊液漏4例。再手术后平均随访25.5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方面邻近节段未固定融合组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和Prolo功能评分分别为2.4±1.2、2.8±1.4、23.5±4.2、8.2±1.5,较术前5.5±2.9、6.8±2.5、13.7±5.2、4.3±2.1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邻近节段固定融合组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和Prolo功能评分分别为3.3±1.9、3.1±1.2、22.2±4.4、7.7±1.6,较术前5.4±2.7、7.0±2.4、13.0±5.6、3.9±1.9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组间比较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邻近节段未固定融合组低于邻近节段固定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术前各项评分及末次随访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和Prolo功能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选择合适的再手术术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文摘目的:通过随访腰椎棘突间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的病例和分析失败病例,探讨腰椎棘突间固定系统的适应证选择、疗效和应用注意事项。方法: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单独应用棘突间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病例52例,分为Wallis组25例、Coflex组27例,主要适应证包括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轻度腰椎管狭窄症。采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下肢痛VAS评分和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29分法)评定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Prolo腰椎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术后功能改善情况,术前和末次随访各评价一次;术后随访过程中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判定内固定物的位置、有无棘突骨折,测量术前和末次随访手术节段前凸角;末次随访拍摄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测量过伸位和过屈位手术节段前凸角确定手术节段屈伸活动度(手术节段屈伸活动度=过伸位手术节段前凸角-过屈位手术节段前凸角);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病例,在随访过程中术后12个月拍摄腰椎MRI了解椎间盘变化情况。结果:52例病例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0.4个月;Wallis组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和Prolo功能评分分别为(2.5±1.7)、(2.7±1.4)、(23.4±3.1)和(8.9±1.4),较术前(5.3±3.0)、(7.4±2.6)、(13.5±4.6)和(4.5±2.6)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痛VAS评分P=0.027,其余各项均为P<0.001);Coflex组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和Prolo功能评分分别为(2.6±2.9)、(3.8±1.9)、(21.2±3.5)和(8.5±1.8),较术前(5.5±3.2)、(7.1±2.8)、(13.1±4.8)和(4.2±2.5)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痛VAS评分P=0.036,其余各项均为P<0.001);两组间比较术后下肢痛VAS评分,Wallis组为(2.7±1.4),Coflex组为(3.8±1.9),P=0.039,术后腰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和Prolo功能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手术节段前凸角Wallis组为14.9°±3.7°,Coflex组为13.2°±3.5°,P=0.028;末次随访手术节段屈伸活动度Wallis组为9.6°±2.8°,Coflex组为12.8°±3.0°,P=0.019;Coflex组有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半年内复发,3例行二次手术,1例保守治疗后症状好转;有1例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后1年半手术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行二次手术。结论:应用棘突间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疗效肯定,但临床适应证的选择非常重要,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需更加慎重。
文摘目的通过临床随访和影像学分析研究腰椎棘突间动态固定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2007年9月.2009年9月应用后路减压结合腰椎棘突间动态固定治疗14/5单节段退变性疾患病例76例,其中应用静态Wallis固定系统45例,动态Coflex固定系统3l例。主要适应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轻度腰椎管狭窄症。采用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29分法)评定临床症状情况,采用Prolo腰椎功能评定标准和ODI评分评定功能情况,术前和末次随访各评价1次;在术前和末次随访腰椎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节段(L4/5)前凸角和上、下位相邻节段(L3/4和LS/S1)的前凸角以及腰椎整体前凸角(Ll-S1);在术前和末次随访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上测量L3/4、IA/5、LS/S1活动度及腰椎整体活动度。术前和末次随访分别对L3/4和L5,Sl进行UCLA(University of Califomia at Los Angeles)分级评定。结果:66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Wallis组41例,Coflex组25例,随访时间57。81个月,平均64.6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Prolo腰椎功能评定标准和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火0.01);L4/5的前凸角和腰椎整体前凸角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IA/5活动度和腰椎整体活动度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O.01);L3/4和L5,s1的前凸角较术前无显著性变化(P〉O.05),L3,4的活动度较术前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L5/S1的活动度较术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Wallis组末次随访时同术前相比,L3/4节段有2例由UCIJA I级变为UCLAⅡ级:L5/S1节段有4例由UCIJA I级变为UCLAⅡ级.1例由UCIJAⅡ级变为UCLAⅢ级。Coflex组末次随访时同术前相比,L3,4节段只有1例由UCIA I级变为UCIAⅡ级;L5/S1节段有2例由UCLA I级变为UCLAⅡ级,1例由UCLAⅡ级变为UCLAⅢ级。结论:后路减压结合腰椎棘突间动态固定治疗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临床效果满意,未发现症状性相邻节段退变,但其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对照研究的结果和更长时间的临床随访。
文摘目的比较射频消融术和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椎间盘源性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8月~2012年5月收治的腰椎椎间盘源性痛患者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37.5岁(26~49岁)。均采用C形臂X线机引导下椎间盘穿刺。10例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6例采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的方法。观察手术时间、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术后疼痛复发情况。疼痛改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法评估。结果射频消融术的手术时间平均为34 min,VAS评分由术前的7.5分降至术后的0.8分,有3例术后半年内再次出现疼痛。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的手术时间平均为78.8 min,VAS评分由术前的7.7分降至术后的1.2分,术后有1例出现椎间盘突出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术和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均可有效缓解椎间盘源性腰痛,前者的损伤小,但有一定的复发率,后者手术时间长,复发率较低。